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方法。方法 观察12例产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人的护理措施对疗效的影响。结果 通过各种护理措施,有效地配合临床治疗,本组有10例治疗7d后症状明显改善,2例治疗2个疗程后症状好转,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中,护理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6例产后并发下肢DVT患者实施精心护理,包括心理护理、体位护理、患肢护理、饮食护理等.结果:本组经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15 d左右,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疼痛、下肢肿胀基本消失,皮肤颜色正常.1例发生轻微肺动脉栓塞症状,经综合治疗和护理,痊愈出院.结论:对患者合理实施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DVT发生.  相似文献   

3.
杨敏  安丰玲 《上海护理》2005,5(4):19-20
目的分析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根据患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分娩方式及时间、治疗方法、疗效标准和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与剖宫产后的压迫、黏连及硬膜外麻醉和术后卧床时间长有关。结论加强孕期、产时和产后的护理与预防,减少剖宫产比率,积极治疗妊高征,可有效减少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爱果 《临床医学》2000,20(12):58-59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性疾病发生率在逐年上升,尤以左下肢发病率高。发病后急性期症状有患肢高度肿胀、疼痛、肤色改变、皮温升高等,病情继续发展可致股青肿,急性期血栓脱落可造成肺栓塞危及病人生命。我科自1997年10月~1999年3月共收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15例,除1例肺癌患者继发肺栓塞死亡外,其余均治愈出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我们在治疗过程中的观察及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原因和治疗对策。方法:对32例因产后并发DVT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上分别采用手术取栓、介入局部溶栓、药物溶栓等不同方法。结果:30例获随访,总优良率73%,手术治疗组优良最高为81%。结论:产后DVT原因多因素有关,血流缓慢、血管内膜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是其三大基本因素;产后应警惕DVT发生,高危患者可预防用药,并发DVT后手术治疗疗效最确切。  相似文献   

6.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因为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属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好发部位为下肢,常见于大手术后,DVT是肺栓塞塞子的主要来源。目前普遍认为,DVT形成的三大因素为:静脉血液缓慢;静脉壁的损伤;血液高凝状态。临床资料表明:年龄〉40岁、妊娠、产后、高脂血症、家族性高凝状态、充血性心力衰竭、肾病综合征、患有静脉曲张曾经出现过深静脉血栓、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7.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of the Lower Extremity,DVT)是较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多由于手术、外伤、分娩和严重心、脑疾病等引起.发病率较高。据Clagett等报道,外科大手术未采取预防措施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为25%.如果治疗不及时、护理不得当,常可造成临床治疗效果不佳,甚至可威胁病人的生命安  相似文献   

8.
妊娠及产褥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及产褥期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7例在妊娠及产褥期并发DV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并发DVT的患者中3例患者为早、中、晚期妊娠各1例,经临床综合治疗后均好转出院,继续妊娠。4例发生在剖宫产术后1个多月内的患者,经综合治疗及护理未发生坏疽、截肢、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针对并发DVT患者特殊需求,拟汀相应的护理对策,对提高治愈率、确保母子平安可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妊娠期、产褥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11年8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50例妊娠期、产褥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给予所有患者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护理后妊娠期、产褥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下肢静脉管腔再通率达93.33%,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达94.67%。结论:对妊娠期、产褥期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效果较好,可明显提高患者的下肢静脉管腔再通率和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1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产妇通过一般护理、患肢护理、抗凝溶栓治疗的护理,结果,11例均痊愈出院。产后血流滞缓、血管内膜损伤、血液高凝状态是DVT发生的主要原因。产后应针对三大主要原因进行预防治疗及护理。  相似文献   

11.
王伟  张玥  刘淑娟 《护理研究》2006,20(30):2772-2773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的下肢静脉管腔阻塞,静脉血液回流障碍性疾病。其急性期可并发肺栓塞,严重者可导致猝死;慢性期可出现血栓后综合征,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而产褥期妇女是DVT的高危人群。我院2003年6月—2005年12月收治产后DVT22例,现对其发病原因及其护理措施总结探讨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人22例,年龄25岁~41岁(32.1岁±5.5岁);剖宫产16例,经阴道分娩2例,流产4例(人工流产3例,药物流产1例);出生婴儿为第1胎者8例,第2胎者14例;发病部位:左下肢20例,双下肢2例;临床分型:中央型3例,…  相似文献   

