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调查农村社区居民寻求专业心理帮助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在农村开展有针对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浏阳市2个镇,4个村,8个片2733名居民为样本,用“如果您出现了严重的心理或者情绪问题,是否愿意寻求专业人员的心理帮助”评估样本的心理求助意愿,采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中文版评估样本过去两周是否存在抑郁情绪,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问卷(MK)测量样本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知晓程度,贬低一歧视量表(DDS)中文版评价样本对精神疾病认知态度,用自编问卷收集样本人1:3学资料。结果共有2052人完成了调查。1638(79.8%)人愿意寻求专业心理帮助,318(15.5%)人不愿意,96(4.7%)人不知道是否愿意寻求专业心理帮助。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影响浏阳市农村社区居民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意愿的因素为男性(OR=1.314,95%CI:1.023—1.688)、目前有工作(OR=0.687,95%CI:0.477—0.988)、部分知晓精神卫生知识(OR:0.649,95%CI:0.482—0.874)、基本知晓精神卫生知识(OR=0.589,95%CI:0.352—0.986)、对精神疾病持正性态度条目数(OR=0.950,95%凹:0.903—0.999)、过去两周有抑郁情绪(OR=1.649,95%CI:1.281—2.122)。结论如果遇到心理或情绪问题,大部分浏阳市农村社区居民愿意寻求专业心理帮助。影响该市农村社区居民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意愿的因素为性别、目前工作状况、对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知晓程度、对精神疾病认知态度、过去两周有无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锻炼行为的阶段变化模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调查青少年锻炼行为,揭示不同锻炼阶段自我效能、决策平衡的特点以及心理变量与锻炼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锻炼行为阶段变化量表、运动自我效能量表和决策平衡量表对1192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被试锻炼行为阶段分布为:前意识阶段(21.7%)、意识阶段(24.9%)、准备阶段(37.4%)、行为阶段(6.1%)、维持阶段(9.8%)。锻炼行为阶段变化呈现明显的性别和年龄差异。另外,运动自我效能、锻炼受益和锻炼障碍得分也呈现明显的锻炼阶段差异,且这些心理变量对锻炼行为有明显影响。结论应针对青少年锻炼行为阶段变化特点展开锻炼行为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3.
女性更年期异常心理症状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崔妫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5):1945-1947
女性更年期是女性自生育旺盛的性成熟期逐渐过度到老年期的一段转折时期。女性更年期是女性最脆弱的生命阶段。75.1‰绝经期女性出现更年期症状.而在一系列综合症状中,心理异常变化显得十分突出。大多数女性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自身调节和适宜性身心保健均能自然缓解,安然度过:但也有10%~15%的女性难以适应这种更年期异常心理症状的出现,严重地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一定负担。  相似文献   

4.
