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研究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阿曲库铵加高频喷射通气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行气管异物取出术患儿40例,分为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阿曲库铵(P组)和氯胺酮联合r-羟基丁酸钠(R组)各20例。两组均采用高频喷射通气,比较其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术中术后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血压(BP)的变化及发生呛咳、屏气呼吸暂停、支气管痉挛的次数、最低SpO2。结果两组HR、SpO2、BP和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但R组置镜、退镜时屏气,术中屏气、呛咳、支气管痉挛和最低SpO2的例数等明显高于P组(P〈0.05),且苏醒时间较P组明显延迟(P〈0.05)。结论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阿曲库铵加高频喷射通气是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的一种较为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雷米芬太尼在小儿气管异物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40例气管异物患儿随机分成雷米芬太尼组(RF组)和羟丁酸钠组(R组),记录术中SpO2、HR、术后清醒时间、术后脱氧SpO2和不良反应。结果:术中SpO2值、术后清醒时间及术后脱氧SpO2RF组均高于R组。结论:雷米芬太尼配合高频正压喷射通气用于小儿气管异物术中,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3.
于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高频喷射通气治疗COPD呼吸衰竭18例。结果表明,当采用高频喷射通气频率110次/分,氧气驱动压力98~147kPa,血气分析示,PaO2、PaO2/FiO2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PaCO2亦明显升高(P>0.05);采用频率90次/分,氧气驱动压力50kPa,加用呼吸中枢兴奋剂,动脉血PaO2、PaO2/FiO2改善明显(P<0.01),PaCO2治疗前后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频喷射通气以较低流量供氧时,PaO2,PaO2/FiO2提高显著(P<0.01),而PaCO2无明显升高(P>0.05)。因此,适当调整高频喷气治疗的频率和压力对伴有CO2潴留的COPD呼衰,纠正低氧血症,仍然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肌松药用于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比较应用肌松药控制呼吸与保留自主呼吸两种不同麻醉方法行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优缺点。方法年龄5个月~5岁择期行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患儿40例,随机分为阿曲库铵(A)组和r-羟基丁酸钠(Q)组。记录手术时间、麻醉恢复时间、手术结束和清醒时的PaO2和PaCO2,计算术中缺氧发生率和术者对麻醉效果评价的满意率。结果A组手术时间、麻醉恢复时间要比Q组短,且缺氧发生率低,麻醉满意率高。手术结束时的PaO2和苏醒后PaO2及苏醒后PaCO2两组无差别,而A组手术结束时PCO2要高于Q组。结论阿曲库铵用于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是一种可取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5.
刘晓丽 《临床医学》2011,31(9):79-81
目的探讨自主呼吸下鼻导管法高频喷射通气在小儿急性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有自主呼吸的急性呼吸衰竭患儿,应用鼻导管法高频喷射通气治疗,观察患者发绀、皮肤苍白等缺氧表现变化及呼吸困难、呼吸节律不规则改善情况,对比治疗前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指标变化。结果经高频喷射通气治疗后8,h内90%以上患儿呼吸困难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机械通气前后PaO2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愈127例,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高频喷射通气能有效的纠正低氧血症,是抢救呼吸衰竭儿童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高频喷射通气对老年无痛苦纤维支气管镜检患者血气结果的影响。方法 102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喷射频率60次/min,对照组喷射频率25次/min。分别在麻醉前及喷射通气10 min时采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记录呛咳、呼吸抑制、体动反应和二氧化碳CO2蓄积例数。结果麻醉前及喷射通气10 min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每组喷射通气10 min后,PaO2、PaCO2和SaO2均明显升高,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有4例、对照组有7例发生CO2蓄积,但PaCO265 mmHg,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喷射通气可以为老年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麻醉提供可靠的氧供,但不一定能阻止呼吸抑制等因素引起的CO2蓄积,应引起足够的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小口径气管导管高频喷射通气(HFJV)用于支撑喉镜手术的通气效果及对手术视野的影响.[方法]择期行支撑喉镜下声带手术病人36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HFJV组(H组)和间歇正压通气(IPPV)组(I组),每组18例.麻醉诱导后,H组插入内径4.0 mm气管导管,I组插入内径6.0 mm气管导管,分别于麻醉前、通气5、10、15 min采集动脉血作血气分析并观察气管插管对手术视野的影响.[结果]两组术中PaO2均升高(P<0.01);I组术中PaCO2无明显变化(P>0.05),H组PaCO2值降低(P<0.01);手术视野暴露H组较I组满意(P<0.01).[结论]支撑喉镜手术中,小口径气管导管高频喷射通气既能保证良好的通气效果,又能提供良好的手术视野,是一种较理想的通气方法.  相似文献   

8.
