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对比分析不可逆电穿孔(IRE)及冷冻治疗对猪肝实质的消融效果。方法将4只实验用小型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2只。第1组先于CT引导下采用IRE及冷冻治疗分别进行肝脏消融,消融后常规饲养;30天后以同法消融第2组小型猪,术中及术后对小型猪行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扫描完成后处死两组实验动物并取出肝脏,采用10%甲醛溶液固定,将标本整体切片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术中CT平扫显示冷冻消融区域边界清晰,IRE消融边界不清;术后增强CT扫描显示IRE及冷冻消融区域术后即刻均未见强化。大体标本:IRE消融区域边界清晰,血管、胆管结构良好;冷冻消融区域边界模糊,局部可见出血。结论 IRE及冷冻治疗对猪肝组织消融效果良好,而IRE对肝内血管、胆管具有保护作用,可用于肝门、大血管区域的消融。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肺恶性肿瘤氩氦刀治疗后的CT和MRI表现。方法收集并分析24例肺恶性肿瘤患者氩氦刀治疗前7天内及治疗后1天、7天、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的CT和MRI表现。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完全消融组(A组)和残留或复发组(B组)。结果治疗后1~7天的CT和MRI均表现为消融灶较治疗前增大,消融灶周围出现环形低密度/信号影,A组消融灶周围的环形影较B组完整。MRI显示消融灶周围环形影的清晰度优于CT。治疗后1~6个月,A组消融灶开始缩小,无明显强化;B组消融灶与治疗前相仿或稍增大,明显不均匀强化。治疗后6个月~1年,A组消融灶逐渐缩小;B组消融灶明显增大。结论肺恶性肿瘤氩氦刀治疗后CT和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治疗后消融灶周围的环形低密度/信号影是评价肿瘤是否残留或复发的重要征象,且MRI对环形影的显示清晰度优于CT。  相似文献   

3.
下颌角切除术前、后颅面骨骼和咬肌CT影像的三维测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下颌角截骨整形术前、后颅面骨性结构和咬肌的变化.方法 随机选取下颌角肥大者18例,于术前、后分别做三维CT检查,并对颅面结构进行三维测量,采用自身对照进行配对资料t检验.结果 下颌角截骨整形术后下颌角角度增加(15.96±4.39) °、下颌骨角区最大宽度减少(7.72±1.83) mm、升支长度减少(8.01±2.92) mm、下颌角间距减少(4.35±1.94) mm、下颌角外翻角减少(8.76±8.02)°、下颌骨扩展角度减少(3.91±1.86)°、咬肌厚度减少(2.99±1.07) mm、咬肌宽度减少(2.65±1.73) mm、咬肌长度减少(6.23±2.29) mm、角区面宽度减少(5.29±2.01) mm,上述测量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颌角截骨整形术后颅面骨骼三维测量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咬肌有萎缩现象,因此术中一般不需切除咬肌.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纳米刀消融技术应用于活体猪肺组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取健康巴马小型猪5只(实验动物A、B、C、D、E)用于实验,于CT引导下经皮穿刺纳米刀消融猪肺组织,分别于消融后1天、2周、1个月、2个月、4个月随机抽取1只行肺部CT扫描后处死实验动物,整体切除右肺并制作病理切片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对所有实验动物均顺利完成消融。实验动物E、F出现少许气胸,余未见并发症。CT图像示消融区与周围组织分界较清晰,内部支气管、血管管腔形态完整。消融后1天消融区呈磨玻璃密度;消融后2周消融区密度不均匀增高,范围减小;消融后1个月及2个月高密度范围增大且密度较前减低;消融后4个月消融区范围减小,密度较均匀。各时间点病理切片均可见不同程度肺水肿及炎性浸润。术后1天、2周炎细胞浸润及肺水肿明显,1个月、2个月及4个月可见大量纤维增生及明显再生修复。结论应用纳米刀技术对猪肺组织进行消融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多层螺旋CT区分兔存活与梗死心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动态成像能否区分兔存活与梗死心肌。方法健康新西兰大白兔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冠状动脉前降支悬吊组(20只)与结扎组(20只),均在施加作用因素1h后行MSCT动态增强检查,注射对比剂开始后3s至150s连续扫描,并行10min延迟扫描,测定缺血区心肌强化峰值与达峰时间、延迟强化CT值。处死动物后行TTC染色、组织学、心肌肌动蛋白抑制因子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缺血区心肌是否存活。结果冠状动脉悬吊组TTC染色阴性,组织学可见心肌细胞轻度肿胀及炎细胞浸润、微血管改变轻微,免疫组化评分为(158.20±9.40);动态扫描缺血区CT峰值(210.90±16.80)HU,达峰时间为(51.00±1.80)s,延迟增强CT值为(58.00±13.90)HU。