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许晓东 《吉林医学》2012,33(36):7861
目的:分析评价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和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对前列腺癌诊断价值。方法:选择52例前列腺癌患者及50例前列腺良性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水平,并计算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比较两组患者数据差异,并以ROC曲线评价其诊断价值。结果:患者PSA分布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486,P<0.01);PSAD分布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854,P<0.01)。PSA值提高敏感度相应下降,特异性提高,PSAD在各阶段的敏感度及特异性均较高。结论:前列腺癌诊断中采用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和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评价有一定的价值,其中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的准确度及特异性较高,对于前列腺癌和良性增生的鉴别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33例前列腺病患者在测定PSA基础上加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进行研究,其中前列腺增生24例,前列腺癌9例,当PSA界限值定为4μg/l时,敏感度为77.8%,特异度为41.7%,当PSAD界限值定为0.25,敏感度为77.8%,特异度为91.7%,提示PSAD可有效地诊断前列腺癌。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前列腺特异抗原在晚期前列腺癌诊治中的作用。方法:分析11例晚期前列腺癌,包括肿瘤分期,PSA水平,转移部位与诊断方法,抗雄激素治疗反应,缓退瘤撤除反应。结果:PSA随临床分期增高而升高,它可以反映肿瘤对治疗的反应,结论:PSA作为瘤标对晚期前列腺癌有意义,它可指导调整治疗方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肿瘤标记物应用的发展,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现已被公认为监测和评估前列腺癌(Pca)的理想瘤标。但PSA属器官特异性抗原,对前列腺癌并无特异性[1],且部分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PSA水平也有增高,给鉴别诊断带来不少困难。近年来,许多学者对血清游离PSA(F-PSA)与总PSA(T-PSA)比值(F/T比值)在筛选或诊断前列腺癌中的作用进行了不少探索[2,3,4],认为血清F/T比值可提高Pca诊断的特异性。我们从1999年1月~2000年6月应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29例Pca,84例BPH病人血清T-PSA、F-PSA并算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及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在不同前列腺疾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127例前列腺疾病患者进行了PSA及PSAD值的测定。结果:前列腺炎组PSA平均值1.07ng/ml,PSAD平均值0.04。前列腺增生症组PSA平均值4.57ng/ml,PSAD平均值0.087。这两组PSAD值无特异性。前列腺癌组PSA平均值>100ng/ml,PSAD平均值0.75,其特异性明显增高。结论:PSA在前列腺良恶性疾病中鉴别诊断的特异性不高,而采用PSAD值时提高了鉴别前列腺良恶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是由前列腺上皮分泌的一种酸性蛋白酶,分泌到精液,弥散到血液中,目前血清PSA的检测是临床上筛查和诊断前列腺癌(Pca)最具有价值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系列在前列腺癌筛选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系列在前列腺癌 (PCa)筛选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 6 9例PCa和 2 5 9例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患者的血清PSA、游离PSA/总PSA (fPSA/tPSA)、PSA速度(PSAV)、PSA密度 (PSAD)和前列腺移行带PSA密度 (PSAT)值。结果 PCa组血清PSAV、PSAD和PSAT的检测值较BPH组明显升高 (P <0 0 1) ,而PSA和fPSA/tPSA两组间无明显差异 (P >0 0 5 )。PSA切变值越高 ,诊断准确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越大 ,其中以PSA >10 μg/L时准确性最高。在PCa和BPH鉴别诊断意义上 ,表现为PSAT >PSAD >PSAV >fPSA/tPSA >PSA。结论 检测PSA系列 ,特别是检测PSAT和PSAD ,较单纯检测PSA在PCa筛选诊断中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前列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 ,多发于 5 0岁以上的男性。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已成为前列腺癌中最具有临床诊断价值的癌标 ,其血清浓度检测对于前列腺癌的诊断与鉴别具有重要意义。有诸多因素影响 PSA浓度 ,为便于临床更合理地运用 PSA诊断前列腺疾病 ,作者总结 15 0例 PSA测定结果 ,并探讨其临床价值。1 材料与方法1.1 检测对象  1998年 4月至 1999年 6月在本院门诊就诊及住院病人 ,良性前列腺增生 10 2例 ,前列腺癌 15例 ,非前列腺疾病 33例 ,共 15 0例。健康成年男性组 10 0例 ,其中汉族 6 0例 ,维吾尔族 30例 ,其它民族 10例 ,…  相似文献   