小儿气道异物发生突然、病情紧急,患儿术前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缺氧及CO2蓄积,支气管镜取出异物是缓解缺氧和解除呼吸困难的首选方法。在此过程中,麻醉的重点是建立有效通气,确保患儿安全及手术顺利进行。由于异物对小儿喉头及气管的刺激很大,术中憋气、气道痉挛、喉头水肿时有发生,且手术医师与麻醉医师共用呼吸道,给麻醉增加了难度。为此,支气管异物取出术中我们采用保留自主呼吸下行高频喷射通气(HFJV)治疗30例患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喉罩配合高频通气在小儿斜视矫正术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评价喉罩配合高频通气在小儿斜视矫正术麻醉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56例患儿拟在全麻下行斜视矫正术,静脉较深麻醉后,置入合适喉罩,进行高频喷射通气,同时采用全凭静脉麻醉维持麻醉平稳,监测动脉血气值、SpO2、PetCO2、气道压、平均动脉压、心率等参数。结果:小儿斜视矫正术采用全凭静脉麻醉,置入喉罩进行高频喷射通气能保证患儿有效的气体交换,PetCO2和PaCO2较高频通气前明显降低,而PaO2明显升高。结论:全凭静脉麻醉,采用喉罩配合高频喷射通气能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小儿斜视矫正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术前机械通气对重症法洛四联症(TOF)患儿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将同期收治的60例TOF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术前未进行机械通气而直接手术治疗,观察组患儿术前行气管内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监测机械通气治疗前,治疗后1 h、10 h的血流动力学、动脉血气指标,并且纠正血气和电解质紊乱。结果:手术前观察组机械通气支持治疗后PaO2、SaO2明显升高,PaCO2明显下降,pH值、BE恢复至正常范围,与机械通气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缩短、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术前机械通气支持治疗可以有效纠正缺氧和酸中毒,进而减少婴幼儿TOF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方法用于婴幼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效果,探讨针对该类患儿合适的麻醉方法。方法:选择因支气管异物需行异物取出术婴幼儿46例,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23例,实施γ-羟基丁酸钠、氯胺酮和咪达唑仑静脉复合麻醉,术中保留患儿自主呼吸;B组23例,施行氯胺酮、异丙酚、维库溴铵静脉复合麻醉,术中打断患儿自主呼吸并予人工通气。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及苏醒时间,统计两组病例的置镜满意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A组比较,B组患者麻醉、手术及苏醒时间均明显缩短,置镜满意率明显提高(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确保有效通气的前提下,维库溴铵、氯胺酮复合异丙酚麻醉方式用于婴幼儿呼吸道异物取出术是安全、有效的,具有缩短麻醉、手术及苏醒时间,提高置镜满意率以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优势,是一种针对该类患儿的合适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和七氟烷用于老年患者开胸手术行单肺通气时肺内分流和氧代谢的变化情况。方法:将40例老年食道癌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七氟烷组(S组)各20例。经全身麻醉诱导后行右双腔支气管插管。在麻醉维持中持续靶控输注丙泊酚(靶控浓度)2~6 mg/L,R组持续静脉输注瑞芬太尼0.1~0.15μg/(kg.min),S组持续吸入2%~3%七氟烷,间断静脉注射顺式阿曲库铵维持肌松。分别于单肺通气15、30、60、90 min、恢复双肺通气15 min时测定动、静脉血气。结果:与双肺通气相比,两组单肺通气时气道峰压升高、肺内分流量增加、氧合能力降低(P<0.05)。两组间气道峰压升高、肺内分流量增加、氧合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开胸手术行单肺通气,对肺内分流和氧代谢的影响与七氟烷相比无差异,其能为单肺通气患者提供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状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患者在有创机械通气的条件下,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BAL)治疗操作的安全性。方法:48例EICU危重症病人均为有创机械通气患者,BAL术前、中、后分别监测呼吸机及血气分析主要参数,进行比较;并对BAL术中及术后3d内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记录。结果:BAL患者吸气峰压(PIP)术前与术中比较(P<0.01);潮气量(Vt)、呼吸频率(f)术中与术前比较无明显改变(P>0.05);术中和术后个别患者出现了出血、发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对症处理后完全缓解,未出现气压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BAL操作时呼吸机显示PIP增高,实际气道内压是下降的,呼吸机表现PIP增高是假象,因此有创机械通气下进行BAL一般不会发生气压伤。