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学术背景:前房注射法移植角膜内皮细胞遭到失败,而采用载体法移植角膜内皮获得成功,提示了载体在组织工程角膜内皮体外构建与移植中的重要性.以各种材料为载体进行角膜内皮细胞体外培养与移植的实验研究广泛开展,获得了初步成功.但材料的免疫相容性、降解/溶解特性、亲细胞性、术后排斥反应、移植疾病传播等难题限制了角膜内皮体外构建与移植的发展,至今无法应用于临床实践.所以,寻找一种理想的载体材料一直是组织工程角膜内皮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和研究热点.目的:分析组织工程角膜内皮各种载体材料的优缺点,探索该领域还存在的难题和进一步发展方向. 检索策略: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73-01/2007-12的有关文献,检索词为"角膜内皮,组织工程,载体,材料,角膜移植,角膜构建",限定文章语言分别为英语和中文.共检索到986篇相关文献,其中中文文献645篇,英文文献341篇.根据本文文题和研究目的对文献进行筛选.纳入标准:①选取针对性强,相关度高的文献;②对同一领域的文献选择近期发表或权威杂志的文献;排除重复研究和Meta分析类文章.最后35篇论文被选用.文献评价:选用35篇文献,其中3篇为综述,其余均为临床与实验研究.资料综合:早期开始使用的材料主要有:异体角膜片、明胶薄膜、胶原凝胶、聚羟基乙酸和聚乳酸羟基乙酸、水凝胶膜等,而角膜基质/后弹力膜、羊膜基底膜、角膜基质片、复合生物膜是目前的研究热点.组织工程角膜内皮材料投入临床实践目前还存在许多难题.结论:组织工程角膜内皮载体材料各有优缺点,改善材料的亲细胞性、免疫原性和降解/溶解特性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并且应该加强对材料的人体效应和远期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组织工程角膜内皮载体材料的研究历程,总体上经历了从天然材料到人造材料,然后再回到天然材料这样一个循环,取得了宝贵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早期开始使用的材料主要有:异体角膜片、明胶薄膜、胶原凝胶、聚羟基乙酸和聚乳酸羟基乙酸、水凝胶膜等,而角膜基质,后弹力膜、羊膜基底膜、角膜基质片、复合生物膜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改善材料的亲细胞性、免疫原性和降解/溶解特性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并且应该加强对材料的人体效应和远期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背景:组织工程角膜内皮可以克服角膜内皮移植的短缺并能够改善角膜内皮细胞的质量,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因此,寻找一种理想的重建角膜内皮方法是组织工程角膜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和研究热点。目的:总结并讨论组织工程角膜内皮重建的研究进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相关文章,检索时间为2000至2012年,检索词为"corneal endothelial cell,transplantation,tissue engineering",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语,然后再从中筛选出与主题相关的部分文献。结果与结论:初检得到163篇文章,按主题相关性对文献进一步筛选,最终纳入44篇文章。目前构建单层角膜内皮层的研究较多,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仍没有一种材料或重建方式可以完全符合临床应用的组织工程的人角膜内皮。每一种材料和方法都各有优缺点,克服这些缺点以及观察在体内的长期影响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谭晓晨  朱煌 《中国临床康复》2011,(32):6077-6080
背景:在眼科角膜移植在组织工程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理想的支架材料一直制约组织工程角膜发展。目的:分析各种子细胞、支架材料的应用,总结近年来组织工程角膜构建所取得的进展。方法:由第一作者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00/2010-10)和 PubMed数据库(2000/2010-10),检索词分别为"组织工程,角膜移植"和"tissue engineering,corneal transplantation"。经计算机初检得到 223 篇文献,纳入与组织工程角膜研究进展、应用和体外构建的相关实验研究和综述,排除重复研究类文献,对 33 篇汇总分析。从种子细胞、支架材料、器官构建、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总结,对组织工程角膜的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进行探讨。结果与结论:结果表明,种子细胞和支架材料仍为组织工程研究的重点,由于眼免疫赦免现象和角膜的无血管特性,组织工程角膜移植将优于其他器官和组织的移植,成为能大量构建且易于移植的组织工程器官。目前,组织工程角膜构建已获得初步成功,但各类支架材料均存在一定缺点,寻找理想的支架材料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背景:组织工程角膜内皮可以克服角膜内皮移植的短缺并能够改善角膜内皮细胞的质量,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因此,寻找一种理想的重建角膜内皮方法是组织工程角膜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和研究热点。目的:总结并讨论组织工程角膜内皮重建的研究进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相关文章,检索时间为2000至2012年,检索词为"corneal endothelial cell,transplantation,tissue engineering",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语,然后再从中筛选出与主题相关的部分文献。结果与结论:初检得到163篇文章,按主题相关性对文献进一步筛选,最终纳入44篇文章。目前构建单层角膜内皮层的研究较多,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仍没有一种材料或重建方式可以完全符合临床应用的组织工程的人角膜内皮。每一种材料和方法都各有优缺点,克服这些缺点以及观察在体内的长期影响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学术背景:原发性和继发性角膜内皮失代偿是影响角膜移植、白内障手术、青光眼手术等眼科复明后成功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其发生的病理生理基础在于成年人角膜内皮细胞失去了有丝分裂能力,损伤后无法再生。 