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量尿激酶椎管内注射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多为动脉瘤破裂所致,SAH后常出现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S)。自2000年9月-2004年9月我科采用脑脊液置换配合小量尿激酶椎管内注射治疗SAH病人21例,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治疗组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18-62岁,平均年龄54岁。对照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21-60岁,平均年龄53岁。所有病例均经MRI、CT证实。两组出血量、出血部位、临床表现等均无统计学差异。1.2方法所有病人均给以绝对卧床、通便、降颅压调整血压,尼莫地平、西比灵口服等常规治疗于24-72h后使中心静脉压维持在8-12cmH2O…  相似文献   

2.
脊髓蛛网膜炎椎管内注射地塞米松1例报告太岳林局职工医院(046505)赵石柱1985年我院收治1例脊髓蛛网膜炎,经椎管注射地塞米松治疗,收效明显,随访11年患者病情未见恶化,现报告如下:患者孙某,女,59岁,农民。主因双下肢不能活动月余,于1985年...  相似文献   

3.
4.
气胸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危急症之一 ,其中约 1/ 3气胸患者 2~ 3年内可发生同侧复发。我院采用胸腔内注射粘连剂治疗复发性气胸 16例 ,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方法应用粘连剂前均应用胸腔闭式引流治疗 ,首先行负压吸引闭式引流 ,使肺完全复张 ,为避免药物所致的剧烈疼痛 ,先注入适量的 2 %利多卡因 ,让患者转动体位 ,使胸膜充分麻醉 ,15~ 2 0min后注入粘连剂 ,即 5 0 %葡萄糖 40ml +卡那霉素 1.0 g或庆大霉素 3 2万U ,经引流管注入胸膜腔后 ,帮助患者多次反复转动体位 ,使药物在胸腔内尽可能均匀涂布 (尤其是肺尖 )。夹管观察 2 4…  相似文献   

5.
椎管内臭氧注射治疗腰背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腰背痛的治疗手段多样。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它本身还具有很强的抗菌和镇痛作用。利用这个特点,在影像学的辅助下,将臭氧注射到椎间盘内,氧化髓核蛋白多糖,并使髓核分子脱水和萎缩,能有效将椎间盘内的压力降低,缓解腰痛症状。该技术操作安全、简便,费用低廉,效果确切,是一种极有发展前途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研究椎管内硬膜外注射激素类等药物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70例,A组采用椎管内硬膜外注射1%利多卡因+得宝松。B组采用卧床休息加理疗,并口服活血化瘀类药物。结果: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管内硬膜外注射药物较传统的保守治疗效果显著,治疗方法简单,安全可行,其近期和远期疗效均较传统保守治疗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皮下氧气注射治疗瘙痒性皮肤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神经性皮炎患者和瘙痒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在口服及外用药物的基础治疗上加用皮下注射氧气治疗;对照组30例仅予相同口服药物及外用药物治疗,20 d为一疗程,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 9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皮下注射氧气治疗对瘙痒性皮肤病有一定疗效,但效果不显著,然因其操作简单、经济、安全,仍不失为基层皮肤科医生的一种辅助性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颈段椎管内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的应用及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高颈段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术前MRI确诊,并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实施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术后行MRI复查.结果:(1)本组52例中48例(92.30%)采用颈后正中入路,2例颈外侧入路(3.85%),2例...  相似文献   

11.
12.
脊髓粘连性蛛网膜炎,其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手术或脊髓腔注入药物引起的医源性损害是该病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就临床所遇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14.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常见急性脑血管病,约占脑血管病变的15%.SAH的病因较为复杂,但多为颅内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血管破裂.起病急,并发症多,且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病死率和致残率均高,约12%的动脉瘤破裂所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发病后尚未接受治疗即死亡,20%的患者死于入院后,再出血和迟发性血管痉挛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存活的患者有2/3保留永久的残废[1],故SAH严重威胁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近年来,虽然早期外科手术的开展使该病的死亡率有所下降,但早期手术并不适用于医疗技术不发达的基层医院,而且急性期的SAH患者又通常不能耐受长途搬运,故基层医院多只能采取让患者安静卧床、控制血压、扩容、脱水降颅压、止血和应用钙离子拮抗剂等传统治疗方法,这些治疗方法对头疼缓解率低且并发症发生率高.等量脑脊液置换法能较好地预防和减少脑血管痉挛和蛛网膜粘连等并发症,但对快速缓解患者头痛症状和降低脑疝发生的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本科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不等量脑脊液置换术加地塞米松鞘内注射方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8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脊部蛛网膜炎(蛛网膜粘连)引起四肢不同程度的瘫痪、丧失劳动能力的病人并非罕见,治疗比较困难。我科在1960年曾对脊部蛛网膜炎进行椎管内注射空气、静滴及口服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收到一定疗效,但是达到基本治愈的病例不多。此后我们于1976~1977年选择了脊部蛛网膜炎病人22例,收容住院进行椎管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收到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我们发现脊髓蛛网膜粘连的两种特殊X线表现,兹报道如下,对诊断有一定意义。 <例1>女性,14岁,哈萨克族。以双下肢疼痛麻木,截瘫一年两个月于1980年7月1日入院。早在1979年5月因两下肢疼痛、麻木、乏力,继而出现瘫痪收住它院,症状减轻而出院,借助拐杖尚可行走。于1980年4月双下肢瘫痪进行性加重,卧床不起,再治无  相似文献   

17.
<正> 我们试用椎管内注射地塞米松缓解灭囊虫治疗中所出现的脑症状加重,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二例报告如下。 例1 男性,36岁。三个月前有便绦虫节片史。头痛、呕吐,视物不清。双眼视乳头水肿,左眼眼底出血。血、脑脊液囊虫间凝试验均阳性,颅压2.45kPa,脑脊液白细胞0.04×10~9/L,蛋白0.35g/L。头部CT显示颅内多数小圆形低密度区。给予丙硫眯唑250mg日三次口服,20%甘露醇250ml加地塞米松10mg静点。服药第4天,病人剧烈头痛,呕吐,不能耐受而停用。4天后反应稍减轻,再次投给丙硫咪唑,2天后又出现剧烈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静脉联合椎管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对重症破伤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破伤风患者103例(含新生儿3例),将其分成2组,对照组为52例,观察组为51例。对照组采用破伤风抗毒素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采用静脉联合椎管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抽搐的次数明显变少,抽搐的时间缩短,住院的时间减少,观察组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静脉联合椎管内注射的方法治疗破伤风,能够减少患者的抽搐次数,缓解其抽搐的症状,降低其死亡率,减少其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鞘内注射治疗颅内感染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76例颅内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常规应用脱水、神经营养药物治疗的同时对照组静脉滴注头孢曲松100mg/(kg&#183;d);治疗组应用改进鞘内给药法:结果治疗组鞘内注射2~3次后,症状明显缓解,脑脊液中白细胞数及蛋白含量明显降低,糖含量明显升高,颅内压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在鞘内注射时首先减慢注射药物的速度,使药液缓慢进入脑脊液中,并间断注入生理盐水稀释,加速药物在脑脊液中的扩散,有效地降低了局部的药物浓度,同时加用少量地塞米松以减轻变态反应的程度,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八一年三月—八月,对44例无明显心、肺、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作了椎管内注射吗啡,观察其镇痛效果,均属良好,但也遇到了一例呼吸抑制的患者予以报导。病例资料: 44例患者中男12例,女32例,年龄最小者10岁,最大者66岁。 44例病种如附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