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永辉  施志雄 《广西医学》2004,26(9):1277-1278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心室晚电位 (VLP)及心率变异 (HRV)的改变 ,探讨VLP、HRV对冠心病病情预测及心脏事件发生的防治。方法 随机分为冠心病组 73例 ,对照组 6 0例。检测VLP的QRS终未 4 0UV以下振幅的持续时间 (D40 ) ,QRS终未 4 0ms内的均方根电压 (V40 ) ,经滤波后QRS总的持续时间 (QRST)。检测HRV的各种指标 :全程NN间期标准差 (SDNN) ,全程NN间期之差的均方根 (RMSSD) ,NN5 0除以总的NN间期的个数 (PNN5 0 ) ,低频段功率 (LF)与高频段功率 (HF)之比 (LF/HF)。结果 冠心病组VLP阳性率 2 6 0 3% (19/ 73) ,对照组阳性率 6 6 7% (4 / 6 0 )。冠心病组SDNN(99 5 1± 6 5 6 )ms、RMSSD(2 2 4 2±6 5 7)ms,PNN5 0 (5 4 0± 3 0 8) % ,LF/HF(4 38± 3 36 )。对照组SDNN(14 2 76± 79 6 6 )ms,RMSSD(2 7 89± 12 89)ms ,PNN5 0 (9 18±8 5 3) % ,LF/HF(1 5 2± 1 4 9)。经统计学处理两组SDNN、RMSSD、PNN5 0、LF/HF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冠心病组VLP、HRV均有显著性改变 ,提示冠心病患者存在心肌电活动异常及自主神经功能损害 ,存在心脏事件发生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2.
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 (NIDDM)患者心率变异 (HRV)改变及HRV的昼夜节律性。方法 观察 2 8例NIDDM患者及 30例健康人 2 4h白天段及夜间段心率变异长程时域及 2 4h频域分析。结果 NIDDM组HRV各指标SDNN ,RMSSD ,PNN5 0 ,SDANN ,LF ,HF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1 ) ,NIDDM组白天与夜间各段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NIDDM患者HRV降低 ,HRV昼夜节律性丧失。HRV是检测早期NIDDM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简单而敏感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指标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210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Holter),分析HRV各相指标:SDNN[所有窦性心率R-R(NN)间期的标准差],SDANN(全程记录中每5分钟NN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PNN50(全程记录中相邻NN间期差值>50ms的个数)和RMSSD(相邻NN间期差值的均方根)。同时测定肾功能指标血清肌酐(Scr),根据Scr分为EH肾功能正常组58例、肾功能不全代偿期61例、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37例、肾功能衰竭期33例、尿毒症期21例。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着肾功能损害程度的加重,心率变异性的各项指标SDNN[所有窦性心率R-R(NN)间期的标准差]、SDANN(全程记录中每5分钟NN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PNN50(全程记录中相邻NN间期差值>50ms的个数)、RMSSD(相邻NN间期差值的均方根)均逐渐降低。相关性检验进一步证实原发性高血压患者SDNN、SDANN、PNN50、RMSSD与血肌酐呈负相关。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着肾功能的减退,心率变异性下降,自主神经调节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高尿酸血症对心率变异及 QT离散度的影响。方法 :高尿酸血症组 5 6例 ,对照组 5 6例。采取禁食 12 h静脉血 2 ml检测血尿酸 ,测定心率变异及 QT离散度。结果 :高尿酸血症组 QT离散度 (QTd)高于对照组 (P <0 .0 1)。心率变异(HRV )各种指标 :全程 NN间期标准差 (SDNN ) ,高尿酸血症组低于对照组 (P <0 .0 1)。全程 NN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RMSSD) ,高尿酸血症组较对照组低 (P <0 .0 1) ,NN5 0除以总的 NN间期的个数 (PNN5 0 ) ,高尿酸血症组低于对照组 (P <0 .0 5 )。低频段功率 (L F)与高频率功率 (HF)之比 (L F/ HF) ,高尿酸血症组较对照组高 (P <0 .0 1)。结论 :高尿酸血症对心率变异及 QT离散度有明显的影响 ,对自主神经有损害。可作为监测心血管事件发生的一种指标。  相似文献   

5.