目的:介绍角膜内皮细胞再生特性研究现状和影响因素,为角膜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检索策略: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73—01/2007-12的有关文献,检索词为“corneal endothelial cells,regeneration,proliferation,gene transfer”,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73—01/2007-12的有关文献,检索词为“角膜内皮细胞,再生,增殖,基因转染”,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共检索到246篇相关文献,其中中文文献185篇,英文文献61篇。根据文题和研究目的对文献进行筛选。 纳入标准:①选取针对性强,相关度高的文献。②对同一领域的文献选择近期发表或权威杂志的文献;排除重复研究和知识较为陈旧的文章。最后32篇论文被选用。 文献评价:文献的来源主要是和角膜内皮细胞再生特性、增殖或有丝分裂能力相关的研究,而且是已经在国内、外正规医学期刊公开发表的论文。所选用的32篇文章中6篇为综述,其余26篇均为临床与实验研究。 资料综合:①不同种属动物角膜内皮细胞有丝分裂能力不同,而人类角膜内皮细胞在再生能力方面存在年龄差别、在体和离体差别、周边区和中央区差别等特点。②成年人角膜内皮细胞失去有丝分裂能力主要与细胞接触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2以及细胞因子p27kip1等有密切的关系。③基因转染、生长因子以及细胞外基质等因素能够影响角膜内皮细胞再生特性,是角膜病防治的新方向。 结论:通过各种措旅调控角膜内皮细胞的生长周期,可望恢复成人角膜内皮细胞的再生能力,是提高角膜移植成功率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7.
背景:在眼科角膜移植在组织工程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理想的支架材料一直制约组织工程角膜发展.目的:分析各种子细胞、支架材料的应用,总结近年来组织工程角膜构建所取得的进展.方法:由第一作者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00/2010-10)和PubMed数据库(2000/2010-10),检索词分别为"组织工程,角膜移植"和"tissue engineering,corneal transplantation".经计算机初检得到223篇文献,纳入与组织工程角膜研究进展、应用和体外构建的相关实验研究和综述,排除重复研究类文献,对33篇汇总分析.从种子细胞、支架材料、器官构建、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总结,对组织工程角膜的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进行探讨.结果与结论:结果表明,种子细胞和支架材料仍为组织工程研究的重点,由于眼免疫赦免现象和角膜的无血管特性,组织工程角膜移植将优于其他器官和组织的移植,成为能大量构建且易于移植的组织工程器官.目前,组织工程角膜构建已获得初步成功,但各类支架材料均存在一定缺点,寻找理想的支架材料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张健  胡敏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3):4716-4717,i001
目的:研究磷酸三钙/聚乳酸-聚羟基乙酸(PLGA-TCP)对体外培养的兔血管内皮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为血管化组织工程骨的培养打下基础。方法:将体外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与PLGA-TCP复合,同时制作PLGA-TCP支架材料的浸提液并与血管内皮细胞共培养,观察细胞在材料表面生长情况及细胞的功能。结果:PLGA-TCP对血管内皮细胞无毒性同时不影响其功能的发挥。结论:PLGA-TCP对细胞无影响,可作为组织工程血管化骨的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9.
学术背景:组织工程学的发展为组织或器官的修复与再建提供了可能,组织工程及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值得探讨。目的:从生物相容性的角度出发论述了组织工程的研究内容及高分子组织工程材料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检索策略:由该论文的研究人员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90-01/2007-12相关文献,检索词“tissue engineering, tissue engineering materials, Polymers materials, bio-compatibility, bio-compatibility materials , cell-compatibility , cell-compatibility materials”,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1990-01/2007-12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组织工程;组织工程材料;高分子材料;生物相容性材料;生物相容性;细胞相容性;组织相容性”,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共收集到81篇相关文献,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文章内容应与生物相容性组织工程材料相关。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30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51篇文献为内容陈旧或重复。符合纳入标准的30篇文献中,19篇涉及生物相容性,11篇涉及细胞相容性材料。文献评价:文献的来源主要是Pubmed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共得到论著类文章25篇,综述类文章5篇。资料综合:组织工程研究的内容包括种子细胞种植、生物材料植入及细胞移植。细胞的研究包括基因重组技术,将同种、自体或异种的组织体外分解成细胞后培养、增殖后进行构建。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何将材料与活细胞建成组织工程构建,即具有生物功能的活性材料,由于组织工程材料应具备最佳的材料与细胞界面反应效果,因此设计具有化学分子水平、三维分子水平的细胞,材料杂化界面,具有宏观三维分子水平、符合生物力学要求的装置是组织工程材料研究的核心。高分子材料由于具?  相似文献   

10.
