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选择性肾动脉内注射肾上腺素的肾静脉造影法对肾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效果及留置肾动脉、肾静脉导管,区域性溶栓对肾病综合征(NS)合并肾静脉血栓的治疗作用。方法:20例经肾静脉造影确诊有肾静脉血栓形成的NS患者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治疗基础上,用介入性经皮穿刺插管技术,将导管插入到肾动脉及肾静脉,固定后给尿激酶冲击继而予微泵以维持量持续7-14天区域灌注溶栓治疗。结果:20例区域溶栓患者,溶栓后7-14天水肿及腹水消退、尿量增加、尿蛋白减少、肾功能改善。随访并继续常规方法治疗3曲个月,15例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元明显出血副反应。结论:注射肾上腺素的选择性血管造影方法对肾静脉血栓诊断率高,肾动脉、静脉留置管区域灌注尿激酶方法溶栓效果好,可提高NS治疗缓解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肾病综合征 (简称NS)是临床常见病 ,肾静脉血栓形成是肾病综合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其发病率为 5 %~ 6 2 % ,平均为 35 % [1 ] ,一旦发生 ,临床常规利尿、抗凝治疗就不易使病情缓解 ,故严重影响患者的疗效和预后。我院自 1998年 8月~2 0 0 1年 10月对 12例经肾静脉造影确诊  相似文献   

3.
马雪银  于克波 《医学综述》1997,3(12):587-587
<正>肾病综合征由于凝血和纤溶功能紊乱,使血液呈高凝状态,患者可出现多部位、多系统血栓形成,其中肾静脉血栓形成高达8~33%。因此,抗凝和纤溶治疗已成为肾病综合征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笔者曾用肝素治疗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olrome,NS)并肾静脉血栓(Renal vein thrombosis,RVT)6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5.
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内静脉血栓形成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玲  赵金武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4):121-122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静脉血栓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典型症状、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可及时确诊,针对性治疗肾病综合征并选择抗凝、溶栓治疗。结果取得理想疗效。结论肾病综合征合并肾内静脉血栓的患者,应在针对肾病综合征本身治疗的基础上,消除肾内静脉血栓的诱因,并根据患者血栓形成的急缓及肾功能受累的程度等具体情况,选择抗凝、溶栓或介入治疗,能取得理想疗效,保护患肾功能。  相似文献   

6.
周兢  祁薇  陈新 《现代医学》2006,34(1):43-44
目的探讨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肾病综合征合并肾静脉血栓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8例临床高度怀疑合并肾静脉血栓形成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检查,对被诊断为合并肾静脉血栓的15例进行溶栓治疗前后的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对照。结果28例中15例有肾静脉血栓形成,超声检出率为53.8%;超声检查确认肾静脉血栓者溶栓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肾病综合征合并肾静脉血栓溶栓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血栓形成是肾病综合征(NS)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中肾静脉血栓(RVT)最为常见,国外报道NS患者RVT的发生率为5%-62%[1],国内报道为20%-45%[2,3]。并发RVT的NS病理类型中,以膜性肾病(MN),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PGN)为多,而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及微小病变肾病(MCNS)少见。继发NS者,狼疮肾的发病率较高,故认为NS是SLE患者发生RVT的显著危险因素[4]。NS发生RVT后,不仅会造成肾功能恶化,蛋白尿增加,转变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而且会促进其它部位血栓形成,随后两年死亡率曾经达90%[1]。R…  相似文献   

8.
肾病综合征下肢静脉血栓的介入检查和溶栓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病综合征时,血液呈高凝状态,是发生血栓的原因,而在治疗中应用利尿剂、激素及血管穿刺等是血栓形成的促发因素[1]。我们报道6例各种病理类型的肾病综合征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者溶栓前后血液凝固指标的改变,溶栓治疗方法及血栓的介入性检查的探讨。1 材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6例中女4例,男2例,平均年龄36.6岁,其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5例(中度系膜增殖2例,局灶节段硬化2例,微小病变1例),狼疮性肾炎(型)1例。1.2 介入放射检查 3例作介入放射检查:1例完全性阻塞,1例并下腔静脉不完全性阻塞,1例不完全性阻塞。另外3例则根据临床症状及彩色…  相似文献   

