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腹壁超声结合直肠超声联合检查膀胱的可行性和优势。方法:分析同时经腹壁超声和经直肠超声对膀胱病变46例检查,通过两种方法检查比较对其检查优势和实用价值作分析报告。对46例膀胱病变经腹壁超声检查后再经直肠超声检查资料作为对比。结果:二者结合检查使病灶显示更加全面、准确、清晰。对膀胱颈部、底部、前壁、三角区和尿道口处的观察有较全面的优势价值,弥补单一经腹壁超声检查诊断不足。结论:经腹壁结合直肠超声联合检查诊断膀胱疾病更加准确、全面,弥补单一经腹壁超声检查,提高膀胱病变的显示率。  相似文献   

2.
3.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结直肠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在我国 ,尤以沪浙地区为高。由于内镜器械和技术的发展 ,常规结肠镜检查对于一般增生性病灶的诊断已日臻成熟 ,但结直肠微小表浅型病变仍易被忽略或漏诊 ,而此类病变多为恶性 ,最近推出的新型变焦扩大电子结肠镜兼有常规内镜和变焦扩大内镜的功能 ,对小病灶变焦扩大倍数达 10 0~ 15 0倍 ,可使结直肠微小病变的诊出率有明显提高。作者应用日本PentaxEC - 3830FZ电子结肠镜对结直肠粘膜凹窝分型开展了初步研究 ,明显提高了内镜对小病灶的肉眼诊断的正确性。1 结直肠粘膜凹窝…  相似文献   

4.
贾云霞 《基层医学论坛》2014,(23):3117-3118
目的 探讨口服胃肠超声助显剂协助诊断胃肠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00例可疑胃肠疾病患者,选用口服胃肠超声助显剂后进行胃肠超声检查。结果 口服胃肠超声助显剂后进行检查,使超声诊断胃肠疾病的阳性率约达85%。结论口服胃肠超声助显剂后进行超声检查对临床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案的制定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结直肠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内窥镜或手术、病理证实的结直肠肿瘤确诊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点.结果36例超声诊断结肠肿瘤23例,直肠肿瘤7例,特征表现为“靶环征”和“假肾征”,肠结核3例,克罗恩病1例;超声误诊、漏诊或未能提供阳性诊断2例.结论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3.3%.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结直肠肿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肠道超声显影剂在结直肠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空腹排便后服肠道超声显影剂70~100ml,饮水500~700ml,有便意后检查。结果:超声对中晚期结直肠癌检出率为98%,定位准确率92.1%,定性符合率78.2%。早期肿瘤检出率与肠道的清洁程度及检查者的经验有关。该方法对良恶性肿瘤的鉴别有一定的临床价值。非占位性病变的检出率低于占位性病变,但所漏检的多为浅表小病变。结论:口服肠道超声显影剂的开发应用,拓宽了超声检查领域,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型、无创、快捷的检查方法。该药无毒副作用,符合国家药典规定,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疑官腔病变患者(因不规则出血等原因无法行阴道超声检查者)行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研究病变的二维声像和血流特点.结果 内膜增生诊断符合率93.75%;内膜息肉诊断符合率为91.67%;粘膜下肌瘤的诊断符合率为90.0%;子宫内膜癌的诊断符率为80%.结论 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不能或不宜作TVS的情况下,是一种很好的取代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脐尿管病变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脐尿管病变患者临床资料62例,所有患者采用GE公司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探头频率3.5~5.0 MHz及10.0 MHz,将高频探头置于脐孔部及脐下方周围腹壁,自脐部向下至膀胱顶部观察位于腹壁深处的脐尿管全程,超声检查记录病灶后与病理资料对照。结果:本组62例患者中,脐茸炎或脐窦13例,脐尿管良恶性肿瘤6例,脐尿管瘘28例,脐尿管囊肿15例,超声检查准确率为95.2%(59/62),误诊率4.8%(3/62),其中脐茸炎或脐窦准确率为100.0%,脐尿管良恶性肿瘤准确率为100.0%,脐尿管瘘误诊1例,脐尿管囊肿误诊2例。结论:超声简便易行,对脐尿管病变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率,能准确显示病灶范围、特征及与周围组织关系,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和评价超声内镜(EUS)在直肠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0例进行超声内镜检查的直肠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内镜下微创切除或者外科手术切除后的标本病理诊断为最终的诊断结果,统计超声内镜在直肠疾病中的诊断符合率。结果超声内镜对直肠病变的总体诊断符合率为91.6%(110/120),其中对直肠平滑肌瘤、直肠癌和直肠息肉的诊断符合率较高,分别是100%(2/2)、96.0%(48/50)和95.8%(46/48),对直肠类癌、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和直肠炎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相对较低,分别为75.0%(6/8)、50.0%(1/2)和70.0%(7/10)。超声内镜对直肠癌T分期的总体诊断符合率为81.2%(39/48)。结论超声内镜对直肠病变的诊断及直肠肿瘤的T分期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张娟娟 《中外医疗》2016,(14):193-195
