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应用PCR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120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150名健康对照者(正常对照组)的AT1R基因A1166C多态位点进行检测,并比较两组间AT1R基因A1166C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经Hardy-Weinberg检验结果表明,A1166C多态位点在脑梗死组和正常对照组的频率分布具有群体代表性。脑梗死组AT1R基因A1166C位点AC基因型频率和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5.0%和17.5%,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6.0%和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T1R基因A1166C位点的A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可能是脑梗死患者的发病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G10631A及C521T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患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05—2019-05郑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患者为脑梗死组,并选择同期100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集2组受试者静脉血样,采用酚/氯仿法提取DNA,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检测G10631A及G521T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脑梗死组患者G10631A的AA基因型及A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对照组(χ2=8.672、10.172,P<0.05),脑梗死组患者C521T的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对照组(χ2=8.665、22.118,P<0.05),G10631A的AA基因型、C521T的TT基因型可增加脑梗死发生率(OR=2.039、2.031,P<0.05)。脑梗死组患者A-T单体型出现频率高于对照组(χ2=16.127,P<0.05),但脑梗死组G-C单体型出现频率低于对照组(χ2=17.368,P<0.05)。结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G10631A的AA基因型及A等位基因、G521T的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和A-T单体型可能是脑梗死的遗传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I/D多态性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1R)A1166C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CI)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88例CI患者和90名健康对照者的ACE和AT1R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并进行比较。结果CI组AT1R基因AC基因型频率为31.8%,C等位基因频率15.9%,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1.1%,5.6%)(均P<0.05);同时携带AT1R基因AC基因型和ACE基因DD基因型的个体CI的患病危险度为4.070(P<0.05);同时携带AT1R基因AC基因型和ACE基因ID基因型的个体CI的患病危险度为2.057(P>0.05)。结论AT1R基因A1166C基因多态性可能是CI发病的遗传因素;与ACE基因DD基因型间具有协同致CI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1R)A1166C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CI)的关系。方法 77例CI及98名健康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式-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AT1RA1166C基因多态性。结果 在总研究人群中没有发现CC基因型。CI组AA、A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8.9%、61.1%,A、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69.5%、30.5%;正常对照组AA、A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91.8%、8.2%,A、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5.9%、4.1%。AT1R A1166C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CI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布有统计学意义。另外,CI组中AC杂合型患者较AA纯合型患者的血压水平增高;AA纯合型的收缩压水平及AC杂合型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CI组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AT1R A1166C基因多态性可能是CI发病的遗传因素,也是导致高血压特别是舒张压升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基因多态性和高血压合并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PCR方法检测正常对照者 (6 6人 )、高血压 (4 0例 )、高血压脑梗死 (5 4例 )、腔隙性脑梗死 (4 5例 )、高血压合并脑出血 (33例 )患者的ACE基因插入 /缺失 (I/D)多态性 ,同时测定 6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浆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水平。结果 高血压患者的ACE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和正常对照组及高血压合并不同脑血管病患者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高血压合并不同脑血管病患者的ACE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但高血压合并脑出血组的ACE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较其他组高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浆AngⅡ水平显著高于恢复期 (P <0 0 5 )。结论 高血压合并脑出血的发病可能与ACE基因I/D多态性有关 ,血浆AngⅡ水平升高可能是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压升高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E-选择素(E-selectin)及基因A561C多态性与脑梗死相关性.方法 以rs5361位点为遗传标记,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检测199例脑梗死组和124例对照组人群E-selectin基因的多态性.结果 脑梗死组与对照组的rs5361位点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在两组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风险度分析,C等位基因携带者患脑梗死的风险是A等位基因的5.4倍.脑梗死组AC+ CC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结论 E-selectin基因A561C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发病相关,C等位基因可能是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R)基因A1675G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结合套式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NASP)-PCR技术检测180例脑梗死患者和130名健康人(正常对照组)的AT2R基因1675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比较和分析脑梗死组与正常对照组间该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差异,并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果脑梗死组AT2R基因1675位点G等位基因频率(29.2%)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51.8%)(P<0.05);男性对照亚组的G等位基因频率(48.8%)低于女性对照亚组(57.