睡眠状况与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关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儿童青少年睡眠不足、周末睡眠社会时差等睡眠问题与心理行为问题之间的相关性,为预防和改善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9年4-5月采用立意抽样按照街道—学校类型—学校3个阶段在深圳市宝安区辖区内6个街道选取14所学校,对30 188名1~12年级儿童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心理行为问题评定采用父母版与学生版困难与长处问卷进行,夜间睡眠时间、周末上床和起床推迟时间、午睡情况等采用自编的《中小学生成长轨迹及健康指数调查问卷》。调整性别、年龄、父母文化程度、学习成绩、学习负担和噪声等混杂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睡眠问题与心理行为问题之间的关联强度(OR值)及其95%CI结果 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和高中学生睡眠不足分别占90.4%、90.1%、98.2%和98.4%,有19.9%的学生不午睡,19.6%的学生周末推迟起床时间≥2 h,35.1%的学生晚上不固定时间睡觉,15.5%的学生每天不固定时间起床。与夜间睡眠时长8~9 h相比,小学低年级学生夜间睡眠时长≤7 h、7~8 h增加心理行为问题发生风险,睡眠时间>9 h与心理行为问题呈负向关联;小学高年级学生夜间睡眠时长≤7 h增加心理行为问题发生风险;初、高中生夜间睡眠≤6 h者心理行为问题增加,OR值(95%CI)分别为2.53(1.85~3.47)、2.41(1.11~5.25),而夜间睡眠>9 h者心理行为问题也增加,OR值(95%CI)分别为2.37(1.40~4.01)、5.38(1.79~16.1)。与午睡时间0.5~1 h相比,不午睡及午睡时间<0.5 h都是中小学生出现心理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午睡时间1~2 h还是高中生出现心理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早上不固定时间起床、晚上不固定时间睡觉、周末推迟起床≥2 h是中小学生出现心理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周末夜间推迟入睡≥2 h,小学低年级和高年级、初中、高中学生出现心理行为问题的OR值(95%CI)分别为2.07(1.45~2.97)、1.57(1.09~2.26)、2.66(2.06~3.44)、2.48(1.96~3.15)。结论 儿童青少年夜间睡眠不足、不午睡以及睡觉与起床时间不固定与心理行为问题呈正向关联,但夜间睡眠长也是中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同时,睡眠的社会时差增加了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发生风险,小学低年级学生周末入睡推迟0.5 h即与不良心理行为增加有关联。  相似文献   

5.
什邡地震灾区984名灾民心理健康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什邡地震灾区灾民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对灾民进行心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卫生部颁发的《心理健康自评问卷》(SRQ-20)对什邡市4个大型安置点的984名灾民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结果什邡灾民心理问题需要心理干预者占与55.28%,其中较突出者并需心理干预者占9.35%,有自杀倾向者28.05%;男女严重度无明显差异;死者家属心理健康受损度高(x^2=15.55,P〈0.01);文化程度方面学历较低者受损程度高,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最常见的心理问题是感到疲劳(78.46%),其次是焦虑担心(77.64%)、抑郁不高兴(71.95%)。结论地震灾害造成灾民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加强心理卫生教育及对灾民的心理干预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对任何一位妇女来讲,怀孕期间是生理与心理的非常时期。几乎没有一位女性能在怀孕期间轻松地始终保持往常的平静,而不发生任何心理改变。特别是初孕妇女,从确知怀孕到临产,随时都在面临自己从未经历过的感觉,从而出现很多由不适应到适应的心理改变。怀孕阶段所引起的身体外形以  相似文献   

7.
胡燕  吕建红 《现代保健》2011,(31):119-120
目的了解基层医护人员应对主动脉夹层心理压力状况,探讨有效缓解压力的方式。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调查两所二级医院心内科医护人员52人。结果80.8%的医护人员认为救治主动脉夹层患者有压力,63.5%的医护人员认为救治主动脉夹层的工作比自身所适应的工作强度大。相关的压力来源基层医院缺乏有效的救治方法(88.5%),患者不理解和不配合医护人员(51.9%),社会对医护人员的理解不够(78.9%)等。结论医护人员在救治主动脉夹层患者时心理压力大,应重视医护人员的心理状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包括加强护患沟通、制定抢救流程、合理安排人员、平安转院、医护人员的心理调整、医院扩大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什邡地震灾区救援军人心理健康状况,为军人实施心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什邡市5处救援部队驻扎地582名军人进行心理健康问卷调查。结果什邡灾区救援部队军人需进行心理干预者占7.04%,需要重点心理干预者1.03%。