9.
肾病综合征(NS)是一组常见的临床症侯群,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血栓栓塞性并发症,其中以肾静脉血栓最常见。一旦出现上述并发症则会使原来的病情加重,如果能够早期发现并给予及时的处理,病情可在短期内得到控制。现将NS合并肾静脉血栓的原因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报告  例 1:患者 ,男 ,5 0岁。因腹胀、双下肢浮肿 40 d入院。患者于 40 d前无诱因出现颜面及双下肢浮肿 ,腹胀 ,少尿 ,在当地县医院查尿蛋白 ( ) ,予强的松 2 0 mg/ d,口服 ,静脉应用利尿剂治疗 ,浮肿减轻 ,但腹胀明显加重。入院时查体 :体温36 .6℃ ,脉搏 72次 / m in,血压 10 5 / 75 mm Hg(14/ 10 k Pa)。眼睑无浮肿 ,心肺无异常。腹膨隆 ,腹壁静脉无曲张 ,肝脾未触及 ,右侧上输尿管有压痛 ,双肾区叩击痛 ,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重度指凹性浮肿。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Hb144 .3g/ L,WBC7.1× 10 9/ L ,PL T 6 0 0× 10 9/ …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肾小管间质病变的病理与临床特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中肾小管间质病变的临床意义.方法84例成人PNS按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组,比较三组临床特征的异同.结果重度肾小管间质病变组高血压、贫血、血肌酐升高、肾小管功能受损发生率高,病程长、激素疗效差,与轻度病变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重度病变组均伴有明显的肾小球硬化.结论伴有重度肾小管间质病变的PNS患者其临床、病理特点不同于轻度病变患者,肾小管间质病变是影响肾小球疾患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微小病变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衰竭的临床病理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小病变肾病综合征(minimal change nephrotic syndrome,MCNS)并发特发性急性肾衰竭(idiopathic acute renal failure,IARF)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成人MCNS并发IARF(肾衰组)临床病理表现及转归情况,随机抽取成人MCNS无并发急性肾衰竭15例(非肾衰组)作对照。结果:肾衰组血肌酐为(307.7±168.6)μmol/L,少尿型占73.3%(11例),急性肾衰竭好转率为86.7%(13例)。与非肾衰组相比,肾衰组水肿程度较重,收缩压水平较高(P〈0.01);肾衰组肾小管上皮细胞浊肿和肾小管上皮细胞扁平化发生率较高(P〈0.01),肾小管腔内蛋白管型的发生率较高(P〈0.05);肾病综合征的缓解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较长(P〈0.01)。结论:成人原发性MCNS并发IARF患者临床上水肿程度较重和收缩压水平较高,病理表现主要为急性肾小管损伤,肾功能损伤多呈可逆性质,预后好。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肾上腺皮质激素是诱导肾病综合征(PNS)缓解的首选药物,但因需大剂量,长疗程,可发生不同程度的合并症。本研究旨在比较不同激素治疗方法,筛选出疗效好、副作用少的给药方法。研究方法 122例PNS患儿随机分为3组,分别按qd、qod和分次疗法施以激素后,劝态观察临床症状、尿蛋白和血液生化检测及副作用等指标,统计学处理采用卡方检验。研究结果qd、qod、分次疗法组有效率分别为97.62%、97.5%、97.5%,三组近期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水肿消退时间及尿蛋白消失时间qod组(分别为17.57±11.1天,46.14±17.8天)较qd组(10.08±7.0天,21.89±15.49天)和分次疗法组(11.47±14.68天,21.62±16.32天)长(P<0.05),后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疗法激素副作用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分次疗法组发生率最高,qd组较低,qod组最低。结论对小儿PNS首始治疗应采用每日凌晨顿服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肾病综合征患者停用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后的骨质疏松恢复情况.方法 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检测79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停用糖皮质激素1年后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情况,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史、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时间和累积剂量;分析影响骨质变化的因素.结果 79例患者中骨密度正常者占61%,骨量减少者占39%.应用糖皮质激素时间越长的患者骨质恢复相对较慢.结论 肾病综合征患者停用激素1年后骨密度可以恢复,且应用激素时间短者恢复快.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肝素联合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对血脂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确诊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68例患者随机分组,分别给予激素治疗(对照组)和肝素联合激素治疗(治疗组),分析两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脂、肾功能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完全缓解率93.9%,对照组完全缓解率88.6%,两组相比,P>0.05。治疗组在治疗4周时血总胆固醇降至接近正常,对照组在治疗12周时血总胆固醇降至接近正常,治疗组在治疗8周时血甘油三酯降至正常,对照组在治疗12周时血甘油三脂降至正常,两组相比,P<0.05。治疗组全部患者肾功能正常,对照组11.4%进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治疗组无发生血管栓塞,对照组2例发生血管栓塞。两组均无发生严重副作用。结论 肝素联合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能更有效地降低血脂,降低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无严重副作用。  相似文献   