方永辉  黄耀强 《医学文选》2004,23(5):585-586
目的探讨心律变异(HRV)及QT离散度对糖尿病病情预测的价值。方法糖尿病组50例,健康对照组60例,检测空腹血糖、血脂、QTd及心率变并的各种指标(SDNN、RMSSD、PNN50、LF/HF)。结果糖尿病组空腹血糖高于对照组。糖尿病组SDNN、RMSSD时间短于对照组(t=4.23,t=3.19,P<0.01)。PNN50低于对照组(t=5.06,P<0.01)。LF/HF大于对照组(t=5.50,P<0.01)。糖尿病组QTd值大于对照组(t=8.02,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HRV及QTd有显著性改变,提示有自主神经功能损害,可作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心脏猝死高危因素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室性早搏负荷量与心率变异性(HRV)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40例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室性早搏患儿,纳入观察组。选取同期于该院体检的46名健康儿童纳入对照组。根据室性早搏负荷量将观察组患儿分为低负荷组(77例)、中负荷组(40例)与高负荷组(23例)。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HRV相关指标,包括全部正常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NN)、每5 min的正常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ANN)、全部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RR间期差值大于50 ms的百分数(PNN50)、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和LF/HF。比较不同负荷组HRV相关指标的差异。分析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室性早搏负荷量与HRV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儿SDNN、SDANN、RMSSD、PNN50、HF、LF、LF/HF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负荷组SDNN、SDANN、PNN50、LF值均低于低负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负荷组SDNN、SDANN、RMSSD、PNN50、HF、LF、LF/HF值均低于低负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负荷组SDANN、PNN50值均低于中负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室性早搏负荷量与SDNN、SDANN、RMSSD、PNN50、HF、LF、LF/HF均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室性早搏患儿的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受损,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受损程度随室性早搏负荷量的增加而加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EH)的降压疗效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口服替米沙坦80mg,共12周。记录用药前后24h动态血压和24h动态心电图,比较24h动态血压指标、心率变异(HRV)的时域和频域指标,并与4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EH患者相邻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正常相邻R-R间期差值(RMSSD),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大于50m s的窦性心律(PNN50),高频功率(HF)明显下降(P<0.05),低频功率(LF)不变,低频功率/高频功率(LF/HF)值增加(P<0.05)。EH患者应用替米沙坦后,24h平均收缩压(24hSBP)、24h平均舒张压(24hDBP)均明显下降,SDNN、RMSSD、HF增加,LF/HF值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HRV下降。替米沙坦降低血压同时提高HRV,改善高血压的自主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M_(2.5)对大鼠心率变异性(HRV)及心率的影响。方法将16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8)和PM_(2.5)染毒组(n=8),适应性喂养1周后,PM_(2.5)染毒组大鼠给予PM_(2.5)混悬液(10 mg·kg~(-1)·d~(-1))气管滴注,空白对照组大鼠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气管滴注,隔日1次,共3次。末次染毒后24 h麻醉动物,记录大鼠心电图,应用BL-420F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测定大鼠平均心率及心率变异性(HRV)相关时域和频域指标。结果 PM_(2.5)染毒组大鼠正常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NN)、正常连续窦性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以及低频功率/高频功率(LF/HF)分别为(3.69±0.54)ms、(3.08±0.57)ms、(302.53±36.98)ms2·Hz~(-1)、(42.75±7.10)ms~2·Hz~(-1)、7.32±1.07,空白对照组大鼠SDNN、RMSSD、LF、HF及LF/HF分别为(1.68±0.20)ms、(1.69±0.31)ms、(175.69±28.22)ms~2·Hz~(-1)、(29.42±3.88)ms~2·Hz~(-1)、5.82±1.27,PM_(2.5)染毒组大鼠SDNN、RMSSD、LF、HF及LF/HF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PM_(2.5)染毒组大鼠平均心率为(446.86±25.31)次·min~(-1),显著快于空白对照组的(359.17±36.27)次·min~(-1)(t=8.361,P<0.05)。结论 PM_(2.5)暴露能够降低大鼠的HRV,加快大鼠的心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HRV)对早期发现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心脏植物神经病变的意义。方法:应用24h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84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84例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与84名正常人对照,比较三组SDNN、SDANN、RMSSD、PNN50、HRVI、TP、LF、HF和LF/HF。结果:T2DM组和EH+T2DM组的SDNN、SDANN、RMSSD、PNN50、HRVI、TP、LF和LF/HF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EH+T2DM组较T2DM组也有明显变化。结论:T2DM+EH组与T2DM组相比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害程度更加明显,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危险性增加,应定期检查,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0.
