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从人胎盘组织中分离胎儿来源间充质干细胞(MSCs),并探讨干扰素-γ(IFN-γ)对人胎盘胎儿来源间充质干细胞(hfPMSCs)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人胎盘胎儿侧MSCs,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分子CD73、CD90、CD105、CD14、CD34、CD45和HLA-DR,并利用D2S1399、D10S2325、D18S535和GATA198B05四个STR基因座对细胞属性进行鉴定分析;10 ng/mL IFN-γ诱导处理后,利用定量PCR(q-PCR)和ELISA分别测定对照组hfPM-SCs和IFN-γ处理后hfPMSCs IL-6、IL-8、IL-10和HGF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所分离细胞表达CD73、CD90和CD105,不表达CD14、CD34、CD45和HLA-DR,并分别具有来自亲本双方上述四个STR位点的等位基因。IFN-γ处理后,hfPMSCs IL-6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0.05),而IL-10和HGF的表达水平被下调(P<0.05)。ELISA结果表明IL-6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IL-8、IL-10和肝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本研究成功的从人胎盘组织中分离和培养出hfPMSCs,且IFN-γ对其免疫抑制功能具有负调控效应。  相似文献   

2.
胎盘源间充质干细胞对T淋巴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人胎盘组织中分离培养获得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并进一步研究其对T淋巴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首先从胎盘组织中分离培养胎盘间充质干细胞(PMSCs),在体外观测其形态,并通过细胞表面抗原表达、分化潜能等特征进行鉴定;然后将体外分离培养扩增的PMSCs,按照不同比例加入双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体系(mixed lymphocyte reaction,MLR)中,共同培养6d后,测定T淋巴细胞的增殖。结果从人胎盘组织中分离培养获得问充质干细胞,具有与骨髓间充质于细胞(BMSCs)极为相似的细胞形态及细胞表面标志,表达CD29、CD44和CD105,不表达CD34、CD45、CD106和HLA—DR,并且还具有与BMSCs相似的跨胚层分化能力,能在一定条件下被诱导分化出神经元样细胞。PMSCs与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共同培养能抑制T淋巴细胞的体外增殖。结论胎盘组织是MSCs的有效来源,PMSCs具有与BMSCs相似的生物学特性及免疫调节机制。它为问充质干细胞的研究提供了又一重要的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3.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讨论小型猪心肌细胞(CMs)裂解液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体外诱导分化作用。方法用5-aza、小型猪CMs裂解液二种方法体外诱导人MSCs的分化,单纯培养基(DMEM)培养为对照组,观察细胞形态改变。用细胞免疫化学、免疫荧光法检测MSCs的α-actin、cTnT、Cx43和CD31的表达,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结果小型猪CMs裂解液诱导人MSCs所得心肌样细胞(CLCs)表达cTnT、Cx43和CD31;5-aza诱导组MSCs表达cTnT和Cx43,不表达CD31;5-aza培养初期对MSCs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CMs裂解液促进MSCs的增殖。结论小型猪CMs裂解液培养基可以诱导人MSCs分化为心肌样细胞及内皮样细胞,并且具有很强的促细胞增殖作用,优于目前广泛研究的肌细胞诱导分化剂5-aza。本研究为大规模诱导人MSCs向CMs分化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雷公藤甲素(tripchlorolide,TP)对肺癌A549细胞活力及自噬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TP作用于肺癌A549细胞后,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吖啶橙染色(AO)法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自噬状态;GFP-LC3质粒转染实验观察细胞胞质中绿色点状聚集的自噬小体;Western blot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Ⅱ的表达情况及有关的信号通路ERK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TP可以显著抑制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P0.05),并呈一定的剂量-时间依赖关系。TP作用于肺癌A549细胞48 h后,细胞内酸性滤泡染成亮红色荧光比例增多。GFP-LC3转染实验结果显示在100 nmol/L TP处理后,细胞胞质中出现绿色点状聚集的自噬小体,而正常培养组极少细胞有自噬小体形成;同时转染GFP-control质粒的细胞在100 nmol/L TP处理及正常培养条件下均未观察到点状聚集的自噬小体产生。TP作用于肺癌A549细胞48 h后,与对照组相比,100 nmol/L TP组LC3-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同时p-ERK/ERK蛋白水平也显著升高(P0.01);与100 nmol/L TP组相比,TP+3-MA组LC3-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同时p-ERK/ERK蛋白水平也显著下降(P0.01)。结论:TP可显著抑制肺癌A549细胞活力并诱导细胞发生自噬,这种作用可能与影响ERK的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5.
