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周鑫  陈付艳  刘世珑  刘鹏  孙波 《重庆医学》2016,(27):3854-3856
目的:分析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及术后生存期的高危因素。方法对2010年11月至2013年11月进行手术治疗的97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分析高危因素,包括:性别、年龄、髋部骨折类型、术前合并内科疾病及数目、麻醉方式、手术时机、ASA分级、围术期内输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下地负重时间及出院时间。所有患者进行电话随访2年或随访至患者死亡,记录患者的生存情况及死亡的原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各高危因素与围术期并发症及术后2年死亡率的相关性。结果年龄( P=0.040,OR=8.317)、术前合并症( P=0.001,OR=14.872)、手术时机( P=0.042,OR=6.270)、ASA分级(P=0.034,OR=12.299)、输血量(P=0.049,OR=4.650)及下地负重时间(P=0.001,OR=16.7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影响围术期并发症的高危因素;年龄(P=0.047,OR=5.374)、术前合并症(P=0.001,OR=17.324)及ASA分级(P=0.02,OR=13.4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影响术后2年生存率的高危因素。结论对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加强围术期的管理,术前全面系统评估,积极治疗合并症,制定适宜的手术方案,术后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的措施,争取早期下地活动,能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术前控制营养状况(CONUT)评分及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值(MLR)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本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4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根据患者术后1年的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n=101)与死亡组(n=39)。收集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等。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临床预后的危险因素。应用ROC曲线分析术前CONUT评分、MLR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死亡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ASA分级、CONUT评分、MLR与生存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示,ASAⅢ~Ⅳ级、APACHEⅡ评分升高、术前CONUT评分升高和MLR升高是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联合CONUT评分、MLR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不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4,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695、0.906...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老年髋部骨折类型、治疗方法与死亡率的关系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 1年1月至2013年12月手术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转子间骨折和股骨颈骨折的临床差异、病死率的差异,总结年龄、性别、骨折类型、手术时机、伤前健康状态、并发症、麻醉方式及术后并发症等资料,对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明确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死亡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获得1年随访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317例,男101例,女21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177例,股骨颈骨折140例,1年累计死亡5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股骨颈组(P=0.032),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术前待手术时间及手术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合并疾病数量、ASA评分、麻醉方式、术后并发症等因素在存活组与死亡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充分认识老年转子间骨折、股骨颈骨折的不同临床特点,合理制定治疗方案,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法、麻醉方式,改善术前健康状态,有助于降低术后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李绍光  刘智  孙天胜  任继鑫 《北京医学》2015,(11):1031-1035
目的 研究老年髋部骨折术后1年死亡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2年10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髋部骨折患者的资料,通过电话随访患者的健康状态,分析术后1年死亡率,通过病历总结分析年龄、性别、骨折类型、伤前健康状态、活动能力、合并症、手术时机、手术类型、麻醉方式和术后并发症等资料,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共收集资料完整患者184例,随访12~23个月,平均16.5个月,1年累计死亡30例,死亡率为16.3%.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合并疾病数量、合并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脑卒中后遗症、ASA评分、麻醉方式、伤前活动能力、术后并发症等因素在存活组与死亡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合并疾病数量、伤前活动能力及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影响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在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时应充分考虑到影响中长期死亡的危险因素,选择适当的麻醉及治疗方式,改善术前健康状况,将有助于减低术后的死亡率、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设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下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高危患者术后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快速通道,分析术后ICU快速通道建设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术后ICU快速通道建设前,即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创伤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95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8例术后转入了ICU(非快速通道ICU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转入ICU的危险因素。参考筛选得到的危险因素和临床实际,建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ICU快速通道的转入标准。