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脑梗死亚组G等位基因频率(21.4%)明显低于女性脑梗死亚组(43.6%)和男性对照亚组(48.8%)(均P<0.05)。女性脑梗死亚组G等位基因频率显著低于女性对照亚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等位基因降低脑梗死的发生概率(OR=0.38,P<0.05)。结论 AT2R基因A1675G多态性对脑梗死的发病有保护作用,并且对男性脑梗死发病具有更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基因多态性与脑血管病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1R)基因多态性与脑血管病(CVD)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104例CVD患者(CVD组)及98名健康人(正常对照组)的AT1R基因多态性,并进行分析。结果在研究总对象中没有发现CC基因型。CVD组AA、A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0.4%、59.6%,A、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0.1%、29.9%;正常对照组AA、A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91.8%、8.1%,A、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5.9%、4.1%。AT1R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CVD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AT1R基因多态性可能与CVD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IL-6-572C/G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湖南地区汉族人群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therosclerotic cerebral infarction,ACI)的关系。方法在湖南汉族人群中筛选199例脑梗死患者为脑梗死组,196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方法测定IL-6-572C/G基因多态性。结果脑梗死组与对照组间比较,IL-6-572C/G基因型分布存在统计学差异(2=5.120,P<0.05),IL-6-572C/G基因C和G等位基因频率也存在统计学差异,(C和G等位基因频率,脑梗死组为0.741、0.259,对照组为0.816、0.184)(2=5.491,P<0.05)。G等位基因携带者发生脑梗死的风险是C等位基因的1.552倍(OR=1.552,95%CI:1.092-2.315)。结论 IL-6-572C/G基因多态性与ACI发病有关,可能是中国湖南地区汉族人群ACI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定量性状位点:16内含子插入/缺失(I/D)和3’非翻译区4656(CT)23多态性与高血压、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对54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ACI)、45例腔隙性脑梗塞、33例脑出血、40例高血压患者及66例正常对照者以多聚酶链反应-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PCR-AFLP)方法分析ACE基因I/D多态性、以多聚酶链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方法检测4656(CT)23多态性。结果:各受试组之间比较,仅ACI患者ACE基因I/D等位基因频率(0.546/0.454)分布与对照人群(0.674/0.326)显著不同(X2=4.114,P<0.05),而高血压、脑出血及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与对照人群无显著差别;D等位基因决定高水平血AT-Ⅱ。本受试人群中未发现3'非翻泽区4656(CT)23多态现象。结论:ACE D等位基因并非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而是ACI发病的遗传性危险因素;中国人3’非翻译区可能无4656(CT)23多态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国包头地区人群中对氧磷酶1(PON1)启动子基因-909C/G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脑梗死患者150例及正常对照组150例PON1启动子基因-909C/G酶切位点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进行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脑梗死患者易患因素。结果病例组GG基因型及G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脑梗死患者易患因素:高血压史、冠心病史、高脂血症、G等位基因增加脑梗死的发生概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降低脑梗死的发生概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G等位基因是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对氧磷酶1基因-909C/G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遗传易感性显著相关,基因型GG可能是脑梗死的危险因子,G等位基因可能是脑梗死的易感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血管紧张素Ⅱ受体Ⅰ型(ATⅠR)基因多态性和多种危险因素与脑梗死疾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唐山开滦矿业集团职工1351人。所有样本均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测定其ACE、ATⅠR基因型及相关生化指标,并进行体检和问卷调查,然后依据头部CT或MRI结果将之分为脑梗死组和对照组。结果 ACE基因各基因受在脑梗死组和对照组的频率分布及各基因型人群中脑梗死患病率无明显差异,ATⅠR基因AA基因型频率分布在脑梗死组高于对照组,且AA型人群脑梗死患病率高于其它基因型,但两种基因各联合基因型人群中脑梗死患病率无差异。在与脑梗死有关的各种危险因素存在条件下,仅不吸烟人群和有高血压患者群中脑梗死组ATⅠR基因AA基因型频率分布高于对照组.Logistic回归发现脑梗死与ATⅠR基因多态性和性别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在具有高血压病的ATⅠR的AA基因型人群发生脑梗死的危险性明显增加,说明脑梗死的发病可能是“基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T704C多态性与脑血管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T704C多态性与脑血管病(CVD)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82例脑梗死患者(CI组)、70例脑出血患者(ICH组)和89名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AGTT704C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析和比较其在各组间分布的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AGTT704C基因型和脑卒中危险因素对CI、ICH发病的影响。结果AGT704CC基因型及C等位基因频率CI组(63.4%,79.9%)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4.8%,61.2%)(均P<0.05);ICH组(41.4%,67.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I及ICH组中,有或无高血压病患者间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GT704CC基因型和高血压对CI发病的相对危险度(OR)分别为3.667和6.709(均P<0.005);两者同时存在时发生CI的OR为30.295(P<0.005)。AGT704CC基因型不增加ICH发病概率。结论AGT T704C基因多态性可能是CI发病的遗传因素;AGT704CC基因型和高血压对CI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抑郁患者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水平的变化与抑郁症、高血压病的关系。方法:原发性老年高血压病患者180例分为:高血压伴抑郁组(90例)、高血压组(90例),另设对照组(健康在校大学生90例),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水平。