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20”急救出诊、外科患者术后、需行辅助检查的各类急危重症患者的转科、搬运是临床急需解决的难点问题。传统的方法需要多人转运,既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又增加了病人的痛苦,若搬运不当还可造成患者的再次损伤,致使病情加重。而且由于转运速度慢可错过患者急救的黄金时间。在急救转运颈椎、脊柱损伤患者时,由于转运时体位不对,搬运时操作不当,可造成患者的再次损伤,严重时可造成患者心跳、呼吸停止。在对病人转运时,由于人员不足、无人看护可因患者躁动而导致从担架上坠落,造成患者的再次损伤而引起医疗纠纷。我们自2008年自主研发使用易过床转运毯,通过临床试用,易过床转运毯是危急重症病人转运过床的非常简单,实用,安全,有效,便捷的工具,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21岁。因喷施农药对硫磷(1605)后,出现头痛、多汗、腹痛、气急而入院。患者于2003年7月23日上午8~12时许,在无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在棉田喷施农药对硫磷,约至下午3时许,患者开始出现头昏、头痛、多汗、恶心、腹痛等症状,且逐渐加重,约下午6时许,患者感有胸闷、呼吸困难,在家未做任何处理,于当日下午7时许至我院就诊。  相似文献   

3.
祁新武 《农垦医学》2005,27(3):219-221
目的:了解哈、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在患者住院时及出院时的心理状态,为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使用SCL-90自评问卷,调查一年来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在患者出入院时测评,对数据进行单因素t检验及单向方差分析。结果:患者家属SCL-90总分和阳性项目都高于对照组,入院时SCL-90的所有9个因子评分都显著高于对照组评分。出院时SCL-90的评分亦高于常模,且与住院时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在治疗精神病患者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其家属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4.
引起护患矛盾的相关因素 医生开具的化验单书写不清晰,发生收费错误及采血室护理人员之间相互推诿,使患者在诊室、收费处以及采血室之间来回奔波,产生焦急、烦躁情绪。当采血时,患者容易产生负面情绪,造成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矛盾的发生。护理人员在采血时服务不到位,技术不娴熟。在说话及操作时,态度生硬、冷淡,技术不熟练,不能一针见血而多次穿刺,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从而使矛盾发生。  相似文献   

5.
李秀华 《吉林医学》2007,28(9):1150-1150
患者,女,33岁,诊断继发型肺结核(浸润性)。于2007年1月20日9:30时入院。入院时患者精神好,体质消瘦,面色萎黄,咳嗽。经各种检查拍片后,于10:30时遵医嘱生理盐水500ml加雷米封0.4g、对氨基基水杨酸钠8g静脉滴注。静脉滴注10min后,大约滴进40ml液体时,患者自觉颈部发痒,出现红色散在米粒大小的丘疹。患者自觉口唇麻木、肿胀。观察患者双眼睑水肿、球结膜充血。无明显呼吸困难、胸闷、  相似文献   

6.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24 h动态血压检测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24h动态血压变化并给予护理干预,以减少本病对母婴的危害。方法应用BIOX-180型动态血压分析系统对50例轻、中、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进行无创伤性24h动态血压检测并给予护理干预。结果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压增高,存在昼夜节律变化.峰值在早晨8时-10时,下午15时~20时,谷值夜间1时-4时。轻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节律异常率为20%,中、重虔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昼夜节律异常率为65%.结论轻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24h动态血压有昼夜节律变化,呈勺型.轻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夜间血压下降明显,中、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夜间血压下降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我在值夜班时收治了一名老年患者。该患者在被送到医院时已经昏迷不醒,因此我们在诊断其病情时遇到了较大的困难。在向患者家属询问患者的病史后,我发现患者在当天吃午饭时曾摔碎了一个碗。老年人抓不牢东西是罹患脑卒中的一个信号。根据这一线索,我立即为患者进行了头颅CT等检查,结果发现其确实发生了脑卒中。令人惋惜的是,该患者在发病后整整延误了12个小时才来到医院接受诊治,  相似文献   

8.
黑色素瘤患者的预后取决于初诊时疾病的分期。在部分欧洲国家,患者就诊时肿瘤厚度明显大于其他国家,因此对生存带来不利影响。在英国,黑色素瘤患者就诊于二级医疗机构时,其肿瘤浸润厚度状况就是如此,因此5年总生存率,男性患者约为80%,女性患者约为90%。  相似文献   

