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6月到2012年6月诊治的50例H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给予依那普利叶酸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的血压及血浆Hcy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其随访期间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那普利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疗效确切,不仅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血压及血浆中Hcy水平,同时还能够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严志芳 《中国药业》2014,(23):117-118
目的探讨高龄H型高血压患者脑梗死的复发相关因素及药物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高龄H型高血压患者164例,按就诊顺序编号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2例。对照组采用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使用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脑梗死复发率、血压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按复发情况将所有患者分为复发组和非复发组,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于急性发病3 d内测定患者的Hcy水平。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Hcy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cy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脑梗死复发29例(35.37%),明显多于观察组的13例(15.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共42例,非复发组共122例,其中复发组具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35例(83.33%),非复发组具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80例(65.5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Hcy水平为(22.40±9.54)μmol/L,明显高于非复发组的(16.95±9.80)μmol/L(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H型高血压、Hcy及高密度脂蛋白是导致高龄H型高血压患者脑梗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H型高血压患者脑梗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有高龄、H型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及低高密度脂蛋白。采用依那普利叶酸片进行治疗可降低患者的脑梗死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叶酸辅助治疗对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176例H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83例)和对照组(9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降压药物治疗,试验组同时口服叶酸5mg,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血浆Hcy水平和动态血压水平的变化,并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患者比较,试验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血浆Hcy水平显著下降(P<0.05);试验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血压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非杓型血压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叶酸治疗可以降低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Hcy水平,降低非杓型血压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叶酸干预治疗对H型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及血压的影响。方法:将80例H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干预治疗组40例,给予叶酸5mg/d,对照组40例,未给予叶酸治疗。两组患者均同时接受高血压常规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Hcy及血压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和耐受情况。结果: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干预治疗组3个月后血Hcy及血压水平明显降低(P〈0.01),而对照组变化不明显(P〉0.05),干预治疗组不良反应较少,患者能耐受。结论:叶酸干预治疗可以明显降低H型高血压患者血Hcy及血压水平,干预治疗组绝大多数患者均可耐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叶酸干预对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Hcy水平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分别采用常规疗法和叶酸干预进行治疗,观察两组Hcy水平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变化情况,并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baPWV值及Hcy水平明显下降,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两组治疗后Hcy水平、baPWV值及总有效率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叶酸对老年H型高血压实施干预治疗,Hcy水平降低,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可避免动脉粥样硬化,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06月至2014年04月期间收治的40例H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常规抗高血压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叶酸片,8周为1疗程,观察两组患者1疗程后血压水平、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变化,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通过给予两组患者相应药物后,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血压均得以明显控制且无差异,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观察组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能有效改善患者的Hcy水平,治疗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H型高血压患者,改善其预后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对 H 型高血压患者内皮细胞损伤标志物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 H 型高血压1级患者9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52例)与对照组(46例)。试验组患者予以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吲达帕胺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内皮细胞损伤标志物〔P -选择素、血栓调节蛋白(TM)、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及血清 Hcy 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 P -选择素、TM、vWF 及血清 Hcy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 P -选择素、TM、vWF 及血清 Hcy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 H 型高血压的效果显著,能降低内皮细胞损伤标志物及血清 Hcy 水平,改善受损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有效防止心脑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朱建峰  袁旻池  何纯  陈波 《中国药房》2014,(12):1099-1100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叶酸对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0例H型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厄贝沙坦150 mg/次,qd,口服;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叶酸0.4 mg,qd,口服。两组患者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血压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Hcy、baPWV、舒张压、收缩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Hcy、baPWV、舒张压、收缩压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厄贝沙坦联合叶酸可降低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改善患者Hcy及baPWV水平。  相似文献   

9.
周凯章 《海峡药学》2016,(9):151-152
目的:为有效降低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临床探究依那普利叶酸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9月期间96例经诊断为H型高血压患者,按挂号单双数分为对照组48例、治疗组48例。对照组口服依那普利,治疗组服用依那普利叶酸,观察未治疗、治疗后患者血压变化情况,以及血液中Hcy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5.8%,对照组为83.3%,对照组较治疗组疗效差,P<0.05;治疗前两组血压、血浆Hcy水平比较差别无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患者血压平稳、血浆Hcy水平正常,P<0.05。结论临床对H型高血压患者治疗时,为提高治疗效果有效降压、控制Hcy水平,可选择依那普利叶酸进行治疗,患者恢复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治疗伴有同型半胱氨酸(Hcy)升高高血压(H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H型高血压患者18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93例和对照组92例,治疗组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10 mg+0.8 mg·d-1,qd),对照组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片(10 mg·d-1,qd),治疗24周。观察服药前及服药后24周末血压、血压变异性(BPV)、血浆Hcy、颈动脉内膜厚度(IMT)变化。结果治疗24周后,两组血压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24周末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BP)、白昼收缩压(d SBP)较对照组降低(P<0.05)。两组治疗24周末24 h SBPV、d SBPV、n SBPV、24 h DBPV、d DBPV、n DBPV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24周末24 h SBPV、d SBPV、24 h DBPV、d DBPV低于同时间点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浆Hcy水平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IMT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能有效改善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血压变异性、血浆Hcy、IMT水平,延缓动脉硬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HT)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BbA1c)的影响。方法将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加用左旋氨氯地平,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替米沙坦治疗,治疗12周后,观察并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血脂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0%,对照组则为77.53%,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HbA1c及血脂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MAU水平治疗后下降较为明显,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既能很好地控制血压和降低尿蛋白,又能显著改善患者糖代谢。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温胆汤加减对痰湿壅盛型H型高血压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H型高血压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用药疗程均为8周。对照组为硝苯地平控释片降压治疗,治疗组加用温胆汤加减。实验前后分别监测血压和血浆Hcy。结果两组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治疗后治疗组的血压降低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Hcy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降压药配合温胆汤加减配合治疗H型高血压病不仅能更好的控制血压、降低血浆Hcy浓度还能改善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医药科学》2016,(13):72-75
