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郑优荣 《现代医院》2007,7(2):115-117
为进一步加强血站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保证血液安全,2002年,卫生部在全国采供血机构相继开展了世界卫生组织(WHO)倡导的血站质量管理项目( Quality Management Project for blood transfusion services, QMP)的培训。该项目(QMP)强调血站应当积极采用国际质量体系标准和国家行业规范,并充分结合实际,建立和完善血站质量体系。2006年卫生部颁布的(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明确规定,血站实验室必须建立和持续改进实验室质量体系,质量体系应覆盖血液检测和相关服务的所有过程。本文结合卫生部新颁布实施〈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就如何加强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和建立健全质量体系确保血液安全,浅谈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2.
《健康必读》2009,(10):2-2
衡阳市中心血站创建于1989年9月,现有工作人员95人,其中高中级职称40余人。设有办公室、质量管理科、财务科、后勤服务科、社会服务科五个职能科室,检验科、献血服务科、临床服务科、成分科四个业务科室,祁东2个分站,常宁采血点,为全市148家医疗机构,730万人口提供医疗用血和急救用血,年采血量1300万毫升,是一所集采供血、科研及血液疾病治疗为一体的综合性血站。  相似文献   

3.
为全面提升血液应急保障能力,保障血液质量和临床用血安全,青岛市中心血站基于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构建覆盖血站和38所医疗机构的智慧血液冷链管理系统,实现了对血液储存和运输过程冷链信息的精准监控,冷链监控链条延伸至临床用血科室,全面提升了全市血液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扬州市中心血站创建于1965年,其前身是扬州市中心血库,1990年定名为扬州市中心血站。承担全市两市一县三区200余家医疗机构的临床急救用血和无偿献血工作,年采供血量近1400万毫升。血站现建筑总面积约3500余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逾2790万元。在建中的血站新大楼,位于扬州市东北部,坐落在风景优美的瘦西湖畔,建筑面积达10000多平方米的标准化、现代化血站预计2014年上半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5.
王丽 《中国卫生产业》2012,9(16):188-188
质量检验是血站质量保证体系的关键,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应覆盖血液检测和相关服务的所有过程,本文结合本市的采供血机构质量管理现状,依据ISO9001质量体系标准,就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实验室人员管理、仪器设备管理等方面做出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分析南宁临床用血医疗机构对南宁中心血站提供的血液制品及相关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改进血站质量管理。方法由南宁中心血站向临床用血机构发放问卷调查表,内容包括血液产品及产品质量、送血服务质量、意见建议及需求。结果医院对"血液产品及产品质量"满意度为90.91%,对送血服务的满意度为98.48%,总体满意度为94.70%。医院迫切要求血站扩大血液来源以保障临床用血需求,并建立血站与医院之间网络沟通平台,定期组织用血医院开展输血学术交流活动,加强临床输血新技术及工作方面的交流,完善临床输血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7.
2009年以来,潍坊市中心血站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血站管理办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以向临床提供安全、及时、有效的血液为目标,坚持把突出实践特色要求贯穿采供血工作全过程,确立“规范服务行为,保障血液质量”为学习实践活动的主题。着以打造“生产运行、质量控制、质量监督和保障服务”四个规范来践行科学发展观,推动采供血事业义好义快发展,满足了临床用血需求,确保临床用血安全,献血者和医疗机构满意率达100%。  相似文献   

8.
《中国卫生》2008,(10):23-23
湖北省现有采供血机构21个,其中省级血液中心1个、地级市中心血站12个、直管市血站3个、中心血库5个。近年来,湖北省依据区域人口、医疗资源和临床用血需求,卫生厅下发了《湖北省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到2010年,全省血站将调整到16个,7个中心血库全部关闭,有的中心血库将改设为中心血站的分支机构,不能设立分支机构的设立储血点,并设立固定或流动的采血点。  相似文献   

9.
苏州市红十字中心血站建立于1964年5月,是隶属于苏州市卫生局的全民事业单位。负责苏州市区40多家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的采集、供应和五县市基层血站的业务指导工作。血站在编职工82人,中高级职称38人。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900平方米。固定资产达5,900万元,拥有全自动血液检测专用设备、全自动细菌检测仪、DNA测序仪、多功能送血车等先进设备。近年来,血站坚持以服务献血者为工作重点,不断推出便利化、人性化的服务举措,使无偿献血工作稳步健康地发展。2005年首次实现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2006年,全年接待献血6万多人次,全…  相似文献   

10.
依据《血站管理办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等法规(简称“一办法两规范”),结合宝鸡市中心血站采供用血信息化建设实际,从采供用血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架构、建设原则、硬件配置、软件应用、信息安全、应急处置等方面对采供血信息化建设进行了介绍,建立了一套比较有效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系。系统的构建提高了采供血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保障了血液质量与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