文化程度方面,大学学历受影响程度高,高于初中及高中学历军人,预备役军人心理问题高于现役军人,具有显著性差异,(Х^2=32.56,P〈0.005)。最常见心理问题依次是容易疲劳(49.5%)、焦虑不安(47.2%)、快乐不起来(43.9%)。结论地震灾区军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关注,对救灾军人及时进行心理干预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研究初产妇围产期心理护理的满意度和护理效果。方法对169例符合产道分娩的初产妇,进行产前心理干预、各产程心理护理,产后心理护理,并进行问卷评价满意度和护理效果评价。结果本组169例,满意度调查:满意140例(82.84%),基本满意28例(16.56%),不满意1例(0.59%),总满意度99.41%;心理护理效果:显效136例(80.47%),有效31例(18.34%),无效2例(1.18%)。总有效率98.82%。满意度与心理护理效果呈正相关。结论加强心理护理,并取得产妇的高度满意、高度配合,可降低产道分娩的焦虑、恐惧和疼痛感。提高心理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了解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西医诊断学教学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方法:以网络问卷的形式开展课程教学情况调查,并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31.31%的学生觉得学习目的不明确、没有学习动力,有48.48%的学生觉得没有掌握好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有42.42%的学生认为课时安排不太合理,有51.52%的学生认为教材选用不太合理。结论:教师必须强调学习西医诊断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应用心理学专业的特点健全教学方式,修订教材、把医学知识和心理学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帮助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更好地学好西医诊断学。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肿瘤患者临终阶段心理及影响因素,为通过心理关怀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调查我院安宁病房10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况,对患者的心理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晚期癌症患者焦虑阳性率为92.0%,其中轻度占48.0%;抑郁阳性率为99.0%;其中重度占60.0%。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收入及疾病类型与抑郁、焦虑评分无明显关系。抑郁、焦虑得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其中32例患者经心理干预后得分能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绝大部分晚期恶性肿瘤临终患者均存在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状况,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改善负性心理,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中国农村地区已婚妇女家庭暴力发生情况及相关知识。方法 2004年11月至2005年1月,在吉林、安徽省和重庆市的人口基金项目县,采用多阶段容量比例抽样方法随机抽取25个乡镇,对3998名18岁及以上的已婚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地区家庭暴力发生非常普遍,一生中总暴力、心理暴力、躯体暴力和性暴力的发生比例分别为64.8%、58.1%、29.7%和16.7%;调查前12个月中总暴力、心理暴力、躯体暴力和性暴力的发生比例分别为42.6%、37.2%、14.0%和7.7%。不同种类家庭暴力常常同时存在,将近1/3的妇女同时遭受2种或3种家庭暴力的伤害。调查妇女对家庭暴力的认识较差,75.2%的调查妇女对家庭暴力不了解,很多遭受过家庭暴力伤害的妇女对家庭暴力也一无所知,尤其是对心理暴力的知晓情况更差。结论 中国农村地区家庭暴力发生非常普遍,尤其是心理暴力,但已婚妇女对家庭暴力的了解还比较欠缺,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突发公共事件后公众心理危机健康教育需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突发公共事件后公众心理危机健康教育需求状况,为制定突发公共事件危机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及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安徽省合肥市和阜阳市共抽取8个居委会的1652名15~60岁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47.3%的调查对象从没获得过心理干预和帮助,47.5%的人通过大众媒体宣传获得过心理知识,8.3%的人接受过专业机构的心理干预和帮助;如果遇到突发公共事件,51.6%的调查对象希望从大众媒体获得心理知识的宣传,46.4%的调查对象希望由专业心理咨询人员提供心理帮助;49.3%的调查对象希望获得心理干预的主要内容是突发公共事件后如何调适和缓解自己的心理反应;调查对象喜欢的心理帮助方式主要为电视(67.4%)、聊天(37.5%)和网络(28.3%)。结论公众缺乏对突发公共事件心理危机的了解。