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教育难题,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在接受高职教育的过程中,同样存在着一系列的心理问题。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了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分析了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提出有效应对策略.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利用心理健康测评量表SCL-90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比较男、女学生之间心里健康问题的差异.结果:调查的10000名学生中,按心理健康测评量表总分>160分或单项因子≥4分的标准,有23.47%的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女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不如男学生(P<0.05),但在有明显心理问题、有严重心理问题和有心理危机方面,女学生和男学生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有学校、家庭、社会、学生本身心理.结论:高职院校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比例较高,影响因素较多,心理预警和心理亚健康发生率女生高于男生,建议学校与家庭加强针对性干预.  相似文献   

3.
翟淑华  穆慧  张群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8):813-814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院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学生成长成才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通过近几年帮助高职院校做心理测查和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分析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4.
浅谈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生活适应问题、学习困惑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恋爱与性心理问题、性格与情绪问题.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主要有开展学生心理问题筛查工作,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营造促进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构建学生、学生干部和专业心理咨询人员三级工作机制;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定期举办有针对性的系列专题讲座.  相似文献   

5.
阐述中医药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分析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研究探讨解决对策,有利于中医药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分析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座谈法等,了解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结果一些学生存在焦虑、抑郁、自卑等心理问题,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包括家庭和社会因素。结论高职院校应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把教育心理学理论应用到教育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适应社会能力。  相似文献   

7.
891名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霞 《卫生职业教育》2006,24(16):95-96
目的了解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渤海石油职业学院891名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调查。结果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其中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0.89%,较常见的有人际敏感、强迫、抑郁症状;心理健康水平受年级、生源、专业层次等影响,其中三年级学生、中招生以及农村学生的心理问题相对较为突出。结论高职院校部分护理专业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应分析原因、寻求对策。  相似文献   

8.
研究发现,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约10%的学生心理问题较为严重。因此,现对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剖析,并探索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进一步促进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快速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高职女新生自我同一性发展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关系,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和修订的自我同一性状态问卷对176名某高职院校大一女生进行测量.结果 自我同一性发展处于扩散状态的个体最多,其次是同一性延缓、同一性早闭和同一性获得.高职女新生存在心理问题的人数较多,其中第一类有61人(34.7%),第二类有42人(23.9%).意识自我的发展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较大,同一性获得状态的学生心理健康状态较其他同一性状态的好.结论 高职女新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自我发展相对滞后,高职院校应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心理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10.
采用心理测试工具90项症状自评量表(S C L-90)及大学生人格健康问卷(U P I)对陕西某高职院校2011级6415名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并根据得到的测评数据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1级学生心理健康整体状态处于正常水平,但也有27%左右学生的测评数据表明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从具体项目来看,均主要表现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抑郁等方面.可见,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已经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虽然比例不高,但人数不少,其潜在的影响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建议高职院校更加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力度与实效性,有针对性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好地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预防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全面了解高职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对有心理问题的新生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健康调查问卷(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UPI)对某高职院校2008级新生进行调查。结果一类学生(有比较明显的心理问题,需要重点关注,并给予指导和帮助)的捡出率为8.9%,二类学生(有较轻的心理问题,需要及时了解情况,并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的检出率为22.7%;第25题的选择率为1.7%;性别、文理科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职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部分新生存在心理问题。高职院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渗透到教育的全过程中,建立和进一步完善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帮助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走出困境,使其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发放电子调查问卷,结合入学心理测试结果对当前民办高职学生心理活动进行调查取样,以便了解民办高职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面对心理疾病时的看法及做法,进而提出符合民办高职院校生源特色的动态心理危机预警及处理机制,对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进行科学、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13.
由于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高职学生面临着求学动机、求职压力、情感困惑等等问题,常常由此引发许多心理问题,例如学习焦虑、人际交往不适等等,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正确分析目前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抓好班风学风建设、加强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优化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有实效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特征,分析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问卷UPI"和自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调查问卷",以洛阳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部2011级全体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tata 7.0建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占19.71%,有一般心理问题的学生占30.92%,心理健康的学生占49.37%。经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专业满意度低、自感学习压力大、同学关系较差及对大学生活适应不良的同学UPI总得分较高,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专业满意度低、自感学习压力大、同学关系不佳、对大学生活适应不良等是其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王国标  顾安丽  芮芳 《安徽医学》2009,30(9):1115-1117
目的 了解高职院校入学新生心理健康现状,提供心理方面的干预依据.方法 运用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问卷对444名2008级新生进行入校后调查.结果 发现相当部分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结论 应开展素质教育,规范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健全大学生心理咨询机制,提供多元化的心理咨询服务,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中越来越重要。就影响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7.
高职新生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面临的心理问题既有一般大学新生的共性,又有其特殊性。近年来有关高职新生的调查和研究表明,相当一部分高职新生心理上存在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心理疾患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因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的恶性事件比例有所上升,心理问题已经明显地影响了一部分高职新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如何针对高职新生心理问题的特殊性,创新高职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出有别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增强高职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就成为高职院校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课题。一、高职新生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8.
加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参与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重要的,辅导员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应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医学院校的学生由于学业繁重,学习年限较长,加之医学院校单科设置,文体活动普遍不如综合性院校、理工科院校活跃,所以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较多,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因此,了解医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医学院校的学生由于学业繁重,学习年限较长,加之医学院校单科设置,文体活动普遍不如综合性院校、理工科院校活跃,所以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较多,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因此,了解医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