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腕管综合征的神经电生理检测与容积传导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腕管综合征(CTS)患者神经电生理检测中的容积传导误差。方法:对17例患者进行顺向法与逆向法拇、环指感觉潜伏期测定,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8例患者顺向与逆向法检测结果不一致。顺向法检测出现二种形式的容积传导干扰。结论:在CTS的神经电生理诊断中,拇、环指潜伏期测定时,逆向法与顺向法并用可排除容积传导的干扰。  相似文献   

2.
腕管综合征患者的临床与神经电生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神经电生理检测对腕管综合征(CTS)的诊断价值。方法:对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病因进行了分析,并作神经传导速度(NCV)和肌电图检测和分析。结果:40条患病神经中8条正中神经诱发波形消失,32条正中神经感觉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或(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25例患者伴有30条正中神经运动末梢潜伏期延长或(和)动作电位波幅降低。22块正中神经支配肌有去神经电位。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在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30例腕管综合征患者的神经电生理检测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腕管综合征CTS)患者的神经电生理特征.方法:对临床症状、体征符合CTs的30例患者行正中神经、尺神经的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测定,以及拇短展肌、小指展肌的肌电图检测.结果:在30例患者中,双侧病变者为9例,单侧病变者2l例,共有39病变.30例CTS患者中39条正中神经感觉潜伏期均延长和感觉传导速度均减慢,30条正中神经感觉诱发波幅降低,37条正巾神经运动远端潜伏期延长,2条正中神经运动远端潜伏期和诱发波幅正常;29块正中神经支配的拇短展肌呈神经原性损害.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在CTS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腕管综合征(CTS)患者临床及神经电生理改变特征,以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方法:对47例临床症状、体征均符合CTS患者的正中神经和尺神经各55条分别进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测定,其结果与正常参考值作比较;对拇短展肌和某些病例的掌长肌作针极肌电图(EMG),观察失神经电位以作鉴别诊断。结果:本组正中神经肘-腕MCV有6条未引出动作电位,41条正常,8条减慢,平均MCV较正常参考值减慢,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正中神经远端潜伏期(DML)异常率为96%,平均DML较正常参考值延长,经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尺神经肘-腕MCV均在正常范围,其DML异常率为2%,与正常参考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中神经SCV异常率为98%;尺神经SCV异常率为2%;47例共55块拇短展肌EMG有49%见失神经电位。结论:结合临床及神经电生理改变特点,可对CTS作出明确诊断,为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腕管综合征(CTS)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嵌压性周围神经病。诊断上除了基于临床表现和病史外,神经电生理检测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检查,它具有诊断、鉴别诊断、定位、定性、定量及预后评估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神经电生理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新方法及新观点,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腕管综合征(CTS)的电生理诊断要点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美国 196 1年至 196 5年腕管综合征 (CTS)的发病率为 88/ 10万 ,到 1988年下降为 5 1/ 10万 ,其中4 7%与手工操作劳动有关。中国尚未见流行病学研究 ,目前中国手工操作劳动人口仍是大量的 ,故CTS的发病率不会少 ,当属电生理室的重点病种[1,2 ] 。据1999年我们对 6 1对北方妇女病例一对一对照的研究[3 ] 发现手工洗衣以及揉面之类的工作与CTS发生是明显相关的 (P <0 0 1)。CTS只根据临床主诉、Tinel征或Phalon征或肌无力诊断有时是不充分的。因为正常人有 2 0 %出现Tinel征或Phalon征 ,肌无力又可有主观…  相似文献   

7.
