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联合左卡尼汀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作用机制。方法:78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参附注射液联合左卡尼汀组38例(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联合左卡尼汀静脉输注。14d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进行心功能评价,评估NYHA心功能分级,测定血浆脑钠肽(BNP)的水平。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经治疗心功能均有改善,BNP的血浆水平均有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心功能参数(LVEDd、LVEF、SV)、NYHA心功能分级的改善更明显(P〈0.05),而且BNP水平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左卡尼汀可明显改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左心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参附注射液加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仅予西药常规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疗效、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BNP水平和中医症状积分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心功能均有所改善,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改善中医证候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治疗组在升高LVEF、降低血浆BNP水平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可改善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中医证候,升高LVEF,降低血浆BNP水平,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7例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60mL稀释静脉滴注,每天1次。治疗15d后比较2组的心功能指标及血浆BNP水平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心功能指标LVEF、SV、CO、CI均较各组治疗前有改善(P<0.05或<0.01),但组间比较治疗组改善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浆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有下降,但治疗组下降更明显,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可改善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显著降低其血浆BNP水平。  相似文献   

4.
吴云波  王成军 《中国疗养医学》2010,19(12):1128-1130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88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2周后依据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检测和血浆脑钠肽(BNP)浓度判定疗效,应用秩和检验、方差分析、£检验做统计学处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临床疗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治疗组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E/A值(左室早期充盈E峰速率,晚期充盈A峰速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并且BNP浓度显著降低,无论与治疗前还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结论在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可明显改善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及心功能,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急性左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及CRP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120例急性左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参附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不加用任何中成药物;而参附治疗组患者则在常规救治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60ml,每日一次静脉滴注,疗程为7d。治疗前后采血测定各组BNP和CRP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浆BNP及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7d后,对照组患者血浆BNP及CRP含量较治疗前降低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参附治疗组患者血浆BNP含量及CRP与对照组相比较下降更为显著,且差异具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结论:参附注射液能明显降低血浆BNP及CRP含量。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表现、心功能及其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参数和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87例心力衰竭患者分成参附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而参附治疗组患者则在常规救治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一个疗程后检测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参数和血浆BNP水平,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常用心功能参数和血浆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治疗一个疗程后,参附治疗组患者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和血浆BNP水平改善更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能有效地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状况,减缓心脏的结构重塑。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2组均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加用参附注射液静滴,疗程为2周。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心功能分级、左室内径、射血分数及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心功能、BNP等指标的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参附注射液可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体征、心功能及BNP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参麦注射液对实验性心力衰竭(心衰)大鼠左室舒缩功能及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素(ET)和心钠素(ANP)的影响。方法:采用缩窄腹主动脉方法复制大鼠心衰模型。左心室插管术测定血液动力学指标;放免法测定血浆AngⅡ、ET和ANPⅡ浓度。结果:心大鼠左室舒缩功能减退,血浆AngⅡ、ET、ANP浓度分别升高56.21%、37.83%和44.42%。与模型组相比,参麦注射液高剂量组大鼠Vmax、+dp/dtmax、-dp/dtmax、左心室内压峰值(LVSP)分别升高23.24%、10.60%、18.76%和17.31%,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降低56.15%,血浆AngⅡ、ET、ANP浓度分别降低32.65%、38.52%和9.44%,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参麦注射液中、低剂量组大鼠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参麦注射液能改善心衰大鼠左室舒缩功能,降低血浆AngⅡ、ET浓度,影响ANP分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B型钠尿肽(BNP)在心力衰竭(简称心衰)、高血压者患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对181例心衰患者、5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及健康对照人群30例进行血浆BNP水平检测,同时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电动仪测定心衰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与BNP作相关性分析。结果心衰组患者血浆BNP水平高于高血压组,心衰组和高血压组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BNP水平与LVEF、LVESD、LVEDD的数值具有相关性(r分别为-0.57、0.65和0.68,P〈0.01)。结论BNP是反映心室功能的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中药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左心衰大鼠疗效对心力衰竭(心衰)指标NT-proBNP的影响。方法:采用急性左心衰大鼠模型,观察单用西药和参附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前后15min、30min、60min和24h小时大鼠NT-proBNP、左室收缩末期压(LVES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的变化。结果:参附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急性左心衰大鼠前后30minNT-proBNP的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联合治疗组优于单纯参附注射液组或单纯西药治疗组。结论:参附注射液对心肌细胞有正性肌力作用,NT-proBNP作为临床中药疗效观察的敏感指标应广泛应用于急性心衰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联合硝普钠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治疗方法(加用硝普钠),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2组疗程均为7d。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66.7%,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心衰的基础上加参附注射液、硝普钠治疗心力衰竭,无论在改善症状还是改善心功能方面,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B型钠尿肽(BNP)在心力衰竭(简称心衰)、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对181例心衰患者、5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及健康对照人群30例进行血浆BNP水平检测,同时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电动仪测定心衰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与BNP作相关性分析。结果心衰组患者血浆BNP水平高于高血压组,心衰组和高血压组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BNP水平与LVEF、LVESD、LVEDD的数值具有相关性(r分别为-0.57、0.65和0.68,P<0.01)。结论BNP是反映心室功能的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13.