目的:研究探讨胃肠超声助显剂诊断胃部疾病的可行性。方法方便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在该院接受胃肠超声检查的患者5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在检查前口服助显剂,观察患者的检查结果,计算其检出阳性率,并以胃镜检查或者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依据,计算其诊断的符合率。结果经胃肠超声造影检查,检出包括炎性病变、溃疡性病变等在内的9种胃部疾病,共计462例,检出阳性率为92.4%,其中,以炎性病变的检出阳性率最高,为63.8%,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的胃部疾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胃镜检查或者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依据,可见胃肠超声造影的总符合率为90.6%。结论在胃部疾病的诊断中,使用超声助显剂,能大大扩展胃肠超声诊断的范围,胃部疾病的检出率、准确度都比较高,且操作方便无创、经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Ultrasound is a frequently used diagnostic tool for gallbladder diseases. Polypoid lesions are commonly depicted at routine abdominal ultrasonography (U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lesions vary. Since most early malignant tumors in the gallbladder are asymptomatic,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malignancy and benignity is crucial. Knowledge of gallbladder polypoid lesions is important so that they can be appropriately included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in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intra-gallbladder nodules on US.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algorithmic approach to the diagnosis of these lesions and our recent experience with contrast-enhanced US. The clinical and imaging features of gallbladder polypoid lesions are reviewed.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静脉超声造影在诊断宫腔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经常规超声检查发现宫腔占位性病变的患者中选取病例24例,先行常规超声检查,再采用造影剂SonoVue静脉注射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不同病变造影模式的差异,利用造影软件绘制病变与肌层的时间强度曲线并得到造影参数值,最后将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诊断结果分别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宫腔占位性病变的造影表现各不相同,造影参数中基础强度无显著性差异,始增时间、达峰时间、峰值强度及增强强度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静脉超声造影对宫腔占位性病变有良好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结肠镜检查在大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结肠镜及活检病理诊断为大肠癌患者3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年龄、部位、病理类型等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多表现为便血、腹痛、大便性状改变和腹部包块等;男女平均发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段中以40岁以后检出率逐渐增多,60~69岁及70~79岁为高检出率年龄段;直肠是大肠癌最多发部位;结肠镜下表现为隆起型225例(68.6%)、溃疡型71例(21.6%)、浸润型32例(9.8%);病理类型以管状腺癌最多。结论结肠镜可以直观地观察到结直肠黏膜的病变状况,结合活检病理诊断,有助于确定肿瘤的类型、分期,对确诊并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微探头内镜超声检查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脱气水充盈法对62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进行微探头超声内镜检查.结果 62例食管、胃十二指肠隆起性病变患者中,包括间质瘤28例,脂肪瘤3例,囊肿3例,异位胰腺5例,食管癌2例,胃癌4例,息肉6例,外压性病变6例,食管静脉瘤1例,胃炎4例;其中12例行内镜下切除,11例行手术治疗.内镜超声与病理的诊断符合率为91.3%.结论 微探头内镜超声检查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对内镜下治疗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动态灰阶超声造影在不同性质的肝脏占位性病变中增强特征,为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常规超声检查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为明确诊断,应用新型超声造影剂SonoVue进行实时灰阶超声造影检查31例患者,其中,原发性肝癌9例,转移性肝癌8例,肝血管瘤6例,肝局灶性增生结节4例,肝炎性假瘤2例,病变均经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手术病理或增强CT和MRI的典型表现及随诊等作为最终确诊依据。2例经组织学活检未能明确病理性质,经严密动态观察4mo无变化,目前仍在随诊中。结果31例患者29例均表现不同程度的增强,其中原发性肝癌9例表现为动脉期均匀或不均匀整体快速增强、门脉期或延迟期减退;转移性肝癌8例增强模式表现不同,5例动脉期快速增强,但增强的程度不同,3例增强不明显,但延迟期均减退;肝血管瘤6例典型表现为动脉期或门脉期周边环状或结节状增强并向心性填充,延迟期无退出,增强的时间明显长于肝脏恶性病变;肝局灶性增生结节4例增强较明显,其中3例动脉早期可见自中心向外周放射状分布的增强血管影,1例呈均匀团状增强,之后持续增强至大部分延迟期,明显长于肝脏恶性病变,延迟期开始轻度退出;肝炎性假瘤2例在动脉期不均匀增强并呈网格样灌注;消退时间不一;2例增强不明显,无明确改变,经超声引导穿刺组织学活检也未能得出明确结果。