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中隔偏曲是耳鼻咽喉科临床常见病,鼻中隔偏曲的治疗,从经典的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即经典的Killian手术发展至鼻中隔成形术,有了许多改进,我科于1986年开展传统的鼻中隔成形术,但前鼻镜下操作暴露野有一定的局限性且示教困难,患者不舒适,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发展,经鼻内镜下行鼻中隔成形术更显其优越性.我科近6年开展此项手术16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王革  钟渠  冯越  郑鹏  李忠万  王忠华 《海南医学》2005,16(10):121-122
目的 观察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的效果。方法 在30度鼻内窥镜直视下根据弯曲部位和程度等分别采用三种手术切u方式和四种手术径路暴露术野进行鼻中隔成形。结果 主观治愈率为73.12(68/93)。好转率为20.43%(19/93),不愈率为6.45%(6/93);客观治愈率为75.27%(70/93),好转率为24.73%(21/93),不愈率为2.15%(2/93)。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在鼻内窥镜引导下行鼻中隔成形术具有照度好、视野清晰、暴露充分、操作准确、并发症少、止血彻底等优点,提高了手术质量。  相似文献   

3.
吴健 《中国医药导刊》2009,11(6):925-925,927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85例鼻中隔偏曲病人,随机分为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组和鼻中隔粘软骨膜下部分切除术组,比较两组的鼻腔通气效果改善情况和影像学内镜检查结果.结果术后随访6月,鼻内镜组的鼻腔通气效果改善率和影像学内镜检查结果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鼻内窥镜下鼻中隔成形术能够更好的改善鼻中隔偏曲造成的鼻塞等症状,提高鼻中隔手术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窦内窥镜下鼻中隔成形术的可行性。方法2003年6月—2005年5月对对我科收治的100例鼻中隔中、重度偏曲患者采用平卧位,在鼻窦内窥镜直视下进行鼻中隔成形术。结果100例鼻内镜手术组总有效率97%,与100例Killian手术进行对比,后者总有效率67%,两者比较,x2=30.49,P<0.01,统计学差异显著;再与100例坐位前鼻镜下鼻中隔成形术进行对比,后者总有效率95%,两者比较,x2=0.52,P>0.05,统计学差异不显著;但是,鼻内镜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33’±12’,前鼻镜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50’±13’,两组比较,t=2.833,P<0.01,统计学差异明显;鼻内镜手术组术中平均失血量21±15ml,前鼻镜手术组术中平均失血量30±18ml,两组比较,t=2.712,P<0.01,统计学差异明显。结论鼻窦内窥镜下鼻中隔成形术是一种良好的手术方式,其疗效满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安全可行,优于其他的鼻中隔矫正性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方法和经验。方法对2009年6月=2012年12月53例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该组治愈39例(73.6%),好转14例(26.4%)。术后随访行常规及鼻内镜检查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镜下行鼻中隔成形术是值得推广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术式。  相似文献   

6.
耳鼻喉科常见的鼻中隔偏曲已经成为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的疾病,而传统的鼻中隔成形术的手术操作存在较多不足.目前,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发展,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得到广泛的应用,促使鼻中隔偏曲和多种鼻部疾病治疗水平进一步提升.诸多研究旧蜘结果表明,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患者的临床护理能提高其临床疗效和治愈率.本观察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以在延边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喉科接受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了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旨在为提高临床疗效和治愈率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 :矫治鼻中隔偏曲。方法 :报告 15例鼻中隔偏曲 ,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或成形术。结果 :15例全部治愈 ,无并发症。结论 :鼻内镜下矫正鼻中隔偏曲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鼻内镜及吸引剥离器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0月就诊的53例鼻中隔偏曲的患者采用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术中用吸引剥离器行剥离,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所有患者鼻中隔偏曲矫正,无1例鼻中隔穿孔发生.结论:在鼻中隔成形术中应用鼻内镜及吸引剥离器提高了手术安全性,缩短了手术时间,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鼻中隔偏曲是临床常见病,鼻中隔黏骨膜下矫正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传统的鼻中隔成形术已施行90余年,但在前鼻镜下操作暴露野有一定局限性且示教困难。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发展,在鼻内镜下施行鼻中隔成形术已越来越普遍.更显其优越性。下面把我院自2005年1月~2006年12月年开展的此项手术89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鼻内镜下成形术矫正鼻中隔偏曲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文健  刘静  杨汉霞 《四川医学》2008,29(12):1676-1677
目的探索以提高鼻中隔偏曲矫正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为主的手术方法。方法将87例鼻中隔偏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内镜组41例采用鼻内镜下塑形方式成形治疗,对照组46例采用传统额镜下手术矫正,并观察术后疗效,并发症情况。结果鼻内镜组41例均获得完全矫正,无1例出现并发症;对照组46例患者中,38例获得完全矫正,8例部分矫正,术后并发鼻中隔穿孔2例,塌鼻1例。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成形术,具有视野广、亮度强、微创、精细、安全有效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腺样体和扁桃体肥大是儿童鼾症的主要原因,对儿童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影响,如呼吸障碍、发育障碍,或出现腺样体面容,特别是腺样体肥大常可引起儿童咽鼓管功能障碍导致分泌性中耳炎,且不易治愈,要彻底解决腺样体肥大最有效的方法是手术切除。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2-20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治疗鼻出血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收集耳鼻喉科2008年2月-2012年2月因反复出血行鼻内镜检查止血术的206例鼻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在鼻内镜直视下明确出血情况,根据病情不同选择单极电凝烧灼、可吸收明胶海绵保护创面或凡士林纱条局部填塞等不同的止血方法止血,观察疗效。结果 1次手术治愈179例(86.9%),2次手术治愈21例(10.2%),3次手术治愈6例(2.9%),总有效率100%。术中发现鼻中隔偏曲12例,鼻息肉3例,鼻微小血管瘤3例,除微小血管瘤术中处理外,余嘱1个月后手术治疗。随访3~6个月无一例再出血,无鼻腔粘连、鼻中隔穿孔、心脑血管意外等不良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镜下探查止血术具有准确、有效、无痛、安全等优点,大大减少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86例内镜下食道隆起性病变结扎治疗进行分析,总结内镜下结扎治疗食道隆起性病变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收集我院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三年来胃镜下见食管固定的粘膜下隆起或粘膜隆起,诊断为间质瘤、脂肪瘤或息肉,应用套扎器行结扎治疗,术后观察隆起性病变的脱落情况。结果本组86例患者结扎治疗两周后脱落率98.99%,四周后脱落率100%。结论对诊断明确且较大的食道隆起性病变采取结扎治疗,增加了治疗的安全性,且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下鼻甲骨部分切除术治疗伴有下鼻甲骨增生的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13例(共162侧)伴下鼻甲骨增生患者行鼻内窥镜下下鼻甲骨部分切除术,并随访6个月-3年。结果113例随访6个月,治愈99例,好转14例,总有效率100%。62例随访2-3年后再次进行疗效评价,6例复发,有效率90%。术中完整保留了下鼻甲内外侧粘膜,术后出血少、反应轻、无瘢痕形成、无一例发生鼻腔干燥及萎缩。结论鼻内窥镜下下鼻甲骨部分切除术,具有良好的手术视野。既改善了鼻腔的通气功能,又尽量避免下鼻甲粘膜的损伤,有利于正常纤毛功能恢复,是治疗伴有下鼻甲骨增生的慢性肥厚性鼻炎的良好术式。  相似文献   

