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胃平滑肌瘤的影像学表现(附46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明宇 《浙江临床医学》2006,8(11):1134-1135
目的 分析胃平滑肌瘤的X线钡餐造影及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胃平滑肌瘤46例,术前均行X线钡餐造影及CT检查。结果 46例胃平滑肌瘤中腔内型27例,腔外型13例,腔内外型6例。X线钡餐造影,29例表现为腔内充盈缺损,15例有“桥”形皱襞,10例有溃疡形成;CT表现为胃腔内或腔内外相连圆形、椭圆形软组织密度肿块影,增强后均匀或不均匀强化。X线钡餐造影、CT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符合率分别为82.6%、95.6%。结论 X线钡餐造影对腔内型和以腔内生长为主的胃平滑肌瘤具有较高诊断价值,CT对以腔外生长为主的最有价值,两者结合能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平滑肌肿瘤的CT及B超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平滑肌肿瘤50例,术前均经CT与B超检查,对其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胃平滑肌肿瘤分4型,本组50例中腔内型20例,腔外型13例,腔内外型5例,肉瘤型11型,胃平滑肌母细胞瘤1例。结论在发现肿瘤方面,CT与B超同样敏感,在肿瘤的定位、定性、恶性肿瘤对周围脏器的侵犯及有无转移方面,CT优于B超。凡消化道出血患者,经内镜或胃肠造影检查无阳性发现者,仅表现为溃疡或胃外压迫者,均应进行CT与B超检查,以减少胃平滑肌肿瘤的漏诊发生,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小肠肿瘤X线及CT表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原发性小肠肿瘤的X线及CT表现,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小肠肿瘤28例的临床资料和小肠钡剂造影及CT表现.28例均行数字化小肠气钡追踪造影,2例行小肠灌肠造影,7例行多层螺旋CT扫描.结果原发性小肠肿瘤小肠气钡造影表现包括充盈缺损、管腔狭窄、黏膜破坏或受压、管壁僵硬、龛影、肠梗阻或肠套叠.CT扫描表现为软组织块影、管壁增厚及肠管受压或狭窄.结论原发性小肠肿瘤X线表现具有一定特征,结合临床表现可明确诊断,与CT检查相结合可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各种成像技术(传统消化道钡餐、CT、血管造影)诊断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价值,提高对小肠恶性肿瘤的认识。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3例经手术证实的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影像资料。结果:病变包括腺癌17例,平滑肌肉瘤6例,淋巴瘤20例。消化道钡餐主要X线表现为胸腔狭窄,肠腔内充盈缺损,管壁僵硬,粘膜破坏,环状皱壁消失,肠梗阻或肠套叠,肠管扩张及溃疡形成。CT检查11例,均确诊为小肠恶性肿瘤。血管造影2例,均拟诊为小肠血管畸形。结论:凡临床疑有小肠恶性肿瘤通常首选胃肠造影法,若诊断不明或为手术前进一步明确病变的范围宜用CT检查,对不明原因反复发生的上消化道出血血管造影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平滑肌肉瘤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本组9 例,男4 例,女5 例,年龄33 ~72 岁,平均52-11 岁。9 例经超声学(US)和胃肠钡餐透视检查,其中4 例经CT,2 例经血管造影检查,9 例患者均经手术及病理学证实。结果 十二指肠平滑肌肉瘤的主要影像学有:①肠腔狭窄;②十二指肠腔外肿块;③肠腔内充盈缺损;④肿瘤坏死和溃疡;⑤CT显示周围高密度带,伴中心部低密度区;⑥血管造影表现为十二指肠动脉供血,呈富血管性肿瘤表现。结论 X线钡餐检查和CT 扫描对十二指肠平滑肌肉瘤能作出比较准确的诊断,血管造影是一种补充性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各种成像技术(传统消化道钡餐,CT,血管造影)诊断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价值,提高对小肠恶性肿瘤的认识。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3例经手术证实的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影像资料,结果:病变包括腺癌17例,平滑肌肉瘤6例,淋巴瘤20例,消化道钡餐主要X线表现为肠腔狭窄,肠脸内充盈缺损,管壁僵硬,粘膜破坏,环状皱壁消失,肠梗阻或肠套叠,肠管扩张及溃疡形成,CT检查11例,均确诊为小肠恶性肿瘤,血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T与X线钡餐造影诊断食管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8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行X线钡餐造影和CT检查,根据手术病理结果,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准确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X线检查的早期阳性率高于CT检查(P<0.05),但是中晚期阳性率低于CT检查(P<0.05);同时,影像学表现:X线钡餐造影中,可见局部食管黏膜呈现出扭曲、紊乱的状态,黏膜毛糙且皱襞不规则;而CT检查中,则以食管腔内软组织呈块形或同心圆性增厚为主要表现。结论:X线钡餐造影诊断早期食管癌具有较高的准确率,而CT检查诊断中晚期食管癌的准确率较高,应该结合两种检查方法,使诊断准确率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各种影像学检查在十二指降段平滑肌肉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本文分析了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十二指肠降段平滑肌肉瘤影像学所见.结果各种检查中低张十二指肠造影、CT诊断价值较大,而B超和内镜检查尤其对本病腔外型诊断价值较小.结论低张十二指肠双对比造影,是发现和诊断十二指肠降段平滑肌肉瘤的首选检查方法,CT扫描对正常诊断和临床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张十二指肠双对比造影及多层螺旋CT对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手术或胃镜活检组织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影像资料,其中13例行低张十二指肠双对比造影,16例行多层螺旋CT扫描,10例行低张十二指肠双对比造影+多层螺旋CT扫描。结果与组织病理结果进行对照,低张十二指肠双对比造影诊断符合10例,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符合14例,10例行低张十二指肠双对比造影+多层螺旋CT扫描者均明确诊断;患者低张十二指肠双对比造影表现为肠管内充盈缺损、溃疡、肠腔狭窄、管壁僵硬、黏膜破坏或受压变形;多层螺旋CT扫描表现为类圆形或形态不规则的软组织肿物向腔内或腔外生长、十二指肠壁增厚或伴有淋巴结肿大及远处转移。结论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低张十二指肠双对比造影及多层螺旋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二者联合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胃肠道异位胰腺的CT及胃肠道钡餐造影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异位胰腺患者的临床表现、CT及胃肠钡餐造影的影像特征,其中5例行CT增强检查,2例行胃肠道钡餐造影。结果 5例为小肠异位胰腺,7例为胃异位胰腺;病灶均呈类圆形,向腔内生长。其中2例小肠异位胰腺合并肠梗阻、肠套叠。8例病灶CT平扫呈软组织密度影,部分可见点状低密度,5例病灶增强扫描病灶强化方式与正常胰腺相似,其中4例病灶动脉期可见点状低密度影。2例异位胰腺消化道钡餐造影显示病变区类圆形充盈缺损。结论 胃肠道异位胰腺的CT及X线钡餐造影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且在诊断胃肠道异位胰腺中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小肠原发性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小肠原发性肿瘤的CT和消化道造影诊断及鉴别诊断。资料与方法:40例全部作消化道钡餐造影,其中28例进行CT扫描检查。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消化道造影见肠腔狭窄20例,充盈缺损19例,肠梗阻13例,管壁僵硬、粘膜破坏及环状皱襞消失主要见于恶性肿瘤。CT扫描发现腹内肿物28例。结论:消化道钡餐造影对小肠原发性肿瘤有良好的显示,还可以发现CT所不能显示的粘膜面,仍是小肠原发性肿瘤简便的首选检查方法,CT为重要的补充检查,恰当地结合应用可以提高小肠原发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茧症的影像学特点,提高术前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影像资料齐全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腹茧症的影像学特点.结果 5例患者立位腹平片中3例诊断为肠梗阻,另2例未见阳性.胃肠道钡剂造影,均可见小肠交错盘绕成团,呈"菜花状"表现,肠管扩张,小肠黏膜消失,类似"结肠袋"样改变.CT检查,可见小肠扩张聚集成团,其周围可见膜样的囊状物将其包裹.结论 进行胃肠道造影时观察到"菜花状"征象,或CT检查时观察到小肠聚集成团被一膜样物包裹,应考虑到腹茧症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Five cases of exophytic gastrointestinal leiomyosarcoma were evaluated by sonography. In 3 of the 5 cases, identification of intraluminal air or intestinal lumen in an eccentric location to the mass was helpful in recognizing the exophytic nature of the mass. Tumor necrosis was present in all of the masses and also in 1 case of hepatic metastasis. Recognition of the exophytic nature of the mass and the presence of tumor necrosis favor the diagnosis of leiomyosarcoma.  相似文献   

