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井坤娟  赵青兰  王四宝 《护理研究》2008,22(28):2614-2616
[目的]探计教育干预对高职护生焦虑、抑郁的影响,为护理教育者有针时性地进行教育与引导提供依据.[方法]时菜高校护理学院三年制高职一年级和二年级护生采用心理、学习.人际交往等综舍干预,干预前后应用状态焦虑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高职护生的焦虑、抑郁评分与干预前比较明显降低,其中女护生的焦虑评分与干预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学习、人际交往等综合干预可缓解高职护生的焦虑、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某卫生学校高职护生临床实习前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其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三年级和四年级护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同时对四年级护生实施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SCL-90各因子评分情况.[结果] 四年级护生SCL-90各症状因子评分中强迫症、躯体化、抑郁评分最高;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7项症状的因子评分均高于三年级护生(P<0.05);四年级护生干预后7项症状因子评分均低于干预前评分(P<0.05).[结论]高职护生临床实习前普遍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可改善高职护生实习前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3.
蒋妙华 《全科护理》2008,6(33):3019-302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癌症病人家属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的癌症病人69例,对病人进行常规治疗和健康教育,在此基础上对病人家属进行心理干预及行为干预。在干预后第5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其效果。[结果]综合干预后病人家属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结论]综合干预能减轻癌症病人家属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提高健康意识和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高职护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量表对313名高职护生进行调查。[结果]高职护生人际交往效能感总分为(143.48±15.50)分;高职护生人际交往效能感得分在性别、年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家庭来源、学生干部、参加社团活动等方面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职护生人际交往效能感有待进一步提高。高职护理院校应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加强护生人际交往技能的训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病人抑郁、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病人情绪状况,并给予护理干预,包括妇科恶性肿瘤病人的宣教、放松内心意象法、加强社会支持、正确指导性生活、药物治疗等,然后比较护理干预前后的SAS、SDS评分。[结果]妇科恶性肿瘤病人存在明显的抑郁、焦虑心理,评分与国内常模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抑郁、焦虑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恶性肿瘤病人存在明显的抑郁、焦虑心理,给予护理干预后抑郁、焦虑水平可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何见平 《全科护理》2016,(8):849-850
[目的]分析90后高职护生实习初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自行设计的开放式问卷对实习初期的160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90后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90后高职护生在实习初期焦虑和抑郁程度明显高于常模,且实习医院级别越高,焦虑、抑郁发生率越高,实习所在城市级别越高焦虑、抑郁发生率越高。[结论]90后高职护生在实习初期心理健康状况比大学生常模差,易产生焦虑、抑郁心理,作为护理教育者此期更应多关注护生的实习生活,及时了解实习生的心理变化,以便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帮助其尽快适应实习生活,顺利完成实习任务。  相似文献   

7.
蒋颖 《护理研究》2011,25(31):2855-2856
[目的]调查实习前不同学历护生焦虑、抑郁发生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采用现场问卷调查法,对即将实习的510名护生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试。[结果]大专及本科学历护生SAS评分44.46分±5.41分,中专护生SAS评分46.79分±7.80分,中专护生明显高于大专及本科护生(P<0.001);大专及本科护生SDS评分0.44±0.09,中专护生SDS评分0.50±0.09,中专护生明显高于大专及本科护生(P<0.001)。[结论]中专护生的焦虑、抑郁发生情况较大专及本科护生严重。应关注实习护生的心理状况,针对不同学历护生的特点给予正确引导,减少焦虑、抑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高等职业护生焦虑状态,探讨其相关因素,为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与引导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状态焦虑量表(SAI)及自行设计的相关因素问卷,对726名高等职业护生进行调查。[结果]高等职业护生SAI均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及高校大学生,且与学习负担、学习成绩、人际交往、专业的发展、就业前途、经济情况等因素有关。[结论]高等职业护生存在较严重的焦虑状态,学习负担、人际交往、就业、经济情况是其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叙事医学模式在鼻咽癌病人心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6月首次确诊鼻咽癌的病人203例,病人均根据治疗不同阶段接受5次叙事医学模式的心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病人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恐惧程度评定情况。[结果]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降低,恐惧程度减轻,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叙事医学模式对鼻咽癌病人进行心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病人焦虑、抑郁与恐惧的心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生训练对实习护生焦虑、抑郁情绪状态及压力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新入镇江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实习的60名护生,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人。干预组接受维持8周的自生训练,在干预前、干预后第2个月及第6个月,使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贝克抑郁自评量表(BDI)及知觉心理压力量表(CPSS)比较两组实习护生焦虑、抑郁情绪状态和压力水平的变化。[结果]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实习护生焦虑、抑郁情绪及压力水平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不同时间焦虑、抑郁情绪及压力水平总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生训练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实习护生的焦虑、抑郁情绪,降低其压力程度。  相似文献   

11.