背景:聚乳酸及其共聚物是一种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材料,由于具有较好的物理机械性能和热成型性且它的最终降解产物是H2O和CO2。因此在组织工程、药物载体缓释制剂等领域中被广泛研究和应用。目的:尽管聚乳酸及其共聚物,已分别在组织工程支架、药物载体缓释制剂领域中被广泛研究和应用。希望通过复习相关文献,研究其同时既为支架材料,又为药物载体材料在骨结核疾病造成骨缺损临床中的应用。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1993-01/2010-06),及中国知网数据库。英文检索词为"Tissueengineering、drug delivery、sustainedr elease degradation、lacticacid、glycolicacid、bonetuberculosis",中文检索词为"组织工程、药物载体、缓释降解、聚乳酸、聚羟基乙酸、骨结核等。结果与结论:初检得到157篇文献,排除重复性研究,阅读标题和摘要进行初筛,保留31篇进行归纳总结。聚乳酸及其共聚物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有利于骨细胞生长,优于传统的骨修复材料。作为药物载体,在体内的缓释降解发挥最佳药效,能够减少药物对全身特别是肝、肾的毒副作用。但是其既作为支架材料又同时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文献不多。  相似文献   

11.
背景:丝素蛋白纤维材料具有透明性、结构可塑性、成分单一性、力学强韧性及生物相容性等特点。目的:综述国内外丝素蛋白应用于角膜组织工程的研究进展。方法:由第一作者在标题和摘要中以“silkfibroin,corneal,ocular”或“丝素,角膜”为枪索词,榆索1980至2011年PubMed及1990至2011年CNKI数据库中关于丝素蛋白角膜的文章。结果与结论:从天然蚕丝中提取的高分子丝素蛋白,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独特的力学性能、光学透明性及降解速率可控性,既可以单独应用于角膜组织结构的重建,又可与其他组织材料联合应用,成为角膜组织工程学心用的理想材料。现已证明多种角膜细胞可在丝素纤维膜上良好生长,但体外培养的细胞应用f动物模型的相关研究较少;此外丝素蛋白材料植入角膜内对其产生何种影响的研究数据较缺乏,这些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背景:随着生命科学发展,利用干细胞来源的组织工程技术,有可能使受损的神经组织恢复再生能力。目的:针对较为重要的几种干细胞在神经系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做一综述,以期阐明各自适用范围和临床效度,为临床医师按需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中1998至2011年期间的关于干细胞移植在神经修复方面研究的文章,检索词为“Stemcells,Transplantation,Newerepair”,限定语种为“English”。同时,检索万方数据库中2006至2011年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干细胞,移植,神经修复”,限定语种为中文。结果与结论:初次检索得到288篇文章,选择与移植干细胞的来源、分化、特征及其在神经修复方面相关的文章,包括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观察对象无论为人或动物,均进行审校。根据纳入标准,在排除重复和个案报道类文章之后,重点选择32篇文章进行综述。说明干细胞移植为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新途径,使传统认为的不可修复、不可再生的神经组织的结构修复和功能重建成为可能。干细胞移植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3.