15.
鼻内窥镜下鼻中隔高位、后段偏曲矫正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治疗鼻中隔高位、后段偏曲的手术方法和手术疗效。方法:采用常规切口,经鼻内窥镜引导,行鼻中隔高位、后段偏曲矫正术。结果:对86例术后患者半年以上的疗效观察表明,该手术方法可有效地矫正高位、后段的中隔偏曲,改善患者的鼻腔通气、嗅觉,减少鼻腔术后粘连的发生和鼻息肉、鼻窦炎的复发。结论:该法与传统的鼻中隔矫正术相比,具有疗效良好、并发症小、安全性高等优点,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鼻内镜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本院收治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4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治疗组22例和鼻内镜治疗组26例,分别柯陆氏手术及鼻内镜治疗。术后随访1年,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鼻内镜治疗组痊愈17例,显效8例,总有效率96.15%,术后并发症1例;传统治疗组痊愈9例,显效9例,总有效率81.81%,术后并发症4例。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疗效确切,术前充分准备、麻醉方式合理选择及严格的手术操作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7.
赵英  黄奇财  陈明芳 《四川医学》2014,(8):1024-1025
目的观察鼻内窥镜引导下泪道硅胶管逆行植入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至2013年我科收治的鼻泪管阻塞患者85例90眼,在鼻内窥镜引导下行泪道硅胶管逆行植入术,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疗效。结果治愈77眼(85.56%),好转12眼(13.33%),未愈1眼(1.11%),总有效率98.89%。结论鼻内窥镜引导下泪道硅胶管逆行植入术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再次矫正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再次矫正术的手术方式和效果。方法:20例患者行鼻中隔再次矫正术,根据鼻中隔不同的偏曲部位,采取不同的手术入路,切除偏曲的软骨、骨质后用油纱条或膨胀海棉填塞。结果:20例均成功。无并发症。随诊3-6月,痊愈17例(85%),改善3例(15%)。结论:鼻中隔偏曲再次矫正术宜先探清虚实,切口应作在有软骨或骨质的部位,仔细剥离,先剥有软骨或骨质的部位,尽量保持一侧粘膜完整,避免对称性粘膜撕裂,切除偏曲部软骨及骨质,可以取得较满意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9.
雷秋霞  杨荃荃  李志勇  彭涛 《西部医学》2012,24(12):2385-2386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经口动力系统切割器行腺样体切除术(ETA)的临床疗效。方法腺样体肥大患儿106例随机分为56例接受鼻内镜下动力系统切割器行腺样体切除术(ETA组),50例接受常规腺样体刮除术(TCA组),比较两种术式的临床疗效。结果 TCA组中有5例(10.0%))存在腺样体残留,有2例(4.0%)发生并发症(出血及咽鼓管咽口损伤);ETA组中无腺样体残留及并发症发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鼻内镜下动力系统切割器行腺样体切除术疗效确切,是治疗腺样体肥大的最好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介绍切割吸引器和CO2激光辅助的鼻中隔成形术,在局限性鼻中隔偏曲治疗中的应用及其疗效。方法30例局限性鼻中隔偏曲患者施行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其中使用切割吸引器18例(切割吸引器组),CO2激光辅助者12例(CO2激光组)。所有患者术前和术后3月,分别进行视觉模拟评分表评分(VAS评分)和声反射鼻测量计(AR)检查狭窄侧鼻腔最小横截面积,以观察评定手术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月的VAS评分和AR最小横截面积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而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平均随访3~6月,所有患者均无鼻中隔穿孔、血肿、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切割吸引器和CO2激光辅助的鼻中隔成形术治疗局限性鼻中隔偏曲,是微创、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