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成人带状疱疹偶而侵犯面神经膝状节,引起以面神经瘫痪为主的一组症状,名为Hunt综合征。本文报告12例,并作了外周血酯酶标记T细胞的动态观察。 一般资料 12例中男8例,女4例。平均年龄为40.9(16~70)岁。病前患有感冒发烧史者5例,另7例伴有其它慢性躯体疾病。临床表现:耳部疱疹12例(右侧8例,左侧4例);耳部剧痛11例,轻度发烧2例,患侧头痛1例;眩晕9例(其是1例不能站立、2例伴有恶  相似文献   

2.
3.
中枢神经系统(CNS) 作为一免疫特殊区域已为人们所认识。发生于CNS内的免疫反应常仅反映于脑脊液(CSF)中,因而对CSF中免疫成份的分析便成为评价CNS免疫功能和特征的重要途径。但由于CSF的细胞甚少,致使在临床上对CNS细胞免疫功能的测定较之体液免疫困难得多。应用酸性非特异性酯酶标记外周血的T淋巴细胞,已证明是一种简便、可靠的方法。但用于脑脊液中者仅有很少报导。现将我们用此方法检查的21例结果报告如下,并结合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皮质醇紊乱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报告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观察67例脑血管意外患者血浆皮质醇的生理节律变化及对地塞米松过夜抑制试验反应的一动态变化。发现发病后1周,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患者较脑梗塞患者改变明显;发病后2周及4周开始恢复。认为血浆皮质醇午夜12时值上升明显,下降缓慢,各组间的差异显著,对观察脑血管意外患者血浆皮质醇值的生理节律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紫外线辐射血输注疗法对急性脑血管病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梗塞患者紫外线辐射血输注疗法+传统疗法组(UBI组)40例,传统疗法组(对照组)48例,脑出血患者UBI组46例,对照组45例,两组年龄、发病至开始治疗时间、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积分、伴发病积分和既往史积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4周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差值脑梗塞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脑出血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提示UBI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证明UBI疗法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近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6.
据苏联学者报道(2:101,1963),观察嗜酸性细胞的变化,有助于急性脑血管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判断预后。目前国内尚未见专题报道。我们对120例脑血管病的外周血嗜酸性细胞动态进行了观察,现初步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是脑血管疾病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探讨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动态血压的特点及其与脑 血管意外间的关系,我们对30例脑出血和45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动态血压测定(ABPM)并与20例一 期高血压患者的ABPM进行比较,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自血光量子疗法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48小时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用自血光量子疗法(又称经紫外线照射及充氧后的自血回输疗法)治疗急性脑血管病患者17例,首次治疗后进行即刻、24小时和48小时的疗效观察和甲皱微循环。耳垂血容量、脑电图的动态观察,现报告如下: 治疗方法 1.器械:石家庄市华行医疗器械厂产XL——200型血液辐射治疗仪。2.方法:采患者静脉血150~200ml缓缓流入含30mlACD液的石英玻璃瓶内,使血液与ACD液充分混匀后,将石英玻璃瓶置于血液辐劓治疗仪内,接通氧气,流量为5升/分,紫外线照射及充氧8~10分钟后,关闭光源,继续充  相似文献   

9.
急性脑血管病心律失常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急性脑血管病患并发心律失常情况,分析QTc间期与心律失常关系。方法用TCL-98-24小时动态心电图仪对82例脑血管病住院患进行动态心电图观察,分析心律失常发生率、类型及其与脑卒中的关系。结果82例(100%)均发生心律失常;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20例,52例(63.41%)出现严重心律失常,致命性室心律失常42例次;同一病例发生两种及两种以上心律失常的患共22例(26.83%);27例患长QT间期综合征(LQTS)患,25例(92.59%)发生严重心律失常。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患心律失常发生率非常高,特别是严重心律失常;建议在治疗原发病同时,常规做动态心电图检查或心电监护,特别是出现长QT间期综合征时,加强对心律失常的诊治。  相似文献   

10.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BUN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BUN观察史晓红,张善亮,徐景善,杨恺,郝聪琴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所具有的特殊功能,当发生急性脑血管病变时,不但有局部脑组织的损害,进而还造成全身各系统、器官的一系列生理、生化改变。尿素是人体蛋白质分解代谢的最主要终末产物,它在肝脏中合成...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经头颅CT证实急性脑血管病(ACVD)54例测定血清胃泌素,其中25例测定餐后两小时同泌素。病人组男性32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65.39;对照组39例,男性28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49.21岁。采用中国原子能科学院同位素所提供胃泌素放免药盒、由专人操作。病人组空腹血清胃泌素(185.46±106 20ng/L)与对照组(146.30±50.47ng/L)比较,P<0.025。分脑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2.
152例急性脑血管病血尿素氮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152例急性脑血管病血尿素氮的变化赵志军刘春凤王世凤郑艳香我们动态观察了152例急性脑血管病(ACVD)患者血BUN的含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52例ACVD患者系我院1994年~1996年住院者,均于发病后72小时内经CT确...  相似文献   