方永辉  黄耀强 《微创医学》2004,23(5):585-586
目的探讨心律变异(HRV)及QT离散度对糖尿病病情预测的价值.方法糖尿病组50例,健康对照组60例,检测空腹血糖、血脂、QTd及心率变异的各种指标(SDNN、RMSSD、PNN50、LF/HF).结果糖尿病组空腹血糖高于对照组.糖尿病组SDNN、RMSSD时间短于对照组(t=4.23,t=3.19, P<0.01).PNN50低于对照组(t=5.06,P<0.01).LF/HF大于对照组(t=5.50,P<0.01).糖尿病组QTd值大于对照组(t=8.02,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HRV及QTd有显著性改变,提示有自主神经功能损害,可作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心脏猝死高危因素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罗翔  宁全 《吉林医学》2012,33(28):6124-6126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4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天清晨7时口服缬沙坦,治疗前及治疗4个月后分别做24 h动态心电图测定患者HRV。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平均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差的均方根(RMSSD)、相差>50 ms的相邻RR间期占RR间期总数的百分比(PNN50)、高频成分(HF)明显增加(P<0.01),而低频成分(LF)及LF/HF则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HRV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66例原发性高血压心率变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往研究表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明显降低,本文通过动态心电图检测技术,探讨心率变异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选取6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另选33例血压正常患者为对照组,对99例全部研究对象均行24小时跟踪的动态心电图检查,心率变异指标包括SDNN、RMSSD、SDSD、pNN50、SDNNindex和SDANN,在高血压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之间比较上述心率变异指标。结果SDNN在对照组为(122.56±31.58)ms,在原发性高血压组为(102.21±31.67)ms;RMSSD在对照组为(44.09±34.79)ms,在原发性高血压组为(39.58±17.42)ms;SDSD在对照组为(41.09±27.05)ms,在原发性高血压组为(33.53±16.80)ms;pNN50在对照组为(9.63±12.78)%,在原发性高血压组为(4.88±3.95)%;SDNNindex在对照组为(42.15±23.01)ms,在原发性高血压组为(31.67±11.22)ms。原发性高血压组的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RMSSD、pNN50、SDNNindex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DANN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明显降低,可能与迷走神经功能受损有关。24小时动态心电图是检测心脏自主神经张力的无创技术,用其来分析心率变异可用于评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是否有自主神经系统损伤及其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 2 4小时动态心电图 (Holter)中LownⅢ级以上室性心律失常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简称恶性心律失常 )与心率变异性 (HRV)的关系。【方法】 16 3例研究对象AMI发病后第 2周末作Holter检查和HRV分析 ,按Holter中有无恶性心律失常分为 2组 :①恶性心律失常组 ( 42例 ) ;②对照组 ( 12 1例 )。【结果】①恶性心律失常组第 2周末HRV时域分析指标SDNN、SDANN、SD、rMSSD、PNN50 及频域分析指标TF、LF、HF较对照组小 ,频域分析指标LF/HF比值较对照组大 ,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②第 2周末HRV指标总体标准差 (SDNN)≥ 5 0ms的研究对象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SDNN <5 0ms者 ,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AMI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HRV值减小有关 ,提示HRV减小可作为预测AMI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周冬翠  裴志勇  毕磊 《医学综述》2012,18(4):620-621
目的探讨高龄(≥70岁)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方法对高龄冠心病组(300例)与正常对照组(198例)的电信号进行研究,观察比较时域指标:连续24 h内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全程记录中每5分钟正常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RR间期差值>50 ms百分比(PNN50);频域指标:总功率(TP)、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结果冠心病组HRV的SDNN、SDANN、RMSSD、PNN50、HF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TP、L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冠心病患者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迷走神经活性降低,交感神经活动相对增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方法随机选择5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40例正常人进行24h心率变异性(HRV)分析。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HRV时域指标SDNN、SDANN、RMSSD、PNN50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1),左心室肥厚组HRV时域各项指标较非左心室肥厚组明显降低(P均<0.01)。