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电针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取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他各组采用钳夹法复制坐骨神经损伤模型,2 d后对电针组大鼠“足三里”和“环跳”进行电针治疗,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并分别在7 d和14 d对大鼠坐骨神经功能进行评价,治疗结束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坐骨神经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rve growth factor,BDNF)、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和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43,GAP-43)进行检测,同时在光镜下观察坐骨神经的病理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ciatic nerve function index,SFI)明显增加,最大诱发电位和神经传导速度(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NCV)明显加快,潜伏期明显缩短。病理检查显示电针组神经纤维排列相对整齐,空泡样变性减少,可见到施万细胞的增殖。坐骨神经中BDNF、NGF和GAP-43表达明显上调。结论 电针治疗能促进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修复,可能与其上调BDNF、NGF和GAP-4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在坐骨神经挤压伤后神经生长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探讨神经元分子微环境变化对神经再生修复的重要意义。方法制作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模型,在此基础上制作双侧坐骨神经挤压伤模型。观察神经挤压损伤后7、14、21和28d大鼠背根神经节TUNEL标记阳性细胞百分比变化;利用免疫组化和蛋白印迹技术(Western-blot),观察神经生长相关蛋白(GAP-43)和神经生长因子受体(trkA)表达水平变化。结果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所有时程背根神经节细胞均有较多的TUNEL标记细胞,但以14~21d显著;各时程背根神经节细胞GAP-43和trkA蛋白均有一定水平的表达,但其表达水平低于非糖尿病组。结论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背根神经节存在凋亡应激,其神经再生相关基因表达体系不完整,对神经损伤的再生修复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SD大鼠损伤坐骨神经组织中43kD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周围神经43kD蛋白单克隆抗体,以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大鼠损伤坐骨神经中相应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大鼠坐骨神经组织与大鼠损伤后2周的坐骨神经远侧端组织,在43kD处均有免疫反应阳性条带,在大鼠损伤后2周的坐骨神经远侧端组织中阳性反应产物着色较深。结论:大鼠坐骨神经组织中有43kD蛋白的表达,而损伤神经远侧端43kD蛋白表达增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在损伤后远侧端生长相关蛋白(GA9-43)的表达。方法:切除SD大鼠-侧坐骨神经5mm,造成坐骨神经缺损伤模型,两周后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损伤远侧端神经组织中GAP-43的表达,结果:损伤神经远侧端雪旺细胞表可见棕色阳性产物,而正常神经组织中未见阳性反应产物。结论:损伤神经远侧端雪旺细胞中可见GAP-43表达,在正常神经组织中GAP-43低表达或无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药人参皂苷Rg1(GsRg1)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恢复作用以及是否有局部释放神经生长因子的参与。方法于2013年5月购买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月龄,共270只,随机均分为6组,每组45只。离断大鼠右侧坐骨神经后,立即在显微镜下缝合,左侧坐骨神经为空白对照,手术后,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GsRg12 mg 、4 mg、8 mg、12 mg组和甲钴胺组,分别腹腔内注射,手术2、4、8周后,通过称量大鼠双侧小腿三头肌计算其湿重比率,据此评价坐骨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大鼠坐骨神经NGF表达的变化。结果①小腿三头肌湿重比,各GsRg1剂量组及甲钴胺组也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 GsRg1组中4 mg组、8 mg组高于GsRg1其它2组及甲钴胺组,GsRg12 mg组、12 mg组与甲钴胺组小腿三头肌湿重比恢复相似。②NGF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GsRg1各组及甲钴胺组NGF表达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GsRg14 mg和GsRg18 mg组NGF表达多于甲钴胺组、GsRg12 mg组、12 mg组。甲钴胺组与GsRg12 mg组、12 mg组NGF表达相似。结论①GsRg1剂量为4 mg、8 mg的促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作用优于剂量为2 mg、12 mg组。提示GsRg1促神经再生作用的最佳用药剂量为4~8 mg·kg。②GsRg1的促进受损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与NGF因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层粘连蛋白(LN)和纤连蛋白(FN)在大鼠不同发育时期视神经及坐骨神经的表达,探讨视神经与坐骨神经细胞外基质的差异。方法 50只SD大鼠按出生后天数分成5组,取视神经和坐骨神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定大鼠视神经和坐骨神经LN和FN表达。