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细胞介素-23在类风湿关节炎滑膜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白细胞介素(IL)-23由IL-23p19和IL-12p40亚单位组成,它在一些自身免疫疾病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关节滑膜组织中IL-23p19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旨在探讨其在RA发病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RA患者关节滑膜组织中IL-23p19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并与骨关节炎(OA)患者和健康人作对照研究。结果IL-23p19mRNA和蛋白在RA患者关节滑膜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而在OA患者中低表达,正常对照组中无表达。结论IL-23p19在RA关节滑膜组织中高表达.提示IL-23可能直接参与了RA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2.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及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全身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慢性炎性关节病变.并可伴有全身多个系统累及。RA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是。许多证据已经表明一些细胞因子,尤其是白细胞介素-1(IL-1),在RA关节发病的慢性炎性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IL-1受体拮抗剂(IL-1Ra)在近年来亦被用于RA的治疗。下面就这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多关节滑膜慢性炎症导致滑膜纤维母细胞增生,大量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浸润为特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研究发现,Th1/Th2细胞及其分泌细胞因子的水平失衡与RA的发生密切相关。有学者认为促炎性Th1细胞及其分泌的干扰素(IFN)γ和抗炎性Th2细胞及其分泌的白细胞介素(IL)-4的失衡,在RA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1995年克隆出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18000的血清中的因子,它具有诱生IFNγ的作用,这就是IL-18。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滑液中白细胞介素-18(IL-18)蛋白及滑膜组织IL-18mRNA表达水平,探讨其在RA致病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双抗夹心酶免疫吸附(ELISA)法和细胞生物法分别测定RA患者血清、滑液中IL-28蛋白水平和生物活性,同时还检测NO、前列腺素E2的含量;有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膜组织IL-18m RNAG表达水平。以骨关节炎(OA)病人及因外伤截肢的正常人作对照。结果 RA患者血清、滑液中IL-18蛋白水平和生物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滑液中量及活化性比血清高;RA滑膜组织IL-18mRNA表达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过度表达的IL-18参与了RA的致病过程,;选择性地抑制IL-18生物活性,将是RA治疗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IL)-37水平与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及病情进展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0例RA患者(观察组)和30例健康者(对照组),观察或检测治疗前后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关节炎活动度评分(DAS28)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和IL-37水平及IL-37 mRNA表达,并与对照组进行分析,分析血清IL-37水平与以上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前的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和DAS28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以上临床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前血清中CRP、ESR、R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这3项实验室指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前血清IL-37水平、IL-37 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明显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血清IL-37水平与以上临床指标和实验室指标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中IL-37与RA的发病及病情进展密切相关,其在RA病程进展过程中具有抑制炎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白细胞介素-18和类风湿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研究发现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Th1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而白细胞介素 18(in terleukin 18,IL 18)具有介导Th1免疫反应、促进单核因子产生等多种生物学活性。1 IL 18的发现和命名1989年Nakamura首次发现经脂多糖 (LPS)诱导的小鼠脾细胞的血清能诱导干扰素 γ (interferon γ ,IFN γ) ,但又只能与IL 12发挥共刺激作用[1] 。日本学者Okamura等[2 ] 在脓毒性休克的小鼠肝脏中提取出该因子 ,因其具诱导Th1细胞产生IFN γ的活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的水平,探讨其在RA临床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2007年1月至1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门诊及住院RA患者84例,采用免疫酶联吸附(ELISA)方法检测血清IL-17水平;同时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lucose-6-phosphate isomerase,GPI)、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抗环瓜氨酸多肽(anti-cyclic citrolli-natad peptide,anti-CCP)抗体、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a(tumor necrosis factor-a,TNF-a)水平;并分析IL-17与RA临床炎症指标和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活动期RA患者血清IL-17为(113.8+21.7)ng/L,高于非活动期RA患者[(76.3+11.9)ng/L]和正常对照组[(62.6+8.6)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A患者血清IL-17水平分别与CRP和RF呈正相关,与IL-1β和TNF-a也有正相关关系(均P<0.05),但与自身抗原GPI和抗CCP抗体无相关性(P均>0.05);RA组血清IL-17水平与临床活动指标也有相关性.