结论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心率变异性降低,而且心率变异降低程度与心脏受损害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HRV)与心力衰竭(HF)患者房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9月舞钢公司总医院收治的84例HF患者作为观察组,并根据是否合并房性心律失常分为观察A组(合并心律失常,n=41)与观察B组(未合并心律失常,n=43),另选取同期处于心功能代偿期41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均于入院后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对比各组HRV相关指标水平变化情况,包括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NN之差>50 ms的个数占总窦性心搏个数的百分比(PNN50)、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高频功率(HF)、低频功率(LF)水平。结果观察A组、观察B组SDNN、RMSSD、PNN50、SDANN等HRV相关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A组各HRV相关指标低于观察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合并心律失常患者HRV通常低于未合并心律失常者,提示HRV与HF心律失常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老年高血压患者凌晨血压增高与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凌晨血压增高与心率变异(HRV)的关系。方法采用动态血压监测仪分析136例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凌晨血压特点。凌晨血压增高≥54.5mmHg判定为凌晨血压增高(MBPS,n=38),凌晨血压增高〈54.5mmHg判定为非凌晨血压增高(NMBPS,n=98),用动态心电图对其心率变异性的时域和频域参数进行分析。结果(1)与NMBPS相比,MBPS的凌晨收缩压、舒张压、脉压较高(P〈0.01)。(2)MBPS组的SDNN、SDANN、rMSSD、PNN50、LF、HF明显低于NMBPS组(P〈0.01或P〈0.05),MBPS组LF/HF明显高于NMBPS组(P〈0.05)。(3)凌晨血压与SDNN、SDANN、LF、PNN50呈负相关(P〈0.01或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凌晨血压增高与HRV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心脏变时性(CR)和心率变异性(HRV)的关系.方法 EH患者50例,健康对照组30例,行运动平板及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2组之间CR和HRV的差别,并分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EH组高血压组峰值心率、变时性指数、SDNN、PNN50显著低于对照组,LF/HF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峰值心率及变时性指数与SDNN、PN50显著正相关,与LF/HF显著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H患者有显著的CR及HRV的异常,表明EH患者存在心脏自主神经的损害;CR与HRV存在良好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李淑芸  张鹏 《海南医学》2016,(4):539-541
目的 观察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机体植物神经功能昼夜周期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甲亢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42例作为对照组,利用心电工作站计算出两组受试者的24 h心率变异性,比较两组的RR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低频段功率(LF)、高频段功率(HF)、低高段频率比(LF/HF)、极低频段功率(VLF)、植物神经平衡指数,以及两组受试者不同时期的短时频域指标差异情况,并分析观察组植物神经平衡指数与SDNN、RMSSD及LF/HF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SDNN、RMSSD及HF水平分别是(69.73 ± 13.61) ms、(13.04 ± 3.18) ms及(53.35±15.78) ms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6.65±12.02) ms、(29.67±5.82) ms及(221.45±50.12) ms2,LF、LF/HF、VLF及植物神经平衡指数分别是(502.36 ± 92.55) ms2、(5.94 ± 1.23)、(1 824.13 ± 239.02) ms2、(0.69 ± 0.16),均高于对照组的(404.82±51.37) ms2、(2.17±0.56)、(326.72±60.53) ms2、(0.38±0.12),以上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试者的VLF、LF及HF的差异主要分布在白天,其中HF为散在性差异,而LF/HF在白天无明显差异;根据Pearson法分析相关性发现,观察组植物神经平衡指数与SDNN及RMSSD均呈负相关(r=-0.648、-0.702;P=0.001、0000),与LF/HF呈正相关(r=0.728、P=0.000).结论 甲亢患者机体植物神经功能易发生昼夜周期的变化,临床主要表现在交感神经、迷走神经功能的异常以及心率变异性较差等方面,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R)拮抗剂坎地沙坦治疗对HRV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高血压组,给予口服坎地沙坦8 mg,每日口服1次,连续8周。服药前后做24 h动态心电图测心率变异(HRV)的时域和频域指标,并与5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原发性高血压组HRV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低(P〈0.01);坎地沙坦能明显降低血压,使时域指标SDNN、SDANN和SDNNI升高;RMSSD和PNN50轻度升高,频域指标VLF和LF下降,HF增加(P〈0.05或0.01),在降压的同时伴随HRV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改善。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HRV改变,坎地沙坦可有效提高HRV,改善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