13.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钠、血钾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时血钠、血钾的变化及其与中风类型、病情轻重、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美国生产的Bekman系统E_4A~(TM)钠/钾/氧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入院后次日晨空腹血之血钠、血钾。结果 622例患者中出现低血钠101例,高血钠60例,低血钾183例,高血钾14例;低血钠和中风类型、病情轻重、预后有关,低血钾、高血钠与中风类型、病情轻重、预后无关,高血钾与中风类型、病情轻重无关,与预后有关。结论 低血钠可以作为判断急性脑血管病病情轻重、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主要来源于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的胞浆,是一种二聚体糖酵解酶,有二个γ亚单位,总分子量78kD,其中α—γ杂交型烯醇酶在血小板中合成。已知在严重头外伤后血浆NSE值升高与临床预后有关,并在各种神经系统疾病中发现脑脊液的NSE浓度升高。本文主要探讨脑血管病人NSE血浆浓度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选择61例住院病人,其中30例脑梗塞,13例脑出血,11例心源性脑缺血—缺氧,另7例心肌梗塞作为对照组。脑血管病人根据GOS(Glasgow  相似文献   

15.
急性脑血管病与血尿素变化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脑血管病与血尿素变化的临床分析陈世群,李秀生急性脑血管病(ACVD)是一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危重病;而血尿素的变化直接反映了患者机体代谢状况.血尿素的动态观察有利于决定治疗与判断预后。本文旨在探索血尿素升高的机理,结合我院住院病例作以下探讨。临床...  相似文献   

16.
急性脑血管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浓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5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和30例正常人血清NSE浓度.病例组包括脑出血20例,脑梗死30例.应用直线相关分析方法分析NSE 浓度与病灶大小、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对照组的NSE 浓度为(9.14±4.39)μg/ L ,脑出血组NSE 浓度为(26.30±14.59)μg/ L,脑梗死组NSE 浓度为(24.95±12.88)μg/ L,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 患者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NSE 浓度与病变的大小、病情严重程度( GCS 评分) 和预后( GOS 评分) 之间存在相关性(P《0.01) .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NSE 浓度明显增高, NSE 浓度的高低不仅为神经元损伤程度提供定量信息, 而且也是判断病情、评估预后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7.
急性脑血管病24小时动态血压及心电监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脑血管病人心电图改变已有报导,但采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报道不多,本组对我院93年~97年经CT确诊脑出血24例,脑梗塞36例采用24小时动态血压及心电监护的病人进行综合分析,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脑出血24例,原有高血压病史12例,其中基底节出血12例破人脑室3例,脑叶出血《例,小脑出血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丘脑出血4例,其中3例破人脑室,出血量最大80ml。脑梗塞36例,大面积脑梗塞4例。其中基底节19例,领顶枕叶6例,脑干3例,多发梗塞4例;60例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均在45~78岁之间,脑梗塞者有高血压病史14例,但已…  相似文献   

18.
电镜检测70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血小板聚集型和聚集数,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发现血小板聚集性与血脂、高血压无明显的关系,但同神经系体征有关。用川芎嗪和罂粟硷治疗,仅疗程结束后1~1.5月血小板聚集性方明显下降,但无效组则仍增高。认为血小板聚集性高不能完全以脑组织损害直接反应解释,而可能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脱水剂对急性脑血管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我院应用脱水剂对急性脑血管病的治疗结果,报导如下: 材料和方法根据1986年第二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关于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78 11(2):127),总结我院近几年来临床资料较完整的急性脑血管病共254例,其中包括脑出血112例,脑血栓106例,SAH36例,依其在治疗中是否应用脱水剂(指20%甘露醇)随机分为以下两大组: (一)一般治疗组,即在治疗中不应用甘露醇,只给予一般内科常规疗法,如降压  相似文献   

20.
急性脑血管病言语障碍临床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探讨急性脑血管病临床改变,言语障碍与病变部位的关系.通过200例(脑出血98例.脑梗塞102例)治疗观察,以寻求言语障碍康复。方法将病人行汉语失语检查法及神经心理学测试,并分析与病变部位的关系。结果200例中有言语障碍92例,占46%,其中失语症占34.8%,音韵障碍占38%,构音不全占27.2%;主侧半球病变48例,言语障碍占24%,构音不全15例,病变均位于脑干。这给康复治疗提出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