蒋颖 《山西护理杂志》2011,(11):2855-2856
[目的]调查实习前不同学历护生焦虑、抑郁发生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采用现场问卷调查法,对即将实习的510名护生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试。[结果]失专及本科学历护生SAS评分44;46分±5.41分,中专护生8AS评分46.79分±7.80分,中专护生明显高于大专及本科护生(P〈0.001);大专及本科护生SDS评分0.44±0;09,中专护生SDS评分0.50±0.09,中专护生明显高于大专及本科护生(P〈0.001)。[结论]中专护生的焦虑、抑郁发生情况较大专及本科护生严重。应关注实习护生的心理状况,针对不同学历护生的特点给予正确引导,减少焦虑、抑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合作办学中护理本科生异校学习期间的心理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UCLA孤独量表等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生异校学习期间焦虑、抑郁、孤独得分均明显高于常模,一、二年级无明显差异(P>0.05),主要与来自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压力有关。结论护生在异校学习期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应针对其面临的压力采取个体化管理措施,提高护生的适应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异校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13.
秦淑英 《护理研究》2014,(6):2069-2070
[目的]探讨高职护生择业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高职院校相关部门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护生择业焦虑现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自编高职护生择业焦虑原因问卷对116名临近毕业的高职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并与国内常模比较。[结果]高职护生择业焦虑总体标准分为(49.27±9.07)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职护生择业焦虑主要与就业竞争压力、缺乏就业支持、自信心不足、担心就业前景等因素有关。[结论]临近毕业高职护生存在一定程度的择业焦虑,管理者应重视护生的焦虑状况,及时进行心理疏导,降低高职护生的择业焦虑水平,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秦淑英 《护理研究》2014,(17):2069-2070
[目的]探讨高职护生择业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高职院校相关部门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护生择业焦虑现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自编高职护生择业焦虑原因问卷对116名临近毕业的高职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并与国内常模比较。[结果]高职护生择业焦虑总体标准分为(49.27±9.07)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职护生择业焦虑主要与就业竞争压力、缺乏就业支持、自信心不足、担心就业前景等因素有关。[结论]临近毕业高职护生存在一定程度的择业焦虑,管理者应重视护生的焦虑状况,及时进行心理疏导,降低高职护生的择业焦虑水平,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的效果。[方法]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参与本研究病人的心理状态并进行心理干预,评价心理护理干预效果。[结果]SDS评分组间比较干预前试验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试验组与对照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AS评分组间比较干预前试验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试验组与对照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DS评分及SAS评分组内比较试验组干预后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抑郁和焦虑评分较高,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病人负面情绪。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在高职护生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92名高职护生随机分成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6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在到科实习第1天及结束时评估两组护生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护生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心理干预组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得分分别为(1.26±0.34),(1.54±0.45),(1.32±0.32)分,对照组得分分别为(1.54±0.41),(1.99±0.48),(1.98±0.51)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87,2.24,2.98;P<0.05);心理干预组护生抑郁、焦虑、敌对因子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8,2.78,3.04;P<0.05).结论 高职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前普遍存在紧张、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高职护生实习教学中恰当应用心理干预措施能显著提高实习教学效果,对实习阶段高职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癌症病人家属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的癌症病人69例,对病人进行常规治疗和健康教育,在此基础上对病人家属进行心理干预及行为干预。在干预后第5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其效果。[结果]综合干预后病人家属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结论]综合干预能减轻癌症病人家属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提高健康意识和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王芃  赵岳 《护理研究》2010,(2):450-451
[目的]通过综合疗法融入团体、个体辅导的方式减轻焦虑及躯体症状,提高护生的健康水平。[方法]使用学生基本资料调查表、Sarason考试焦虑量表、考试应激躯体症状问卷在连续两次期末考试期间对护理专业一年级8个班女性护生进行调查,筛选出存在中度及重度焦虑且有躯体症状的护生69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不予任何干预措施,实验组实施团体干预及个体辅导,在期末考试期间再次进行调查。[结果]两组干预后焦虑、躯体症状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干预前后焦虑、躯体症状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疗法融入团体、个体辅导方式可有效缓解护生焦虑及躯体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心理干预改善护生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探讨提高护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干预方法。[方法]选取我校护理专业学生为调查群体,运用心理测评和SCID访谈诊断,对筛选出的焦虑合并抑郁状态的护生共17人为干预组,实施团体和个体心理行为干预;选择焦虑抑郁得分最低且访谈诊断无焦虑抑郁的17名护生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护生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水平,并将结果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两组时间的主效应显著,时间和组别的交互效应显著,干预组在不同测量时间点的焦虑、抑郁分数变化显著,而对照组变化不显著。[结论]团体和个体心理干预相结合的干预形式可改善护生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20.
拇指再造病人心理干预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拇指再造术后病人的心理干预措施。[方法]对168例拇指再造病人,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心理问卷调查,分析心理特。董,实施系统心理干预,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结果]168例拇指再造病人经系统的心理干预后,SCL-90评分接近常模,且抑郁、焦虑检出率比干预前下降。[结论]对拇指再造病人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可明显减轻焦虑、抑郁心理,提高再造指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