结果 LN和FN在坐骨神经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视神经,出生后7d组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结论 大鼠视神经和坐骨神经LN和FN表达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S180肉瘤对小鼠坐骨神经受损害后脊髓生长相关蛋白(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后肢肌肉内坐骨神经走行处接种S180肉瘤细胞悬液的方法,建立坐骨神经受肿瘤损害的动物模型,分别在坐骨神经损害后4、7、14、21天和28天取出小鼠相应节段的脊髓,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生长相关蛋白GAP-43的表达,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图像分析.以相同时间段的坐骨神经外伤损伤组为对照.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相应节段脊髓灰质细胞均出现GAP-43表达,7天以内两组无差别.对照组于伤后7天达高峰,实验组于神经损害后14天达高峰,与各自时间段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S180肉瘤损害小鼠坐骨神经后可引起脊髓灰质细胞GAP-43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内源性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脊髓前角内生长相关蛋白GAP-43表达的调节。方法大鼠坐骨神经压榨损伤后,腹腔注射BDNF抗体中和内源性BDNF,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动物存活7d或14d,用Western blot与RT-PCR观察GAP-43在脊髓腰骶膨大部前角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注射BDNF抗体后坐骨神经损伤侧脊髓前角内GAP-43蛋白与其mRNA的表达明显下降,上述改变在统计学上均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内源性BDNF可能参与脊髓前角内GAP-43表达的调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的不同给药时间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健康Wistar大鼠共24只,随机分为4组,制备大鼠右侧坐骨神经挤压伤模型。A组(早期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B组(早期用药组)损伤后当即注射雷帕霉素[1mg(/kg.d)],连续应用7d,C组(晚期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D组(晚期用药组)损伤后24h注射雷帕霉素[1mg(/kg.d)],连续应用7d,每组各6只。于术后6周进行坐骨神经功能检测(SFI),神经电生理检测及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坐骨神经功能检测(SFI),B组明显优于A组、C组、D组(F=6.51,P0.01)。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的潜伏期(LTP),B组明显慢于A组、C组、D组(F=12.56,P0.01);坐骨神经传导速度(F=20.30,P0.01)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F=8.07,P0.01)B组明显优于A组、C组、D组。结论①全身应用雷帕霉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可以加速神经的修复和功能恢复。②早期应用雷帕霉素促进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的效果优于晚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蛇毒神经生长因子(sNGF)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诱发电位的影响,评价蛇毒种经生长因子在促进周围神经再生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坐骨神经钳夹模型,局部滴加药物和术后肌注sNGF,通过脊髓诱发电位(SEP)、运动诱发电位(MEP)评定,观察坐骨神经修复情况.结果:sNGF治疗可使伤后SEP、MEP提早出现,结论:蛇毒提取的NGF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修复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吡咯喹啉醌对离断周围神经的促再生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吡咯喹啉醌(PQQ)对离断周围神经再生效果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配入PQQ组与对照组。所有动物均实施手术造模,离断左侧坐骨神经后予以10-0缝线神经外膜间断缝合。PQQ组术后隔日术侧肌肉注射PQQ 0.5 ml(250μg/kg),对照组仅给以等量生理盐水。术后定期行坐骨神经功能评估,神经电生理指标测定。于12周时,取材行再生神经形态学观察。结果:PQQ组在坐骨神经功能、神经电生理及形态学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吡咯喹啉醌可显著促进离断周围神经的再生。  相似文献   

12.
化学萃取同种异体神经修复鼠坐骨神经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化学萃取同种异体神经 ,去除髓鞘和雪旺细胞 ,形成无细胞基膜管后桥接鼠坐骨神经缺损 ,研究神经再生效果。方法 :正常鼠坐骨神经用非变性生物剂处理后得到无细胞的基膜管 ,桥接鼠坐骨神经 2 0mm缺损。实验分 3组 :无细胞基膜管移植组 (A组 )、自体神经移植组 (B组 )和异体神经移植组 (C组 )。术后进行肌电图、组织形态学及图像分析仪检查。结果 :A组再生神经有大量轴突通过移植体 ,术后 2个月电生理检测再生神经的潜伏期及波幅低于B组 (P <0 .0 5 ) ,3个月时差异无显著性。髓鞘厚度在术后 3个月时亦低于B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轴突直径及数目两组无差异。结论 :这种无细胞基膜管移植体能支持轴突的生长和雪旺细胞的迁移 ,是一种良好的神经移植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13.
神经导管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一种自行研制的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壳聚糖构建人工神经来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研究证实其修复效果.方法:选用3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原位神经移植组(B组)、壳聚糖神经导管桥接组(C组)3组,分别切断坐骨神经后做相应处理,12周后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C组12周后神经已经长过缺损段,神经传导功能恢复.结论:这种套管能够有效的桥接10 mm长的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可应用于周围神经缺损的治疗,同时可以作为进一步开发组织工程化的人工神经的良好载体.  相似文献   

14.
