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氟哌啶醇为临床用药,对精神科常见病疗效肯定。副作用以锥体外系反应最为突出,致敏反应较为少见,近期国内文献中见有少量报道现将我院近10年来收治的病人中所遇4例氟哌啶醇致敏病例资料报告如下,并作探析。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1:男,32岁。因精神分裂症偏执型单用氟哌啶醇治疗。住院34天药量增至30 m/d时,病人诉体痒。查见下腹、会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氟哌啶醇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本院2011年4月—2013年8月收治的面肌痉挛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氟哌啶醇治疗,并对患者的临床疗效、用药后不良反应等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接受氟哌啶醇治疗的104例患者中,治疗显效率60.58%,有效率29.81%,无效率9.61%,治疗总有效率为90.38%。患者用药后出现头昏、流涎、嗜睡、口干、锥体外系副反应等不良反应情况。其中有7例因不良反应症状较严重而放弃治疗外,其余患者不良反应均能耐受,在持续治疗后适当干预后,不良反应情况消失或有明显缓解。结论采用氟派啶醇治疗面肌痉挛患者,其治疗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小,安全性较高,值得在我国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氟哌啶醇属于丁酰苯类药物 ,因其有明显镇静、镇吐 ,对呼吸无明显抑制作用 ,在临床麻醉中与杜冷丁等药物合用广泛。因其容易发生锥体外系反应 ,已引起麻醉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现将我院自19 99年以来发生 2 5例锥体外系反应的处理及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我院自 1999年以来 ,对年龄在 17~60岁的 80 0例无明显禁忌症的病人施行区域阻滞麻醉 ,麻醉满意后手术开始时 ,静脉注射杜氟合剂 (DH)即杜冷丁 50mg、氟哌啶醇 5mg,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麻醉效果良好 ,术毕安返病房。有2 5例病人于次日不同程度出现腰部紧张感 ,呈角弓反张状 ,颈部…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与氟哌啶醇合并东莨菪碱对照,观察氟哌啶醇合并地西泮治疗精神分裂症兴奋激越症状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64例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患者,随机分为氟哌啶醇合并地西泮组(32例,简称地西泮组)和氟哌啶醇合并东莨菪碱组(32例,简称东莨菪碱组)治疗,疗程均为6 d.治疗期间每日评估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兴奋因子(PANSS-EC)和治疗中副反应量表(TESS).结果 地西泮组和东莨菪碱组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两组患者的兴奋激越症状均获明显改善(P均=0.000);地西泮组除治疗前时点外其他时点的症状改善均较东莨菪碱组明显(P均<0.05).两组锥体外系副反应(EPS)的发生率相当;东莨菪碱组静坐不能和抗胆碱能反应的发生率高于地西泮组(P均<0.05).结论 氟哌啶醇合并地西泮肌注可快速有效地治疗精神分裂症兴奋激越症状;该方法较对照组在不良反应方面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5.
小剂量氟哌啶醇加肌苷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小剂量氟哌啶醇加肌苷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TS)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34例多发性抽动症患儿分2组,分别给予小剂量氟哌啶醇加肌苷与常规量氟哌啶醇治疗,应用《耶鲁抽动程度综合量表》(YGTSS)及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于治疗前及治疗后8、16周末评价其疗效及副反应。结果2组治疗后第8周、第16周与治疗前比较YGTSS量表总运动抽动及总发声抽动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总运动抽动评分治疗后第8周显著高于常规量组(P<0.01),治疗后第16周后与常规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第16周末TESS严重程度总分显著低于常规量组(P<0.01)。结论小剂量氟哌啶醇加肌苷治疗TS有效,其近期疗效较常规量氟哌啶醇差,远期疗效与常规量氟哌啶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副作用较常规量氟哌啶醇轻微。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注射用利培酮微球与癸酸氟哌啶醇治疗残留型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6例残留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3例,研究组肌注注射用利培酮微球治疗,对照组肌注癸酸氟哌啶醇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1、2、4、6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周研究组总有效率(78.3%)稍高于对照组(60.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周两组PANSS总分及阴性症状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且阴性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注射用利培酮微球组的锥体外系(EPS)不良反应低于癸酸氟哌啶醇组(P〈0.05)。结论注射用利培酮微球和癸酸氟哌啶醇对残留型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而利培酮微球药物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氟哌啶醇结合心理行为疗法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疗效。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诊治的70例儿童抽动障碍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氟哌啶醇治疗,观察组采取氟哌啶醇结合心理行为疗法治疗。使用抽动问卷评价临床疗效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后抽动问卷调查各因子(发声性抽动、运动性抽动、行为、运动不宁)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抽动问卷各因子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哌啶醇结合心理行为疗法治疗可显著改善儿童抽动症状,且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氟哌啶醇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两组患者分别给予阿立哌唑和氟哌啶醇治疗12周,于治疗前、治疗4周末、12周末进行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评定。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阿立哌唑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00%(48/60),氟哌啶醇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4.33%(50/6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33,P0.05)。不同治疗时间PAN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576,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4周和12周的PANSS评分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PA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576,P0.05)。阿立哌唑组患者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为10.00%(6/60),明显低于氟哌啶醇组患者的40.00%(2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00,P0.05)。