12.
贾瑛  李晓宁 《全科护理》2012,(31):2914-2915
总结50例髋关节、膝关节置换术后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强调应做好术前评估、健康教育,加强术中护理以及术后体位护理、功能锻炼、DVT的观察与护理、疼痛的护理、抗凝药物的应用与观察、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已确诊为DVT的护理、出院指导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尿激酶患肢踝部加压用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及其护理。方法38例经下肢深静脉造影确诊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住院病人,分别经足背静脉并患肢踝部加压(治疗组)和经手背静脉(对照组)给予尿激酶的方法,观察两组用药前后的症状、体征、大小腿周径及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治疗组的总体疗效、临床治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肢注射时无不适反应。结论尿激酶患肢加压用药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好,治疗时患肢加压处无疼痛,护理操作简单,易掌握。  相似文献   

14.
袁军  徐慧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7,13(26):2451-2452
目的 通过对老年非卧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临床治疗、护理过程分析,为老年非卧床DVT的预防和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临床观察记录本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凝血三项情况、治疗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病情观察、护理.结果 老年非卧床DVT与活动量、血液高凝状态有关.结论 加强健康教育,对高危人群进行有效预防.  相似文献   

15.
袁军  徐慧 《现代护理》2007,13(26):2451-2452
目的 通过对老年非卧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临床治疗、护理过程分析,为老年非卧床DVT的预防和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临床观察记录本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凝血三项情况、治疗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病情观察、护理.结果 老年非卧床DVT与活动量、血液高凝状态有关.结论 加强健康教育,对高危人群进行有效预防.  相似文献   

16.
高燕  王辉 《护理研究》2007,21(12):3285-3286
循证护理是指临床护理人员在计划护理活动过程中,将有关的科研结论与其临床经验、病人的需求相结合,寻求实证,作为临床护理决策依据的过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急性期可威胁病人的生命,若未及时治疗,将造成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影响生活和工作,甚至致残。2007年我们在对1例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的护理过程中运用了循证护理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高燕  王辉 《护理研究》2007,21(35):3285-3286
循证护理是指临床护理人员在计划护理活动过程中,将有关的科研结论与其临床经验、病人的需求相结合,寻求实证,作为临床护理决策依据的过程[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急性期可威胁病人的生命,若未及时治疗,将造成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影响生活和工作,甚至致残[2]。2007年我们在对1例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的护理过程中运用了循证护理方法。现介绍如下。1病例介绍病人,女,60岁,因“持续性上腹部疼痛2周,加重1d”,上腹部CT示“急性胰腺炎”,于2007年2月10日10:30收住我院I…  相似文献   

18.
19.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已成为临床多发病,治疗的同时对DVT导致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预防亦受到临床重视。本科室自2000年4月-2005年6月开展滤器保护下静脉置管治疗DVT,最大程度预防了DVT导致PE的发生,同时将溶栓药物直接灌注于血栓局部,达到安全、有效、快速的溶栓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靖冬梅  杨立娟  王春玲 《护理研究》2006,20(12):1095-1096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已成为临床多发病,治疗的同时对DVT导致肺栓塞(pul monary embolism,PE)的预防亦受到临床重视。本科室自2000年4月—2005年6月开展滤器保护下静脉置管治疗DVT,最大程度预防了DVT导致PE的发生,同时将溶栓药物直接灌注于血栓局部,达到安全、有效、快速的溶栓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000年4月—2005年6月收治DVT病人56例,其中男35例,女21例;年龄25岁~73岁,平均42岁;左DVT47例,右DVT9例;病程1d~24d,平均10.5d。入院检查:患肢均明显肿胀、麻木、有压痛,患肢周长较健侧增粗53例,大腿较健侧平均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