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社区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水平及保健的一般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401例社区围绝经期妇女进行调查。结果有88.8%妇女出现至少1种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其中中、重度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占到22.4%;被调查女性保健意识相对积极,但其保健知识、行为情况不容乐观。结论社区围绝经期女性健康及保健状况不容乐观,建议积极深入的开展健康教育,促进社区围绝经期妇女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张庆红  李小玲  钟京燕 《全科护理》2013,11(10):879-880
分析围绝经期妇女躯体及心理的变化,提出相应的基础护理、家庭护理、心理护理指导措施。  相似文献   

4.
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心理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心理康复对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 10 0例确诊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妇女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5 0例。治疗组给予谷维素、舒乐安定片等治疗 ,同时每周进行心理治疗 2次 ;对照组仅给予药物治疗 ,疗程 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并采用SCL 90症状自评量表评定。结果两组患者的SCL 90各因子及总均分均有下降 ,但两组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各因子均分与正常成年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心理治疗能有效缓解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症状 ,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李彦洁  雷鹏琼  陈长香 《护理研究》2013,27(17):1687-1689
[目的]探讨护士围绝经期综合征常见症状分布情况及其与抑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改良Kupperman评分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唐山市10所二级、三级医院40岁~55岁的540名围绝经期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围绝经期护士抑郁症状和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率分别为50.00%和63.70%,其中疲乏无力、肌肉及骨关节疼痛、失眠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项目,分别为92.73%,80.52%,77.91%,且围绝经综合征程度越重,中重度抑郁的发生率越高,且各种症状与抑郁均具有相关性(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士围绝经期综合征与抑郁有一定的相关性,在积极缓解症状的同时,应广泛开展围绝经期护士的心理保健工作,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河北各地区城乡围绝经期妇女婚姻状况及质量与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河北7个地区按照城乡分层,每地区100人,城乡各50人,45岁~55岁的妇女,问卷由基本资料部分、Kupperman评分表组成.[结果]围绝经期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与婚姻状况和婚姻质量有关.伴侣健康者其围绝经期综合征较伴侣患病、离异、丧偶者发生率低;婚姻质量好者其围绝经期综合征较婚姻质量一般和婚姻质量差者发生率低.[结论]改善围绝经期妇女婚姻状况和婚姻质量可降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河北各地区城乡围绝经期妇女婚姻状况及质量与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河北7个地区按照城乡分层,每地区100人,城乡各50人,45岁~55岁的妇女,问卷由基本资料部分、Kupperman评分表组成。[结果]围绝经期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与婚姻状况和婚姻质量有关。伴侣健康者其围绝经期综合征较伴侣患病、离异、丧偶者发生率低;婚姻质量好者其围绝经期综合征较婚姻质量一般和婚姻质量差者发生率低。[结论]改善围绝经期妇女婚姻状况和婚姻质量可降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更年期是妇女从成年进入老年所必需的阶段,是介于生育期和老年期的一段时期,即妇女从有生育功能到无生殖功能的过渡阶段,包括围绝经期前、后[1]。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情绪不稳定、阵发性潮热、头晕、失眠、心悸、抑郁、暂时性血压升高等[2]。为了解河北省城乡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患病情况,探讨人际关系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影响,对河北省7个地区627名45岁~55岁围绝经期妇女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围绝经期综合征也称更年期综合征,是妇女在绝经前后由于雌激素水平波动或下降所致的以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症候群[1],多发生于45~55岁的妇女。有研究认为,46~50岁发病率最高[2]。一般持续至绝经后2~3年。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情绪不稳定、阵发性潮热、头晕、失眠、心悸、抑郁、暂时性血压升高等[3]。因此对围绝经期妇女进行综合治疗和护理干预,使她们顺利地度过心理、生  相似文献   

10.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妇科常见病,指妇女绝经前后因卵巢功能衰退,出现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以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症候群,也称更年期综合征,中医称为绝经前后诸症。临床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潮热、汗出、烦躁易怒、多疑、心悸、失眠、尿频、骨痛  相似文献   