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满足快速通道转入标准,术后转入ICU监护治疗的7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快速通道ICU组)纳入研究,与快速通道建设前转入ICU的患者(非快速通道ICU组)的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Ⅲ级(OR=4.260,95%CI:1.157~15.683,P=0.029)、院前时间≥48 h(OR=4.301,95%CI:1.212~15.266,P=0.024)、入院检查血红蛋白(Hb)<90 g/L(OR=7.97...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影响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手术安全性的相关因素,以期降低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的手术风险。方法随访2000年1月-2(Kr/年7月采用手术治疗的113例80岁以上的高龄髋部骨折患者,从患者伤前日常活动能力(ADL);入院时年龄、营养状况、心功能、肺功能、肝功能、肾功能;骨折类型、手术时机、手术方式10个方面进行入院身体状况评估,以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与否作为评价手术风险的指标,进行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手术安全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心功能、肺功能、伤前ADL水平,手术时机对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与否有明显影响,而其他因素无明显影响。结论心功能、肺功能、伤前ADL水平,手术时机是影响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手术安全性的主要因素。在选择手术治疗高龄髋部骨折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的影响,以降低手术风险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361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可能导致围手术期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术前合并糖尿病、术前合并高血压、低白蛋白、心功能不全、白细胞( 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升高、低血钾、全身麻醉、手术时间≥3 h、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及年龄为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P <0.05)。结论:重视术前及术中危险因素在预防和减少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手术耐受力及影响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因素.方法 :选取119例股骨粗隆骨折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人手术耐受力评价结果 分为手术组和非手术组.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评价手术组病人术后髋关节功能,并以病人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作为因变量,以可能影响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手术组病人手术耐受力评分为(78.6±12.2)分,明显优于非手术组的(61.8±10.1)分(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高龄、骨折时间长、非稳定型骨折、复位质量满意度低、术后恢复不佳、术后有并发症、行髋关节置换术、术前有合并症和术前ASA分级高的病人髋关节功能评分较低(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骨折时间长、非稳定型骨折、复位质量满意度低、术后恢复不佳和术前有合并症均为影响病人术后髋关节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 :髋部骨折手术前应对老年病人进行必要的手术耐受力综合评估,并针对术后影响髋关节功能恢复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及早干预.  相似文献   

9.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早期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早期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方法收集老年髋部骨折患者275例,对其临床指标进行分析。结果①股骨颈骨折及其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分别为125、150例。②将高度危险组、中度危险组及其相对安全组进行比较发现,三组间的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出现主要并发症、术后认知障碍或加重、术后30d死亡、术后平均住院天数及其术后康复A级或B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患者临床康复优良率达78.2%。与C、D级比较,A、B级患者的术前血红蛋白、术前白蛋白明显增高.术前合并认知障碍及其术前主要并发症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级比较,A、B、C三级的伤后手术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掌握好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具体的手术指征,对其采用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能够收到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人群髋部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65岁及以上髋部骨折患者771例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术前状况、致伤因素、入院前及术前有无抗骨质疏松药物干预、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及1年内死亡率。结果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771例,以跌倒(82.23%)为主要致伤因素,女性患者跌倒、滑倒的发生高于男性(P <0.05),男性患者高处坠落、车祸伤发生高于女性(P <0.05);术前患有合并症者658例(85.34%),合并症以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最为多见,其次为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术后1年内死亡率为17.77%,准备时间<2 d组死亡率为12.03%,> 2 d组死亡率为19.25%,2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早期手术可以缩短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及术后死亡率,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方法 选择衢州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8年9月间收治的74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谵妄的患者为谵妄组,198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未发生谵妄的患者为未谵妄组。对2组患者性别、既往谵妄病史、入院前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助听器使用、骨折类型、术前准备不充分、吸入麻醉、手术时间、术后有无低氧血症、术后发生剧烈疼痛等情况进行统计,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 结果 单因素显示既往谵妄病史、入院前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助听器使用、骨折类型、术前准备不充分、吸入麻醉、手术时间长、术后有低氧血症、术后发生剧烈疼痛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既往谵妄病史、入院前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助听器使用、骨折类型、术前准备不充分、吸入麻醉、手术时间长、术后有低氧血症、术后发生剧烈疼痛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既往谵妄病史、入院前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助听器使用、骨折类型、术前准备不充分、吸入麻醉、手术时间长、术后有低氧血症、术后发生剧烈疼痛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临床中要重视危险因素,做好治疗和护理,预防术后谵妄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阐明危险因素与老年股
