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案。方法 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手足口病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炎琥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干扰素治疗,观察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效果好,在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中极具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 与炎琥宁注射液分别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 A、B、C 3组,A 组采用重组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B 组采用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C 组单用利巴韦林治疗。比较3组患儿临床疗效、症状消退及治愈时间,并观察各组患者心肌酶及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结果 A、B 组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 C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A 组和 B 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和 B 组临床症状消退及治愈时间均短于 C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和 B 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3组心肌酶、hs-CRP 含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且 A、B 组较 C 组明显降低(P ﹤0.05),但 A 组和 B 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 联合利巴韦林、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效果较好,可降低心肌酶、hs-CRP 含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吕玲 《中国医药指南》2013,(17):673-674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提供一定指导。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者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A、B、C三组,每组40例,A组采用干扰素治疗,B组采用炎琥宁治疗,C组采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观察三组的治疗效果以及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75.0%,B组总有效率为77.5%,C组总有效率为92.5%,C组明显高于A、B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C组在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上明显少于A、B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效果显著,能有效缩短患者的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可作为小儿手足口病治疗的首选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了小儿手足口病治疗的1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各60例的A、B、C三组。A组患者运用干扰素进行治疗,B组患者单独运用炎琥宁进行治疗,C组的患者则采取干扰素联合炎琥宁的治疗方式,之后再对三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进行分析和观察。结果:三组中,A组总有效率为90%,B组总有效率为83.3%,C组的总有效率为95%,C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较好,相对而言安全性也更高,是当前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最好方式之一,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5.
张敏 《中国实用医药》2014,(16):140-140
目的:观察和分析炎琥宁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HFMD)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1月~2013年12月76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应用炎琥宁联合干扰素治疗,对照组常规给予病毒唑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体温、疱疹、血常规变化等。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和体征消退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炎琥宁联合干扰素治疗手足口病疗效确切,见效快,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HFMD)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使用利巴韦林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退热时间和手足皮疹消退时间。结果观察组手足口病患儿治疗有效率、退热时间和手足皮疹消退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干扰素a-2b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手足口病患儿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观察组使用干扰素a-2b联合炎琥宁治疗;对照组使用利巴韦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显效27例,有效14例,无效3例;对照组显效22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一例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5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口腔溃疡消退时间、手足皮疹消退时间、退热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a-2b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明显,优于使用利巴韦林治疗,能够显著缩短口腔溃疡、手足皮疹的消退时间,尽快退热,阻碍进一步导致各器官衰竭或感染,且通常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上合理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利巴韦林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4例手足VI病患儿随机分为A、B组各37例。2组入院后均予利巴韦林治疗,此基础上B组加用炎琥宁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各临床症状体征消退时间。结果B组总有效率为94.6%高于A组的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白细胞减少、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B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溃疡消退时间均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2年2月~2013年6月收治的86例手足口患儿,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干扰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炎琥宁。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疱疹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和口腔溃疡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56,P<0.05)。治疗组患儿的疱疹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口腔溃疡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及其对核因子-κB(NF-κB)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儿94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干扰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炎琥宁治疗,分析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NF-κB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62%)高于对照组(7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食欲好转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NF-κB、白细胞介素-10(IL-10)、IL-17、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F-κB、IL-10、IL-17、NSE、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可降低NF-κB、IL-10、IL-17、NSE、VEGF表达水平,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1.
吴晓玲  李润珍  杜文丽 《河北医药》2012,34(19):2910-2911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者1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3例,对照组组采用利巴韦林(静脉滴注,10~15mg.kg-1.d-1,疗程5d)治疗患儿,观察组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肌内注射,100万U/次,1次/d,疗程5d)联合炎琥宁(静脉滴注,10mg.kg-1.d-1,疗程5d),比较2组治疗后的临床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手足皮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注射用炎琥宁联合双嘧达莫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186例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62例,A组采用双嘧达莫治疗,B组采用炎琥宁治疗,C组采用炎琥宁联合双嘧达莫治疗,比较3组临床疗效。结果 C组止泻时间为(2.8±1.1)d,明显短于A组的(5.1±0.8)d和B组的(4.6±0.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总有效率为88.7%明显高于A组的4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显效率为59.7%明显高于B组的24.2%和A组的1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患儿用药后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复查肝功能、血白细胞、血小板均正常。结论炎琥宁联合双嘧达莫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摘 要 目的:观察炎琥宁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及对心肌酶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96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予炎琥宁联合干扰素治疗,对照组单用干扰素治疗。疗程均为5 d。疗程结束后评价两组患儿疗效,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心肌酶与肝功能水平变化及治疗过程中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5 d后总有效率(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77.08%,P<0.05)。两组治疗后ALT水平和磷酸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等心肌酶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ALT与心肌酶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口腔溃疡消退时间、手足皮疹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琥宁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效果显著,可明显缩短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改善肝功能与心肌酶水平,不良反应少,值的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注射用炎琥宁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将152例手足口病患儿分为2组,观察组79例采用注射用炎琥宁联合阿昔洛韦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73例单纯静脉滴注阿昔洛韦治疗,疗程为3~5 d,观察2组患儿用药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为(2.52±1.43)d,皮疹消退时间为(3.58±1.37)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4.57±2.33)和(5.56±1.78)d;1个疗程结束,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4%(72/79),对照组为72.60%(53/7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严重不良反应,2组患儿发生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结论:注射用炎琥宁针联合阿昔洛韦治疗手足口病具有疗程短、见效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炎琥宁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俞晓康 《安徽医药》2010,14(7):831-832
目的观察炎琥宁,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均给予利巴韦林10-15 mg·kg-1·d^-1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炎琥宁10 mg·kg^-1·d^-1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琥宁,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确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HFMD患儿60例,平均分为研究组与观察组各30例。60例患儿均采取支持及对症处理措施,研究组患儿给予干扰素联合炎琥宁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单纯抗病毒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病症的消失时间及治疗有效率。结果:研究组退热时间、口腔溃疡消退时间、手部及足部皮疹消退时间等病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观察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优于观察组的66.67%,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炎琥宁对小儿手足口病进行治疗,可明显改善患儿体征,缩短病程,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双黄连口服液(儿童型)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干扰素肌内注射,治疗组给予干扰素肌内注射联合口服双黄连口服液(儿童型)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1.8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发热、手足疱疹、口腔黏膜疱疹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黄连口服液(儿童型)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能够明显缩短临床表征时间,临床治愈效果较好,可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阿奇霉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炎琥宁辅助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支原体肺炎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单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阿奇霉素加炎琥宁静脉滴注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有效率分别为93.34%和67.5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奇霉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喜炎平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方法 156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静脉点滴病毒唑注射液,治疗组静脉滴注喜炎平注射液,肌肉注射重组人干扰素α-1b,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6%,对照组总有效率71.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喜炎平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采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的方法、疗效。方法 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对收治的12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单纯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应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不良反应少,可有效的提高其临床治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