11.
家庭代际关系与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家庭代际关系与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于2019年10-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河北省唐山市、石家庄市及张家口市城乡502户45~55岁围绝经期妇女所在的家庭进行调查。结果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率为77.09%,其中轻度占46.22%,中重度占30.88%。围绝经期综合征各组各维度家庭代际关系除了成年子女冲突认知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家庭代际关系中老年父母和成年子女代际关系总分、代际团结、代际冲突2个二阶维度及团结认知、团结情感、团结行为、冲突认知、冲突情感、冲突行为6个小维度均与围绝经期综合征呈显著负相关(r=-0.300~-0.073,P<0.05);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与子女团结认知、冲突行为,父母冲突行为得分越高,围绝经期妇女综合征症状越轻(P<0.05)。结论围绝经期综合征检出率高,应重视家庭代际关系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研究,降低围绝经期综合征对女性家庭关系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音乐运动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效果,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Kupperma评分法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益阳市围绝经期妇女进行筛查,选取Kupperman评分≥15分以及SDS评分指数≥0.5的患者100例,年龄为45~55岁,随机分为试验组(实施音乐运动疗法训练,50例)和对照组(50例).训练24周后,采用Kupperman量表和SDS量表评价两组疗效.结果 训练24周后,试验组Kupperman评分和SD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训练前后Kupperman评分、SDS评分和Kupperman单项评分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音乐运动疗法能明显改善围绝经期妇女的身心症状.  相似文献   

13.
围绝经期妇女运动对预防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了解广东地区围绝经期妇女参加体育运动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整群的方法抽样,选择40~65岁的妇女4489名进行围绝经期综合征患病情况以及围绝经期妇女参加体育运动情况的调查,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文化程度高者和专业技术人员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者占比例大,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者其围绝经期综合征较不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者发生率低。结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除药物治疗外,改变生活方式(如增加体育运动)可降低或减轻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降低骨关节疼痛,从而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正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女性在绝经前后因体内性激素波动或减少而引起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俗称更年期综合征[1]。中医称之为绝经断前后诸症,以妇女在绝经前后出现烘热汗出、烦躁易怒、失眠健忘、头晕耳鸣、腰酸背疼、手足心热或伴有月经紊乱等临床症状为主[2]。《金匮要略》说妇人脏燥,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形象的描述了其发病时情志不遂的症状。据统计,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率普遍偏高,达到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并比较步行与八段锦等运动训练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伴抑郁的康复效果,寻找非药物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有效途径。方法:用Kupperma评分法和流行病学调查-抑郁量表(CES-D)对唐山市西山道社区围绝经期妇女进行筛查,选取Kupperman评分≥16分(即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度以上)以及CES-D评分≥20分(即存在抑郁症状)患者145例,年龄45—55岁之间;按数字排序随机分对照组50例,步行组46例和八段锦组49例,训练3个月后对三组用改良Kupper-ma量表和CES-D量表进行评价。结果:训练后步行组和八段锦组与对照组Kupperman总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CES-D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步行组与八段锦组CES-D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Kupperman单项评定,在潮热出汗、失眠、焦躁、忧虑、疲倦乏力、肌肉关节痛等方面得到改善(P<0.05),且八段锦组在失眠、焦躁、忧虑、胸闷、心悸等方面明显优于行走组(P<0.05)。结论:步行和八段锦等运动训练能明显改善围绝经期妇女的身心症状,且八段锦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17.
妇女绝经前后,卵巢功能逐渐减退,由于雌激素的明显波动及下降,导致围绝期妇女身心功能失调,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并参与了退化性病变的形成和发展,绝经所产生的生理、病理变化与健康密切相关。绝经相关疾病涉及广泛,其病因不仅包括内分泌失调,还涵盖营养、运动、环境、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以往保健只针对围绝经期妇女的某些症状,单纯用药对症处理。忽视其他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围绝经期是指妇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这一生命阶段中许多健康问题与卵巢功能衰退有关。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或丧失、雌激素水平波动或下降,可引起机体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以及骨代谢障碍为主的一系列症候群。本研究对506例41—60岁围绝经期妇女同时测定血清雌二醇(E2)及跟骨的骨密度(BMD),以5岁为一个年龄组进行比较,分析其E2水平与BMD的变化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正>围绝经期综合征(perimenopausal syndrome,PMS)是指在妇女绝经前后,出现烘热汗出、烦躁易怒、失眠健忘、焦虑、抑郁,或伴有月经紊乱等与绝经有关的症状,西医认为本病与卵巢功能衰退导致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有关。正常育龄妇女的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FSH/LH)值均在1以下,即使是在排卵期也如此,但是绝经后的FSH/LH值则上升至1以上。西医常用激素替代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坤泰胶囊与雌激素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10月在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10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3例,观察组采用坤泰胶囊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戊酸雌二醇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雌二醇(E2)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血清E2水平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治疗前及治疗后E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Kupperman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坤泰胶囊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依从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