16.
林娜  刘运广  覃远汉 《右江医学》2010,38(4):384-385
目的了解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的病理类型变化情况。方法对49例RNS患儿进行重复肾活检,观察对比前后2次肾活检的病理类型变化。结果第1次肾活检至重复肾活检的时间为10~48个月,平均20.6个月。病理类型发生改变者12例,改变率为24.49%,转型最多为MCD(9例,75.0%),其次为MsPGN(3例,18.75%),FSGS、IgAN、MPGN和MN未发现转型。结论对临床上疗效不佳的RNS患儿,应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并观察疗效,如疗效仍不佳者,应尽快重复肾活检,及时了解病理变化,调整和制定新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128例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并发急性肾损伤分为AKI组和非AKI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结果显示,AKI组平均年龄明显大于NAKI组(P 〈 0.05),AKI组重度浮肿、感染发生率、Hb、Bun/Scr及24 h尿蛋白平均高于NAKI组(P 〈 0.05),24 h尿量、白蛋白低于NAKI组(P 〈 0.05);AKI组微小病变患者平均年龄明显大于NAKI组(P 〈 0.05),系膜增生性病变患者平均年龄小于NAKI组(P 〈 0.05),且AKI组肾间质病变的发生率高于NAKI组(P 〈 0.05).结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损伤的发生于多种因素有关,应积极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急性肾功能衰竭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肾功能衰竭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20例,观察病人的临床表现,衰竭脏器与预后,并将透析与非透析疗法的转归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急性肾功能衰竭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病人随衰竭脏器数目的增加,死亡率明显增高,采用透析治疗可明显降低死亡率。结论:急性肾功能衰竭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死亡率极高,且随衰竭脏器的数目增加死亡增高,在病情允许的条件下及早透析治疗,可以提高病人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肝素在肾病综合征 (NS)并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中的治疗作用 ,将 38例NS并AR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 ) 18例 ,治疗组 (B组 ) 2 0例 ,A组常规综合治疗 ,B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肝素钠 1个疗程 10天 ,观察两组仍少尿例数 ,需血透例数 ,尿蛋白、血脂、肾功能、肾有效血流量以及B组用药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显示 :B组比A组少尿及需血透例数 ,血尿素氮、血肌酐显著减少 ,肾有效血流量显著增加 (P均 <0 .0 5 ) ,尿蛋白、血脂的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B组治疗后比治疗前除红细胞比容外血液粘滞性下降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认为肝素疗法治疗NS并ARF有明显疗效 ,优于常规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