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高金霞  张静 《疾病监测》2008,23(11):698-701
目的 了解中国大陆地区伤寒、副伤寒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及暴发危险原因,为提高暴发调查能力和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07年伤寒、副伤寒暴发疫情调查报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2004-2007年全国共报告31起伤寒和46起副伤寒暴发疫情,暴发时间主要集中在5-9月(62.20%);伤寒暴发疫情病原学确诊比例达29.03%,副伤寒达43.47%。暴发地点以农村村寨(44.16%)和学校(33.77%)为主,尤以乡镇中学(53.84%)多发;以甲型副伤寒暴发为主(57.14%);全国伤寒、副伤寒暴发疫情以饮用水污染引起为主(54.55%),其次为食源性(23.38%)。结论 应加强农村地区饮用水卫生监测和管理力度,加强对学生等重点人群的发热症状监测,及早发现和控制传染源。暴发危险因素信息应作为法律法规的修订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湖南省伤寒(副伤寒)病人的血清学型别,掌握伤寒、副伤寒病人的比例,为制定防制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1995~2004年湖南省发生的伤寒(副伤寒)暴发疫情和5个高发县的伤寒(副伤寒)住院病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995~2000年发生的7起暴发疫情均为伤寒,2001~2004年发生的19起暴发疫情中伤寒9起320例,甲型副伤寒7起454例,乙型副伤寒3起221例。结论5个高发县住院病例1998、1999和2003年以甲型副伤寒比例最高,其他年份则以伤寒为主,未见副伤寒病例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3.
童卫胜  单宇敏 《疾病监测》2009,24(5):349-351
目的探讨浙江省临安市伤寒副伤寒流行规律。 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临安市2002 -2008年伤寒副伤寒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2-2008年临安市累计报告伤寒副伤寒1085例,无死亡病例,年平均发病率29.41/10万,男性发病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38∶1,发病年龄集中在15~44岁年龄组,职业以农民、民工为主;7年中发生暴发疫情3起,发病例数占58.53%。结论临安市2002-2008年报告伤寒副伤寒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地区分布具有集中趋势,季节主要集中于4-8月;流行菌株为甲型副伤寒杆菌,水源污染是副伤寒高发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一起甲型副伤寒水型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03年5月23日至6月28日,宁海县城关大桥李村发生甲型副伤寒暴发,共发病87例,罹患率达13.41%。经流行病学调查证实为一起以生活用水为主要传播途径的甲型副伤寒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5.
溥福宝  包春林 《疾病监测》1994,9(6):155-156
一起食物型丙型副伤寒暴发呼和浩特市卫生防疫站(010020)薄福宝,惠志强,崔凤玉,刘小平,赵荣艳,杨月清,新城区卫生防疫站包春林,司海霞丙型副伤寒较为少见,尤其食物型暴发则更少。1997年5月19-23日,呼和浩特某中等专业学校学生中发生一起与食物...  相似文献   

6.
阳波  闫梅英  阚飙 《疾病监测》2012,(6):492-496,500
伤寒副伤寒仍是部分国家比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过去常常把这类疾病的传播途径混同于风险因素。本文对伤寒副伤寒暴发流行的风险因素做一综述,为伤寒副伤寒暴发流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供参考,也为查明暴发疫情的危险因素提供指示性线索。  相似文献   