冠状动脉结扎组TTC染色阳性,组织学可见心肌细胞明显肿胀、结构消失,微血管异常明显,免疫组化评分为(60.00±18.30);动态扫描缺血区CT峰值(157.60±23.60)HU,达峰时间为(65.00±3.10)s,延迟强化CT值为(89.00±15.30)HU。两组免疫组化评分、缺血区心肌CT峰值及达峰时间、延迟强化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T峰值、达峰时间及延迟扫描CT值与结扎及悬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6层螺旋CT动态扫描可作为区分兔梗死与存活心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CT的肾血流重建3D影像在内生型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LNSS)中的应用.方法 术前通过肾肿瘤血流在CT增强中的“快进快退”表现,对患肾进行CT肾血流重建,旋转3D重建影像见肿瘤区域缺损.术中同轴旋转影像及肾脏,根据缺损部位定位肿瘤,并进行LNSS.结果 4例患者均完成LNSS,剥离出肿瘤均见包膜完整,肿瘤直径(2.2±0.5)cm.术中热缺血时间17~27min,平均21.7min.出血20 ~ 55mL,平均32mL.病理回示均为透明细胞癌.术后随访7个月~5年,患者血肌酐、尿素氮及碱性磷酸酶无明显变化,肾小球滤过率测定患肾功能无明显下降,CT均未见局部肿瘤复发.结论 采用CT的肾血流重建3D影像帮助内生型T1a期肾癌的LNSS进行精准定位,该技术是安全、有效的,并且方法简便易行,利于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影像学方法测量骶骨前庭三维可用空间的解剖参数,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2015年1月至2021年1月, 收集200例后环完整的骨盆CT三维重建检查资料, 男110例, 女90例;年龄(40.72±10.70)岁(范围21~63岁)。在CT三维重建图像上测量左、右侧S1、S2前庭宽度、高度及面积数值。根据性别及侧别分组, 比较S1与S2前庭解剖参数及不同性别、侧别S1与S2前庭解剖参数的差异。结果 S1前庭面积为(425.71±45.07) mm2(范围296.3~604.4 mm2), 其中男性为(449.80±28.62) mm2(范围338.3~604.4 mm2), 女性为(388.25±34.01)mm2(范围296.3~498.4 mm2);前庭宽度为(28.52±4.34) mm(范围17.1~36.3 mm), 其中男性为(31.77±2.33) mm(范围22.46~36.30 mm), 女性为(24.55±2.55) mm(范围17.1~26.1 mm);前庭高度为(21.05±2.29) mm(范围17.5~32.0 mm), 其中男性为(21.34±2....  相似文献   

8.
少血供兔VX2肝移植瘤模型动脉栓塞后影像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并筛选少血供兔VX2移植性肝癌模型,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效果及经肝动脉注射碘油沉积情况。方法开腹种植转移瘤于35只新西兰大白兔肝叶,移植成功后经筛选出少血供移植瘤16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8只,插管至腹腔干;实验组8只,插管至肝固有动脉或左肝动脉,术后1周进行CT扫描,观察碘油沉积情况,分别取肿瘤进行HE染色及检测VEGF蛋白表达。结果16只少血供VX2移植瘤模型兔插管成功11只,5只失败。对照组成功者5只插管至腹腔干,实验组6只插管至左肝动脉或肝固有动脉,造影发现肿瘤血管稀疏或不可显示,术后CT扫描发现实验组碘油在瘤内呈环形沉积;对照组5只肝移植瘤中VEGF表达阳性2例,弱阳性3例;实验组6只移植瘤中强阳性4例,阳性2例。结论兔肝动脉血管解剖与人相似,超选择至左肝动脉,暂时阻断肿瘤动脉血供后栓塞化疗,对少血供肿瘤治疗效果较好。CT对术后碘油沉积情况检测方便,可靠,有特征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基于CTAN软件建立小鼠肺纤维化(PF)CT影像自动分析方法并观察其自动分析效果。方法 将15只雄性c57小鼠随机分为博莱霉素组(A组)、博莱霉素+尼达尼布组(B组)及对照组(C组),每组5只。于建模第1、5、8、11及15天对A、B组采用腹腔注射博莱霉素构建PF模型,对C组以相同方法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第25、28、31及34天对B组腹腔注射尼达尼布以抑制PF。于第41天对所有小鼠行胸部CT扫描,并将图像导入CTAN软件,通过编辑和优化程序建立自动分析方法,提取肺CT影像区域,构建3D模型并进行数据分析;之后处死小鼠,取肺组织行Masson染色,观察肺部胶原沉积,评价PF Ashcroft评分,并检测肺羟脯氨酸含量,分析PF CT影像自动分析结果与Ashcroft评分及肺羟脯氨酸含量的一致性。结果 A组肺组织区域体积与肺区域体积比及肺区域CT值均高于C组(t=14.06、10.32,P均<0.01)和B组(t=11.22、8.29,P均<0.01);其肺羟脯氨酸含量和Ashcroft评分亦均高于C组(t=11.92、23.39,P均<0.01)和B组(t=7....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嗜酸性肝脓肿的影像和病理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经病理证实的嗜酸性肝脓肿的资料,分析其影像表现.