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胼胝体梗死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胼胝体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胼胝体梗死较少见,临床表现复杂,经常被合并的其他病灶所掩盖,精神障碍、智能障碍以及肢体失用较多见.病灶以胼胝体压部单发小病灶为多,多合并其他部位梗死灶.胼胝体梗死诊断主要依靠MRI.结论 胼胝体梗死较少见,临床表现复杂,MRI是确诊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蓝瑞芳 《吉林医学》2010,31(17):2607-2608
目的:探讨胼胝体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胼胝体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胼胝体梗死临床表现复杂,经常被合并的其他病灶所掩盖,瘫痪、精神智能障碍以及失用较多见。病灶以胼胝体膝部及体部多见,多合并其他部位梗死灶。胼胝体梗死诊断主要依靠MRI。结论:胼胝体梗死临床表现复杂,MRI是确诊的依据,预后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胼胝体梗死病因、临床特点、磁共振影像及预后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经头MRI证实的急性胼胝体梗死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胼胝体梗死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合并其他部位梗死。MRI显示病灶以正中矢状位显示较好;MRA可显示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经治疗后34例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好转,5例无明显变化;有5例存在认知障碍,其中4例无明显变化,1例轻度改善。结论:胼胝体梗死以动脉粥样硬化为主要病因;临床表现多样;MRI是诊断胼胝体梗死最佳检查方法;胼胝体梗死若及早诊治,预后多较好,肢体运动功能较高级神经功能预后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胼胝体梗死的临床表现、头颅CT、MRI、TCD、CA表现、预后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收集5年中42例胼胝体梗死患者进行分析,全部患者行头颅CT、MRI、TCD、CA检查,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42例患者中胼胝体局限病灶组18例(42.9%),非胼胝体局限病灶组24例(57.1%)。梗死部位在膝部和(或)体部36例(85.7%),压部6例(14.3%)。血管改变以颈总动脉、颈内动脉为多(33例)。临床表现为偏瘫、感觉障碍、精神及智能障碍、失语、单肢瘫、小便失禁等。神经功能缺损轻型35例(83.3%),中型5例(11.9%),重型2例(4.8%)。胼胝体局限病灶组痊愈率达66.7%。结论 胼胝体梗死少见,多合并其他部位梗死,以膝部和(或)体部梗死多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临床症状轻,预后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胼胝体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和MRI分布。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53例胼胝体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胼胝体脑梗死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以瘫痪、精神智能障碍以及失用较多见,胼胝体离断综合征是其特征性表现,经常合并其他部位病灶的症状,其病灶以胼胝体膝部及体部多见,胼胝体脑梗死诊断主要依靠MRI。结论胼胝体脑梗死临床表现复杂,MRI能发现梗死的部位,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胼胝体梗死的MRI表现特征及临床症状。方法在连续1年颅脑MRI检查中收集92例脑梗死病例,将其中有胼胝体梗死的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均行SE序列T1WI和FSE序列T2WI扫描,2例加FLAIR扫描,3例行增强扫描。结果92例脑梗死中6例(6.5%)MRI确诊为肼胝体梗死。无1例为单纯性胼胝体梗死,均同时伴其他部位脑梗死。6例共8个梗死灶,位于胼胝体膝部3个,体部1个,膝-体部1个,膝-压部1个。T1WI呈略低信号6个,低信号2个;T2WI均呈高信号;2例FLARI均呈高信号;3例增强扫描2例强化。结论胼胝体梗死少见。MRI可清楚显示胼胝体梗死的存在、部位、范围,但缺乏特征性,结合临床及脑内其他部位梗死灶可确定诊断。  相似文献   

7.