7.
一起饮用水源污染引起的甲型副伤寒暴发疫情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杭州市郊某村2004年底发生的甲型副伤寒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流行因素,为今后防治伤寒等肠道传染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实地调查、采样检测及病例的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结果共发病186例,其中实验室确诊病人98例、临床诊断病例88例,罹患率为12.48%。水源水和末梢水水样检测显示饮用水受到严重的粪便污染。结论饮用水源污染为此次甲型副伤寒暴发的主要因素,应大力加强郊区和农村地区的改水改厕工作,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2018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某学校暴发的甲型/乙型副伤寒疫情的病原菌进行分子生物学分析,为暴发疫情的判定及调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医院病例粪便标本中分离的17株菌株,并进行血清学分型,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并利用BioNumerics 7.6软件对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图谱进行菌株的同源性分析。结果17株菌中,12株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抗原式为1,2,12∶a∶-;5株为乙型副伤寒沙门菌,抗原式为1,4,12∶b∶1,2。 所有菌株均对14种抗生素敏感。 PFGE图谱聚类分析显示有2种带型,带型相似度为59.4%,相同血清型的菌株具有相同的带型。结论PFGE技术在伤寒和副伤寒暴发疫情的分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聂炜  裴莉  何平  潘家秀  陶沁  邹志霆  刘昭兵  谢阳 《疾病监测》2001,16(11):427-429
我省 2 0 0 0年有 2 0 6起急性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所涉及的病种较多 ,波及的范围和人群较广。为更好地控制急性传染病 ,降低发病率 ,现将 2 0 0 0年贵州省暴发疫情总结如下。资料来源于各地、县防疫站现场流调报告、暴发疫情统计表及省站赴现场调查报告。2 0 0 0年全省共计报告乙类传染病暴发疫情2 0 6起 ,累计发病 7466例 (占全年总报病数的6 30 % ) ,受威胁人口 89960 5人 ,罹患率 0 83% ,死亡 72例 ,病死率 0 96%。1 伤寒、副伤寒 :全年发生 68起暴发疫情 ,累计病例 2 65 0例 ,死亡 5例 ,罹患率 2 68% ,病死率0 1 9%。与 1 999年相…  相似文献   

10.
伤  寒贵州 :黔东南州剑河县久仰乡和岑松镇发生乙型副伤寒流行 ,久仰乡首例 6月 1日发病 ,截止 7月 2 2日共发病 2 94例 ,罹患率 4 64% ,疫情波及 9个村民组 ,发病年龄最小 1岁 ,最大 70岁 ,高发年龄段为 2 0 - 5 0岁。岑松镇首例发病在 6月 1 7日 ,截止 7月 2 2日共发病 1 45例 ,罹患率为 9 47% ,疫情波及 2个村民组 ,高发年龄段为 1 - 1 5岁。目前 ,2起疫情均得到有效控制。浙江 :乐清市柳市镇报告 1起副伤寒的局部暴发流行 ,自 6月中旬至 7月下旬共发生副伤寒病例31例 (含外省流动人口 ) ,病例以 7月上、中旬为多 ,其中 2 8例经实验室…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伤寒副伤寒流行概况与防制对策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了解和掌握伤寒副伤寒流行规律,分析流行因素,探讨防制对策。方法对全省伤寒副伤寒疫情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87~1994年浙江省伤寒副伤寒发病较高,1995~1999年下降,2000年起有逐年缓慢上升趋势。2004年局部地区出现暴发流行,使全省发病率上升明显,报告发病率达17.52/10万。其中伤寒病例2665例,副伤寒5567例。2004年全省伤寒副伤寒发病前4位分别为台州(3422例,发病率61.56/10万)、宁波(1450例,19.54/10万)、绍兴(805例,18.04/10万)和温州(1280例,17.08/10万),4个地区的报告发病数占全省总报告发病数的84.51%。贝类食品已经成为沿海地区副伤寒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要加强包括海水产品在内的综合性监测工作,控制伤寒副伤寒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查明2005年宁波市发生的一起伤寒、副伤寒暴发疫情的流行因素,为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并采用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采集市场贝壳类海产品进行实验室检测。对现场调查资料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本起疫情共发生伤寒、副伤寒1029例,发病率为13.10/10万;发病曲线呈双峰状,病例分布以市区为中心波及到周边地区,发病以25~55岁年龄的青壮年为主; 流行病学1∶1配对调查显示:生吃毛蚶和牡蛎者患病的危险分别为对照组的4.0倍和23.0倍(95%CI分别为1.45~11.0和5.1~103.6);同时从市场摊位所采集的牡蛎和毛蚶样品中,各检出1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结论 此次疫情是由生吃受污染牡蛎、毛蚶等贝壳类海水产品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一起细菌性痢疾暴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以查明疫情暴发的原因,为采取相应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建立病例定义,进行个案调查,描述病例的三间分布特点,并对疾病流行的地点开展卫生学调查,寻找导致疾病暴发流行的原因.结果 共搜索到病例111例(罹患率为3.50%),喝生水是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这是一次由水源与食源混合传播的福氏志贺氏2a亚型细菌性痢疾暴发,主要原因是侗族人群习惯饮用未经消毒的饮用水和卫生习惯不良.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伤寒、副伤寒高发地区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莹  张静 《疾病监测》2010,25(7):538-541
目的分析2005-2008年云南省伤寒、副伤寒高发地区——玉溪市红塔区的甲型副伤寒流行趋势,探讨其流行特征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2005-2008年伤寒、副伤寒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与云南省和玉溪市伤寒、副伤寒发病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城区发病率(374.59/10万)显著高于农村(96.51/10万);发病高峰呈双峰,持续时间较长。15岁小年龄段发病率及构成均分别低于云南省、玉溪市;农民、散居和幼托儿童比例较低,而大中专学生、工人和干部职员等人群构成较高。2008年红塔区实验室确诊病例全部为甲型副伤寒病例,其分子分型(PFGE)检测结果主要集中在3种带型,表明传染来源具有较高同源性。结论红塔区甲型副伤寒占绝对优势,当地伤寒、副伤寒的流行特征与云南省和玉溪市有明显差异,应根据红塔区伤寒、副伤寒流行病学特征和可能的危险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东莞市一起社区诺如病毒腹泻爆发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对东莞市某社区发生的一起腹泻爆发疫情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了解病例发生情况及可疑传播因素;采用ELISA、RT-PCR等方法对人体和外环境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本次疫情从2007年2月11日开始至18日结束,共发生腹泻病例173例,罹患率2.40%.从4份病人粪便标本中均检测出诺如病毒核酸片段.疫情特点符合经水传播传染病特征.结论 本次疫情为一起由诺如病毒引起的社区腹泻爆发,可疑传播因素为被污染的水.  相似文献   

