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7 毫秒
1.
儿童青少年肥胖评价标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目前国际上关于儿童肥胖的判定方法及评价标准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各自的优点及局限性,并建议在中国儿童肥胖的研究中,采用国际肥胖专家组专家委员会和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肥胖工作组分别推荐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
超重肥胖已成为世界各国儿童青少年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现行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标准不统一,逐条评价或自行编写程序容易出错且效率较低。本研究以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标准为例,详细介绍了国际和中国共四种评价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方法和步骤,结合具体案例详细介绍其应用方法,同时编制SPSS和SAS程序包和解...  相似文献   

3.
锦州市儿童单纯性肥胖及并发症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儿童肥胖症作为一种疾病。其危害性不容低估,并且儿童时期肥胖很容易延续为成年人肥胖,并增加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的发病率,所以预防肥胖应从儿童时期抓起。本文采用2003年中国青少年肥胖问题学术会议公布的“中国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体质指数(BMI)值分类推荐意见”评价标准评价锦州市小学生肥胖情况。以了解肥胖检出率及肥胖并发症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描述中国9地区3~11岁儿童超重肥胖现状,比较不同标准下超重肥胖检出率的异同。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法选取9个地区共1 788名儿童,测量其身高体重,采用SPSS 13.0软件分析,计算不同标准下儿童超重肥胖率。结果 WHO标准下超重、肥胖率分别为17.4%及6.7%,国际肥胖工作组(IOTF)标准下为15.0%及5.7%,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标准下为18.5%及8.1%;超重肥胖检出水平方面,美国CDC标准检出率最高,其次为WHO标准,IOTF标准检出率最低;7岁以上儿童中,中国肥胖工作组(WGOC)标准下女孩肥胖检出率高于WHO标准及IOTF标准,女孩超重、男孩超重肥胖率则均明显低于各国际标准。结论美国CDC标准超重肥胖检出率高于IOTF标准,WHO标准检出率则因年龄段而异;各国际标准间一致性较高,但与中国标准一致性较差。  相似文献   

5.
我国4城市儿童少年肥胖率评价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1997年.国际肥胖专家组(IOTF)在综合英国、巴西、香港、新西兰、新加坡和美国的6个较大规模的具有代表性的横断面调查数据基础上,确定了2~18岁儿童少年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超重肥胖的界值。该肥胖标准为比较不同国家儿童少年肥胖率提供了依据。本文利用2000年完成的“我国城市儿童少年饮食行为的现况调查”资料,根据IOTF肥胖标准评价我国儿童少年肥胖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4种体重指数(BMI)分类标准,评价新疆3~9岁汉族、维吾尔族两民族儿童超重/肥胖率,验证我国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分类标准在多民族地区的适用性。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新疆4个地区汉族、维吾尔族两民族儿童,测量身高、体重,计算BMI,分别采用:1国际肥胖问题工作组(IOTF)超重/肥胖标准;2WHO 2~19岁儿童生长发育标准;3国立卫生统计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NCHS/CDC)标准;4中国2~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BMI界值点对儿童进行超重/肥胖评价。结果:在IOTF标准、WHO标准、NCHS/CDC标准、中国界值下儿童总体超重率分别为11.48%、12.03%、12.66%、16.61%,总体肥胖率分别为4.55%、7.40%、8.71%、9.81%。4种分类标准在5.5岁前超重检出率差异较大,6岁后检出率差异较小。中国界值超重/肥胖检出率>NCHS/CDC标准>WHO标准>IOTF标准。结论:4种BMI分类标准对3~9岁儿童超重/肥胖检出率有所不同,我国BMI分类标准适用于新疆地区。  相似文献   

7.
儿童期体重超重和肥胖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因此迫切需要及时了解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发生的现状并监测其长期流行趋势.目前尚缺乏统一的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评价标准,不同标准评价的结果间很难进行比较.本文综述了目前国际上关于儿童肥胖评价标准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各自的优点及局限性,为制定我国的评价标准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儿童青少年肥胖评价标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儿童期体重超重和肥胖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因此迫切需要及时了解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发生的现状并监测其长期流行趋势。目前尚缺乏统一的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评价标准 ,不同标准评价的结果间很难进行比较。本文综述了目前国际上关于儿童肥胖评价标准的最新研究进展 ,并分析了各自的优点及局限性 ,为制定我国的评价标准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干预是世界性问题。目前有关儿童青少年肥胖的筛选标准众多,学校卫生工作领域使用的“身高标准体重法”即有1985和2000年2个版本,而流行病学研究多用2003年11月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制定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标准不同导致同类研究结果不能很好地进行比较。我们以上述3种不同儿童青少年肥胖筛选标准,  相似文献   