吴松  周媛  王菲 《实用全科医学》2011,9(2):221-223
目的探讨胼胝体梗死的高危因素,临床表现,头颅CT、MRI、TCD、CA表现,预后及其相互关系。方法收集2007.2008年住院病例中的21例胼胝体梗死患者,对其头颅CT、MRI、TCD、CA及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老年较多,以60~70岁为高发年龄,病因及高危因素主要为高血压病(76.2%)、糖尿病(33.3%),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偏瘫、感觉障碍、精神障碍、语言障碍等症状,胼胝体梗死部位以压部多见,常累及基底节区、额叶、顶叶、颞叶等部位。结论胼胝体梗死少见,多有脑血管病高危因素,临床表现因其累及部位不同复杂多样,梗死部位多见于压部,多合并其他部位梗死灶,头颅CT及MRI对胼胝体梗死的诊断有重要价值,临床症状轻微,预后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胼胝体梗死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急性胼胝体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35例胼胝体梗死患者,占全部脑梗死的2.8%(35/1 239),男21例,女14例,平均年龄64.5岁;合并高血压26例,高脂血症19例,吸烟史17例,糖尿病15例,既往明确脑梗死病史或影像学发现有陈旧梗死病灶者25例;其中21例以胼胝体为主要病灶的患者中肢体无力19例,语言功能障碍13例,认知功能障碍10例,偏身感觉障碍4例,失用3例,头晕、行走不稳3例,小便障碍2例,偏盲1例,意识障碍1例。头颅CT阳性率8.6%(3/35),核磁阳性率100%(33/33)。病灶分布:体部22例、膝部12例、压部12例、嘴部2例。单纯胼胝体梗死1例,其余34例患者均同时伴有其他部位急性梗死病灶。依据CISS病因学诊断:颅内外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23例,心源性脑栓塞3例,穿支动脉疾病1例,病因不明8例。结论:胼胝体梗死好发于中老年人,其发病率较低,病灶特点以胼胝体的体部受累多见,常同时合并其他部位梗死,核磁阳性率远高于CT检查,典型的失连接综合征在临床中较为少见,主要病因为颅内外大动脉粥样硬化,且胼胝体梗死的发生提示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已较为广泛而严重。  相似文献   

9.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MRI征象。方法搜集46例临床和MRI影像资料完整的DAI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MRI发现出血性病灶者39例:大脑半球皮髓质交界区15例、胼胝体13例、基底核区5例、脑干3例、小脑3例;单发5例,多发34例。非出血性病灶7例:胼胝体5例、脑干2例。合并弥漫性脑肿胀3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7例,脑室出血6例:硬膜下血肿6例,硬膜外血肿5例及颅骨骨折18例。结论MRI是诊断DAI最有效的检查方法,为早期诊断、治疗及评价预后提供了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背景]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病例报告]对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经临床碎石或手术证实的7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见发生于单侧者为68例(右侧为37例,左侧为31例),双侧为2例;结石大小为3mm×2mm~27mm×14mm;单发为66例,多发为4例;漏诊为2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97.1%.[讨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作为常规超声检查的有效补充,是输尿管结石诊断的理想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MRI增强扫描在胼胝体胶质母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进行磁共振影像检查并经手术病理确认的60例胼胝体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资料,并对患者肿瘤的大小、形态及强化程度进行归类分析。结果 60例患者中,胼胝体胶质细胞瘤累及嘴、膝部40例,体部15例,压部5例。扫描影像显示,肿瘤区呈长T1长T2异常信号,部分边界清楚。50例呈不均匀强化,边界欠规整;10例强化均匀。经与手术确认结果对比显示:MRI对胼胝体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总检出率为90%。结论在胼胝体胶质母细胞瘤的确诊方面,MRI增强扫描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以作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胼胝体发育不全的MRI征像。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胼胝体发育不全病例的MRI征像。结果胼胝体体部部分缺如4例,缺如段长度为1.5。2.5cm;胼胝体压部缺如或失去正常球茎状结构6例,胼胝体膝部及压部均缺如1例,胼胝体前后径与脑组织前后径之比〈0.3;胼胝体各部分均变细、变薄、变小1例;胼胝体膝部及压部形态变小、呈细线状1例。其中,伴有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畸形7例,分别为胼胝体脂肪瘤3例,脑裂畸形、灰质异位、透明隔缺如、脑白质发育不良各1例。结论MRI显示胼胝体发育不全的直接征像清晰、准确,以正中矢状面显示为佳。伴有明显临床症状的胼胝体发育不全病例多合并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畸形。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胼胝体发育不全的MRI表现特点,探讨MRI对胼胝体发育不全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胼胝体发育不全患者的MRI表现。结果MRI显示胼胝体完全缺如8例,部分缺如23例,胼胝体变薄5例。22例伴有其他先天性脑部畸形,其中合并脂肪瘤7例,灰质异位5例,穿通畸形3例,脑裂畸形2例,Dandy—Walker综合征2例,蛛网膜囊肿并巨脑回1例,脑裂畸形并透明隔缺如1例,Dandy—Walker综合征并脑干发育不良1例。结论MRI可以很好地显示胼胝体发育不全及其所伴发的其他脑部畸形。MRI是诊断胼胝体发育不全的首选及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 6 0例胼胝体病变低场 MRI表现 ,探讨低场 MRI对于胼胝体病变诊断的准确性及其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 :对 6 0例颅脑胼胝体病变病例进行低场 MR扫描 ,做出相应诊断 ,并与临床治疗过程相结合。结果 :6 0例病例中 ,发育不良 16例 ,损伤 15例 ,梗塞 13例 ,出血 9例 ,胼胝体肿瘤 7例。结论 :低场 MRI对于胼胝体病变的定性诊断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脑性瘫痪(CP)患儿胼胝体面积与神经运动发育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脑性瘫痪患儿63例作为研究组,正常儿童6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评价脑性瘫痪患儿神经运动发育.对受试儿童进行头颅MRI检查,正中矢状位测量胼胝体总面积及分区面积,分析胼胝体面积与神经运动发育之间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胼胝体总面积及分区面积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胼胝体总面积与神经运动发育评分存在正相关性,其中粗大运动及适应能力相关明显.结论 脑性瘫痪患儿胼胝体的发育受影响,患儿临床症状越重,胼胝体面积越小,经头颅MRI对其检测可评估脑性瘫痪病情的轻重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成人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reversible spleniallesion syndrome,RESLES)与脑梗死的MRI表现特征差异,并分析MRI对疾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1例RESLES患者和39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两组患者的MRI影像学中的病灶位置、形态和成像特点,分析两组患...  相似文献   

17.