16.
2004-2008年浙江省金华市麻疹流行特征分析及防控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浙江省金华市2004-2008年麻疹疫情流行特征。方法对金华市2004-2008年麻疹疫情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5年间金华市共报告麻疹病例5471例,年均发病率为19.47/10万。发病以高度散发为主,偶有暴发,并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在3-5月;经济较发达、流动人口较多地区发病率高,病例以散居儿童和农民居多,≥15岁组和8月龄至7岁组为麻疹高发年龄段,本地病例以(8月龄和≥15岁的人群为主,而流动人口病例以学龄前儿童为主,流动人口、(8月龄和≥15岁人群比例呈上升态势。病例中无免疫史者和免疫史不详者占86.00%。结论金华市麻疹发病近年有上升趋势,控制麻疹的重点是确保麻疹疫苗的高接种率、高免疫成功率,消除免疫空白,把流动人口、(8月龄和≥15岁人群作为防控重点。  相似文献   

17.
1999-2006年玉溪市红塔区伤寒、副伤寒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淑媛  李昆  李雪梅 《疾病监测》2008,23(7):415-416
目的 分析1999-2006年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伤寒副伤寒流行规律,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伤寒、副伤寒的发生与流行提供依据。方法 对1999-2006年红塔区伤寒、副伤寒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8年来, 共发病5326例, 年平均发病率为130.0/10万,各年发病率在6.3/10万~371.0/10万之间。全年均有发病,5-10月发病率较高,占发病总数的67.8%;性别差异不明显;20~39岁的青壮年发病率较高,占发病总数的54.7%;职业分布以农民、学生、工人、干部职员为主,占发病总数的76.2%。结论 红塔区伤寒、副伤寒发病率处于较高水平,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制。  相似文献   

18.
副伤寒的求和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预警应用实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春萍  张磊  邓晶  程瑾 《疾病监测》2008,23(7):422-423
目的 探讨时间序列求和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IMA)在副伤寒预警中应用的可行性。 方法 利用SAS 9.0统计软件对《国家疾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杭州市副伤寒按周发病数进行ARIMA建模。 结果 对副伤寒发病数序列建立三阶自回归模型AR(3),并绘制预警线图,对2007年7月发生的副伤寒暴发疫情进行了及时预警。 结论 模型能够较好应用于副伤寒预警,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