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观察了成人尸体68具共计136侧上肢的尺侧上副动脉起源和行径,分支和分布及其管径大小。结果尺侧上副动脉多数起于肱动脉(占83.09%),口径多在1.1~2.5mm之间(占96.32%),距离胸大肌下缘31~60mm居首位,支数以3~5支多见。  相似文献   

2.
国人肱三头肌的动脉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本文调查了国人成年尸22具(男18具,女4具)和单侧上肢4例(男2,女2),共48例肱三头肌的营养动脉。它们主要由肱深动脉和其他教条动脉组成,即旋肱后动脉、尺侧上副动脉、尺侧下副动脉、近侧肌支和远侧肌支等。2.由于分布在肱三头肌三个头的不同而可分为若干类型。分布于肱三头肌长头者可分为四型,其中第IV型即由肱深动脉旋肱后动脉、尺侧上副动脉和近侧肌支分布者有21例,为总数的43.75±7.16%,出现率最多。分布于肱三头肌内侧头者可分为四型,其中第Ⅳ型即主要由肱深动脉、尺侧上副动脉、尺侧下副动脉和远侧肌支分布者有19例,为总数的39.59±7.05%,出现率最多。分布于肱三头肌外侧头者可分为三型,其中第II型即主要由眩深动脉和旋肱后动脉有22例,为总数的45.84±7.19%出现率最多。  相似文献   

3.
1.国人成年男尸,右肱动脉发生变异,肱动脉于正中神经袢上方分为浅肱动脉和深肱动脉。2.肱动脉分枝有胸肩峰动脉、肩胛下动脉。胸肩峰动脉上发出胸最上动脉,肩胛下动脉上发出胸外侧动脉。3.浅肱动脉长268mm,口径3.2mm 沿正中神经腹侧下行,终移行为前臂桡动脉。其分枝有尺侧上副动脉,尺侧下副动脉。4.深肱动脉长257mm,口径4.7mm,比浅肱动脉粗大,沿正中神经背侧下降,肘窝处与浅肱动脉交叉,终移行为前臂尺动脉。其分枝有骨间背侧动脉,正中动脉。5.桡、尺动脉于肘窝下方有强大的吻合枝,口径1.9mm,其分枝有桡侧返动脉。6.正中动脉长179.9mm,口径2mm、与尺动脉本干吻合形成掌浅弓。  相似文献   

4.
尺神经血供的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22例成人专供研究用的上肢,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并观察了尺神经营养动脉的数目、长度、口径、起始和分布区域,及其进入神经干的样式等,营养动脉的主要来源动脉是:肱动脉、肱深动脉、尺侧上副动脉、尺侧下副动脉、尺侧返动脉的背侧支、尺动脉和骨间前动脉。  相似文献   

5.
腋动脉自第1肋外缘由锁骨下动脉延续而来,至背阔肌腱下缘行为肱动脉;肱动脉在下行途中发出肱深动脉;尺侧上副动脉、尺侧下副动脉等分支;至肘窝桡骨颈平面分为桡动脉、尺动脉两支.近年己有双肱深动脉的报道[1~3],但作者在解剖1老年女尸时发现其右侧肱动脉高位分出两条肱动脉,其变异形式与文献报道的不同,较罕见,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眼动脉变异起自脑膜中动脉的解剖学调查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眼动脉的起点 ,重点调查异常眼动脉的起始、分支及口径 ,为临床视力障碍提供病因资料。方法 体视显微镜下观察 1 0 0侧成人脑颅眼动脉起始 ,对异常起自脑膜中动脉的眼动脉起始、分支和相关动脉口径进行测量。结果 眼动脉起自颈内动脉95侧 (95 % ) ;异常起始 5侧 (5 % ) ,其中单侧起自脑膜中动脉前支 1例 ,双侧分别起自左右脑膜中动脉前支 2例 ,脑膜中动脉平均内径1 .9mm ,眼动脉平均内径 1 .1mm ,与正常的眼动脉口径无明显差异。结论 中老年人不明原因的视觉障碍或颅骨颞区外伤、颞区的硬膜外血肿、颞区硬脑膜肿瘤同时伴视力障碍患者 ,眼动脉异常起于脑膜中动脉并受损的原因不能除外。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临床提供有关腋动脉分支的解剖学资料。方法采用甲醛固定处理的正常成人尸体标本30具(男24,女6),解剖、观察腋动脉分支的起点及数目。结果胸上动脉(ST)起自腋动脉第1段者占85%,胸肩峰动脉(TA)起自第1、2段者,分别占5%和95%,胸外侧动脉(LT)主要起自第2段,占68 33%,肩胛下动脉(S)主要起自第2、3段,分别占23 33%和65%,旋肱前动脉(AH)主要起自第3段,占83 33%,旋肱后动脉(PH)直接起自第3段者为38 33%,主要与肩胛下动脉共干(41 67% ),右侧桡动脉(RR)起自第2段者1例,占1 67%,胸背动脉(TD)和肱深动脉(DB)起自第3段,分别占3 33%。结论腋动脉的分支大多为6支,也有9支者;胸肩峰动脉起点及出现率最恒定,胸外侧动脉发出部位最不恒定,可发自胸肩峰动脉,肩胛下动脉和胸背动脉。旋肱后动脉大多与肩胛下动脉共干。  相似文献   