10.
中国学生超重肥胖BMI筛查标准的应用   总被引:108,自引:86,他引:108  
2003年,由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肥胖工作组领导,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制定的<中国学生超重、肥胖BMI筛查标准>已颁布实施,适用年龄7~18岁.该标准的制定是学生营养评价的最新进展之一,而营养与生长发育关系密切.基层学校卫生工作者可通过对标准的学习和应用,从一个侧面增强对生长发育评价标准的评价目标、科学依据的认识,做到正确应用,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1.
张琚  王红  曹丽  李薇  郑小琴  陈洁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5):5060-5062
目的:调查成都城区2~18岁儿童少年体质指数分布趋势以及超重、肥胖流行状况。方法:分别采用中国WGOC标准、国际肥胖工作组IOTF标准和美国CDC2000标准对成都市城区10520名2~18岁儿童少年体质指数进行评价。结果:成都城区儿童少年超重率及肥胖率分别为男9.6、5.2,女7.1、2.3(WGOC标准);男9.5、2.8,女7.1、1.1(IOTF标准);男8.0、5.7,女6.0、2.1(CDC2000标准),男生肥胖率普遍>女生,BMI均呈先缓慢下降,后迅速回升趋势,肥胖-超重比女生>男生,均大于可接受水平。结论:成都城区儿童少年处于肥胖流行早期阶段,发生肥胖潜在危险性高,并呈上升趋势,应引起足够重视并采取早期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利用 1991年和 2 0 0 0年“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中的体格测量资料 ,选取 7~ 18岁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不同超重评价标准描述 1991年~ 2 0 0 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及肥胖患病率的现状及变化趋势 ,进一步探讨不同评价标准在我国儿童青少年中的应用价值和可能存在的局限性。结果表明 ,不同标准均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已达到不容忽视的程度。但上述标准在评价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超重和肥胖情况时均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建议制定适宜我国儿童青少年的年龄 -性别 -BMI参考值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吕梁地区小学生生长发育及现时营养状况.我们对该地区城乡7~10岁小学生1656名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进行了评价。三材料来原本资料来自1992年吕梁地区学生健康监测,7~10岁小学生共1656名,其中县城826名.农村832名。2评价方法及标准:2.1生长发育:按《中国儿童少年身体发育相关法》评定发育等级。2.2营养状况:采用世界卫生组织(1982年)推荐《国际儿童营养状况评价标准》以身高标难体重进行评价。标准体重为100%,同等身高学生体重在标准体重90~110%为现时营养良好,<90%为营养不良(分轻、中、重),>110%为肥胖(分肥…  相似文献   