BAL在EICU危重症患者气道管理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和可靠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腹腔镜手术中两种呼吸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二氧化碳气腹期间采用定压通气(PCV)和定容通气(VCV)对患儿呼吸力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50例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新生儿,按照麻醉中机械通气方式分成PCV组(n=25)和VCV组(n=25),气腹过程中通过调节吸气压力(PCV组)或潮气量(VCV组)使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稳定在(45±1)mmHg。于气腹开始前(T1)、开始后15min(T2)和30min(T3)记录气道峰压(Ppeak)、平均气道压(Pmean)、胸肺顺应性(C)等呼吸力学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同时采集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结果两组在T2、T3时点的C均较气腹前显著下降(P〈0.05),Ppeak、Pmean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显著上升(P〈0.05),两组之间的PaCO2和循环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CV组Ppeak和Pmean明显高于PCV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腹腔镜手术气腹期间应用压力控制模式机械通气,能在相对低的气道压力下提供有效的肺通气,在预防患儿产生肺气压伤方面较容量控制模式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术前及术中应用盐酸氨溴索对行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机械通气期间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盐酸氨溴索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术前及术中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后不应用任何药物;盐酸氨溴索组术前静脉滴注氨溴索1mg/kg,1次/d,连用2d,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后再给予盐酸氨溴索1mg/kg静脉泵注。手术结束时采集2组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记录pa(O2)、pa(CO2)、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avelar-arterial gradient of oxygen,A-aDO2),计算pa(O2)/吸入氧浓度(fraction of inspiration O2,FiO2);术后24h时行床旁X线胸片检查,比较2组肺不张发生情况。结果盐酸氨溴索组pa(O2)、pa(CO2)、A-aDO2、pa(O2)/FiO2分别为(14.36±2.13)、(5.32±0.80)、(3.06±0.80)、(46.68±8.91)kPa;对照组分别为(12.50±0.57)、(5.05±0.57)、(4.39±0.93)、(36.71±5.05)kPa;2组pa(O2)、A-aDO2、pa(O2)/Fi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肺不张6例,盐酸氨溴索组未发生肺不张,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前及术中应用盐酸氨溴索可减轻机械通气对肺功能的损害,降低肺不张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呼吸机辅助通气全身麻醉下纤维支气管镜在儿童取支气管异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3例支气管异物儿童,在全身麻醉呼吸机辅助通气下,经纤维支气管镜取异物,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支气管异物儿童均1次手术取出成功,手术过程血氧饱和度均维持在90%以上,术后均在2 h内成功撤掉呼吸机。结论对于细小或软性支气管异物,呼吸机辅助通气全麻下,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取异物手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传统机械通气和肺保护性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情况。方法选择40例急性呼吸衰竭新生儿患儿,随机分为两组,A组用传统机械通气,B组用肺保护性机械通气。A组潮气量(VT)10~12ml/kg,气道峰压(PIP)〈25cmH2O,呼气末正气(PEEP)(5.0±1.5)cmH2O,呼吸频率(RR)60次/min;B组VT为5~8ml/kg,PEEP为(7.6±1.5)cmH2O,RR为40~60次/分。结果转归比较:两组所有病人均治愈。呼吸机参数比较:两组在维持SaO2在90%以上且PaCO2〈8.0kPa的呼吸机各项参数,A组的VT(10.11±1.20)ml/kg、PIP(24.01±2.10)cmH2O、PEEP(7.50±1.50)cmH2O,两组VT、PIP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两组PEEP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气比较:pH值A组7.35±0.10,B组7.25±0.15;PaCO2为A组(6.90±0.72)kPa,B组(93.0±2.8)kPa;两组pH、PaCO2、SaCO2(%)值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两组并发症比较:A组肺损伤4例,循环系统并发症3例,B组无。