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s)携带者全世界有两亿多,我国一般人群的携带率达3~6%,由于多无自觉症状,不易引起注意。本文对71例血清HBsAg阳性者同时进行了血清甘胆酸(下称CG)及常规肝功能检测,旨在探讨血清甘胆酸放射免疫测定对反映HBsAg阳性者肝损害的价值。现将测定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文献报道血清甘胆酸(cholylglycineacid,简称SCGA)含量测定对肝硬化的诊断比常规肝功能敏感,但SCGA对肝硬化疗效观察、估计预后及肝脏功能损害程度的判断是否比常规肝功能试验敏感,目前尚缺乏系统对比研究,本文通过对69例活动性肝硬化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甘胆酸、常规肝功能试验的动态检测及对比分析,并随访半年,探讨二者的临床意义。1材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69例肝硬化患者均为住院病人,符合1995年5月北京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关于活动性肝硬化的诊断标难[1]。病因均为乙型肝炎。男59例,女10例,平均年龄39.7±12.5岁。…  相似文献   

3.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分别测定了献血员,HBsAg无症状携带者及轻肝活检诊断的各型肝炎患者空腹血清中甘胆酸含量。重症肝炎患者血清中含量最高,急性黄疸型肝炎次之,HBsAg无症状携带者平均值稍高于HBsAg阴性的健康献血员。急性乙型肝炎患者经过治疗,肝功能试验虽已恢复正常,肝组织活检仍可有轻微的损害,血清甘胆酸含量也明显高于健康献血员和HBsAg无症状携带者,提示空腹血清甘胆酸检测,可作为估计肝细胞损害情况的一种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甘胆酸作为一种重要的临床指标在肝胆疾病患者临床诊断中的意义,并比较分析甘胆酸相对于总胆汁酸等常规肝功能指标的优越性。方法对240例临床标本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甘胆酸水平,同时检测总胆汁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等常规肝功能指标。结果肝胆疾病患者血清甘胆酸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比常规肝功能指标具有更高的灵敏度与特异性。结论本研究表明检测肝胆疾病及其他相关疾病患者的甘胆酸水平对于及时诊断这些疾病,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慢性肝病患者血清甘胆酸、透明质酸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湖南省人民医院王安刘智玲周会新慢性肝病主要是乙肝病毒感染所致。血清甘胆酸(CG)测定可作为一项敏感的肝功能试验[1],而透明质酸(HA)可反映活动性肝纤维化[2]。作者对正常人、慢性乙型肝炎(CHB)...  相似文献   

6.
40例地方性氟中毒病人在食用高氟水4天后及1月后血清游离氟含量显著高于正常人,结合甘胆酸含量及常规肝功能检查结果均正常,提示短期饮用高氟水不能导致肝细胞损害。  相似文献   

7.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妊娠期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血清胆酸的变化,为ICP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放免分析法测定47例患者的血清结合胆酸,分析患者血清甘胆酸(CG)与肝功能、妊娠结局、围生儿结局的影响。结果ICP孕妇CG平均20.58±11.32μmol/L,较CG正常者增加8~144倍,按胆酸轻中重分为3组,发现高胆酸组病情重,发病早和分娩并发症多,围生儿死亡时间早。且ICP血胆酸高低与肝功能检验的异常程度是一致的。结论测定血清胆酸对诊断ICP、判断病情及预防和积极处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肝病在临床上十分常见,而常规肝功能试验在特异性和敏感性均不够理想。近年来应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血清空腹和试餐后结合甘胆酸,对肝胆疾病的诊断敏感性较高,我们用原子能研究所甘胆酸药盒检测38名正常人和58例各种肝病血清结合甘胆酸(CG)含量,并同时测定了肝功能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空腹血清甘胆酸检测在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血清结合甘胆酸放射免疫分析法(CG-RIA)被广泛应用于肝胆疾病的临床诊断,尤其是在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应用上,CG-RIA被认为是一项比较敏感的肝功能试验。本文为进一步探讨CG-RIA在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意义,对198例病毒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病人空腹血清结合甘胆酸进行检查,并与常规肝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胆汁酸是在肝细胞酶系使用下,由胆固醇转化生成,其中大部分是胆酸,血清甘胆酸(glycocholicacid,简称GCA)是主要的结合胆酸之一。甘胆酸的测定在检测肝损害上比ALT和AST更灵敏[1]。本文测定了妊高症孕妇的血清GCA含量,以了解妊高症对...  相似文献   

