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出血部位隐蔽,止血困难时的鼻内镜下止血方法.方法:对81例鼻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在鼻内镜下传统和改良方法填塞止血,鼻内镜下鼻腔填塞53例,传统组21例,改良组32例.传统组用凡士林纱条或藻酸钙敷料+膨胀海绵填塞鼻腔,改良组前、后鼻孔填小块膨胀海绵,鼻腔填塞藻酸钙敷料.后鼻孔填塞28例,传统组13例,改良组15例.传统组后鼻孔填塞带气囊的导尿管,鼻腔填塞凡士林纱条,改良组后鼻孔填塞改良制作的凡士林碘仿纱球,鼻腔按改良方法填塞凡士林纱条.结果:鼻内镜下鼻腔填塞53例,传统组21例,16例一次成功止血,5例再次出血,改用改良鼻腔填塞方法填塞后出血停止;改良组32例,30例一次成功止血,2例改后鼻孔填塞成功止血.后鼻孔填塞28例,传统组13例,10例一次成功止血,3例改用改良后鼻孔填塞方法填塞后出血停止;改良组15例均一次成功止血.结论:鼻内镜下改良填塞止血对出血部位隐蔽、止血困难的鼻出血是一种经济有效、痛苦较小的技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低温射频治疗老年顽固性鼻出血的临床疗效及推广的可行性。方法 86例门诊老年性顽固性鼻出血患者,在鼻窦内窥镜引导下明确出血区,局麻后用低温射频直接凝固出血点,或出血周围区域黏膜划痕凝固。结果 76例1次止血成功,10例2次止血成功,所有病例术中均无明显不适。随访半年,仅7例复发后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鼻内镜下检查明确出血区,低温射频止血,较前鼻镜下鼻腔填塞油纱条压迫、后鼻孔栓塞治疗老年顽固性鼻出血彻底、简单、安全、效果好,避免反复填塞,损伤小、痛苦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观察鼻内镜下射频及明胶海绵填塞治疗顽固性鼻出血效果。方法:收集鼻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n=50)采用射频凝固及局部明胶海绵填塞,B组(n=50)采用单纯射频治疗。结果:A组45例一次治愈,4例经再次射频及明胶海绵填塞后出血停止,1例共需3次射频及明胶海绵填塞后方能止血,治愈率达90%。B组20例一次治愈,25例再次出血后改用射频及明胶海绵填塞后出血停止,5例需3次射频及明胶海绵填塞后方能止血,治愈率只有40%。结论:鼻内镜下射频及明胶海绵填塞是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王贵胜  孙艳清 《当代医学》2012,18(21):88-89
目的 总结鼻内镜下902例鼻出血的定位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1999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902例鼻出血患者在鼻内镜下的定位诊断和治疗.结果 902例鼻出血患者中,594例曾行填塞前鼻内镜下射频止血,203例行填塞后鼻内镜下射频止血,55例经鼻腔填塞后血止,35例经综合治疗后血止,8例经内镜下二次止血后血止,2例行颈外动脉结扎后止血,2例筛前动脉结扎止血,3例死亡.治疗后3个月内鼻腔同一部位无出血.结论 鼻内镜下治疗鼻出血,具有视野清晰,定位准确,止血可靠,病人痛苦少等优点,对鼻出血的定位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探讨下鼻甲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后迟发性鼻出血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收集我院自2008年6月至2013年1月发生的7例下鼻甲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后迟发性鼻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迟发性出血原因及防治对策。结果:7例患者行鼻内镜检查均提示手术创面感染,创口愈合欠佳。予以凡士林纱条前鼻孔填塞48 h,静脉滴注头孢唑啉钠抗感染治疗(2.0 g,2次·d^-1)5 d。其中4例患者经治疗痊愈,另外3例患者经二次鼻腔填塞及抗感染治疗无效后在鼻内镜下行双极电凝止血术后得以痊愈。随访1个月7例患者均未再出血,下鼻甲创面完全愈合。结论:下鼻甲创面感染、愈合不良是迟发性出血的主要原因。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提高手术操作技巧及详细的出院指导、门诊回访是预防下鼻甲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后迟发性鼻出血的关键。