结果 8例行CT增强扫描,表现为3种强化方式:动脉期病变边缘轻度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呈分隔状强化3例;动脉期病变边缘轻度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呈蜂窝状强化4例;动脉期病变表现为连续的环状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呈低密度1例.MR检查2例,平扫病灶均呈T1WI等、T2WI高信号,DWI表现为高信号;MR增强扫描动脉期病变呈蜂窝状强化,静脉期及平衡期持续强化.结论 了解嗜酸性肝脓肿的影像表现对于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从消融机制、影像学及组织学方面评价经皮纳米刀消融小型猪肝组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经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对10只巴马小型猪行CT引导下肝脏纳米刀消融术。两个电极探头距离1.5cm,每个消融过程使用90个1500V/cm以上的脉冲,共产生24个消融区。于消融术后即刻、3天、1周、2周及4周对消融区域进行影像学(CT/MRI)及组织学评价。组织学评价包括HE染色、Von Kossa染色、vWF染色和TUNEL测定。结果所有实验动物均存活至指定时间,无严重并发症发生。CT、MRI可很好地显示消融区域;HE染色、Von Kossa染色和vWF染色显示消融区细胞非热效应死亡,与正常肝组织分界明显,胆管与血管形态完整;TUNEL检测消融区内死亡细胞呈阳性反应,即纳米刀消融引发细胞凋亡。结论采用纳米刀消融小型猪肝组织安全、有效,消融区内细胞完全凋亡,血管、胆管等重要结构未见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CT检查诊断肾脏淋巴瘤的影像学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为肾脏淋巴瘤的CT影像表现.男8例,女6例.平均年龄53(9~68)岁.临床表现腹部不适9例、腹泻3例、腹痛2例,伴血尿2例、发热2例.采用Somatom Plus4型螺旋CT机和Presto多层螺旋CT机,平扫加增强扫描12例,动脉期加实质期扫描2例.总结分析肾脏淋巴瘤CT检查的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 结果 14例患者CT检查的直接征象:单发结节型1例,病灶密度均匀,增强后较明显均质强化,边缘清楚;多发结节型6例,增强后结节边缘清楚,呈轻度均质强化或强化不明显,肾外形无明显外凸;弥漫浸润型7例,肾脏肿大,病灶轻度强化,境界不清楚.间接征象:腹主动脉、肾门旁多发淋巴结肿大13例,其中淋巴结肿大成串或成堆4例,淋巴结广泛肿大融合,包绕血管,显示"腹主动脉淹没"征3例.13例淋巴结肿人密度均匀,轻度强化,其中边缘清楚、光整9例.伴骶椎、骶管淋巴瘤1例、肾周筋膜浸润2例.右肾手术切除1例,穿刺活检证实13例,病理报告均为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 结论肾脏淋巴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除直接征象外,典型间接征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肾癌射频消融治疗后的影像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射频消融(RFA)已用于肾癌的临床治疗,具有微创、可重复操作、并发症少、有利于保留患者的肾功能等优点。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准确评价肾癌RFA疗效,早期检测是否存在肿瘤残留及复发。本文对CT、MRI及超声在肾癌RFA治疗后疗效评价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猪正常肝脏建立灌注异常模型,探讨肝灌注异常的发生因素。方法9头实验用小型猪进入研究,随机平均分为A、B、C3组,分别采用明胶海绵碎屑进行肝内门静脉、肝动脉、肝静脉分支栓塞,术后即刻及1周后进行CT增强扫描,观察是否存在肝灌注异常现象。结果术后即刻CT扫描,全部研究对象出现肝灌注异常现象,表现为动脉期肝实质内出现楔形或不规则形一过性强化,门静脉期恢复正常。A组出现灌注异常的部位与栓塞血管所在肝段、叶一致;B组栓塞区出现低灌注区,非栓塞区出现一过性强化现象。C组2头出现灌注异常的部位与栓塞区域一致,1头比栓塞区域大。1周时CT复查,除C组存在部分灌注异常现象外,A、B组灌注异常现象消失。结论肝内门静脉、肝动脉、肝静脉分支堵塞是造成肝灌注异常现象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正>患者男,42岁,体检发现右肾占位3月余,无头痛、心悸及肉眼血尿。查体:双肾区无叩击痛,血压110mmHg/75mmHg。实验室检查:尿常规检查未见异常;血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67pg/ml,血甲氧基肾上腺素32pg/ml。超声检查:右肾下极探及一约5.4cm×3.8cm实质性低回声团,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匀,后方回声无变化,肿块与右肾分界不清,患者深呼吸时肿块随右肾上下运动;CDFI示团块内实质部  相似文献   

16.