11.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6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胆汁酸升高程度与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免分析法测定61例妊娠肝内汁瘀积(ICP)患者血清胆酸,按胆酸高低分为两组,分别与临床症状、肝功能、胎儿宫内发育、妊娠结局、分娩方式进行比较。结果:高胆酸组发病早、病情重,分娩并发症多。结论;血清胆酸升高程度能真实反映病情和判断预后,以便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分析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对产妇及围产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ICP患者肝功能指标及甘胆酸与ICP围产儿预后关系。结果ICP患者肝功能中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总胆红素(TBIL)、甘胆酸(CG)水平越高,则胎儿窘迫、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就愈高(P<0.05),新生儿平均体重就轻。结论加强对ICP的重视,早诊断、早治疗,密切观察胎儿的监护及时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3.
强肝胶囊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强肝胶囊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11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为抗病毒治疗失败或肝功能长期异常者,症状及体征为乏力、纳差、肝区不适、黄疸、肝脾肿大等。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8例),分别给予强肝胶囊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和泛昔洛韦治疗,疗程均为10周。结果治疗组在肝功能、免疫功能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36%、74.14%(P〈0.01)。结论强肝胶囊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抗病毒失败或肝功能长期异常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有效。熊去氧胆酸胶囊与强肝胶囊联合应用,比单用泛昔洛韦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甘胆酸、总胆汁酸、丙氨酸转氨酶、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以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将妇产科门诊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48例和健康孕妇48例纳入课题研究,比较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ICP)组孕妇和正常孕妇血清甘胆酸、总胆汁酸、丙氨酸转氨酶、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以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差异。结果 ICP组患者的血清甘胆酸、总胆汁酸、丙氨酸转氨酶、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重度ICP组患者的血清甘胆酸、总胆汁酸、丙氨酸转氨酶、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高于轻度ICP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甘胆酸、总胆汁酸、丙氨酸转氨酶、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以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可以作为ICP诊断和轻度、重度分级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5.
各种原因所致心力衰竭可累及多个系统和器官,为进一步研究心衰病人的肝功能,我们用血清甘胆酸(CG)放射免疫法观察了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G变化,并探讨其在评价心力衰竭时肝功能状态的价值。 1 临床资料 1.1 对象:①健康对照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20~65岁,平均47.8岁。②心衰组:42  相似文献   

16.
探讨血清甘胆酸择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58例肝炎后肝硬化,18例原发性肝癌和26例无肝胆病中的对照组,用放免法测定血清甘胆酸含量。结果肝硬化和肝癌组血清CG明显高于对照组,随肝硬化肝功能受损加重,CG逐渐增高,而肝硬化和肝癌组CG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老年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特点及血栓通对其治疗作用 ,探讨血栓通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方法 :观察 63例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水平、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水平 ,分析老年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特点 ;观察治疗组中血栓通过上述指标的影响 ,与对照组比较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症状以乏力、胁痛为主 ,部分病人可有食欲减退 ;多为HBeAg阴性 ,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普遍升高 ,肝功能损害多在轻至中度 ,多数有早期肝硬化表现。血栓通能改善患者乏力、胁痛、脾大等症状和体征 ,促进腹水消退 ,改善肝功能 ,降低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水平。结论 :老年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肝功能损害等多与气滞血瘀有关 ,血栓通的临床作用可能与其活血化瘀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8.
甘胆酸作为一种检测肝胆疾病的临床指标,与传统的肝功能检验指标相比具有更大的优势,甘胆酸检测可以为肝脏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分析提供重要依据。此外,甘胆酸对胆道系统疾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等多种疾病的诊断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甘胆酸代谢的一般概况,甘胆酸对于肝脏及其他疾病的临床诊断意义进行了综述,并对甘胆酸检测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陈钟  肖峻 《山西临床医药》2010,(12):890-893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48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11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给予阿德福韦酯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对照组56例,单用阿德福韦酯治疗,并均给予常规保肝、对症、支持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8周。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肝功能指标、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水平、肝纤维化指标及B超检查,并进行Child-Pugh评分。结果: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血清肝功能指标改善,Child-Pugh评分下降,HBV DNA载量下降,肝纤维化指标下降,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配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Child-Pugh评分及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抗肝纤维化及改善肝功能效果明显,优于单用抗病毒药阿德福韦酯,而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甘胆酸检测在慢性肝病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35例慢性肝病患者按病情程度分成慢性肝炎轻度组(32例)、中度组(18例)、重度组(8例),肝硬化组(62例),肝癌组(15例),同时选取2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对象血清甘胆酸的含量。结果慢性肝炎各组及肝硬化、肝癌组血清甘胆酸均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甘胆酸水平在慢性肝炎各组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血清甘胆酸较正常人升高,慢性肝炎患者随着病情加重血清甘胆酸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