9.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1)正常对照组:选择正常体检的男性干部,除外前列腺疾病及其它疾病的健康者163例,年龄在45~67岁间。(2)前列腺增生组:选择175例男性均为我科门诊及住院确诊的患者,年龄58~88岁间。(3)前列腺癌组:46例前列腺癌患者均为我院住院病人及外院确诊的患者,年龄51~79岁间,结合肛门指诊、直肠B超、CT及MR。最终病理检查为阳性者。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探讨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百分比在前列腺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用微粒子酶免法对 1 35例前列腺癌和 1 1 7例前列腺增生 (BPH)患者的血清总PSA、游离PSA及游离 /总前列腺抗原百分比 (F/T百分比 )进行比较。结果 当包含所有患者时 ,前列腺癌组和BPH患者的血清总PSA和F/T百分比均有明显差异 (P <0 .0 1 ) ,但当总PSA在 4 .0 - 1 0 .0ng/ml区间时 ,两组患者血清的总PSA无显著差异 ,而前列腺癌患者组的血清F/T百分比却明显低于BPH组 (P <0 .0 1 )。通过敏感性和特异性的分析表明 ,当总PSA在 4 .0 -1 0 .0ng/ml区间时 ,在相同敏感性的情况下 ,F/T百分比对前列腺癌诊断的特异性明显高于总PSA。结论 当血清总PSA在 4 .0 - 1 0 .0ng/ml区间时 ,F/T百分比可明显提高前列腺癌与BPH的鉴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MR)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联合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density, PSAD)对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 PCa)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临床怀疑PCa的62例患者,行常规MR及DTI检查。根据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PCa组和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PH)组。运用MR确定前列腺体积并计算PSAD值[PSAD值=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PSA)值/前列腺体积]。两名测量者协商一致确定可疑病灶,独立测量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与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 FA)。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BPH组、PCa组各参数值的差异。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曲线)分析,寻求最佳参数与最佳阈值。结果:PCa和BPH组的ADC平均值分别为(1.331±0.303)×10-3 mm2/s和(0.890±0.218)×10-3 mm2/s(P<0.05)。PCa和BPH组的FA平均值分别为(0.186±0.043)和(0.219±0.048)(P<0.05)。PCa和BPH组的PSAD平均值分别为(0.59±0.43) ng/cc和(0.25±0.24) ng/cc(P<0.05)。ROC曲线显示ADC值、FA值、PSAD、DTI及DTI+PSAD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2、0.697、0.757、0.884、0.884。结论:MR扩散张量成像的ADC值、FA值及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值均可较好地诊断PCa。联合DTI参数ADC值及FA值对PCa的诊断效能提高。  相似文献   

13.
测定了18例前列腺癌和50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血浆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同时随访观察治疗后血浆PSA水平变化,结果表明,在区别前列腺增生症和前列腺癌中,PSAD显著优于PSA,但应用于个体时要综合分析。治疗后进行血浆PSA观察对于早期发现前列腺癌局部复发和转移以及判断治疗效果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f -PSA)、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t- PSA)及其比值 (f/tPSA)对前列腺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及慢性前列腺炎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 162例血清t- PSA异常的 ( >4μg/L)的前列腺癌和BPH及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血清中t PSA和f PSA通过酶免微粒子捕捉法测定。前列腺癌与BPH、慢性前列腺炎组间比较用t检验。结果 t -PSA≥26μg/L时,t PSA对前列腺癌的特异性非常显著。t- PSA≤20μg/L时,前列腺癌组与BPH、慢性前列腺炎组的f/tPSA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0 .01),前列腺癌患者的f/tPSA值显著低于BPH及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结论 f/tPSA对t- PSA在 4 ~20μg/L之间的前列腺癌和BPH、慢性前列腺炎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f/t PSA≤0. 2时都应怀疑前列腺癌,F/T越小,对前列腺癌的特异性越高,因此都应进行穿刺活检,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PCa)组织中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SCA)的表达及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6例PCa组织、20例前列腺高分级上皮样内瘤样病变(HG-PIN)及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PSCA的表达,术前ELISA法检测血清PSA水平.结果:BPH组织中无PSCA表达,HG-PIN、PCa组织中PSCA阳性率分别为70.0%(14/20)、80.6%(29/36),高于BPH组织(P<0.05).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PCa组织中PSCA的阳性率分别为6/11、14/16、9/9,依次增高(P<0.05).PSCA阳性率与PCa患者血清PSA水平无相关性(r=0.215,P>0.05).结论:PSCA有可能是一种新的PCa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结合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在指导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中的价值及穿刺方案的选择。方法对124例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升高,有阳性直肠指诊或经直肠超声检查发现前列腺有可疑病灶者进行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常规左、右前列腺尖、体、底6针穿刺活检。另对可疑病灶区加穿1针至2针,并将穿刺病理结果与患者血清PSAD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1次穿刺成功,前列腺肿瘤阳性率为53.2%(66/124),其中前列腺癌(PCA)57例,前列腺增生(BPH)56例,前列腺上皮内瘤(PIN)8例,平滑肌肉瘤1例,前列腺炎(PI)10例。当血清PSA为4~20ng/mL,前列腺癌组与非前列腺癌组PSA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ROC曲线分析,PSAD取值0.2时,敏感性93.1%,特异性75.0%,准确性84%,为诊断前列腺癌最佳界值点。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为诊断前列腺癌重要方法,结合血清PSAD检查可提高诊断前列腺癌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助于选择合适的穿刺方案。  相似文献   

18.
张平安  李艳  徐朴  苏汉文  张杰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15):1359-1360
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作为前列腺癌(PCa)的筛选指标已被临床广泛应用,早期采用总t-PSA诊断PCa^[1],但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即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时PSA的水平有时也高于正常参考值,且敏感性、特异性不高。因此,临床已采用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与t-PSA的比值来区别PCa与BPH^[2],以弥补t-PSA诊断的缺陷;然而,  相似文献   

19.
有人建议一位52岁的老人在做完“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检测后向你咨询。因为他75岁的父亲在1年前死于前列腺癌,他担心自己也患了这种疾病。他们公司每年为员工体检1次,除了其他常规化验检查外,他还特别要求做了PSA检测,结果显示血液PSA的浓度为5.7ng/ml。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和FPSA/TPSA比值(F/T比值)在前列腺癌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Liaisin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经临床确诊的42例前列腺癌(PCa)和84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和62例健康者血清 TPSA、FPSA含量,并计算F/T.结果 PCa组患者TPSA、FPSA水平均明显升高.BPH与PCa两组患者间在诊断灰区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F/P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前列腺癌诊治中,T/P比值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单纯使用TPS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