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发生死亡的关系。方法:选择196例年龄大于65岁的股骨颈骨折
行关节置换术患者(男性64例,女性132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入
院时年龄、性别、受伤至手术的间隔时间、血清白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水平、术前并发疾病、美
国麻醉学会(ASA )术前身体状况分级和淋巴细胞数量与术后随访1年期间死亡率的关系
。结果:13例患者死于术后和随访1年期间,其中1例患者死于住院期间,其余12例患者死于随访期间;术后3个月患者生存率为99.5%,术
后6个月生存率为96.9%,术后1年生存率为94.8%;12例死亡患者ASA评分为Ⅲ级或Ⅳ级 (8例
为ASA Ⅲ级,4例为ASA Ⅳ级),11例患者血清白蛋白<35 g?L-1,12例患者血清淋巴细
胞数量<1 500 mL-1。死亡患者与存活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水平、淋巴细胞数量ASA分级比较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0.05),死亡患者与存活患者平均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受伤至手术间隔时间5 d内手术者与5 d后手术者死亡患者构成比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低血清淋巴细胞数量、并存2种以上疾病、血清白蛋白<35 g?L-1、血红蛋白<10 g?L-1和ASA术前身体状况Ⅲ级或Ⅳ
级是老年股颈骨折患者关节置换术后和随访1年期间发生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年龄、性别和受伤至手术的间隔时间长
短与术后及随访1年期间死亡发生无关联。
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femoral head replacement,FHR)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伤前日常生活能力较好的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intertrochanteric femoral fracture,IFF)患者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手术前后D-二聚体(D—dimer,DD)含量的影响因素以及与并发症的相关性,为临床预防、治疗并发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总结老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DD的测定结果,将78例DD检测数值进行手术前后及连续监测值对比,分析DD变化与并发症的关系。测定方法采用胶体金免疫渗透试验。结果78例术前DD阳性57例(73%),术后阳性61例(78%),术后并发症19例(24%),其DD值明显升高。老年骨折术后患者血浆中DD阳性率高于正常人群,术前并发症导致DD升高,其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也相应升高。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血浆中DD含量与并发症成正相关。围手术期常规检测DD对判断、预防手术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78例,分为2组,其中骨折48 h内手术为观察组,48 h后手术为对照组,比较2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病人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 0.01),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2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3、6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折48 h内接受手术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可获得与48 h后手术相同的治疗效果,并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病人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6.
回顾性分析建立老年髋部骨折快速诊治通道前后手术治疗的≥65岁髋部骨折患者277例,分甲、乙两组,两组性别、年龄、术前合并症及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平均受伤至手术时间、术后1年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行设计的术前评估系统得分与术后末次随访的健康调查简表(SF-36量表)得分(P=0.01).此通道的建立有利于缩短受伤至手术时间、降低术后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临床证实快速评估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0.25%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超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ASAⅡ~Ⅲ级,年龄81~106岁,具备能与正常人基本沟通能力的择期行髋部骨折手术的患者。手术结束前约30min经硬膜外导管给0.25%罗哌卡因5ml后连接自控镇痛输液泵,泵设置总量100ml,流量速度2ml/h,自控追加量2ml/次.自控间隔锁定时间为20min。测定术后4,8,12,24,36,48小时VAS,记录运动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镇痛效果均满意,运动恢复良好,无呼吸抑制、神经系统并发症及恶心、呕吐发生。结论0.25%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超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效果确切,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估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异体红细胞输血(allogeneic red blood cell transfusions,ABT)的需求及不同因素对ABT的影响。方法 对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因髋部骨折入住北京积水潭医院老年创伤骨科病房行手术治疗的1 112例老年(≥65岁)患者进行了研究。收集患者围手术期的资料,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ABT的危险因素。结果 1 112例患者中50.6%(563例)的患者围手术期有ABT记录。单因素分析显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ABT组的患者年龄更大、术中出血量(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IBL)更多,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入院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及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更低,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更长,手术持续时间更短,女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Ⅲ级、全身麻醉和不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所占比例更高。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入院Hb低、股骨粗隆间骨折、IBL多、高龄、BMI低、ASA分级≥Ⅲ级和全身麻醉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AB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ABT很常见,ABT与入院Hb低、股骨粗隆间骨折、IBL多、高龄、BMI低、ASA分级≥Ⅲ级和全身麻醉相关,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考虑降低围手术期ABT,针对不可变的危险因素则需早期充分备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