射频消融治疗小肝癌的螺旋CT随访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螺旋CT评价小肝癌射频消融术的疗效及随访过程的价值。方法对28例小肝癌患者行RFA治疗,分别于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行螺旋CT随访。结果术后1个月CT显示25例肿瘤完全坏死,其中19例肝动脉期与门静脉期均无强化,6例动脉期边缘薄环状强化;3例发现肿瘤残留表现为动脉期边缘结节状强化。25例肿瘤完全坏死者术后3个月及6个月CT随访示毁损灶较术后1个月缩小,无强化,其中2例术后6个月发现肝内异位复发。结论射频消融是小肝癌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是评价其疗效及随访的有效影像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肾脏交织状血管瘤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原发于肾脏的交织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2例患者术前接受CT 或 MRI 检查均诊断为肾脏肿瘤性病变,均接受腹腔镜下根治性肾脏切除术。结果肿块在CT 上呈类圆形,边界尚清,凸向肾窦,增强呈不均匀性延迟强化特点;T2 WI 上呈不均匀的稍高信号,DWI 呈等或稍高信号,PWI 上强化方式与增强 CT 相似,呈向心性充填。术后病检肿块呈灰褐色,与周围组织境界清,无包膜;显微镜下,肿块具有松散的小叶结构,肿瘤细胞无异型性;免疫组化示 CD31(+)、CD34(+)。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未出现明显复发或转移迹象。结论交织状血管瘤是肾脏的良性血管瘤性疾病,临床少见,影像学上有一定的特点,但术前诊断困难。此类病变应与肾脏恶性肿瘤,特别是血管肉瘤相鉴别。治疗上以手术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全肾CT灌注成像(CTP)数据提取最佳CTA期相,并与自动触发扫描获得的CTA图像进行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因怀疑肾脏或上中腹部疾病行肾脏CT增强及灌注扫描的连续患者(n=21)以及同时期进行全腹CTA成像的患者(n=19)。灌注扫描患者先进行肾脏平扫,然后进行灌注扫描;CTA成像患者使用自动触发技术扫描。灌注图像采用CT Perfusion 4D肾脏灌注软件进行分析,根据左肾动脉和左肾静脉的时间-密度曲线(TDC)选择两个肾动脉CTA的期相,分别为A组和B组。CTA扫描数据使用Viewer功能进行测量,为C组。记录左肾动脉、左肾静脉CT值以及皮下脂肪的CT值和SD值。计算左肾动脉与左肾静脉的CT值差值、CNR及SNR,并进行对比。将CTA数据进行肾动脉血管重建,进行主观评分并进行分析。结果 3组的左肾动脉CT值、左肾静脉CT值、动静脉CT值差值、皮下脂肪CT值、皮下脂肪SD值、CNR、SNR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除A组与C组肾动脉CT值、A组与B组和B组与C组动静脉CT值差值、A组与B组皮下脂肪CT值和SD值、CNR、S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均0.05),余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利用肾脏CTP数据,可获得肾动脉CTA数据;肾动脉与肾静脉CT值差值最大且满足肾动脉CT值超过300HU的期相为最佳肾动脉CTA成像期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