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梦"是新时代理想信念教育的具体着力点,"中国梦"与"个人梦"并不对立,个人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发展与进步,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是辩证统一的。本文在"中国梦"的背景下,探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国家培养的宝贵人才,肩负着振兴中华的艰巨任务。他们的理想信念及职业价值观不仅决定了自身的职业发展,也直接与国家的命运密切相关。习近平在十八大报告中关于中国梦的阐述,指明了我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也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培养提供了动力。1中国梦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涵义及关系1.1中国梦的涵义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 相似文献
3.
现陈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以及理想信念教育薄弱的原因,并指出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相关措施,强调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势在必行,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滕贺圆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6):941-943
"90后"大学生生长在国家、社会、家庭综合实力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社会环境中,他们有着明显的时代性,但也存在着理想信念方面的缺失问题。探索新的教育方法,成为这特定时代的特别的需求。"全面质量控制法"("TQC"理论)理论强调的是全体人员的积极参与、目标设定和良好而有效的沟通。这一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的结合,着力提高教育效果,是笔者探析所在。 相似文献
5.
我国10~24岁青少年占总人口的1/6,其中在校大学生近三千万,大多是18—24岁的青年人,他们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承载着国家、民族、社会和家庭的希望。2013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为13亿国人再绘“中国梦”,并寄语全国广大青少年:“要志存高远,增长知识,锤炼意志,让青春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这是党对青年的殷殷期盼,是国家对青年的深深呼唤。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作为青年学生自我塑造、自我管理、自我服务重要形式的学生社团也蓬勃发展,社团数量不断增加,不少高校学生社团总数已超过一百大关,社团会员与学校学生总数之比高者已近80%。高校学生社团在繁荣校园文化活动,丰富课余生活,培养创新能力,促进成才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绽放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 相似文献
6.
略论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念是人们对某种现实或观念所具有的深刻的信任感,它通常是具体的。当信念成为人们普遍性、总体性的观念和态度时,就升华成了信仰。而理想则是以一定的信念、信仰为基础的价值目标体系,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最高层次。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是人们努力奋斗、勇于克服各种困难、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灵魂,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内涵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医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医疗改革发展的新时期,基于医疗服务对高素质新型医学人才的需要,紧密结合医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医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几千年前,道德的种子撒在了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出了千姿百态的花。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和财富不断增加,社会结构和价值取向都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在思想道德领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通过道德建设来激浊扬清,重构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价值体系,让信仰道德、传承道德、践行道德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为实现“中国梦”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道德讲堂”应运而生并承担了历史的重任。 相似文献
9.
10.
曹雪峰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20,33(1):70-7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的重要途径,在于充分发挥高校政治理论课的引领作用.中国梦教育传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切实推进中国梦在大学生中的教育传播主要采取如下措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引领,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职业道德、职业规划指导,帮助学生成长成才;加强中国近现代历史... 相似文献
11.
开展“四史”教育是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一项重要任务。要以“四史”教育为引领,创新高校思政课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从而增强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之使命,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相似文献
12.
中国梦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对于其总体形象需要从多个维度加以把握。其中,从时间维度看,中国梦既植根于屈辱与荣光并存的厚重历史,又扎根于烦恼与干扰同在的客观现实,更描绘着美好的未来,呈现出的是复兴梦、改革梦的形象;从主体维度看,中国梦既是属于国家、民族的集体梦,又是属于每个中国人的个体梦,呈现为幸福梦的形象;从空间维度看,一方面,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世界,包括世界环境、世界经验与世界力量,另一方面,世界的繁荣稳定也需要中国梦,包括发展信心、发展成果以及发展理念。中国梦呈现为和平梦、贡献梦、机遇梦的形象。 相似文献
13.
随着政府“管理”逐渐向政府“服务”的管理理念转变,“一站式”服务模式在高校中开花结果,其模式对加快高校机关职能转变、提高教育行政质量和效率,规范管理、加强服务以及促进社会对教育的监督,有着重要的作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树立“服务”的核心价值观,推动学生转型工作的发展,将服务贯穿于学生工作育人全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4.
“90后”大学生个性特征与高校安全稳定教育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忠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4):99-101
高校的安全稳定是高校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新媒体技术、全球化和市场化快速发展所营造的新的生存境遇使"90后"大学生的个性呈现出与以往迥异的特征,他们尚义兼利、思想观念多样化、主体性更加凸显。这些新情况对高校安全稳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灌输式、单一化、理论说教为主的教育思路和举措必定收效甚微甚至将产生副作用。确保高校安全稳定,必须有针对性地根据"90后"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创新安全稳定教育,以切实提高教育成效,为高校教学营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5.
实现"健康中国"需要大学生有较高的生命伦理素养,但目前部分大学生对生命的理解还不够深刻,生命伦理认知还有偏差,生命价值观看法不够成熟。在高校开设生命伦理课程,参观医学院校生命科学馆,以提高大学生的生命伦理素养。 相似文献
16.
<正>高校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前沿阵地,承担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含丰富,体系庞大,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推进“三进”是一项重要长期的任务。将进头脑作为“三进”目标,使青年能够将思想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大力倡导“三观”教育 ,逐步建立“三自”教育的能力培养模式 ,显得至关重要。对新形势下“三观”教育与“三自”教育的定位思考以及在正确的行为观、成才观和价值观基础上两者辩证关系的研究 ,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四史"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中意义重大。开展"四史"教育强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铸魂育人的政治导向功能,对大学生理想信念发挥着价值引领作用,同时也是厚植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重要途径。高校通过挖掘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借助互联网"云端课堂"、打造"行走课堂"等途径探索"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20.
对大学生恋爱增多带来的危害进行总结,并提出教育和引导的新策略,给高校提供针对性工作的参考和借鉴,既有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也有利于高校进一步做好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