人脐血非造血干细胞免疫原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人脐血非造血干细胞免疫原性,为脐血非造血干细胞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人脐血非造血干细胞的免疫表型;体外混合淋巴细胞培养观察人脐血非造血干细胞原代、P1代、诱导分化细胞及干扰素-γ(IFN-γ)刺激异种T淋巴细胞增殖活化作用.结果 人脐血非造血于细胞表达HLA-ABC,微弱表达HLA-DR,经IFN-γ处理后,未明显改变HLA-ABC、HLA-DR的表达水平.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未见各处理组人脐血非造血干细胞明显刺激T淋巴细胞的增殖.结论 人脐血非造血干细胞无论原代、传代细胞、分化细胞及IFN-γ处理的细胞免疫原性均较弱.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IFN-γ对体外红系终末分化的调节作用。方法用real-time PCR法检测IFN-γR1/R2在血红素(hemin)诱导K562细胞红系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变化。以IFN-γ处理hemin诱导的K562细胞和人脐血CD34+细胞来源的红系细胞,用real-time PCR检测红系分化标志物CD235a和CD71表达。用联苯胺染色展现IFN-γ处理的K562细胞中血红蛋白含量,通过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检测红系相关转录因子GATA1和NFE2的表达。结果 Hemin诱导下分化的K562细胞中IFN-γR1/R2 mRNA先减少后增高,IFN-γ促进K562及造血干祖细胞红系分化晚期CD71及CD235a的表达,增加联苯胺阳性染色率。IFN-γ对红系分化的促进作用具有时间依赖性。机制研究表明IFN-γ可促进红系关键转录因子NFE2的表达。结论 IFN-γ促进K562细胞及人脐血造血干祖细胞的红系终末分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不同浓度酒精作用于大鼠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观察细胞自噬发生及其与P62变化的关系。 方法 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观察酒精对PC12细胞生存率的影响;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自噬标志性蛋白LC3和P62的变化;高内涵活细胞成像系统检测细胞LC3荧光强度;透射电镜检测细胞自噬的超微结构;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P62蛋白量的表达。 结果 50~800mmol/L浓度酒精对PC12细胞的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酒精致PC12细胞自噬标志性蛋白LC3在细胞核周围密度增高,并与P62形成点状聚集共定位,其中在200mmol/L浓度酒精作用2h,PC12细胞LC3自噬荧光强度最高;透射电镜也观察到酒精作用的PC12细胞质中自噬体和自噬溶酶体。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不同浓度酒精处理PC12细胞2h,P62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 (P<0.01);用200mmol/L浓度酒精处理PC12细胞,P62蛋白表达在2h达到最高值。 结论 酒精诱导PC12细胞的自噬作用,P62蛋白参与自噬调控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γ干扰素(IFN-γ)处理对C57BL/6小鼠树突状细胞(DC)生物学特性及功能的影响。方法在DC培养过程的早期(第2天)或晚期(第5天)加入20 ng/m L IFN-γ进行处理,第7天加入脂多糖(LPS)刺激DC成熟,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分子CD11c、CD80、CD86的表达。为检测DC功能,将其与BALB/c小鼠来源的淋巴细胞进行共培养,5,6-羧基荧光黄二乙酸盐N-琥珀酰亚胺酯(CFSE)标记法检测其刺激异基因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诱导调节性T细胞(Treg)产生的能力。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早期IFN-γ处理组的DC数量减少、分化受到抑制;虽然表面共刺激分子的表达无明显变化,但是却明显拮抗LPS刺激其成熟;刺激异基因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明显减弱;诱导产生更多的Treg。与对照组相比,晚期IFN-γ处理的DC数量及分化无变化;表面共刺激分子CD86及CD80表达升高;LPS刺激DC成熟及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结果相似,但是诱导Treg产生的能力增加。结论早期IFN-γ处理组和晚期IFN-γ处理组的DC生物学特性及功能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血根碱(SAN)对人鼻咽癌5-8F细胞自噬和增殖的影响,并探讨5-8F细胞自噬与增殖的关系及作用机制。方法:MTT和实时无标记细胞分析技术(RTCA)检测细胞增殖;单丹磺酰戊二胺(MDC)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自噬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SAN可显著抑制鼻咽癌细胞增殖,降低PCNA表达,诱导自噬小体形成,降低P62表达,提高Beclin-1表达、LC3Ⅱ/Ⅰ;而抑制自噬后(3-MA预处理),SAN诱导自噬和抑制细胞增殖作用显著减弱,同时,SAN对Beclin-1、LC3Ⅱ/Ⅰ、p62、PCNA的影响改变;SAN可激活AMPK/mTOR信号通路关键蛋白AMPK、p-AMPK并抑制mTOR表达;而抑制AMPK/mTOR信号通路后(抑制剂Compound C预处理),SAN诱导自噬和抑制细胞增殖作用显著减弱。