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于海英 《海峡药学》2012,(10):157-158
目的观察大黄对冠心病患者(CHD)血清中CRP、TNF-α及IL-6表达水平的干预作用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CHD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大黄,治疗周期为10周。另选取30名健康志愿者为正常组;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的CRP、TNF-α及IL-6水平,并对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实验组及对照组的CRP、TNF-α及IL-6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且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黄抑制CHD患者血清中CRP、TNF-α和IL-6的表达水平,从而减轻了冠状动脉的损伤和炎症反应,提高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血浆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及疗效。方法:80例COPD住院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吸氧、抗感染、止咳化痰及平喘等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片20 mg,qd,连用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浆IL-6、IL-8和IL-10水平的变化,并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血浆IL-6和IL-8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血浆IL-10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或0.01),且观察组下降或上升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症状均较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COPD的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作用机制与其能调节血浆炎症细胞因子的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依托考昔联合祛湿化瘀解毒定痛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2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6例予依托考昔联合祛湿化瘀解毒定痛汤治疗,对照组66例予依托考昔治疗.2组均治疗2周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积分及实验室相关指标,包括UA、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肌酐(Cr)、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炎性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环氧化酶-2(COX-2)情况.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 z.88%,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45%,统计分析显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治疗组(P<0.05).2组治疗后关节疼痛、红肿、活动受限评分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2组比较,治疗组评分更低,症状改善更为明显(P<0.05).2组治疗后UA、ESR、CRP、Cr、ALT及炎性相关因子IL-6、IL-1β、TNF-α、COX-2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但治疗组降低UA、CRP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托考昔联合祛湿化瘀解毒定痛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能通过多环节、多靶点作用来减轻或阻断局部炎性反应,最终抑制急性痛风的病程发展,快速缓解临床症状,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血浆炎症因子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控制颅内压、维持血压、血糖、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微循环等基础治疗,同时,对照组口服瑞舒伐他汀片10 mg,qd;观察组口服瑞舒伐他汀片20mg·L-1,qd。连用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炎症因子hs-CRP、IL-6和IL-8水平,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血浆hs-CRP、IL-6和IL-8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和P<0.01),且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结论:高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提高疗效,安全性较好,与降低血浆炎症因子hs CRP、IL-6和IL-8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至灵胶囊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9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48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替米沙坦片,1片/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至灵胶囊,2粒/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尿酸(U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93.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24 h尿蛋白定量、Scr、UA、TNF-α、IL-6、CRP、ET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NO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24 h尿蛋白定量、Scr、UA、TNF-α、IL-6、CRP、E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NO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至灵胶囊联合替米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甲亢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108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甲巯咪唑治疗,观察组同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三碘甲状腺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以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评价两组临床疗效以及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TT3、TT4、FT3、FT4水平以及血清IL-2、IL-6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TSH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TT3、TT4、FT3、FT4水平和血清IL-2、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SH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效果优于甲巯咪唑单一治疗,且不增加药品不良反应,可能与还原型谷胱甘肽降低机体自身免疫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   

7.
江承平  吴碧华  刘福  李毅  吴功柱 《中国药房》2008,19(24):1900-1902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浆TNF-α、IL-6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40例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2周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临床疗效及血浆TNF-α、IL-6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NIHSS评分、临床总有效率、血浆TNF-α及IL-6含量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浆TNF-α及IL-6、减少炎症细胞因子表达、改善脑血流灌注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加减辅助治疗小儿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对龈沟液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口腔科门诊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85例慢性牙周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牙周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予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2组连续治疗4周后,比较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龈沟液中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水平以及附着丧失(AL)、龈沟出血指数(SBI)及菌斑指数(PLI)。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0%(26/40),治疗组为93.33%(42/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龈沟液IL-1β、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龈沟液IL-1β、IL-6水平较同组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前,2组AL、SBI、PL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AL、SBI、PLI较同组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下降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加减辅助治疗小儿慢性牙周炎,能有效减轻患儿的龈沟液炎症反应,改善牙周组织损伤,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袁峰 《临床医药实践》2007,16(4):255-257
