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硬化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蕾  潘永寿 《广西医学》2010,32(3):300-30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诊断颈动脉硬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08例临床诊断颈动脉硬化的患者进行颈部动脉彩超检查,分别对颈动脉血管的内-中膜厚度、斑块大小以及血管内血流动力学进行测量。结果108例患者的颈总动脉内-中膜均有不同程度增厚,检出斑块55例,其中颈动脉狭窄24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早期无创地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颈部血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西门子G60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测。结果:160例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显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可达到86.88%(139/160),139例斑块形成患者中,斑块多分布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和颈内动脉,具体比例为颈总动脉主干13.67%、颈总动脉分叉处41.01%、颈内动脉33.09%、颈外动脉12.23%。结论:对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定期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对评估动脉硬化程度,预测高血压伴糖尿病高危人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医学》2017,(3):255-256
目的探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D)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在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01—2016-03间哈尔滨市第二医院收治的脑卒中高危患者176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TCCD与CDFI联合应用检查颅内外血管,观察血管病变情况。结果 1760例脑卒中高危人群中,颈总动脉狭窄发生率1.1%,颈内动脉狭窄发生率10.2%,椎动脉颅外段狭窄率1.8%,大脑中动脉狭窄发生率5.7%,其中大脑中动脉慢性闭塞12支,其中后交通动脉开放4例,前交通动脉开放2例。椎动脉颅内段狭窄率2.3%,基底动脉狭窄率1.0%。结论 TCCD联合CDFI检查对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田青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5):1144-114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脑动脉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应用价值。方法对68例脑动脉疾病患者行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椎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及临床验证。结果 68例中有46例患者检出颈总动脉内硬化斑块,12例患者椎动脉狭窄,10例患者椎动脉闭塞。结论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可早期发现颈部动脉病变,大大减少脑梗死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颈部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颈部血管病变的诊断意义。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110例糖尿病患者颈部动脉血管,观察内膜、斑块、管腔狭窄程度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75%的患者有不同程度内膜增厚,59%的患者有斑块形成,其中约24%有不同程度管腔狭窄。结论糖尿病病人颈部血管病变发病率高,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动态观察病变程度、进展情况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I)诊断Ⅱ型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价值。方法: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确诊为Ⅱ型糖尿病的136例患者下肢动脉进行检查,选用百盛Saote-9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观察血管内经、内膜、有无斑块、狭窄、闭塞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超声结果阳性检出率高,Ⅱ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以足背动脉最先受累,损伤最重。结论:Ⅱ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有明显损伤,动脉硬化斑块发生率高。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动脉阻塞性病变准确、可信、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病变与合并动脉硬化性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25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颈动脉的超声检查。结果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斑块检出率比糖尿病无脑梗死组增高,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颈内动脉血管中度以上狭窄比糖尿病无脑梗死组增高。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病变程度与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呈正相关性,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动脉硬化性脑梗死预防及治疗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颈部动脉进行监测,以探讨糖尿病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及颈动脉硬化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对临床确诊的糖尿病患者72例与同龄对照组50例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测量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的内径、内膜一中层厚度(IMT)、管壁有无斑块以及斑块的大小、斑块的性质,动脉管腔内的血流性状及血流速度等。结果:糖尿病组与对熙组比较,颈动脉内壁明显粗糙,IMT增加,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增高。其中12例合并脑梗塞、7例合并心肌梗死患者IMT均增厚,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更为多见。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清晰显示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病变情况.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颈动脉硬化与心脑血管疾病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部血管检查中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梁莉  苏金花  寇海燕  陶丹丹 《医学综述》2013,19(10):1887-1889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部血管检查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市武警总医院于2010年3月至2012年9月诊治的170例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组)的临床资料,对其双侧颈部血管内-中膜以及血管内部的硬化斑块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同时检测斑块导致的管腔狭窄以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同期选择12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超声检查结果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布情况。结果高血糖组患者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多见于颈总动脉分叉处者86例(50.6%),其次为颈内动脉的起始段者16例(9.4%),见于椎动脉者2例(1.2%);对照组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多见于颈总动脉分叉处者12例(9.8%),其次为颈内动脉起始段者2例(1.6%),椎动脉处未见斑块,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18,12.64,14.91,P<0.05)。对高血糖组中出现粥样硬化斑块的104例患者进行血流速度与管腔狭窄程度的分析得出,斑块不大时血流速度无明显改变,斑块较大时会导致管腔狭窄,血流加快。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大小的进展速度可以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进行判断,可以尽早发现颈部血管病变的存在,为临床医师提供有力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0.