8.
在尸体解剖中,发现右侧前臂动脉合并手掌动脉变异1例。成年女陛尸体,无外伤。 右侧肱动脉于肱骨外上髁平面下26.92mm处,尺侧发出尺动脉、桡侧发出外径4.52mm、全长17.94mm的动脉短干。该短干末端分为桡动脉、骨间总动脉以及桡侧返动脉3支。  相似文献   

9.
带血管蒂肱骨骨膜瓣移位治疗肱骨骨不连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带血管蒂肱骨远端骨膜瓣移位治疗肱骨中、下段骨不连。方法:采用桡侧副动脉为蒂肱骨远端外侧骨膜瓣和尺寸侧下副动脉为蒂肱骨下端内侧骨膜瓣的移位术治疗肱骨骨不连。结果:从1996年3月开始,经临床应用12例(肱骨中段骨不连6例,肱骨下段骨不连4例,肱骨中段粉碎性骨折并肌组织嵌入2例),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以桡侧副动脉或尺侧下副动脉为蒂的肱骨远端骨膜瓣移位术是治疗肱骨中、下段骨不连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以桡侧副动脉为蒂的臂外侧穿支皮瓣的设计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新鲜成人上肢标本8侧,红色乳胶灌注。观测桡侧副动脉穿支血管的起始、走行、分支、分布和吻合。结果桡侧副动脉起自肱深动脉,起点在三角肌止点平面,发出3~7支穿支,穿支起始处外径平均为0.71±0.16mm,穿深筋膜前平均长度1.2±0.4cm,相邻穿血管相互吻合,形成纵向链式血管吻合,该血管吻合网血供稳定、可靠,是皮瓣血供的主要来源。结论以桡侧副动脉为蒂的臂外侧穿支皮瓣移植术具有手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作者以50侧成人上肢,测量肱桡肌的长、宽、厚度。此肌位置表浅,由1~2支桡神经支配。血供来自桡侧返动脉、肱深动脉或桡动脉的分支。该肌适用于制作原位肌肉移植和异位游离肌肉移植的供体,可用来修复长、短肌缺损或面部肌肉萎缩。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20侧尸体标本上,观察和测量了前臂部尺神经的营养动脉的来源、口径、长度和分支数量,并对尺神经合并尺动脉损伤的修复及带血管的尺神经移植体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椎体隧道通路方式治疗对侧臂丛神经根性损伤,为臂丛神经根损伤的外科治疗提供新的术式。方法:利用20具成人尸体,模拟椎前通路术式和隧道通路术式进行对比,观测两种术式下可供移植神经根的有效长度。选取30例成年人对颈部(涵盖C6~T1椎骨)进行CT扫描,测量其轴向旋转角及侧屈角,观测颈椎活动对移植后第7颈神经的牵拉影响。36组新鲜椎体试件(C5~C7)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打孔,然后用万能试验机进行轴向载荷压缩试验,检验椎体打孔后形成的椎体隧道对椎体生物力学稳定性的影响。结果:经过椎体隧道通路到达对侧下干所需长度为69.19 mm, 比经过椎前通路缩短25.14 mm。C7对T1椎体之间轴向旋转角为9.4°±0.3°,旋转产生的前后牵拉范围为2.44 mm; C7对T1椎体之间侧屈角为0.6°±0.2°,侧屈造成的上下牵拉范围为0.156 mm; C7对T1之间的前屈后伸运动幅度非常小,所造成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椎体压缩实验结果:实验组比对照组的极限载荷仅下降了14.89%,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与椎前通路术式比较,椎体隧道通路术式能提供较充足的神经长度;椎骨旋转角度对移植神经的牵拉幅度影响小;椎骨生物力学几乎无改变。  相似文献   