结论:SAN能够抑制人鼻咽癌5-8F细胞增殖并诱导自噬,可能通过诱导细胞自噬抑制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激活AMPK/mTOR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缺氧和脂多糖(LPS)诱导的树突状细胞(DC)自噬发生及表面共刺激分子CD40、 CD80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小鼠DC,分为正常组、缺氧组、脂多糖(LPS)处理组、缺氧联合LPS处理组。各组分别处理24 h,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自噬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Ⅰ(LC3Ⅰ)、LC3Ⅱ和beclin1的蛋白水平;透射电镜观察LPS处理后DC自噬小体的形成;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面CD40、 CD80的变化;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检测小鼠DC表面CD40、 CD80的表达。结果缺氧及LPS均能诱导小鼠DC发生自噬,增加其表面CD40、 CD80的表达。缺氧联合LPS处理后,小鼠DC自噬发生明显加强,自噬小体增多,其表面共刺激分子CD40、 CD80的表达增多。结论缺氧及LPS均能引起小鼠DC发生自噬并增加CD40、 CD80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自噬及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C57BL/6 小鼠骨髓来源的DCs 分为对照组、LPS 刺激组、IL-10 干预组、IL-10 与雷帕霉素干预组、雷帕霉素干预组,分别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DCs 表面共刺激分子CD40、CD80 的表达、DCs 摄取OVA 抗原的比例以及诱导OT2 细胞增殖比例,ELISA 检测DCs 分泌IL-6,TNF-β的水平等DCs 相关功能;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DCs 自噬蛋白LC3 的表达,比较组间差异,以探讨IL-10 对DCs 功能及自噬的影响。结果:(1)与LPS 刺激组比较,IL-10 处理组DCs 的表面共刺激分子CD40、CD80的表达下降、分泌IL-6、TNF-β水平下降、刺激T 细胞增殖的比例明显减弱、摄取OVA 抗原的能力增加,IL-10+雷帕霉素干预组的DCs 与IL-10 单独处理组相比,表面CD80 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分泌IL-6、TNF-β能力及刺激T 细胞增殖的能力均明显增加(P<0.000 1)。(2)DCs 的自噬相关蛋白(LC3 / LC3 比例)明显下降。结论:IL-10 可能通过抑制DCs 自噬水平调节树突状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妊娠糖尿病(GDM)患者胎盘组织miR-103表达水平及其对滋养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40例GDM患者及40例正常孕妇胎盘组织。对HTR-8/SVneo细胞进行不同转染,分为Model组(高糖培养基培养),miR-NC组(转染miR-NC),miR-103组(转染miR-103 mimics),Si-miR-103组(转染miR-103 inhibitor)。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溶酶体红色荧光探针(lyso-tracker red)观察细胞自噬;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胎盘组织、细胞miR-103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胎盘组织、细胞自噬相关蛋白3Ⅰ(LC3Ⅰ)、自噬相关蛋白3Ⅱ(LC3Ⅱ)、Beclin1、p62表达。结果 与正常孕妇胎盘组织比较,GDM孕妇胎盘组织miR-103表达降低,LC3-Ⅱ/LC3-Ⅰ、Beclin1表达升高,p62表达降低(P<0.05)。与NC组比较,Model组miR-103表达降低,细胞凋亡率、自噬小体/细胞浆总面积比值升高,LC3-Ⅱ/LC3...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脐带和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 (MSCs)的体外分离培养方法、生物学特性、表面标志及多向分化潜能。方法:应用Ⅱ型胶原酶消化培养法分离脐带MSCs及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MSCs进行体外培养。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2种细胞的生长特点,运用生长曲线和MTT法检测其原代细胞增殖能力,台盼蓝法测定细胞传代成活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2种第3代(P3)细胞DNA周期及表面标志物的表达,并比较其向成脂细胞和成骨细胞的分化潜能。