颈部动脉彩超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红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1):68-69,97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颈动脉及椎动脉的改变,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12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及100例健康对照组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的内中膜厚度、有无硬化斑块、狭窄率、血管走行及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所探查到的大部分观测项目在两组问有明显差异。两组间椎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存在明显差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椎动脉出现盗血现象7例。结论颈部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老年糖尿病病人的颈动脉进行监测,以探讨糖尿病病人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临床确诊的糖尿病病人72例与同龄对照组(排除高血压、高血脂、吸烟、饮酒等因素)50例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测量双侧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颈外动脉(ECA)的内径、内膜-中层厚度(IMT)、管壁有无斑块以及斑块的大小、斑块的性质,动脉管腔内的血流状态及血流速度等。结果: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比较,颈动脉内壁明显粗糙,IMT增加,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增高。结论:糖尿病是颈动脉硬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实时准确检测颈动脉硬化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颈部血管检查中的价值进行分析、调查。方法:抽选我院2014年1月-2016年7月间100例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将其作为干预组,同时选择2014年1月-2016年7月间来院体检的健康人群100例,将其作为对照组,所有人员入院后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调查超声诊断的价值。结果:本组100例患者中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发生率高达83%,斑块多分布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和颈内动脉。其中,颈总动脉主干6%,颈总动脉分叉处为82%,颈内动脉起始处为35%,颈外动脉3.0%。结论:高血压伴糖尿病会使颈部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机率增大,而彩超可以为该病的诊断提供一个客观、确切的证据,对患者病情评估均有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观察82例糖尿病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双下肢动脉内径、内-中膜厚度、血流动力学改变、斑块形成情况及有无管腔狭窄或闭塞。结果(1)双下肢动脉硬化发生率糖尿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无症状组动脉硬化发生率65.3%。(2)糖尿病组下肢血管粥样硬化斑块、狭窄、闭塞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动脉硬化斑块好发于股动脉,狭窄和闭塞好发于胫动脉及足背动脉。结论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发生率高,发病早,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预防下肢坏疽的发生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和MRI技术在颈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05月至2013年08月经检查确诊为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患者62例,分别进行颈部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和MRA检查,评价两种检查技术联合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共检出102处粥样硬化斑块,其中软斑、硬斑、扁平斑的个数分别为45、33、24;45个斑块位于颈总动脉分叉,30个斑块位于颈内动脉分叉处,7个斑块位于颈外动脉起始处,19个斑块位于颈总动脉干;此外,29例患者管腔为轻度狭窄,12例患者单纯内膜增厚,6例患者血栓形成。MRI共检出93处粥样硬化斑块,38个斑块位于颈总动脉分叉,29个斑块位于颈内动脉起始段,7个斑块位于颈外动脉起始段,19个斑块位于颈总动脉干。多普勒超声在颈总动脉分叉和颈内动脉颅外段斑块显示明显优于MRA(p〈0.05),其余部位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和MRI技术对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均能提供有效的分析方法和诊断价值,两种技术互为有益的补充,联合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应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血流图检测颈总动脉的血流速度和频谱,分析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时的改变.增加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内动脉病变的检出率和准确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张慧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5):1830-1831,184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高分辨率彩超,对679例颈动脉硬化斑块患者进行检查,通过对颈部血管内-中膜厚度的测量、斑块性质的判定及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等指标综合衡量颈动脉硬化程度。结果:1 193例检测病例中,共679例确诊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阳性率显著增加,且斑块的发生位置多位于颈动脉分叉处和颈内动脉起始部。结论: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准确识别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评价血管狭窄程度,为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随访等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颈部血管彩色超声及头颅CT血管造影(CTA)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符合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的患者42例,这些患者都进行过头颅CTA及颈部血管超声检查。详细记录颅内血管病变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部位及斑块性质情况。结果:在4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头颅CTA共检测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13例、动脉狭窄27例、动脉闭塞14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好发部位以颈动脉膨大处多见、并多为两侧同时受累,其次为颈总动脉、颈内动脉起始处和颈内动脉。结论:CTA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颅内病变血管的阳性检出率较高,颈部血管彩超可以显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部血管斑块形成的部位、斑块性质、管腔狭窄情况。2种检查联合应用可以互补不足,可以很好地指导治疗及评价预后。  相似文献   

18.
欧阳涓涓 《中外医疗》2012,31(18):170-171
目的探讨和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糖尿病颈部血管病变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8月-2009年4月207例糖尿病患者,其中110例患者要求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以下称为观察组);96例患者要求使用普通超声检测(以下称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颈部动脉血管检测结果,对比内膜厚度、斑块发生率、管腔狭窄程度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等项目。结果对照组IMT斑块发生率及斑块积分显著低于观察组;对照组血管受累条数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其中观察组中75%的患者有不同程度内膜增厚,59%的患者有斑块形成,其中约24%有不同程度管腔狭窄。结论糖尿病病人颈部血管病变发病率高,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动态观察病变程度以及病情进展情况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糖尿病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并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 对经临床证明的88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病变声像图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 颈动脉内-中膜增厚部位以颈动脉分叉处为多见,斑块以硬斑为多见,在24例动脉狭窄患者中,其中轻度狭窄15例,中度狭窄7例,重度狭窄2例,中-重度狭窄患者可见血流动力学改变,非糖尿病患者多为颈总动脉中段内膜局限性增厚形成狭窄.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准确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病变范围及性质,可提示血管病变的轻重程度,是评估颈动脉壁病变的有效手段之一,并为糖尿病血管病变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T2)患者76例作为实验组,另外选取40例同期在医院治疗的正常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动脉二维超声结果、下肢血管斑块检出率、管腔狭窄及闭塞情况。结果实验组动脉硬化发生率达到92.1%,76例患者中共有70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肢动脉硬化;对比两组下肢血管硬化斑块、管腔内膜增厚、闭塞、狭窄的发生情况,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检查2型糖尿病患者的下肢血管病变存在良好的检查效果,能够在下肢血管病变的早期检查出来,具有极其重要的预防以及治疗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