目的探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对H型高血压脑卒中的预防性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H型高血压患者22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112例和对照组111例。观察组应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规格:10mg/0.8mg/片),口服,1片/次,1次/d;对照组应用马来酸依那普利片(规格:10mg/片),口服,1片/次,1次/d。疗程12个月,于第1个月和治疗开始后的每3个月随访一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的变化,脑卒中的发生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液中Hcy、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和CIMT。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SBP和DBP显著下降(P0.05),但是两组患者治疗后SBP和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液中Hcy显著低于对照组,叶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液中维生素B12水平和CIMT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可以有效降低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中Hcy水平和脑卒中的发生率,预防性应用效果显著,安全可靠,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H型高血压、LDL对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58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没有高血压分为高血压冠心病组和正常血压冠心病组,再按照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v)水平的不同,将高血压冠心病组分为H型高血压冠心病组(Hcy≥10μmol/L)和单纯性高血压冠心病组(Hcy<10 μmol/L),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多支病变三组,将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高血压冠心病组、正常血压冠心病组、H型高血压冠心病组和单纯性高血压冠心病组患者的Hcy、低密度脂蛋白(LDL)、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病变支数等指标,观察H型高血压对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影响.结果 H型高血压组血清Hcy、LDL水平、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病变支数明显高于单纯性高血压组、正常血压冠心病组和对照组(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狭窄程度越明显,病变支数越多,其血清Hcy、LDL水平越高.结论 H型高血压血清Hcy、LDL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病变支数密切相关,监测血清Hcy、LDL水平变化对于冠心病及H型高血压患者早期诊断治疗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常规降压药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社区老年H型高血压的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6月就诊的同型半胱氨酸(Hcy)≥10 mmol/L的H型高血压老年患者268例,分为对照组125例和治疗组14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降压治疗,治疗组同时加服阿托伐他汀20 mg,1次/d。治疗6个月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脂、Hcy水平和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Hcy水平下降至(10.73±2.76)mmol/L,IMT下降至(1.41±0.23)mm,而对照组分别为(14.63±2.25)μmol/L和(1.87±0.34)mm,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诊室血压、清晨血压和血脂下降幅度均较对照组更大(P<0.05)。结论:对于社区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联合使用阿托伐他汀能有效降压,并降低血脂和Hcy水平,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加味苓桂术甘汤联合禁食疗法干预H型高血压前期疗效及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影响。方法:根据随机双盲法将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50例H型高血压前期患者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健康生活指导,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加味苓桂术甘汤联合禁食疗法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动脉粥样硬化指数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25/25),对照组为84.0%(2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8,P=0.037<0.05)。干预前,两组血压、血清Hcy、动脉粥样硬化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治疗组血压、血清Hcy、动脉粥样硬化指数与干预前比较显著降低(P<0.05),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苓桂术甘汤联合禁食疗法干预有助于控制H型高血压前期患者血压水平、降低Hcy水平,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硫酸镁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拉贝洛尔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的改变、24 h尿蛋白量及分娩结局。结果治疗后两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24 h尿蛋白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24 h尿蛋白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发生率、新生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贝洛尔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效果确切,可平稳维持血压,较好缓解蛋白尿,减少产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叶酸、维生素B12调控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治疗老年性骨折时的影响。方法将160例老年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8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护理,A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服用叶酸及维生素B12,测量2组血清Hcy水平,并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骨折发生率。结果治疗后A组血清Hcy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无明显变化。A组骨折愈合率高于B组,平均愈合时间短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新增骨折数A组少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叶酸、维生素B12可有效降低血清Hcy水平,提高老年性骨折的治疗效果,血清Hcy水平与老年性骨折的发生和愈合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不同时间服用缬沙坦对非勺型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 将60例非勺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于晚18:00~19:00服用缬沙坦;对照组晨起6:00~7:00服用缬沙坦,连续治疗4周.给药前后分别进行动态血压监测,观察2组不同时间服用缬沙坦对非勺型高血压患者昼夜血压节律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83.3%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24hSBP、24hDBP、dSBP、dDBP、nSBP和n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24hSBP、24hDBP、dSBP、dDBP、nSBP和nDB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nSBP和nDBP低于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服药后收缩压的谷峰(T/P)比值为(57.3±0.5)%,舒张压的T/P比值为(58.4±0.4)%;观察组服药后收缩压的T/P比值为(64.5±0.5)%,舒张压的谷峰比值为(68.2±0.5)%.2组患者治疗后谷峰比值均〉50%,均能24h有效降压,但观察组血压谷峰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故观察组治疗睡前服药可更加平稳地控制24h血压.结论 对非勺型高血压患者采取睡前服用缬沙坦不但可有效降低血压,还可改善异常的血压昼夜节律,从而更好地保护靶器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孟津县中医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人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检者血清 Hcy 水平以及不同高血压分级患者血清 Hcy 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 Hcy 水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级高血压患者血清 Hcy 水平高于1级高血压,2级高血压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率高于1级高血压,3级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率高于1级高血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收缩压、舒张压与血清 Hcy 水平均呈正相关(r =0.921、0.884,P ﹤0.05)。结论血清 Hcy 水平增高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其进行有效的干预对于控制高血压的发生,降低其发病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