专业机构应利用大众媒体的权威性为公众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和心理健康知识,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危机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中小学生吸烟状况抽样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问卷方法对北京市城乡3万余名中小学生进行了吸烟状况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小学生吸烟率为3.93%(男生5.47%,女性0.87%),中学生吸烟率为8.93%(男生17.8%,女生0.82%)。吸烟烟程短、程度轻、吸烟量少是本次调查学生吸烟的特点。学生吸烟与情绪、心理、父母的化、习惯、职业等诸多因素有关。提示我们教育学生不吸烟,培育健康行为,应针对学生的心理发育特点,从小学一年开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研究城乡小学一年级新生适应行为发展的特点,促进小学新生心理行为适应教育。方法 应用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调查城乡小学一年级学生。结果 语言发展、社会责任、个人取向、经济活动以及认知因子、社会/自制因子城市学生占优势。生活自理、劳动技能、时空定向以及独立因子农村学生占优势;适应能力不良检出率城市为23.8%,农村为27.6%,农村高于城市(P<0.05)。结论 城乡小学一年级新生适应行为发展各有优势;城市和乡村学生心理适应困难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黄鹏 《职业与健康》2014,(2):218-219,222
目的分类掌握某部一线参试军官、基层军官和普通士兵的心理状态,旨在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方法采用TR-09军人团体心理测评仪进行测评,军官群体和战士群体均采用的是军人心理健康调查问卷和军人适应不良自评量表。结果采用军人心理健康调查问卷作为比较对象时,军官的无症状率(79.3%)显著高于战士的无症状率(5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该单位军官心理健康状况整体好于战士;男战士与女战士之间的心理健康状况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汶川地震救援官兵适应不良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抗震救援官兵适应不良与社会支持及相关因素的关系,并观察对其实施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146名参加救援官兵和165名非救援官兵进行军人适应不良自评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调查,并对发生适应不良者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或药物治疗。结果抗震救援组军人适应不良自评量表总分及其各因子分均高于非抗震救援组(P〈0.05)。抗震救援组军人适应不良自评量表总分与社会支持量表总分之间呈负相关(r=-0.43,P〈0.01),即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少,适应不良的发生率越高。影响抗震救援官兵适应不良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社会支持和婚姻状况;心理和药物干预具有明显的效果,使99.3%出现适应不良的官兵中有93.1%的心理障碍者完全缓解。结论参加抗震救援官兵出现明显的适应不良,而良好的社会支持和有效的干预措施,可减少适应不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堵娇 《中国校医》1994,8(2):56-56
针对女性青春发育期较男性早2年的特点,所以在小学阶段对女性进行健康教育就显得尤其重要。1992年9月对本校12名高年级女生进行了经期卫生调查。结果表明,平均初潮年龄是11.8岁,最早10周岁,大多是12周岁。在月经来临时感到不安与惊慌失措的占27.3%,认为月经是脏东西的占30%,对经期卫生不能正确处理的占99.9%(主要指洗澡方式),对经期保健知识缺乏的占SO%,所有的经期保健知识是从母亲那儿得知的,是不完整的,只是给于表面指导,缺乏系统性、实质性教育。另据同学反映,有一部分同学没有被统计进去,她们出于一种封闭的心理…  相似文献   

19.
高原某光缆工程部队施工期间发病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做好施工部队的卫生防病工作,采取逐行方法,对参加高原某光缆工程施工的3640名官兵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施工期间,官兵发病总人数为2919人,总发病率为80.19%。其中急性高原适应不全症为40.28%,处于首位;上呼吸道感染、单纯性腹泻分别为22.58%、8.79%,三者在发病构成中占89.43%。急性高原适应不全症的患者中,高原反应的发病率为39.86%,发病率的高低与海拔高度成正比,施工部队每进入一个新的海拔高度,均有一个发病高峰期。其主要原因与高原环境、官兵的适应能力、居住条件和心理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0.
莘欣 《健康文摘》2007,(8):26-26
学生是青年人的主体,青年人是人生最富变化、最不稳定的阶段,从生理、心理以及社会适应方面正在由不成熟走向成熟,此期间面对诸多的压力和诱惑。据有关权威机构披露,在青少年中自杀已成为第一死因,而且近年还有低龄化趋势。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心理不健康,心理压力不得解脱之故。如何正确对待,提高心理调节能力,把握住自己的心理趋向,便成为保持我们自身心理健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