14.
CT及X线钡餐造影在中晚期胃癌诊断中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中晚期胃癌进行CT与X线钡餐造影的对照研究。方法 分析48例经手术及/或胃镜病理证实的中晚期胃癌的CT与X线钡餐造影的表现。结果 CT及X线钡餐造影在中晚期胃癌病灶的检出率上无显差别,CT在检出转移灶及判断邻近器官的受侵的程度上明显优于X线钡餐造影。但有对CT在检出转移灶及判断邻近器官的受侵程度上也可出现假阳性(误诊)与假阴性(漏诊)。X线钡餐造影在观察病变空间位置、胃壁柔软度方面则优于CT。结论 在中晚期胃癌的诊断上,X线钡餐造影仍不失为一种首选的常规检查方法。CT检查则可用来作佐证,以相互补充证实。  相似文献   

15.
小肠间质肉瘤的CT诊断及其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小肠间质肉瘤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小肠间质肉瘤的临床和CT检查资料。结果 12例中,10例肿块直径大于5cm,7例有气体和造影剂进入肠袢间软组织肿块的坏死囊腔内,5例伴有肠梗阻或肠套叠,10例周围肠管及脏器有不同程度受压,移位。结论 CT能清楚地显示小肠间质肉瘤的全貌,以及病变与周围脏器的关系,但对小肠间质肉瘤的定性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We evaluated a 72-year-old woman who was experiencing dysphagia. Esophageal leiomyosarcoma was diagnosed by barium meal study, upper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EUS), by computed tomography (CT). A barium meal study and esophagoscopy performed 3 months before the diagnosis of esophageal leiomyosarcoma showed no abnormalities. Therefore, the tumor appeared to have grown rapidly during the 3-month period.  相似文献   

17.
幼儿食管裂孔疝的X线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婴幼儿食管裂孔疝的钡餐造影及胸片、CT检查的诊断。方法1995年1月至1999年9月间经钡餐检查或CT确诊的36例患儿,15例患经手术治疗。结果巨大型疝6例,占16.67%;中型疝8例,占22.22%;小型疝15例,占41.67%;柱型疝7例,占19.44%。结论胸片上可发现巨大型疝和中型疝,钡餐造影可确诊小型疝和柱型疝,但要掌握造影技术要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