2003年1月至12月我科对临床有双手或单手麻木疼痛,重手无力伴大鱼际肌萎缩的30例患行双侧正中神经,尺神经,挠神经的节段性运动和感觉传导检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测对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9例慢性酒精中毒患者进行电生理检查,观察肌电图(EMG)、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的变化情况.结果:49例患者EMG检测综合判断提示神经原性损害.MCV及SCV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减慢(P<0.01);下肢神经病变重于上肢,感觉神经病变重于运动神经.15例双上肢无临床症状的患者中8例尺神经SCV有改变.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测为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临床诊断,特别是早期诊断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所有崁压性神经病中,腕管综合征(CTS)的发病率最高,主要见于手工劳动为主的病人,而其诊断除了依靠病史和查体外,神经电生理检查起着任何其他检查不可替代的作用。我科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对36例CTS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
胡建秀  赵晓琼  黄慧 《医学信息》2006,19(2):349-350
肘管综合征(CTS)是临床上常见的尺神经嵌压类疾病之一,在上肢神经压迫综合征中,CTS发病率仅次于最常见的腕管综合征。CTS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前臂及手部疼痛、小指及无名指尺侧半感觉障碍以及手部小肌肉萎缩、无力等,神经电生理检查可以明确尺神经病变部位。我们共收集150例CTS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电生理检测数据,并与正常人进行比较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腕管综合征是神经内科、骨科门诊的常见病.患者多以手指及前臂麻木、针刺感、疼痛不适,夜间或清晨加重而就诊.笔者对2007年1~12月就诊的54例门诊患者的肌电图检查特点及职业特殊性进行分析,发现该病发病情况除符合以中、老年女性多发的趋势外,还表现出一定的地区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儿童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IDP)的临床及神经电生理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CIDP的临床表现、脑脊液及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结果:3例CIDP均有四肢肌力下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脑脊液蛋白升高,神经电生理异常(包括远端潜伏期延长、传导速度减慢、F波潜伏期延长).结论:对病程>4周的肢体迟缓性麻痹患儿,应考虑到CIDP可能,及时进行脑脊液及神经电生理检测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腕管综合征(CTS)患者的正中神经、尺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和波幅、运动传导末端潜伏期和波幅的改变以及拇短外展肌肌电图(EMG)的变化。方法:对临床拟诊并经EMG确诊的CTS84例患者的神经传导和EMG测定进行回顾,并结合临床分析。结果:本组84例CTS患者的主要异常表现为正中神经的SCV减慢,波幅降低,尤以指3-腕的异常最为明显;58.3%的患者有正中神经末端运动潜伏期延长,拇短外展肌EMG表现为自发电位为主,部分时限延长。结论:SCV测定能早期发现和诊断CTS,特别是对症状不明显的患者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神经-肌电图电生理检查对诊断腕管综合征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8例CT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的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7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查对比两组人员的神经-肌电图电生理检查指标,并分析了患者的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EMG)异常率.结果...  相似文献   

15.
6例迟发性有机磷中毒神经病患者的神经电生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磷化合物、有机磷脂类物质如甲胺磷、敌敌畏、乐果、三硫磷等,易经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粘膜吸收造成急性或慢性中毒。迟发性有机磷中毒神经病(organphosphota induced delayed neuropathy,OPIDP)是急性中毒抢救治疗恢复后1~3周或慢性中毒小量多次接触几年至几十年后发病而出现的感觉运动性神经病。现将我院2002年6月至2005年3月收治的6例OPIDP患者的临床及神经电生理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与神经电生理检查在腕管综合征(CT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5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疑似CT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性别不限,年龄25~68岁,病程7 d~3个月,单侧发病,患者均行神经电生理和高频超声检查。