结果:酶消化法分离培养的脐带MSCs 1 d后,细胞贴壁呈成纤维形,2 d后呈漩涡状生长且增殖明显,3 d后达80%融合即可传代;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MSCs,体外培养4 d后,细胞贴壁呈圆形、梭形和多角形生长,5 d后呈克隆样生长且增殖明显,7 d后达80%融合即可传代。原代培养的脐带MSCs生长曲线近似“S”形,骨髓MSCs 生长曲线较平缓;MTT法显示脐带MSCs在3~5 d增殖较明显,骨髓MSCs 7 d后细胞增殖较明显。2种P3细胞传代成活率均为96%以上,G0/G1期细胞均为85%以上,无明显差异(P>0.05);2种P3细胞CD44、CD90和CD105阳性率均为(60.7±2.3)%以上高表达,CD45、CD19、CD14和CD79a均为(25.6±4.8)%低表达,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2种MSCs在体外均具有向成骨细胞和成脂细胞分化的潜能,脐带MSCs向成骨及成脂细胞分化率均为90%以上,与骨髓MSCs的分化潜能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脐带MSCs较骨髓MSCs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及分化潜能。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的脐带MSCs可作为较好干细胞示踪的细胞源。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高效的分离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方法,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方法分别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和双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脐带MSCs,对比其培养成功率;流式细胞术检测脐带MSCs表面抗原及细胞周期;采用丹参联合生长因子的方法诱导其向神经细胞分化,观察脐带MSCs向神经元分化潜能。结果组织块贴壁法获得脐带MSCs成功率高;细胞表达CD29、CD44和CD90,不表达造血干细胞表型CD34。细胞倍增时间为30h,G0-GI期和S+G2+M期所占比例分别为78.47%和21.53%。脐带MSCs在体外经诱导分化出现神经元样细胞改变,且表达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结论成功建立了高效稳定的脐带MSCs分离培养方法,脐带MSCs具备较强的分化潜能和增殖能力,为临床移植治疗提供了理想的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IFN-γ对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ADSCs)免疫调节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ADSCs,应用流式细胞术对3代细胞表面抗原CD14、CD34、CD45、CD90、CD105和HLA-DR进行检测;并将细胞置于骨和脂肪诱导分化培养基中进行诱导分化,检测其多向分化潜能。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和IFN-γ处理组(IFN-γ浓度1000 u/ml),处理24h后,通过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各组细胞免疫调节、趋化因子、粘附分子以及生长因子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IFN-γ处理后,显著上调2种免疫调节因子基因(IDO-1和HLA-G5)在ADSCs表达水平,显著上调2种粘附分子基因(ICAM-1和VCAM-1)表达水平,显著上调3种趋化因子基因(CXCL9、CXCL10和CXCL11)表达水平(0.01)。结论 IFN-γ刺激可以上调ADSCs部分免疫调节因子、粘附分子和趋化因子基因表达,对生长因子基因表达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氯化锂(Li Cl)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神经分化的影响,并探讨自噬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分为Li Cl组和对照组,采用β-巯基乙醇诱导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诱导后神经元标志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微管相关蛋白2(MAP-2)以及自噬标志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的表达变化。进一步采用自噬激活剂雷帕霉素(rapamycin)及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干预自噬,Western blot法观察NSE和MAP-2的表达变化。结果:诱导分化后,Li Cl组及对照组细胞均有NSE和MAP-2表达,Li Cl组细胞NSE和MAP-2蛋白阳性表达率及表达量均大于对照组(P0.05);此外,Li Cl组细胞LC3阳性荧光点以及LC3-Ⅱ表达量亦多于对照组(P0.05)。加用雷帕霉素可进一步促进Li Cl处理的细胞NSE和MAP-2蛋白的表达(P0.05),而3-MA则抑制Li Cl处理的细胞NSE和MAP-2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氯化锂可能通过调节自噬通路促进大鼠骨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重组人IL-12(rIL-12)对乳腺癌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 两株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MCF7)分别用rIL-12处理,经免疫蛋白印迹技术和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其自噬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的变化,以观察自噬情况;另外,用透射电镜观察rIL-12处理乳腺癌细胞前后自噬小体的变化。