孙鹃  张愉  张西正 《中国临床康复》2012,(33):6223-6227
背景:"工程化心肌组织"是应用组织工程的方法,构建出具有天然心肌组织特征的心肌,将它移植到体内,最终修复或完全替代病损组织。但以往研究获得的工程化心肌组织存在较多的缺陷,仍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目的:总结体外构建工程化心肌组织方法的研究进展。方法:由第一作者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00/2010)和Medline(2000/2010)数据库,检索词分别为"心肌,组织工程,心肌构建物"和"Myocardial Constructionmaterials,Tissue Engineering,Myocardial"。从种子细胞、支架材料、体外培养环境和生物反应体系、工程化心肌组织的再血管化、移植实验5方面进行总结,对不同的种子细胞及生物支架材料和体外培养的环境、移植工程化组织的再血管化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共检索到150篇文章,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共纳入30篇文章。结果与结论:适合心肌细胞生存和心肌细胞形成的新型生物活性支架,理想的种子细胞、体外培养环境与生物反应体系、移植工程化组织的再血管化,动物移植实验等方面都是组织工程化心肌组织再造的关键所在。构建的组织工程化心肌组织应同时具备良好的收缩功能、稳定的电生理特性、力学强度和柔韧性、无免疫原性及自身能血管化或在移植后能迅速血管化的条件,但未来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张志友  陈刚 《中国临床康复》2012,(14):2629-2632
背景:神经干细胞移植给小儿脑性瘫痪的治疗带来了可能。目的:对国内外应用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的现状及新进展作一综述。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1999-01/2011-04关于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瘫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脑瘫,神经干细胞,移植"或"cerebral palsy,neural stem cell,transplantation"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神经干细胞有关者,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初检得到119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关于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瘫的28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神经干细胞特别是神经营养素3联合神经干细胞移植对小儿脑瘫的功能康复起着促进作用,给小儿脑瘫的今后的治疗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吕军  王培吉 《中国临床康复》2011,(21):3929-3933
背景:由创伤、感染、肿瘤切除以及某些先天性疾病等所导致的四肢骨缺损的治疗仍是骨科临床最常见、最棘手的一大难题。目的:文章综述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复合人工骨的作用机制、局部基因治疗在治疗骨缺损中的应用。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1999-01/2009-12关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骨缺损修复相关的内容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骨缺损,人工骨,基因治疗"或"VEGF,Bone defect,Bone substitute,Gene therapy"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骨缺损修复相关,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结果与结论:初检得到285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45篇文章进行综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增加血管渗透性和血管发生的特殊生长因子,在骨的生长、发育和重建中密切协调血管发生和骨发生的关系,而目前的人工骨材料只具有传导成骨的特性,所以改善人工骨材料中的血管生成可促进血运丰富骨组织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背景:人工角膜是取代混浊角膜组织而用异质成形材料制成的一种特殊屈光装置,通过手术植入患眼,以取得一定视力.目的:介绍近年来人工角膜研究进展.方法:由第一作者用计算机检索万方医学网和Medline database数据库,检索词分别为“人工角膜、角膜移植、生物相容性、组织工程”和“keratoprosthesis,corneal transplantation,biocompatibility,tissue engineering”,对人工角膜移植的动物实验、临床进展、植入方式及生物相容性、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204篇文章,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共纳入50篇文章.人工角膜的研制在近年来有了较大的进步,非组织工程化人工角膜在材料选择,处理和设计方式上有所创新,同时具有活性的组织工程化人工角膜的出现为人工角膜的研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学术背景:常规的内科保肝治疗效果不佳,原位肝移植仍然是治疗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措施,但肝源缺乏、费用昂贵、移植排斥反应及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引起并发症等成为限制其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干细胞移植有利于受损肝组织修复,能够代偿部分肝功能,已成为治疗肝病的一种新方法。 目的:介绍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病的研究现状。 检索策略:由该论文的研究人员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 2002-01/2007-12的相关文献,检索词“transplantation of stem cell,liver disease,hepatic disease”,并限定文献语种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2002-01/2007—12的相关文献,检索词“干细胞移植,肝病”,并限定文献语种为中文。共检索到125篇文献,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文章内容与干细胞移植应用于肝病的治疗相关。②同一领域选择近期发表或在权威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 文献评价:文献的来源主要是通过对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病方面内容进行汇总分析,其中36篇相关度较高,对完全符合标准的30篇作为参考文献进行综述。进一步查找全文,2篇为综述,其余均为临床或基础实验研究。 资料综合:①干细胞移植动物实验:采用不同方法建立肝损伤动物模型,对成模动物以不同途径进行不同种类的干细胞移植实验,移植后行肝脏组织学检查及检测转氨酶和白蛋白等肝功能指标,结果显示干细胞移植能够改善肝功能,修复肝脏组织结构,减轻肝脏损伤。②干细胞移植用于临床治疗:多项通过干细胞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和难治性肝病患者的研究表明,干细胞移植后患者症状缓解,肝功能和凝血功能明显好转,治疗时间缩短,改善预后,且无严重并发症出现。③干细胞移植相关并发症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8.
龚红 《中国临床康复》2011,(42):7951-7954
背景:组织工程技术可以运用人工生物材料对髌骨进行假体置换、移植、重建或再生等手段,治疗严重髌骨损伤。目的:概述组织工程内固定材料及骨支架材料的运用相关研究成果,着重分析人工生物材料在髌骨治疗中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1970-01/2011-04关于髌骨损伤治疗及其材料学方面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髌骨;材料;治疗"或"Patella;Materials;Treatment"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髌骨治疗措施及材料学相关,根据纳入标准选择27篇文章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在治疗髌骨损伤过程中,人工生物材料最早以内固定材料进行运用,尤其可吸收内固定材料表现出明显优势。单一天然材料或合成材料很难满足临床应用效果的需要,将几种单一材料经过恰当的组合而形成的复合型材料及仿生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