结论传统策略和肺保护性策略通气均能治愈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但后者并发症较少。在维持PH、PaCO2、PaO2、SaO2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肺保护性通气的呼吸机参数VT和PIP较传统通气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与有创机械通气的效果。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有创(35例)和无创机械通气组(37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结果有创组机械通气2h后pH、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心率、呼吸频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分别为(7.35±0.05)、(7.23±0.02),(92.4±14.5)、(51.3±9.4)mmHg,(56.0±7.7)、(82.6±8.1)mmHg,(10.5±1.1)、(8.5±1.2)分、(110±12)、(131±19)次/min,(26±4)、(35±8)次/min,P〈0.05或P〈0.01];而无创机械通气组仅PaO2、心率、呼吸频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分别为(78.6±8.8)、(53.1±8.9)mmHg,(110±24)、(128±23)次/min,(26±5)、(36±9)次/min,P均〈0.05],6h后pH、PaCO2、GCS才明显改善[分别为7.35±0.03、7.25±0.01,(59.0±6.3)、(79.8±7.0)mmHg,(10.6±2.0)、(8.5±2.5)分,P〈0.05或P〈0.01]。有创与无创机械通气组患者的ICU住院时间[分别为(15±4)、(14±4)d,t=1.102]、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168±25)、(170±23)d,t=1.214]、ICU病死率[分别为(22.8%(8/28)、21.6%(8/37),x2=0.016]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有创机械通气组可以更快地改善病情,无创机械通气组部分患者需要气管插管,但两组在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病死率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单肺通气(OLV)中非通气侧肺高频喷射通气(HFJV)在I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合并I型呼吸衰竭全麻单肺通气胸科手术患者3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7例,全麻快速诱导后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HFJV组(H组)单肺通气后非通气侧肺行HFJV;对照组(C组)行单肺通气。分别于麻醉前(T0)及0LV前(T1)、OLV后10min(T2)、30min(T3)、60min(T4)、术毕恢复双肺通气后10min(T5)行血气分析,计算肺内分流率[肺内分流量/心输出量(Qs/Qt)],同时监测气道压力并计算肺顺应性(Cdyn)。【结果】C组有4例患者由于严重低氧血症退出该研究;与T,时比较,Tz~Ta时两组PaO2均下降,Qs/Qt、气道峰压(Pmax)升高、Cdvn下降(P〈0.05);与C组比较,H组Tz~Tt时Paoz显著增高、Qs/Qt显著降低,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max、Cm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频喷射通气辅助单肺通气可降低I型呼吸衰竭患者肺内分流,维持较好的PaO2。  相似文献   

20.
右美托咪定持续静脉注射对七氟醚全麻患者恢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持续静脉注射对七氟醚全麻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全麻下行下腹部开腹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入D组或C组,每组20例。常规诱导气管插管后,D组将右美托咪定以0.5μg/(kg·h)持续静脉注射;C组则以相同方法静脉注射0.9%氯化钠液,均在手术结束前30min停止。术中以七氟醚吸入维持麻醉,间断追加芬太尼和顺式阿曲库铵。记录患者麻醉恢复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变化,拔管及苏醒时间,术中七氟醚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诱导前相比,在拔管前后C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均升高(P〈0.05),而D组其波动少且拔管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组相比,C组在术毕至拔管后3min的5个时间点上MAP和HR均显著升高(P〈0.01)。2组拔管及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术中七氟醚用量显著少于C组(P〈0.01),未见苏醒期躁动发生(P〈0.05)。2组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0.5μg/(kg·h)持续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能使七氟醚全麻患者在恢复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平稳,不延长拔管及苏醒时间,减少术中七氟醚用量,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