分别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激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通路,再加入rIL-12处理后,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相关通路蛋白PI3K/Akt,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点(TOR)磷酸化变化及LC3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rIL-12组细胞的自噬标志蛋白LC3表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增加程度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荧光显微镜观察自噬体形成的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rIL-12处理组的细胞核周点状聚集的绿色荧光增多;使用电镜观察到rIL-12处理组明显有自噬小体形成。与rIL-12组相比,IGF-1+rIL-12组的LC3Ⅱ表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IL-12可以激活乳腺癌细胞自噬,并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的机制,促进自噬标志蛋白LC3,特别是LC3Ⅱ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IFN-γ促进人单核细胞向不典型成熟DC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IFN-γ对人单核细胞表型及分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磁珠法从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特异性分选单核细胞, 以细胞因子IFN-γ、 TNF-α、 IFN-α刺激单核细胞后, 观察单核细胞生长特性, 并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单核细胞表面CD1a、 CD14、 CD80、 CD83、 CD86、 HLA-DR等分子表达.结果: 细胞因子IFN-γ、 TNF-α、 IFN-α对单核细胞形态、生长及表型转化有不同影响.IFN-γ促进单核细胞黏附聚集形成"细胞小岛结构", 刺激单核细胞形态向梭形及多角形转化; IFN-γ上调单核细胞表达CD80、 CD83、 CD86及HLA-DR分子, 同时下调CD14分子表达.结论: IFN-γ促进单核细胞向不典型的成熟DC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别比较抗人CD40单抗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对单核来源树突状细胞(monocyte-derived dendritic cell,Mo-DC)体外诱导表达CD25(IL-2Rα)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了IL-2在Mo-DC分化成熟和功能介导中的生物学效应.方法 采用联合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M-CSF)和IL-4体外诱导Mo-DC的培养方法 ,分别加入CD40单抗和TNF-α诱导Mo-DC成熟;免疫荧光标记分析Mo-DC表型;ELISA法测定γ干扰素(interferon-r,IFN-γ)的分泌水平;3H-TdR掺入法分析Mo-DC对自体T细胞的促增殖效应.结果 (1)CD40信号能有效诱导成熟Mo-DC上调表达CD25(IL-2Rα),而TNF-α则无此作用;(2)Mo-DC在CD40激发后,加入不同剂量的IL-2继续培养可促进Mo-DC对IFN-γ的分泌,同时3H-TdR掺入法的结果也显示,在Mo-DC培养时加入IL-2可以增强Mo-DC对T细胞的促增殖作用.结论 CD40激发的Mo-DC上调表达CD25(IL-2Rα),外源性IL-2能促进Mo-DC分泌IFN-γ和介导T细胞的促增殖效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蛋白酶体活性抑制剂硼替佐米(Bortezomib)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的自噬诱导和增殖抑制作用,以及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与Bortezomib联合应用对MCF-7细胞自噬及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蛋白酶体活性及自噬相关蛋白LC3的表达。结果:Bortezomib能明显抑制MCF-7细胞增殖并诱导其自噬,3-MA与Bortezomib联合应用,可逆转Bortezomib诱导的细胞自噬,并增强Bortezomib对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P<0.05)。结论:联合应用Bortezomib和3-MA可能对乳腺癌细胞自噬和增殖具有协同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