结论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与氟哌啶醇基本相当,但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氟哌啶醇对多发性抽动症患儿神经递质分泌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浆儿茶酚胺高效液相色谱法,对30例正常儿童血浆多巴胺(DA)含量与60例TS患儿氟哌啶醇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的血浆DA含量进行比较。[结果]TS患儿治疗前血浆多巴胺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经氟哌啶醇治疗8周后血浆多巴胺含量明显低于治疗前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S患儿存在神经递质功能失调,氟哌啶醇可以降低TS患儿血浆多巴胺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与分析丙戊酸镁联合氟哌啶醇片对于治疗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本院2016年2月~2017年9月期间内接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随机抽取名96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4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氟哌啶醇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氟哌啶醇片进行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丙戊酸镁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BPRS评分以及MOA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BPRS评分以及MO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丙戊酸镁联合氟哌啶醇片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得分以及外显攻击行为量表得分,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以在医学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本报告40例服用氟哌啶醇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及40例正常人的B超膀胱残余尿的测定,证实氟哌啶醇对拼写胱功能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九味熄风颗粒与氟哌啶醇治疗抽动障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2例门诊治疗抽动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1例,分别给予九味熄风颗粒和氟哌啶醇治疗,疗程6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6、12周末分别采用《耶鲁抽动症整体严重程度量表》(YGTSS)及《副作用量表》(TESS)进行疗效和副反应评估。结果治疗第6周、第12周末九味熄风颗粒组和氟哌啶醇组抽动评分明显降低(P﹤0.05或0.01),九味熄风颗粒组不良反应较氟哌啶醇组少(P﹤0.01)。结论九味熄风颗粒治疗抽动症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现代电休克治疗(MECT)和氟哌啶醇肌注对急性躁狂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0例伴有激越行为的急性躁狂发作患者,随机分成两组,MECT组30例、氟哌啶醇组30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24 h、72 h和第7 d采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的兴奋因子分评定疗效,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后24 h、72 h和第7 d的PANSS兴奋因子分均较前明显下降,第7 d以MECT组显著较好.但氟哌啶醇组在各时点TESS总分显著高于MECT组.结论 MECT和氟哌啶醇肌注治疗对急性躁狂发作患者的兴奋激越症状均有很好疗效.MECT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部酮与氟哌啶醇对脑电图的影响。[方法]对单利培桐和氟哌啶醇各30例的精神分裂患者进行服药前后脑电图的动态观察,并探讨与药物剂量,服药天数,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两组对脑电图的影响相似,与服药天数,剂量,疗效无关。[结论]利培酮和氟哌啶醇对脑电图的影响均小,异常率相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齐拉西酮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精神分裂症80例患者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氟哌啶醇治疗,治疗组给予齐拉西酮治疗。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0.0%,治疗组有效率97.5%,对比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第2、4周末PANSS总分、阳性量表分、阴性量表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对比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相对于氟哌啶醇,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能有效降低PANSS阳性与阴性评分,从而提高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对比阿立哌唑、氟哌啶醇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与氟哌啶醇组各40例,分别应用阿立哌唑与氟哌啶醇进行治疗,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8周,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阿立哌唑组的疗效与氟哌啶醇组的临床疗效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但是阿立哌唑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较轻。结论: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不易引发不良反应,副作用少,同时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1.1 病例1 患者,女,70岁,精神病史20年,无明显原因复发加重5d,主要表现不眠、话多、说唱不休、上墙爬屋,并伴有关系妄想及幻听而第5次入院。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精神检查:意识清晰,定向力可,有听幻觉,耳边经常听到有人骂自己,常常凭空与人对骂。存在明显关系妄想,看到邻居在谈话便确信是在议论自己,意志活动增强,情感高涨,无自知力。诊断精神分裂症,给氟哌啶醇5mg,2次/d肌注治疗。2d后病人出现轻度意识障碍,表现为神志朦胧、时间环境及人物定向错误、幻视、寻衣摸床、思维紊乱、言语零乱、生活不能自理,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均未见阳性结果。根据病情考虑为肌注氟哌啶醇所引起的意识障碍,给停用氟哌啶醇,经输液、肌注东莨菪碱后上述症状逐渐消失。患者意识清楚后对上述症状不能回忆。  相似文献   

18.
本比较了不同剂量氟哌啶醇治疗精神病的疗效及副反应。发现使用大剂量时锥外反应、心电图(EKG)异常和精神副作用等均较使用小剂量时明显;而疗效无明显差异。笔认为,临床上尽量避免使用大剂量氟哌啶醇治疗为佳。  相似文献   

19.
一位70岁的老年妇女,因振颤、僵硬和运动迟缓(典型的帕金森病症状)而出现在医生的办公室,为缓解症状,医生给她开了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左旋多巴。这位患者患有老年性痴呆,为缓解所伴发的焦虑、不安和恐惧等症状,她一直服用氟哌啶醇(一种安定药)。因为氟哌啶醇可影响人体的大脑,所以,这位妇女的“帕金森病症状”可能是服用氟哌啶醇的结果。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新研究表明,通过服药控制神经紊乱和痴呆的老年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人髋部骨折术后谵妄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20例髋部骨折术后谵妄患者进行谵妄评定,必要时使用吸氧、全身支持疗法、地西泮或氟哌啶醇针进行治疗。结果髋部骨折术后谵妄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主要为高龄、贫血、低蛋白血症、低氧血症、肌酐升高以及手术时间等有关。利用吸氧,全身支持疗法,地西泮或氟哌啶醇进行治疗后,临床效果较满意。结论谵妄的病因复杂,正确的认识,积极预防和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本病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