结果:高血压伴抑郁组和高血压组血管紧张素Ⅱ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高血压伴抑郁组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也显著高于高血压组(P<0.01)。高血压伴抑郁组和高血压组的肾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P<0.05,P<0.01);高血压伴抑郁组肾素水平与高血压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血浆醛固酮水平无差异。高血压伴抑郁组的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与抑郁病程(r=0.412,P<0.01)和血压水平(r=0.369,P<0.01)呈一定正相关关系。结论:血管紧张素Ⅱ与老年高血压合并抑郁关系密切,血管紧张素Ⅱ可能参与了老年高血压合并抑郁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原((Angiotensinogen,AGT)基因M235T和T174M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及脑梗死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对82例脑梗死患者、7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82例人群对照进行AGT基因M235T和T174M多态性分析。结果:AGT M235T和T174M多态性在原发性高血压组与正常对照组分布有显著相差异(χ2=25.165,p=0.001<0.05;χ2=3.955,p=0.047<0.05),其中原发性高血压组235T T基因型频率为57.69%,高于人群对照组,而174MT+MM基因型频率为14.10%,低于人群对照组26.83%;脑梗死组与人群对照组M235T多态性分布也有显著性差异(χ2=25.165,p=0.001<0.05),235T T基因型频率在脑梗死组为53.66%,高于人群对照组。而T174M多态性在脑梗死组与人群对照组之间分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M235T和T174M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生相关,M235T多态性与脑梗死发生相关。g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 NOS1)多态性与腔隙性脑梗死发病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共纳入385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和313例对照组人群,以位于NOS1基因的rs9658281和rs2682820位点为遗传标记,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NOS1基因的多态性。结果:Cocaphase 分析表明腔隙性脑梗死组rs9658281位点G等位基因频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x2 =4.135,P=0.042,OR=1.422,95% CI 1.013~1.997),这种差异在女性患者更加明显(x2=9.522,P=0.002,OR=2.502,95% CI 1.398~4.479)。卡方检验表明腔隙性脑梗死组rs9658281位点的GG基因型频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x2=5.862,P=0.015,OR=1.579,95% CI 1.091~2.286),这种差异在女性更加明显(x2=13.641,P<0.0001,OR=3.501,95%CI 1.800~6.810)。经过多因素回归分析调整了传统危险因素的影响后,两组间的差异仍有显著性(P=0.014)。腔隙性脑梗死组和对照组的rs2682820位点的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显著性(P>0. 05)。结论:NOS1基因rs9658281位点G等位基因与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病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相关炎症因子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湖北地区汉族人群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therosclerotic cerebral infarction,ACI)的关系。方法在湖北汉族人群中筛选260例脑梗死患者为脑梗死组;2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IP)方法测定炎症因子基因多态性。结果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BRAP基因外显子90A/G分布存在统计学差异(χ~2=11.2,P0.05),IL-15基因的C/A基因型分布不存在组间统计学差异(χ~2=3.220,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BRAP基因外显子90GG等位基因携带者发生ACI的风险是CC等位基因的1.8倍(OR=1.476,95%CI 1.142~2.268),且该关联独立于性别、年龄、吸烟、高血压等风险因素。没有证据表明IL-15基因13687C/A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易感性相关。结论 BRAP 90A/G外显子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发病有关,可能是中国湖北地区汉族人群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甲硫腺苷磷酸化酶(MTAP)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脑梗死发病的关系。方法以rs7850937位点为遗传标记,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273例脑梗死患者和344例对照者的基因型。用Logistic回归分析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组rs7850937位点A等位基因频率较对照组增高(x2=6.251,P=0.044),脑梗死组AA、GA、GG基因型频率较对照组增高(x2=4.970,P=0.02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TAP基因rs7850937位点AG+AA基因型是脑梗死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TAP基因rs7850937位点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发病可能有关,AG+AA基因型为脑梗死患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M235T及α-内收蛋白基因G460T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检测396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360名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AGT基因M235T及α-内收蛋白基因G460T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析其与脑梗死的关系.结果 (1)脑梗死组AGT MM基因型频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MT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 <0.05);两组间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两组间α-内收蛋白G460T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脑梗死组MM+ GG频率显著少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AGT基因MT基因型可能与脑梗死发病有关;α-内收蛋白基因G460T多态性可能与脑梗死的发病无关;MM +GG基因型组合可能为脑梗死发病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原基因 (AGT)的M2 35T基因多态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基因的插入 (I) /缺失 (D)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脑卒中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PCR法和PCR RFLR法检测 10 0例脑卒中患者 (脑梗死患者 72例 ,脑出血患者 2 8例 )以及 10 0例正常人ACE(I/D)和AGT(M2 35T)的基因多态性。结果 在脑卒中患者中ACE的纯合插入 (I)基因型和I等位基因频率增加 (x2 =4 17,P =0 0 4 1) ,AGT基因的 2 35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增加 (x2 =2 6 79,P <0 0 0 1)。结论 同期监测AGT及ACE基因多态性是一项对急性脑血管病风险因素分子水平的检测方法 ,这对筛选脑卒中高危人群并早期采取干预对策 ,防治脑卒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