9.
恶性肿瘤治愈率低、治疗时间长,多数患者在就诊时已到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机会。化疗就成了目前恶性肿瘤治疗的三大有效措施之一。但癌症患者在化疗时常常出现比较严重的毒性反应、并发症和其他意外情况。如消化道反应、血常规、肝肾功能异常、脱发等,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甚至影响化疗的正常进行。我科护士采取了有效的心理护理,缓解了患者的焦虑心理。创造舒适的环境、化疗时认真负责地观察病情、积极预防化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0.
David  A.  Morrow  James  A.  de  Lemos  Michael  A.  Blazing  顾佳 《美国医学会杂志》2006,25(4):230-230
背景: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就诊时B型心钠素(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浓度升高可影响其远期死亡率。目前,鲜有资料涉及BNP系列随访检测。 目的:明确ACS患者进入研究时(出院前)BNP浓度、门诊随访4个月时BNP浓度、门诊随访12个月时BNP浓度是否与临床预后有关。 设计、地点及患者:对4497名非ST段抬高ACS患者和ST段抬高ACS患者进行前瞻性观察研究。这些患者参加了Atoz试验的Z阶段研究,该研究于1999年至2003年在41个国家的322所急救医院展开。 主要观测指标:2年内全因死亡人数以及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新发病例数。 结果:在进入研究时(出院前)有4266名患者提供了BNP结果,在第4个月时有3618名患者提供了BNP结果,在第12个月时有2966名患者提供了BNP结果。随访期间,230人死亡,163人新发CHF。对患者的年龄、性别、肾功能、高血压、心力衰竭病史以及糖尿病进行校正后发现,BNP水平升高(〉80ps/mL)会继发死亡和CHF,无论是在进入研究时(111[21%]比246[7%];校正后的风险比[hazard ratio,HR],2.5;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2.0—3.3)、在第4个月时(34[19%]比125[4%];校正后的HR,3.9;95%CI,2.6—6.0)、还是在第12个月时(19[11%]比37[1%];校正后的HR,4.7;95%CI,2.5~8.9)均是如此。BNP水平在第4个月时才有所升高的患者出现死亡或新发CHF的危险增加(10[15%]比105[3%];HR,4.5;95%CI,2.3~8.6)。有些患者在进入研究和第4个月时BNP水平均〈80pg/mL,有些患者在进入研究时BNP水平有所升高。而在第4个月时BNP水平〈80ps/mL,与前者相比,后者出现死亡或新发CHF的危险略有增加(HR,1.7;95%CI,1.0~2.9)。 结论:ACS患者在门诊随访时定期检测BNP水平可预示死亡和新发CHF的风险。BNP水平不断发生改变,可影响远期临床预后,也为改进ACS患者治疗决策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许多医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往往感到无从下手,特别是在初次接触患者时,感到窘迫、紧张、焦虑,询问患者病史过于简单。不全面,同时在倾听患者诉说时,没有足够的耐心,经常导致患者不信任或拒绝配合检查。因此耐心倾听是医生应该掌握的基本沟通技巧,医学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培养与患者的沟通技巧,而倾听在人际沟通中是最重要的技巧,善于倾听方能更好的与患者沟通,更多的了解患者病情及病情变化特点,才能更准确全面地了解患者情况。  相似文献   