前鼻孔填塞、抗感染及鼻内镜下电凝止血术是治疗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鼻出血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180例鼻出血患者中,单纯油纱前鼻孔填塞25例、前―后鼻孔填塞5例,鼻内镜下微波止血150例,并对止血方法、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达到止血目的,其中一次治愈率95%,9例患者经二次止血治愈,治疗后随访3~6个月不等,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治疗鼻出血的关键是寻找出血点及把握止血时机,鼻腔填塞仍是常用的止血方法,鼻内镜下止血定位精确、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王军  潘阳春 《基层医学论坛》2014,(25):3446-3447
目的观察鼻内镜引导下低温双极射频消融治疗中老年人后鼻孔鼻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鼻内镜引导下明确出血部位,局麻后用低温射频消融直接凝固出血点或出血区域黏膜划痕凝固。结果 23例患者经住院7 d~10 d治疗均一次止血成功,随访3个月到半年,无1例出现心脑血管意外、鼻腔粘连、鼻腔黏膜坏死等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检查明确出血区,视野清晰;低温双极射频止血,止血简单彻底、操作安全方便,对正常组织损伤小,避免反复填塞的损伤、痛苦,减少并发症,鼻内镜下低温双极射频消融治疗中老年人后鼻孔出血,尤其是基层医院,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难治性鼻出血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对78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行鼻内镜检查,以低温等离子刀止血结合微创材料填塞鼻腔治疗.结果 78例患者经鼻内镜检查明确出血点,单纯烧灼30例,烧灼加局部明胶海绵填塞16例,烧灼加局部膨胀海绵填塞32例.电话随访1~2个月,一次治愈74例,二次治愈4例.结论 难治性鼻出血的常见出血部位以嗅裂区和下鼻道后端多见,鼻内镜检查可准确定位出血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止血治疗,是一种微创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鼻内镜辅助治疗鼻出血的疗效。方法: 以60例鼻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鼻内镜止血组30例,在鼻内镜辅助下治疗鼻出血;对照组30例,以传统方法重新行鼻腔填塞或前后鼻孔填塞止血。比较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 鼻内镜治疗组30例中1次即止血成功27例,3例经过2次处理,均治愈;对照组中一次成功止血16例,14例再次出血,其中10例经2次填塞,4例经过3次填塞。结论: 鼻内镜辅助电凝止血定位准确,效果好,止血迅速,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鼻出血的出血部位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12月来我科就诊鼻出血209例患者,采用前鼻孔填塞、前后鼻孔填塞、微波治疗、鼻内镜下电凝+微型填塞止血术方法止血治疗,随访1~3个月,并观察疗效.结果:209例患者以男性居多,占60%,常见部位依次为鼻中隔前端占83.7%(175/209),鼻中隔后端占2.3%(5/209),嗅裂占5.7%(12/209),中鼻道占4.8%(10/209),鼻咽部占3.3%(7/209).115例以凡士林纱条或膨胀海绵填塞,一次治愈99例(治愈率86.0%),16例取出填塞物后再出血予微波治疗.7例前后鼻孔填塞,一次治愈6例(治愈率85.7%),1例反复出血改为鼻内镜下电凝止血.48例微波治疗,一次治愈42例(治愈率87.5%),6例再次出血行二次微波治疗治愈.39例行鼻内镜下电凝+微型填塞止血术,一次治愈38例(治愈率97.4%),1例反复出血再行鼻内镜下电凝术治愈.结论:①鼻中隔前端出血在鼻出血发病率中最高.②对于额镜直视下能够明确的出血点,使用前鼻孔填塞及微波治疗均有效.③鼻内镜下电凝+微型填塞止血术是隐匿性鼻出血首选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1.