以临床症状、屈腕试验、神经肌电图及超声等临床综合诊断为金标准,比较不同检查方法对CTS的检出率及诊断价值。结果:88例疑似患者经临床综合诊断最终确诊69例,其中神经电生理检查检出率为91.3%(63/69例),高频超声检出率为88.4%(61/69例),联合检查检出率为98.6%(68/69例)。联合检查诊断CTS的灵敏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独神经电生理检查和高频超声检查(P<0.05);kappa检验显示,联合检查与临床综合检查一致性极好(kappa值=0.967,P<0.001)。结论:高频超声与神经电生理检查在CTS诊断中临床价值相当,联合检查可进一步提高诊断灵敏度、准确度,有助于减少漏诊、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神经电生理常规法和环指法在腕管综合征(CT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常规法、环指法对48例(68侧)临床诊断为CTS的患者进行检测。结果:常规组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减慢12条,异常率17.6%。远端潜伏期(DML)延长28条,异常率41.2%。正中神经感觉传导异常46条,异常率67.6%。环指组:异常65条,异常率95.6%。常规法同环指法异常率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环指法优于常规法,是确诊CTS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运用临床评分和神经传导检测(NCS)评估类固醇腕管局部注射对腕管综合征(CTS)的疗效。方法:2009年4月至2010年1月间就诊的CTS患者共66例,符合纳入标准者41例(64只腕)。进行症状严重程度评分(SSS)、功能状态评分(FSS)以及常规NCS,记录腕-拇短展肌末端运动潜伏期(DML)、拇短展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腕-食指/环指感觉传导速度(SCV)、正中/尺神经感觉潜伏期差(△DSL)和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波幅。嘱患者改变生活方式且行夜间腕部夹板,2周后症状无好转者行类固醇腕管局部注射。紧挨掌长肌腱尺侧、腕皱褶近侧,用25号针头以30。角朝向腕管进针,注射利多卡因1ml(20mg)和甲基强的松龙1ml(40mg)。注射前、注射(3.23±0.56)个月后分别进行临床评分和NCS。结果:①18例(28只腕)进行了注射,12例(19只腕)完成随访。与注射前比较,注射后SSS和FSS减少、DML缩短、△DSL减小、腕-环指SCV增快、SNAPCMAP波幅增高。注射前、注射后SSS分别为(2.31±0.45)、(1.89±0.46)(t=5.82,P=0.000:FSS为(2.29±0.64)、(1.79±0.59)(t=5.21,P=0.000);DML(ms)为(5.08±1.58)、(4.66±1.76)(t=2.81,P=0.012);△DSL(ms)为(1.25±40.67)、(0.93±0.67)(t=3.90,P=0.002);SCV(m/s)为(40.55±11.48)、(44.70±13.66)(t=-2.55,P=0.029);SNAP波幅(uV)为(12.72±10.83)、(15.07±11.00)(t=-2.17,P=0.048);CMAP波幅(mV)为(5.31±3.37)、(6.13±3.04)(t=-2.42,P=0.026);3例(4只腕、21%)注射后临床评分无改善。②SSS、FSS与NCS各参数之间均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CTS患者类固醇腕管局部注射治疗至少在短期内有效;临床评分与NCS无相关性,两者共同评估疗效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常规NCV检测和正中神经腕部节段检测以及环指正中-尺神经手掌-腕混合神经潜伏时比较法,观察两种检查方法对神经的敏感性。方法:对48例患者进行正中神经和尺神经NCV检测,同时每例患者还进行正中神经腕部节段检测以及环指正中-尺神经手掌-腕混合神经潜伏时比较法检测。结果:在常规NCV检查中,SCV的异常率明显高于MCV,而MCV检查中末端潜伏期的异常率又高于其它指标,右手重于左手。但与腕部节段检测和环指正中-尺神经潜伏期差两项指标相比,后者的异常率明显高于常规NCV检查。结论:正中神经节段检测和环指正中-尺神经潜伏期差检测,对早期腕管综合征敏感度高,且方便、经济、无痛,能及早诊断、及早治疗,应被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神经电生理检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临床特征和神经电生理检测在神经梅毒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确诊的10例神经梅毒病人的有关资料。结果:10例病人均为男性,平均年龄58岁,间质性梅毒占60%,CT/MRI表现以多发散在病灶多见,脑脊液检查50%病人细胞数升高,所有患者蛋白升高,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均异常,脑脊液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均( ),60%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 )。EEG异常率为100%,而ERP的P300、VEP、BAEP亦有较高的异常率。结论:神经梅毒临床表现多样性,实验室检查是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神经电生理检测能提供临床及临床下损害的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