潘海燕  钱晶  潘闽  于小红 《临床荟萃》2020,35(4):317-321
目的 对急性失代偿性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ADHFrEF)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伊伐布雷定,观察伊伐布雷定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50例ADHFrEF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伊伐布雷定5 mg,每日两次,口服,根据心率反应调整剂量。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心率、血压、心功能指标、血浆生化指标、平均住院时间以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平均心率(HR)、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6分钟步行距离(6M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均P<0.05),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较治疗前缩小(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伊伐布雷定可进一步减慢心率,提高6MD和LVEF(均P<0.05)。结论 在基础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伊伐布雷定能进一步改善ADHFrEF患者心脏功能、提高患者运动耐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酒精性心肌病左心收缩功能和血浆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0例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为常规治疗,即强心、利尿、扩张血管加替米沙坦、比索洛尔,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曲美他嗪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测定BNP的值,并与同期的心脏超声结果对照,以分析左心收缩功能的改善。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浆BNP水平及左心收缩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后两组血浆BN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及左心功能明显改善,而治疗组更加明显;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BNP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在改善酒精性心肌病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和降低血浆BNP水平上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和生脉注射液配伍酚妥拉明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心衰)的疗效。方法:对38例肺心病心衰患者不用洋地黄或停用洋地黄制剂,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增用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和酚妥拉明治疗。结果:显效27例(占71.05%),有效8例(占21.05%),无效3例(占7.89%),总有效率92.11%。其中35例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32例心律失常消失或减轻。所有患者无明显副反应。结论:针对降低肺动脉压力、减少回心血量和增强心肌收缩力的主要治疗环节,采用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配伍酚妥拉明治疗肺心病难治性心衰疗效肯定,方法简单,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气虚血淤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法将96例患者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40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60~8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的氯化钠注射液150 ml中静脉滴注,15 d为一疗程,共2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B型尿钠肽(BNP)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达91.1%(51/56),明显高于对照组[72.5%(29/40),x2=8.545,P<0.05];治疗后治疗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53.27±7.45)%与(49.12±5.89)%,t=2.165,P<0.05],BNP较对照组明显降低[(209.1±18.7)、(261.2±19.3)ng/L,t=2.284,P<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LVEF,从而显著改善左心室功能;降低BNP,纠正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17.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对于判断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状态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63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BNP水平,并对其与NYHA心功能分级及左心室功能指标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进行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慢性心衰患者的血浆BNP水平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升高而升高,并且血浆BNP水平与患者的LVEDD、LVESD呈正相关(r=0.76、0.71,P均〈0.05),与LVEF呈负相关(r=0.66,P〈0.05)。结论血浆BNP水平能较好地反映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对于病情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参附注射液治疗二尖瓣替换术后心功能不全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二尖瓣替换术后心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术后加用参附治疗,对照组15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术前及术后6d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功能指标。结果:治疗组术后心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参附注射液能改善二尖瓣换瓣术后近期左心室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依普利酮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治疗心力衰竭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8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依普利酮组(n=43)和常规治疗组(n=42),常规治疗组为基础治疗,依普利酮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依普利酮25 mg/d,持续1个月后,无明显不良反应者增至50 mg/d,治疗1年后复查心脏超声,ELISA法测外周血脑钠肽(BNP)、TGF-β1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各指标变化,分析TGF-β1水平与BNP及心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依普利酮治疗1年后,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6 min步行距离增加,左心室后壁厚度(LVP)、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TGF-β1水平、BNP水平均减少,血压降低,且各项指标改善均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水平与BNP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P〈0.05).结论 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用依普利酮能降低心力衰竭患者血浆TGF-β1水平,逆转心肌重构,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HF)临床疗效及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80例冠心病并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每晚餐时服用20mg,1次/d。两组均治疗6个月。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测定左室心功能指标及血浆BNP水平。同时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心功能指标及血浆BNP水平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CHF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可以显著降低血浆BNP水平,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