结论 RA患者血清IL-17表达增高,并与病情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检测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IL)-33水平,分析其与早期RA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病程<1年的早期RA患者100例,骨关节炎(OA)患者40例以及健康对照者70名.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中的IL-33水平,并分析血清IL-33水平与RA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RA患者血清IL-33水平为(282±871)pg/m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7±38)pg/ml,P(0.01)和OA患者[(8±35)pg/ml,P<0.01].血清IL-33水平与类风湿因子(RF)、隐性类风湿因子IgG(HRF-IgG)、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抗突变型瓜氨酸化波形蛋白(MCV)抗体呈正相关(r分别为:0.312,0.277,0.213,0.302,P<0.01或P<0.05). IL-33阳性组患者的RF阳性率、HRF-IgG阳性率、抗CCP抗体阳性率、抗MCV抗体阳性率(86%、31%、86%、94%)较IL-33阴性组患者(54%、11%、42%、72%)显著升高(P均<0.05). 结论 IL-33在RA患者血清中显著升高,并与多种自身抗体(包括RF、抗CCP抗体、抗MCV抗体和HRF-IgG)显著相关,可能是RA预后不良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高迁移率族蛋白-1与类风湿关节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慢性滑膜炎和关节结构破坏为特征的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RA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大量的细胞因子参与了RA的致病过程,例如肿瘤坏死因子(tumour necrofii8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索(interleukin,IL)-1等,它们作用于软骨和骨而导致关节结构的破坏。细胞因子的阻断治疗(选择性的TNF-α和IL-1阻断剂)目前已经运用于临床,然而,只有1/3的RA患者显示出了疗效,而另外2,3的患者对这些治疗措施没有任何反应。上述现状促使人们进一步寻找其他的细胞因子并通过其调控作用来治疗RA患者,以期望取得更好的疗效。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chromosomal protein 1,HMGB1)是近来发现的一种新型促炎细胞因子,在RA等多种炎症性疾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的水平及其与RA继发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的关系,探讨RA及RA继发ILD的发病机制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RA患者62例,其中单纯RA患者31例,RA伴发ILD患者31例;健康对照者30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中IL-4水平,同时比较各组实验室指标免疫球蛋白(Ig)G、IgA、IgM、γ-球蛋白、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及关节肿痛数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RA组血清IL-4水平为(61.87±41.36)pg/ml,健康对照组血清IL-4水平为(25.48±14.28)pg/ml,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继发ILD组血清IL-4水平(92.70±32.01)pg/ml较单纯RA组(30.05±24.45)pg/ml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RA组血清IL-4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继发ILD组血清IL-4水平较单纯RA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4可能参与RA的发病,且在RA并发ILD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33水平,分析血清IL-33水平与RA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验证IL-33参与RA的发病过程,探讨IL-33对于RA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测定70例RA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IL-33水平。结果 RA组血清IL-33水平为(231±335)pg/ml,高于健康对照组(6±23)pg/ml,P<0.01。高疾病活动度组血清IL-33水平为(351±391)pg/ml,高于中低疾病活动度组(145±266)pg/ml,P<0.05。RA患者血清IL-33水平与类风湿因子(RF)及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呈正相关(P<0.01)。结论 IL-33参与了RA的发病过程,IL-33的升高可能提示RA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IL)-17及类风湿因子(RF)联合检测在老年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接受治疗RA患者49例为观察组,另纳入同期健康体检者51例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血清R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9.895,P<0.001);观察组血清IL-17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5.311,P<0.001)。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显示:观察组血清IL-17与RF水平呈现显著正相关(r=0.685,P<0.001)。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采用RF联合IL-17诊断RA可获得最佳的诊断敏感性(90.9%)及特异性(95.6%),优于RF或IL-17单独检测。结论 RA患者外周血高表达IL-17,且IL-17及RF联合检测可提高RA诊断率。  相似文献   