14.
分析成都市7~15岁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现状,为预测该地区超重肥胖发展趋势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共获得成都市中、小学各2所7~15岁儿童青少年有效数据2 144份.测量儿童青少年的身高、体重,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分别采用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WGOC)推荐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以及国际肥胖工作组(IOTF)推荐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标准”评价超重和肥胖.结果 根据WGOC标准和IOTF标准,成都市7~15岁儿童青少年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10.68%,12.92%和6.53%,3.17%.不同性别学生超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生肥胖率高于女生(P<0.05);男生超重率和肥胖率最高的年龄段分别为10~12岁和7~9岁,而女生超重率和肥胖率最高的年龄段均为10~12岁.结论 成都地区儿童青少年的肥胖问题男生较女生更为严重,且超重和肥胖出现低龄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系统评价就餐地点与儿童能量摄入及肥胖的关系,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系统检索Cochrane library, PubMed, EMBASE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1998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发表的相关文献,提取资料并依据GRADE标准评价纳入文献。结果 共纳入10项横断面研究和3项队列研究。结果显示,儿童在家就餐倾向于选择健康食物,在外就餐尤其西式快餐与高脂肪高糖高能量食物摄入有关;经常在外就餐可增加儿童超重肥胖风险,与儿童年龄、性别、体质量状况等有关。结论 就餐地点与儿童肥胖可能有关,需更多高质量研究设计的证据支持。为预防与控制儿童肥胖,建议儿童多在家就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山东省学龄期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流行现况,为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治策略和措施的制定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利用2015年山东省中小学生体检数据,共纳入9 583 576名6~18岁儿童青少年。利用国内外四种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标准分析山东省学龄期儿童超重肥胖性别、年龄、城乡分布特征,并比较国内标准与国外标准间的一致程度。结果 基于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中国标准)、国际肥胖问题工作组(IOTF标准)、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标准)和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推荐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体重指数(BMI)筛查标准,山东省6~18岁儿童青少年总体超重检出率分别为17.5%、16.6%、13.9%和17.6%,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3.1%、7.2%、11.4%、10.8%。男生超重肥胖检出率高于女生,城市高于农村。在6~11岁年龄组随年龄增长超重肥胖检出率呈平稳上升趋势,12~18岁年龄组呈迅速下降趋势。中国标准与其他三种国际标准之间一致性较好,加权Kappa值分别为0.82(中国标准vs.CDC标准)、0.70(中国标准vs.IOTF标准)和0.83(中国标准vs.WHO标准)。结论 儿童青少年肥胖已成为山东省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需引起全社会的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7.
阙敏  陶芳标  何春燕  陶公民  龙翔  苏普玉  黄锟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7):1308-1310,1313
[目的]比较4种不同的参考标准对铜陵市学龄前儿童肥胖的评价结果,探讨不同标准的一致性。[方法]以铜陵市区12所幼儿园3-6岁2184名学龄前儿童为对象,分别使用4种标准即全国9城市0~7岁儿童身高别体重标准(weight-for-height,1995年)(标准1)、全国8城市0~7岁儿童人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标准(1986年)(标准2)以及WHO推荐的0-6岁儿童身高别体重标准(weisht-for-height,1975年)(标准3)和国际肥胖工作组(International Obesity Task Force,IOTF)推荐的2~18岁儿童青少年BMI标准(2000年)(标准4)评价肥胖率,利用综合评价(3个及3个以上标准同时判定为肥胖)的方法。计算4种标准的符合率、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结果]4种标准判定的肥胖率分别为8.5%、1.1%、2.8%、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3.35,P=0.000),4种标准判定的同年龄性别儿童肥胖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种标准筛查肥胖的符合率分别为16.4%、100%、50.0%、9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92,P=0.000),各性别年龄组符合率的差别,仅6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岁组χ^2=7.13,P=0.068);标准1、标准3和标准4的假阳性率分别为7.1%、1.4%和0,三者假阴性率均为0,标准2的假阳性率为0,而其假阴性率为19.4%,4种标准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假阳性率χ^2=326.75,P=0.000;假阴性率χ^2=15.65,P=0.001)。[结论]4种标准筛查肥胖率差异显著。应谨慎使用。建议发展我国学龄前儿童肥胖评价标准并采用国际统一筛查标准。  相似文献   

18.
刘阳  穆小瑜  杨萌  张钰  张立  朱红 《中国校医》2012,26(8):571-574
目的分析天津市7~18岁儿童青少年体质量超标和肥胖检出率及分布特征。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天津市区以及周边县区选取5所中小学共2 351名学生,对其进行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分别采用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儿童青少年体质指数标准(WGOC标准)、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NCHS/CDC)标准和国际肥胖工作组标准(IOTF标准)计算体质量超标和肥胖检出率。结果天津市7~18岁儿童青少年体质量超标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3.1%和13.5%(WGOC标准),13.0%和13.0%(NCHS/CDC标准),16.0%和11.2%(IOTF标准)。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结论天津市约有1/4的7~18岁儿童青少年体质量超标或肥胖,居国内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2004年2-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流行现状   总被引:41,自引:4,他引:4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北京市2~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检出率水平及分布特征.方法利用2004年北京市儿童代谢综合征调查总样本中21 198名2~18岁人群的体重指数数据,分别采用中国(WGOC标准)、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 2000标准)和国际肥胖工作组(IOTF标准)推荐的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体重指数分类标准计算超重和肥胖检出率.结果北京市2~18岁儿童青少年合并超重(包括肥胖)检出率、肥胖检出率分别是18.6%和8.1%(CDC 2000标准),17.4%和5.1%(IOTF标准);根据WGOC计算的7~18岁合并超重检出率和肥胖检出率是20.9%和8.9%.学龄儿童(6~18岁)的合并超重率高于学龄前儿童(19.8%:14.8%,CDC 2000标准);学龄儿童中,男性高于女性(26.7%:16.5%,WGOC标准),城市高于农村(27.0%:15.9%,WGOC标准);学龄前儿童城乡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北京市有1/5的儿童青少年超重或肥胖,居国内最高水平.儿童青少年肥胖已经成为北京市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需要引起社会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用体重指数(BMI)筛选4-6岁肥胖儿童的可行性及实用价值。方法以福州市4-6岁儿童的身高标准体重为金标准筛选肥胖者,再以BMI标准进行筛选,并与金标准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从而评价BMI筛选小年龄儿童肥胖的可行性和实用性。结果BMI:取4-6岁男童≥18.0,4-6岁女童≥17.5为肥胖的标准,在筛查小年龄儿童肥胖方面与身高标准体重的结果较为一致,判断肥胖发生率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BMI标准也可以用于小年龄儿童肥胖的筛查,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