12.
在进行医疗方案讨论前,先评估老年患者的心智能力。 鼓励那些认知能力衰退的患者来找你看病时带着家庭成员。 老年患者每次拜访你时,更新他们的病史记录。 定期询问,检查老年患者是否过度用药或忘记用药——并且,将你的询问、检查记录下来,以在万一时候可作为证明文件。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艾司洛尔对全麻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随机两组患者(A组65例,B组60例),A组诱导时给予艾司洛尔,B组诱导时不给予艾司洛尔,分别于患者入室后安静10min(T1)、插管前(T2)、插管时(T3)、插管后1min(T4)抽取桡静脉血检测血糖和皮质醇,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及皮质醇之间的差异有无显著性来判断两组患者之间的应激反应有无差异,同时在T1、T2、T3、T4记录患者的心率和血压进行比较。结果T1、T2、T3时两组患者血糖及皮质醇差异无显著性,T4时,B组患者血糖及皮质醇明显高于A组,T2时A组和B组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均降低,而T3、T4A时A组改变不明显,B组心率和血压显著升高。结论艾司洛尔可以降低气管插管所致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20例ARDS患者带机时容量负荷与肺功能之间关系的观察,探讨ARDS患者带机时合适的CVP值。方法:观察20例ARDS在调整其容量负荷前后,CVP值变化与尿量、血压、血氧饱和度变化的相关性。结果:CVP值在8~10cmH2O时大多数带机的早期ARDS患者可获得在维持足够的心排血量时的较好的氧合。结论:在ARDS患者的治疗中,虽然低肺动脉压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减少患者的带机时间,但不可盲目脱水,尤其在ARDS患者带机时患者的CVP值在低于7cmH2O时多有心输出量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案例回放 患者杨某,女,54岁,连续几天在某医院门诊输液,第4天输注同一药品时出现头晕、头痛、呕吐等反应,医院立即停止输液并实施抢救,将患者转入该院ICU进行治疗。次日凌晨3时抢救无效患者死亡,死亡诊断为“急性溶血性贫血,DIC”。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对晚期肿瘤患者进行压疮预防与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4月~2013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4例晚期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在这34例患者中,有11例患者在入院时已经发生了压疮,有23例患者在入院时尚未发生压疮。对于已经发生了压疮的11例患者,我院根据其压疮的分期,采取相应的护理及治疗措施对其进行治疗,如给患者常翻身、勤擦拭、定期消毒、加用气垫床、加强营养等,并使用超激光及密闭性敷料对其进行治疗。对于尚未发生压疮的23例患者,我院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患者发生压疮,如建立相应的预防制度,增加患者的营养摄入,保护患者的皮肤不受损伤以及加强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等。结果:在进行预防及护理后,在入院时未发生压疮的23例患者中,无1例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压疮。在入院时已经发生压疮的11例患者中,有4例I期压疮患者、2例II期压疮患者,这6例患者的病情好转率达到100%;在3例III期压疮患者中,有1例患者死亡,有2例患者的病情好转,其病情的好转率为33.33%;在2例IV期压疮患者中,有1例患者死亡,有1例患者的病情好转,其病情的好转率为50%。结论:晚期肿瘤患者发生压疮的几率很高,因此,临床上必须采取科学的预防和护理措施以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来减少压疮的发生,进而减轻肿瘤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7.
彭涛 《大家健康》2016,(11):177-178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在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对策。方法:随机选取该院在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接受治疗的择期腹腔镜手术患者100例进行临床探究,并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治疗组患者在进行手术麻醉时选择舒芬太尼进行静脉注射,对照组患者进行手术麻醉时选择芬太尼进行静脉注射。结果:对两组患者的血压、体温进行对比,两组患者都没有明显的变化,对两组患者的心率、镇痛效果以及肌松效果、治疗前后的 SBP、DBP 进行对比,治疗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对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麻醉时,选择舒芬太尼作为麻醉药物整体对患者造成的影响小于芬太尼药物,因此可以将舒芬太尼作为对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麻醉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8.
心脑血管疾病突然发作时,患者通常知道采取舌下含药的方式进行紧急自救。如心绞痛突然发作或发生高血压危象时,患者可立即在舌下含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硝苯吡啶等药物。一般来说,只要用药方法正确,多数患者可在2~5分钟内控制症状,但有人在应用过程中有时却得不到好的效果,这主要是患者对“舌下含药”这种方法还不了解所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部外科手术患者在手术前后对健康知识的需求。方法采用问卷方式对100例腹部手术患者进行健康需求调查,然后将患者的需求分类归纳,进行统计。结果100%的患者关心手术的效果、手术及麻醉的安全性、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结论根据患者的健康需求,分别在术前、术后和出院时各阶段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使患者能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出院时患者对护理满意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肾区皮肤温度测量法在ICU昏迷患者体温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一2013年3月ICU病房中100例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在0时、4时、8时、12时、16时、20时、24时同时测量患者的肾区皮温、背部皮温和腋下温度(腋温)各7次。结果:腋温与背部皮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肾区皮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区皮温测量法是一种较为方便、准确、省时的测量方法,在ICU昏迷患者体温监测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