14.
Recently, many cases of sudden death on strenuous exercise attributed to muscular bridges on the coronary arteries have been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The incidence of such bridges, pooling all reports, is 5.4-85.7% of autopsies. In the present study, 30 hearts from postmortems and 76 hearts from departmental collections from embalmed cadavers (making a total of 106 hearts) were studied. Fifteen hearts (14.2%) showed muscular bridges. The length of the bridges varied from 4mm to 40mm, the majority being 10-19mm in length. Only two arteries viz, the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 and the left diagonal artery showed muscular bridges.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药物涂层球囊(DCB)在治疗冠状动脉大血管原位病变(冠状动脉病变参考直径≥2.8 mm)以及大血管原位长病变(冠状动脉病变参考直径≥2.8 mm,病变长度≥20 mm)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20年12月在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诊治的患者80例,均为给予DCB治疗的冠状动脉大血管原位原发病变。采用计算机定量冠脉造影分析软件(QCA)分别对所纳入患者术前、术后即刻及随访三个不同时刻的冠脉造影图像进行分析,评估DCB的疗效;将入选的患者按照靶血管病变长度分成2组,即病变长度<20 mm组(n =45)和病变长度≥20 mm组(n =35),评估DCB治疗冠脉大血管原位长病变的疗效。结果:所纳入病例靶血管的病变长度为(15.71±5.98)mm,参考直径为(3.22±0.34)mm,在(15.89±9.34)个月的随访时间里,无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死亡及卒中。所有随访患者中未出现再次靶血管病变血运重建病例,随访时的晚期管腔丢失为(-0.01±0.26)mm。不同病变长度组患者晚期管腔丢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03±0.3)mm vs.( -0.03±0.23)mm,P =0.615]。结论:DCB治疗冠状动脉大血管原位病变及原位长病变安全、有效,并能减少冠脉靶病变的晚期管腔丢失。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薄层短翻转恢复成像(Short Tau Inversion Recovery,STIR)序列在臂丛神经成像的可行性。方法对6名接受颈部MR检查的患者(男3例,女3例,17-46岁)在1.5T磁共振设备上行臂丛神经冠状位常规层厚T2WI序列及STIR序列扫描。对STIR原始图像行多平面重组(Multi-Plane Reconstruction,MPR)及最大信号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重建。观察常规层厚T2WI图像与薄层STIR成像,可清晰显示的臂丛神经根、神经干的数目及显示平均长度。结果 12侧臂丛神经中(60支神经根,36支神经干),STIR冠状位薄层扫描重建图像能清晰显示神经根及神经干分别为56支和33支,显示平均长度为168mm,常规层厚T2WI扫描显示神经根及神经干分别为51支和24支,显示平均长度109mm。结论 STIR能满意地显示臂丛神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跖骨滋养动脉的起始、经过和管径。方法:以5%明胶墨汁、硫酸钡墨汁或红色乳胶,分别对90例婴儿-87岁的新鲜尸体下肢的动脉进行灌注。经固定后,对跖骨滋养动脉进行解剖观察和测量。结果:跖骨滋养动脉的直径为0.24-0.30mm。第1跖骨滋养动脉59.6%发自足底深支和第1跖足底动脉,其它跖骨滋养动脉主要发自跖足底动脉、足底弓及其穿支。同时对此动脉入跖骨相关面的滋养孔进行了观察,发现905以上位于跖骨体中1/3段。结论:跖骨滋养动脉在临床手术中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管吻合器应用在上肢动脉损伤中的效果,明确吻合器的应用范围及适应证,达到优化血管吻合器在动脉损伤修复上的效果。方法: 自2013年3月至9月,应用COUPLER血管吻合器对18例19条上肢动脉开放性损伤的男性患者进行血管修复,19条上肢动脉包括肱动脉3条、尺动脉6条及桡动脉10条。术中记录动脉损伤的部位、情况及有无合并性损伤、使用吻合器吻合血管的时间以及血管吻合的效果,术后随访患者的手部功能恢复情况,并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及专科检查检测动脉通血情况。结果: 在18例患者的修复中,使用COUPLER吻合器吻合动脉平均手术时间278 s,术后患者随访时间最长116 d,最短14 d,平均(71.5±40.9) d,未发现因局部血管原因再次手术病例。18例中未发现栓塞和肢体血循环障碍的患者,Allen试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动脉吻合部位通畅,吻合血管两端均为动脉血流频谱。18例患者中仅3例桡动脉吻合患者主诉吻合部位有压痛,其余患者均告知肢体康复满意,达到了如期的治疗效果。结论: 初步观察验证了COUPLER血管吻合器可快捷、有效、安全地用于上肢动脉损伤的修复,临床疗效较为肯定。  相似文献   

19.
吸烟人群肱动脉EDD与股动脉IMT相关性的超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吸烟人群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与股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利用高频超声检测35例健康吸烟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及股动脉内膜厚度,并与35例健康不吸烟组做对照。结果健康吸烟者肱动脉EDD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健康吸烟者股动脉内膜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与肱动脉EDD呈负相关。结论吸烟可导致内皮功能障碍,高频超声能够早期发现吸烟者内皮功能障碍,健康吸烟者无心血管疾病症状时已有股动脉内膜厚度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