电针对家兔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坐骨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建立右侧坐骨神经挤压伤家兔模型,然后进行电针治疗,用肌电图诊断仪测量患肢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并与正常进行对比。结果电针治疗4个疗程后,模型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神经传导速度明显下降,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电针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有所升高,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家兔坐骨神经损伤后,应用电针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坐骨神经损伤家兔的神经传导速度,从而促进损伤坐骨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黄家俊  罗华 《医学综述》2008,14(3):330-332
神经生长因子(NGF)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神经再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已得到证实,目前研究认为其作用机制主要是促进突触素p38、生长相关蛋白等功能蛋白的表达,并可与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CSPGs)结合、降低CSPGs对神经再生的抑制作用;控制某些蛋白的修饰如磷酸化过程以及阻断中枢神经损伤后产生的抑制再生蛋白的抑制作用等,而促进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立体定向照射兔坐骨神经的CT定位。方法:通过解剖分析兔坐骨神经主干的解剖位置和行径,选择照射靶点,放置硅胶管进行标记,按X-刀标准行CT扫描,从CT图像上分析硅胶管与荐骨和髂骨的位置关系,确定可以用骨性结构定位的神经段作为照射靶点,利用立体定向技术单次大剂量照射坐骨神经,观察其病理及超微结构变化。结果:通过解剖可见坐骨神经主干由第7腰神经和第1、2荐神经组成,坐骨神经主干从荐髂关节下、荐骨和髂骨之间穿出后,跨过坐骨大切迹的一段坐骨神经主干位置恒定,且有荐骨和髂骨做定位标志,可作为CT定位的照射靶点,单次大剂量照射后镜下可见神经纤维变性坏死。结论:在CT扫描图像中,利用荐骨和髂骨定位坐骨神经准确可靠,可以作为无创情况下进行立体定向外科研究周围神经放射性损伤的照射靶点。  相似文献   

17.
NGF和bFGF联合治疗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CF)联合应用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治疗作用,为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9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GF组、bFGF组和NGF bFGF组,将大鼠坐骨神经手术造成5mm缺损后用2.Omm内径、1.Ocm长的硅胶管桥接,术中硅胶管中局部滴加药物、术后大鼠小腿肌内注射药物1日1次(10ng/100g)体重),术后3、6、9、12周行大体观察、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ciatic nerve function index,SFI)、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CV),神经肌肉动作电位幅值(muscle evoked action potential,MAP)和再生轴突计数检查。结果各组大鼠硅胶管中3周时已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组织再生。计量分析表明,NGF组、bFGF组SFI、MCV、MAP、再生轴突数优于NS组,NGF bFGF组SFI、MCV、MAP和再生轴突计数结果显高于其余各组,差异有显性。结论NGF。和bFGF联合应用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促修复作用优于单独使用NGF或bFGF。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脱细胞神经支架复合骨髓间充质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贴壁法体外分离、纯化、增殖骨髓间充质细胞,取第5代细胞与脱细胞异体神经复合培养,构建移植物。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实验组,支架组,对照组。术后12周,采用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测定、腓肠肌湿质量恢复率检测及组织学等方法评价神经缺损的修复效果。结果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及腓肠肌湿质量恢复率的检测显示实验组优于支架组(P<0.05);组织学检查,实验组修复神经S-100蛋白表达明显强于支架组,足底皮肤单位面积内触觉小体明显多于支架组,实验组缝合神经有效神经截面积、纤维数目、纤维密度、纤维直径、髓鞘厚度均优于支架组(P<0.05),其坐骨神经缺损修复效果接近对照组。结论脱细胞神经支架复合骨髓间充质细胞可有效修复坐骨神经缺损,经脱细胞神经支架溶液诱导的骨髓间充质细胞在体内具有施万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经皮电刺激促进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脊髓GAP—43mRNA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经皮电刺激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的脊髓中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Wistar大鼠制成坐骨神经损伤模型,经皮电刺激治疗后,用原位杂交技术观察坐骨神经相应脊髓节段GAP-43mRNA的表达。结果:电刺激组第1d阳性细胞数增多,7d达高峰,14d后明显减少,28天后基本未见阳性细胞存在;模型组第1d至第7d持续阳性细胞数增多,14d略减少,28d后仍可见阳性细胞存在。结论:电刺激能缩短GAP-43mRNA表达时间,有利于突触重建。  相似文献   

20.
耿志伟  张锦  佟晓燕  刘杰 《黑龙江医学》2009,33(7):493-496,508
目的通过观察受冷周围神经局部氧自由基的水平及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alonic dialdenhyde,MDA)的含量,探讨缺血-再灌注损伤在低温所致的周围神经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实验分为两个大组:持续低温组与间断低温组。持续低温组又分为持续低温2h组及持续低温2h后复温组(复温组又包括复温4g、复温1d组、复温3d组);间断低温组包括间断低温2h组、间断低温2h后复温组(此复温组又分为复温4h、复温1d及复温3d组)。设定坐骨神经局部低温的温度在4℃±0.5℃。采用电子顺磁(ESR)技术测定不同时间点取材的氧自由基含量;坐骨神经匀浆后,按照试剂盒的方法测定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的含量。结果(1)持续低温组:低温2h后,即刻取材测定的氧自由基含量有增加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温后含量增加(P<0.05),其中以复温1d组最明显(P<0.01);(2)间断低温组:间断低温2h,即刻取材的氧自由基含量与对照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温后氧自由基含量也呈进一步增加的趋势,其中复温1d组最显著(P<0.01);(3)MDA结果持续低温组与间断低温组:在低温结束即刻测定的MDA与对照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复温组的MDA测定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度的变化可以产生坐骨神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氧自由基参与了损伤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