结论不同性质的肝脏占位性病变在超声造影中形成不同的增强方式,从而为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明显优于常规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肠镜下植入氟尿嘧啶缓释剂治疗结肠癌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80例诊断为结肠癌的患者进行临床分组观察治疗,观察组手术前在肠镜下植入氟尿嘧啶缓释剂,对照组常规手术操作.观察两组术后毒副反应、肿瘤复发情况以及3年生存率.结果:毒副作用方面,两组术后白细胞(WBC)、谷丙转氨酶(ALT)、血肌酐(Scr)均有一定程度的上升,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复发方面,Dukes C期患者,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生存期方面,1年生存率方面,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2年及3年生存期,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镜下植入氟尿嘧啶缓释剂治疗结肠癌毒副反应低,能够有效减低Dukes C期患者局部肿瘤复发率,提高患者2、3年临床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大肠癌的超声筛查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思怡  吴绍锋 《河北医学》2008,14(3):334-337
目的:探讨超声对无临床表现的大肠癌的筛查价值。方法:对36例超声首次诊断为大肠癌与手术后或肠镜取样后病理证实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二维超声图像结合彩色多普勒(CDFI)、频谱多普勒(PDE)对照手术后或肠镜后病理结果,超声诊断符合率86.1%(31/36),误诊率13.9%(5/36)。结论:超声诊断大肠癌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是筛查无临床表现的大肠癌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CEUS)对肝脏不典型局灶性病灶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108例患者的119个肝脏不典型局灶性病灶进行超声造影,检查结果与病理(手术或穿刺活检)或增强CT(contrast enhanced computed tomography,CECT)、增强MRI(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CEMRI)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119个常规超声检查不能明确性质的肝内声像图不典型局灶性病灶中,确定87个占位性病变,其中39个病灶CEUS考虑恶性病变,经手术、穿刺病理证实或CECT、CEMRI等确诊恶性病灶36个,临床最终诊断恶性病灶37个;CEUS诊断48个良性病灶,误诊1例,临床最终诊断良性病灶50个;CEUS排除肝内占位性病变32个,其中非均匀性脂肪肝19个,再生结节13个.超声造影诊断肝内声像图不典型局灶性病灶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Youden指数、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4%、92.2%、97.0%、0.892、97.9%、90.2%.结论 超声造影可有效地反映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血流灌注特征,对肝脏不典型局灶性病灶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高速剪切波弹性成像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浸润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利用超高速弹性剪切波对经过筛选的78例已婚成年女性进行诊断,选择其中TCT提示无上皮内瘤样病变者30例,设为A组(正常组);TCT提示鳞状细胞异常且经病理确诊为癌前病变者(即CINⅠ、Ⅱ、Ⅲ)30例,设为B组;TCT及病理均提示鳞状细胞癌且临床分期为Ⅰb期者18例,设为C组。所有受试者均进行常规二维彩色多普勒及经阴道超高速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以便获得杨氏模量平均值。结果 A组的超高速剪切波弹性成像杨氏模量平均值为(21.81±3.87) kPa,B组为(21.27±3.21) kPa,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病灶的杨氏模量平均值为(97.55±87.17) kPa,C组病灶周围正常组织的杨氏模量平均值为(24.47±9.66) kPa,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高速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在宫颈癌前病变诊断上没有明显帮助,但能给宫颈浸润癌的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20.
实时超声造影对乳腺病灶的鉴别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燕  陈亚青  李文英 《上海医学》2007,30(10):748-750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对乳腺病灶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57例59个乳腺病灶进行实时超声造影,通过目测分析造影增强方式和借助软件分析时间强度曲线参数,比较良、恶性乳腺病灶的增强特征。结果良、恶性病灶增强程度和均匀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4.026、9.032,P值均<0.05)。良、恶性病灶间高灌注部分的峰值强度、达峰时间和曲线尖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曲线下面积、病灶整体的峰值强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以明显增强、不均匀增强、达峰时间<30s、高灌注部分的峰值强度(PI_高)>50作为恶性指标,满足其中满足2项或3项(当明显增强与PI_高>50同时出现时必须具备3项)及以上即诊断为恶性病灶,实时超声造影对乳腺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3.1%、83.3%和88.1%。结论实时超声造影有助于良、恶性乳腺病灶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