冷凉  王雪玲 《吉林医学》2010,31(10):1371-1372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Foley尿管在后鼻孔填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2例患者在鼻内窥镜监视下,配合吸引器使用Foley尿管填塞后鼻孔止血。结果:50例患者均一次止血,2例患者经Foley尿管再次填塞止血。出院前均在鼻内窥镜下检查,发现5例患者后鼻孔附近有裸露血管断端,用微波烧灼凝固。术后随访1年均无出血。结论:经鼻内窥镜下用Foley尿管填塞后鼻孔止血,操作简便,痛苦性小,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鼻内镜下治疗动脉性鼻出血的常用方法及特点。方法:以高频电凝术、微波凝固术或低温射频术、微创填塞法、前后鼻孔填塞法治疗动脉性鼻出血。结果:2004年2月~2007年2月974例患者中,对于前鼻镜或鼻内镜下可见的明确活动性出血点,187例行微波凝固术患者中,止血成功156例,31例止血失败,改用高频电凝术或低温射频术均获成功。对于前鼻镜或鼻内镜下未见明确活动性出血点的患者,行前鼻孔填塞或前后鼻孔联合填塞、微创填塞法均获成功。微波凝固术、高频电凝术、低温射频术后,前后鼻孔填塞5 d后,撤除填塞物均予石蜡油及氟麻滴鼻液交替点鼻,1周后复查,出血点黏膜修复正常。结论:高频电凝术、低温射频术及微创填塞法是治疗动脉性鼻出血的有效办法。嗅裂、筛顶区动脉性鼻出血适宜用局部微创填塞法治疗。因为微波不能有效加热凝固快速流动的血液,微波凝固术不适合治疗活动性动脉出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讨论鼻内镜下难治性鼻岀血的出血形式,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及患者感受。难治性鼻出血是指鼻腔反复出血,经鼻腔填塞等治疗后不能止血。方法:收治难治性鼻出血患者63例,年龄16~83岁,左侧39例,右侧24例,初诊41例,鼻腔填塞后复诊22例(前后鼻孔填塞17例,前鼻孔填塞5例)。出血点明确52例,嗅裂鼻中隔上部例,中鼻道后端例,下鼻道后顶部例,鼻咽部例,鼻中隔棘突后例,微波热凝止血例,小油纱条填塞例。随访3个月,1次治愈58例,2次治愈5例。结论:在鼻内镜下治疗难治性鼻出血具有视野清楚,容易寻找发现出血部位,止血彻底,复发率低,较鼻腔填塞患者痛苦明显减轻,如果不能发现出血点,不要勉强,以免扩大创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射频烧灼止血联合康复和传统鼻腔填塞治疗急性鼻出血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急性鼻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均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鼻腔填塞治疗,研究组给予鼻内镜下射频烧灼止血联合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VAS评分、血压、鼻腔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6.67%,优于对照组的86.67%(P<0.05)。研究组患者术中及术后VAS评分、鼻腔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血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鼻出血患者治疗中选择鼻内镜下射频烧灼止血联合康复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疼痛,且患者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气囊导尿管在经鼻内镜治疗难治性鼻出血中的经验。方法:对62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应用鼻内镜下气囊导尿管后鼻孔填塞联合吸引器电凝止血的方法治疗。结果:62例患者均止血成功,且2个月内无再次出血。结论:鼻内镜下气囊导尿管联合电凝治疗鼻出血,止血效果好,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在鼻内镜下明确难治性鼻出血的出血部位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45例鼻腔难治性鼻出血患者在鼻内镜下确定出血部位,予以电凝止血或区域性鼻腔填塞治疗.结果 45例均在鼻内镜下找到出血点,经电凝止血或区域性鼻腔填塞治疗后出血停止.结论 在鼻内镜下能准确找到出血点,对出血部位进行准确电凝或填塞,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鼻出血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567例患者中420例利特尔区出血者予额镜照明下前鼻镜下射频治疗,而其余147例鼻腔中后段出血者在鼻内镜下射频止血,并对止血方法、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随访3~6个月不等,其中420例利特尔区出血者1次治愈为398例,对鼻内镜下止血147例中1次治愈为140例,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鼻出血是鼻科常见病、多发病,首要是止血。对所有就诊时有活动性出血或有明确的出血部位者,均予射频治疗,必要时鼻内镜下辅助治疗,尽量减少填塞等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难治性鼻出血的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分析100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总结难治性鼻出血的治疗策略.结果 51例进行鼻内镜下双/单极电凝止血成功,35例出血部位微创靶向填塞后止血成功,16例因上述2种方法无效,改行介入责任血管超选择栓塞后出血停止.结论 经鼻内镜下出血点电凝、鼻腔出血部位微填塞结合超选择责...  相似文献   

19.
洪元庚 《中外医疗》2010,29(27):49-49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射频治疗老人高血压并发鼻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我院85例老人高血压并发鼻出血患者资料,比较鼻孔填塞法和鼻内镜下射频治疗法的疗效。对照组35例,采取凡士林纱条鼻孔填塞法。观察组50例,采用鼻内镜下射频治疗法。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2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鼻内窥镜下射频技术治疗老人高血压并发鼻出血,痛苦小、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佟勇 《基层医学论坛》2005,9(2):187-187
2001年~2003年9月,我科对收治的46例鼻腔填塞无效的难治性鼻出血在鼻内窥镜下给予双极电凝烧灼止血,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46例鼻出血患者,男26例,女20例,年龄18~76岁。鼻腔填塞(2例后鼻孔填塞)仍活动性出血,鼻内窥镜下吴氏-鼻腔静脉丛出血28例,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