目的将核磁共振以及超声应用在胎儿的胼胝体发育不全筛选诊断中,分析其诊断效果和影像学特征。方法以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间,30例经本院超声、MRI检查后诊断为胼胝体发育不全的胎儿为对象,对全部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按照检查方法的不同进行组别划分,将单纯接受超声检查的15例胼胝体发育不全胎儿划分到对照组,将接受超声联合核磁共振检查的15例胼胝体发育不全胎儿划分至实验组;将两组胼胝体发育不全胎儿的检查诊断结果和随访结果相比较,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同时对胎儿胼胝体发育不全的超声影像以及核磁共振影像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胼胝体发育不全胎儿中,10例为胼胝体完全缺如,5例为胼胝体部分缺如。实验组的超声联合核磁共振诊断准确率为93.3%(14/15)。对照组胼胝体发育不全胎儿中,9例为胼胝体完全缺如,6例为胼胝体部分缺如。对照组的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6.7%(13/15)。可见实验组的诊断准确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P0.05。结论在产前对胎儿进行超声检查以及核磁共振检查,能够有效提高胎儿胼胝体发育不全的筛选诊断率,对胎儿胼胝体发育不全的临床诊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瘸(Primaiv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s.PCNSL)的MRI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术前行MRI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资料,主要研究PCNSL的发生部位.信号特征、强化方式、瘤周水肿、室管膜播散以及胼胝体累及情况。结果 26例中7例为单发,19例为多发;其中基底节、脑室旁、胼胝体区16例,半球周边白质区7例,同时伴室管膜下结节13例;仅发生于脑室内者3例。累及胼胝体时,均可见典型“蝶翼征”。常规平扫实性部分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等稍高信号。增强实性部分表现为明显均匀强化24例,2例表现为边缘环形中度强化。脑室内病灶或室管膜下播散结节,均未见坏死区,增强呈明显均匀强化。瘤周水肿因部位而异,基底节、脑室旁、胼胝体区病灶水肿多轻度到中度,以轻度为主;半球周边病灶水肿多较明显,呈中度到重度。结论 绝大多数PCNSL表现较具特征性,MRT检查有助于提高正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19.
朱余友  李淮玉 《实用全科医学》2010,(12):1514-1515,1551
目的探讨胼胝体梗死的发生率、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以及预后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立医院近4年来33例胼胝体梗死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该病发生率仅2.05%;平均年龄为(62.50±8.93)岁,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临床表现以偏瘫(93.9%)最多见,典型的离断综合征较少见;影像学显示梗死部位以体部和压部多见,常累及基底节区、半卵圆中心等部位;经治疗后22例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好转,5例恶化,6例无明显变化。结论胼胝体梗死相对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其特异性失连接现象易被掩盖,头颅MRI对胼胝体梗死定位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诊采用带蒂甲片转移修复25例25指甲床部分缺损的疗效。方法:2013年2月-2014年8月收治25例25指甲床部分缺损患者。男16例,女9例,年龄20-55岁,平均29岁。损伤原因,机器压伤22例,锐器伤3例。损伤指别,拇指5例,示指8例,中指9例患指3例。受伤后入院时间30分钟-5小时,平均2小时。甲床缺损范围4mm×2.2mm-8mm×5mm。急诊清创后切取4mm×3mm-9mm×6mm残留甲床的带蒂甲片,翻转修复甲床缺损。结果:术后25例25指带蒂甲片顺利成活,甲床创面Ⅰ期愈合。5例患指创面渗出,积极换药后,甲片成活,创面愈合。25例患指15例获随访,随访3-9个月,平均5个月。指甲术后3-5个月全部再生,患者指甲光滑,平整,指尖捏持功能正常,无叩击痛。结论:急诊采用残留甲床的带蒂甲片修复甲床部分缺损手术操作简便,能获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