13.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白细胞介素-6与皮质醇节律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6、皮质醇节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36例RA患者分别为8:00,12:00,16:00,20:00,0:00,4:00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其血清IL-6水平,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皮质醇。结果:36例RA患者皮质醇分泌有明显节律,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其峰值提前,出现于凌晨4点,血清IL-6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也存在昼夜节律,IL-6峰值出现在皮质醇峰值之前,经治疗病情稳定后,RA患者血清IL-6水平恢复或接近正常,IL-6与皮质醇节律紊乱得以纠正,相关性分析显示,RA患者血清IL-6水平与血沉(ESR)(P<0.01,r=0.66),C反应蛋白(CRP)(P<0.01,r=0.71)皮质醇(P<0.05,r=0.58)呈正相关,结论:RA患者血清IL-6增高,IL-6与皮质醇存在昼夜节律紊乱,这些变化在RA的发病机制中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白细胞介素 1(interleukin 1,IL 1)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 ,参与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 ,是细胞因子调节网络中的关键因子。 1985年Arend等[1] 首次发现体内存在一种细胞因子 ,对IL 1有特异性抑制作用 ,而对IL 2和细胞增生没有刺激作用 ,后证实该因子可与IL 1受体 (interleukin 1receptor,IL 1R)特异性结合而不引发任何生物学信号 ,从而阻断IL 1的生物学活性[2 ] ,故定名为IL 1受体拮抗剂 (IL 1Rantago nist,IL 1Ra)。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arthritis ,RA)是免疫功能紊乱所致的以滑膜炎和关节破坏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现已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求程氏蠲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及发挥良效的剂量和时间。方法以程氏蠲痹汤高、低剂量治疗类风湿关节炎SD大鼠,并与雷公藤多苷片组、模型组、正常组比较,观察治疗第7、14、21天各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7和IL-35的含量差异,IL-17、IL-35两者变化的相关性及在3个时间点各组关节、肝肾等的病理改变。结果治疗第14天,程氏蠲痹汤高剂量组IL-17、IL-35水平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P0.05),雷公藤多苷片组IL-17、IL-35水平与正常组差异明显(P0.05);治疗第21天,程氏蠲痹汤高剂量组、雷公藤多苷片组与正常组IL-17、IL-35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在3个时间点,程氏蠲痹汤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无明显差异(P0.05),模型组与正常组差异显著(P0.01),各组关节病理改变与血清IL-17、IL-35含量变化一致,程氏蠲痹汤高剂量组、雷公藤多苷片组肝肾病理改变与正常组一致;程氏蠲痹汤高剂量组IL-17、IL-35血清含量第7~14天呈负相关(P0.05)。结论程氏蠲痹汤高剂量有效提升血清IL-35含量,抑制IL-17释放,从而发挥抑炎疗效,比常用药雷公藤多苷片更早达良效并维持。  相似文献   

16.
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其病因目前尚不清楚 ,但多数学者认为它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导致的滑液微环境失平衡 ,形成严重的滑膜炎。RA多见于女性 ,女性RA发病的停经后峰、妊娠期RA病情缓解 ,产后复发或加重、口服避孕药可以预防RA的发生或缓解RA的症状等都提示性激素在RA的发病中可能占有重要地位。RA的滑膜巨噬细胞分泌多种细胞因子 ,其中以白细胞介素 (IL) 1、肿瘤坏死因子 (TNF)和IL 6与RA的关系最为密切。近期的研究发现 ,健康人随年龄增长IL 6水平升高 ,且与血清硫酸脱氢表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17对老年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增殖和趋化因子分泌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行关节置管术的老年RA患者,从术中切除的新鲜滑膜组织中分离滑膜成纤维细胞进行培养。3-(4,5-二甲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检测IL-17对细胞增殖的影响;蛋白芯片试剂盒检测滑膜成纤维细胞上清液趋化因子[中性粒细胞激活肽(ENA)-78、IL-8、生长相关癌基因(GRO)、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的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滑膜成纤维细胞表面IL-17受体(IL-17R)的表达。在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中分别加入MEK1/2信号通路抑制剂(PD98059)、核转录因子(NF)-κB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STAT3信号通路抑制剂(AG490)、RANKL信号通路抑制剂(小白菊内酯),孵育60 min后加IL-17刺激72 h,荧光定量PCR法检测ENA-78、IL-8、GRO、MCP-1 mRNA表达水平。结果 IL-17对滑膜成纤维细胞各时间点刺激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刺激72 h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能力最强。IL-17刺激滑膜成纤维细胞48 h后,滑膜成纤维细胞分泌的ENA-78、IL-8、GRO、MCP-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流式细胞术显示,加入抗IL-17R抗体组IL-17R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同型对照组(P<0.05)。滴加PD98059、LY294002、AG490后,ENA-78、IL-8、GRO、MCP-1 mRNA表达量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而滴加小白菊内酯后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7可促进老年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增殖及趋化因子表达;IL-17可能通过MEK1/2、NF-κB、STAT3信号通路诱导滑膜成纤维细胞趋化因子表达。  相似文献   

18.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慢性炎症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推测是由于遗传背景的个体受多种外源性和(或)内源性抗原的刺激,导致滑膜腔内的持续自身免疫反应所致。当前多数的基础研究集中在滑膜细胞群包括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和T细胞等及其产生的细胞因子在导致RA持续滑膜炎中所起的作用,并为此进行了很多的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RA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水平,并与部分临床指标作相关性分析,结果:RA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与部分临床指标是正相关,重度活动期RA患者TNFα、IL-6水平明显高于轻、中度活动期,治疗后随着病情好转,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有明显下降。结论:RA的发病与血清TNFα、IL-6介导的细胞免疫调节异常有着明显的关系。检则血清TNFα、IL-6水平对RA的病情活动观察、药物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滑膜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8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