目的:观察正常血脂水平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早期白介素-6(IL-6)和高效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阿托伐他汀早期治疗对其干预效果。方法:将血脂水平正常的ACS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20 mg/d×4周)和常规治疗对照组(各40例),另选择同期健康对照者4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分析比较组间及两组ACS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和hs-CRP水平变化。结果:两组ACS患者血脂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其IL-6和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阿托伐他汀治疗2周时血脂水平无显著变化,但IL-6和hs-CRP水平显著降低(P<0.01),治疗4周时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IL-6、h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P<0.01),且显著低于常规对照组(P<0.05)。结论:血脂水平正常的ACS患者同样存在明显的炎症反应,阿托伐他汀具有独立于调脂的抗炎作用,其快速抗炎作用在ACS患者早期治疗中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依那西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62例R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片10mg,每周1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皮下注射依那西普25mg,2次/周,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配体相关分子-1A(TL1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17(IL-17)水平,以及晨僵时间、关节肿胀、压痛、疼痛评分变化,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和药品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L1A、TNF-α、IL-6及IL-17水平均较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晨僵时间均明显缩短,关节肿胀、压痛、疼痛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患者采取依那西普联合甲氨蝶呤进行治疗,能降低血清TL1A、TNF-α、IL-6及IL-17水平,关节肿胀、压痛、疼痛症状可得到显著性缓解,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洛伐他汀早期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94例UA患者随机分为5组,A组18例常规治疗,B组19例加用罗格列酮4mg.d-1,C组18例加用罗格列酮8mg.d-1,D组20例加用洛伐他汀20mg.d-1,E组19例加用洛伐他汀40mg.d-1;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20例为对照组。各组在治疗1周前、后均测定血清TNF-α、IL-6及血脂水平。结果:UA患者TNF-α、IL-6水平明显高于SA(P<0.05);罗格列酮治疗后TNF-α、IL-6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洛伐他汀治疗后TNF-α、IL-6水平有明显下降(P<0.05),以40mg.d-1组作用更明显;TNF-α、IL-6与血脂水平不相关(P>0.05)。结论:UA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增高,早期洛伐他汀治疗可降低UA患者TNF-α和IL-6水平。其抗炎作用独立于降脂作用之外,早期他汀类药物强化治疗能使UA患者获益更大。但罗格列酮在早期治疗中未见明显抗炎作用,可能需长期治疗才能得益。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给予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比索洛尔联合瑞舒伐他汀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在本院就诊的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口服瑞舒伐他汀,观察组口服比索洛尔联合瑞舒伐他汀,对比分析两组心绞痛改善情况、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内皮功能变化.结果 对照组心绞痛改善总有效率为73.3%,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IL-6、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IL-6、hs-CRP水平均比治疗前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前两组ET-1、NO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后两组ET-1、NO水平均比治疗前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比索洛尔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心绞痛情况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血塞通软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包括肠溶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钙拮抗剂等),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服血塞通软胶囊,疗程4w。观察用药前后患者心绞痛缓解情况、心电图心肌缺血的改善情况,记录药物的不良反应,并于治疗后随访。结果: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治疗组96.00%,对照组8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心肌缺血的改善,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且随访4个月后治疗组发生不良事件低。结论:血塞通软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较单纯西药治疗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注射用奥扎格雷钠和川芎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疗效。方法将97例UA患者随机分为奥扎格雷钠治疗组(治疗1组)37例,川芎嗪治疗组(治疗2组)31例,对照组29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1组加用奥扎格雷钠8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静脉滴注,qd。治疗2组每天加用川芎嗪100 m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静脉滴注,qd。各组均治疗2周。2周后进行临床及实验室指标观察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1组和治疗2组的基本治愈率、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组和治疗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和川芎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显著的抗心肌缺血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后静脉推注前列地尔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PCI相关心肌损伤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行PCI的UA患者90例,随机分为前列地尔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行优化药物治疗,前列地尔组在此基础上术前3天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20 μg 溶入0.9%的氯化钠注射液10 mL稀释后静脉推注,术后连用4 d。术前、术后24 h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及白细胞介素(IL-6)、炎性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含量。结果:有75例患者最终完成研究,前列地尔组37例,对照组38例,术后24 h 2组患者CK-MB、cTnI、IL-6、hs-CRP水平明显高于术前(P<0.05),而对照组又明显高于前列地尔组(P<0.05);术后6个月随访前列地尔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可能通过改善冠脉微循环灌注,调控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相关心肌损伤,减少心绞痛发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和氯吡格雷。在治疗8周后分别对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心绞痛有效控制率、心电图改善情况、动态心电图缺血发作次数、总缺血时间上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比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不同剂量替格瑞洛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替格瑞洛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给予低剂量替格瑞洛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指标水...  相似文献   

18.
张军堂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7):2371-2372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清脑钠肽(BNP)和白介素-18(IL-1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UAP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奥扎格雷钠治疗组。对照组(40例)采用不稳定型心绞痛常规治疗,奥扎格雷钠治疗组(6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钠治疗2周。观察入院即刻及8周血清BNP、IL-18水平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2周后,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均有明显改善,并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BNP、IL-18明显下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钠可明显降低BNP、IL-18水平,缓解心绞痛病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心脑宁胶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7月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西院接受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首剂量300 mg,1次/d,症状减轻后75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心脑宁胶囊,2~3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硝酸甘油日耗量、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9.17%,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1.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和硝酸甘油的日消耗量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和IL-6均显著降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脑宁胶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够使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降低,同时可减少硝酸甘油日耗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和纤溶活性的影响。方法62例UA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1例)和红花黄色素组(31例)。疗程2周。治疗前后测定血浆中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其抑制物(PA1-1)水平。结果两组UA患者治疗后GMP-140含量、PA1-1活性均明显降低(P〈0.05):t—PA活性显著升高(P〈0.05)。红花黄色素注射液组降低GMP-140和升高t—PA的幅度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有效抑制血小板活化、改善纤溶活性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