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王仁云  杨俊涛  顾红光 《重庆医学》2003,32(8):1051-1052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 (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的治疗方式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本院 1 985年 1月~2 0 0 2年 6月收治的 1 4 8例SAP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早期手术组、延期手术组和非手术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2 .4 %、36 .4 %和 31 .9% ,病死率分别为 30 .9%、1 2 .1 %和 1 2 .8%。早期手术组与后两组比较 ,并发症发生率有非常显著差异 (P<0 .0 1 ) ,病死率有显著差异 (P <0 .0 5 )。早期手术组和延期手术组再手术率分别为 5 1 .5 %和 1 5 .2 % ,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 <0 .0 1 )。结论 SAP的治疗方式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应避免在急性反应期手术 ,而尽量采用非手术或延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老年人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的临床特点及最佳治疗方案。对 3 6例 >60岁SAP患者与 74例≤ 60岁SAP患者的治疗方法 ,并发症和死亡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示 >60岁组及≤ 60岁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66.67%和 2 7.84% (P <0 .0 1)。病死率分别为 41.67%和 14 .86% (P <0 .0 1)。老年SAP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ARDS( 5 2 .78% )、休克 ( 3 3 .3 3 % )、肾功能不全 ( 2 7.78% )。在老年SAPⅠ级患者 ,早期非手术治疗与早期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45 .45 %和 90 .0 0 % (P <0 .0 5 ) ,病死率分别为 9.0 9%和 5 0 .0 0 % (P <0 .0 5 ) ;而在SAPⅡ级患者 ,早期非手术治疗与早期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提示老年人SAP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较年轻人明显增高 ;老年SAPⅠ级患者应采用早期非手术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治疗方式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本院1990年1月至2 0 0 3年6月收治的134例SAP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期手术组、延期手术组和非手术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0 .6 %、35 .3%和31.6 % ,病死率分别为32 .3%、14 .7%和13.1%。早期手术组与后两组比较,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 .0 1) ,病死率差异有显著性(P<0 .0 5 )。早期手术组和延期手术组再手术率分别为5 1.6 %和14 .7% ,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 .0 1)。结论:SAP的治疗方式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应尽量避免在急性期手术,而尽量采用非手术或延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胆源性胰腺炎的手术时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胆源性胰腺炎的手术时机。方法 对 85例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早期手术 (72h内 )和延期手术 (6d以后 )胆总管探查率分别为 79.5 %和 5 2 .2 % ,P <0 .0 5 ;胆总管探查阴性率分别为 38.5 %和 1 3.0 % ,P <0 .0 1 ;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1 2 .8%和 4 .3% ,P >0 .0 5 ;病死率分别为 5 .1 %和 0 .0 % ,P<0 .0 1 ;早期手术组胆总管探查率及胆总管探查阴性率明显高于延期手术组。APACHEⅡ≥ 8分的 9例 ,早期手术组 5例 ,并发症发生率 80 % ,病死率 4 0 % ,延期手术组 4例 ,并发症发生率 2 5 % ,病死率为 0 .0 %。结论 对轻症胆源性胰腺炎建议延期手术 ,对重症的胆源性胰腺炎也可考虑延期手术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在脑室-腹腔分流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内镜外科在脑室 腹腔分流术中应用的优势。方法 :利用腹腔镜将脑室 腹腔分流管末端固定于肝膈间隙 2 5例 ,常规脑室 腹腔分流手术 32例。观察术后颅内压、脑室前角指数和脑室体部宽度指数变化、分流管腹腔端梗阻率、术后感染发生率及Karnofsky评分。结果 :常规手术及应用腹腔镜技术均可显著缓解临床症状 ,应用腹腔镜技术和常规手术的腹腔端梗阻率为 12 %和 2 1.8% (P <0 .0 5 ) ,术后感染发生率分别为 4 %和 3.1% (P >0 .0 5 ) ,Karnofsky评分分别为 6 9.3± 11.3和 5 7.5± 10 .5 (P <0 .0 5 )。结论 :腹腔镜技术具有腹部切口小 ,创伤轻 ,手术操作空间大、分流管末端固定可靠 ,粘连及阻塞的几率明显减少等优点 ,是今后脑室 腹腔分流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从 1989年来收治的 95例SAP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 :5 0例急症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与 4 5例保守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胆源性胰腺炎 (GP)中 36例急症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住院时间与 16例保守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SAP以非手术治疗效果最佳 ,GP早期 (2~ 3周内 )以非手术治疗为宜 ,度过急性感染期 2~ 3周后延期手术 ,能明显降低并发症及手术死亡率 ,当出现胰周感染或胰周脓肿时则中转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的手术指征和手术时机.方法:将36例SAP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早期手术组18例和延期手术组18例。对比分析2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早期手术组和延期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8.88%(7/18)和16.66%(3/18);死亡率分别为22.22%(4/18)和5.55%(1/18)。早期手术组和延期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根据SAP的自然病程,正确掌握手术时机和合理的手术方式,避免在急性期手术,尽量采用"个体化"原则的延期手术或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重症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的非手术治疗措施及中转手术的时机。对 2 2 3例SAP患者均先行包括重要脏器功能的支持、防治感染及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等非手术综合治疗 ,以后根据有无胰腺感染等并发症决定是否中转手术。结果 :前期组 ( 1 990~ 1 994年 ) 97例 ,患者一经诊断胰腺感染即手术治疗 ,病死率为 1 1 .3% ;近期组 ( 1 995~1 999年 ) 1 2 6例 ,选择性延期手术 ,将胰腺感染局限作为手术时机 ,病死率为 5.6%。全部患者非手术治疗过程中因胰腺感染中转手术 2 3例 ,其中胰腺感染局限者的手术病死率 ( 7.7% )显著低于感染未局限者 ( 50 % ) (P <0 .0 5)。结果提示 ,SAP应以积极、有效、综合的非手术治疗为主 ,胰腺感染局限者中转手术的效果优于感染未局限者  相似文献   

9.
低分子量肝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低分子量肝素 (LMWH)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的疗效。方法 :分析对比LMWH治疗组(H组 ) 19例和常规治疗组 (G组 ) 2 1例的疗效。结果 :LMWH治疗前后凝血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中转手术率 :H组 (31.6 % )明显低于G组 (6 6 .7% ) (P <0 .0 5 ) ;并发症率 :H组 (31.6 % )明显低于G组 (6 6 .7% ) (P <0 .0 5 ) ;死亡率 :H组 (15 .8% )明显低于G组 (33.3% ) (P <0 .0 5 ) ;治愈率 :H组 (84 .2 % )明显高于G组 (6 6 .7% ) (P <0 .0 5 )。结论 :LMWH对SAP的治疗有确切疗效。LMWH治疗SAP不会引起出血倾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的早期非手术治疗。方法分析 1 986-2 0 0 1年收治的SAP1 0 3例的临床资料 ,按各个阶段治疗方法不同分为 2组 :A组 1 986-1 994年以手术治疗为主 5 1例 ,B组 1 995 -2 0 0 1年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5 2例。结果A组死亡率为 3 1 .3 % (1 6/ 5 1 ) ,休克、肾衰、继发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 5 7.9% (2 7/ 5 1 ) ,B组则分别为 7.8% (4 / 5 2 )及 1 3 .6% (7/ 5 2 )。两者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结论早期非手术治疗重症胰腺炎优于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附1376例报告)   总被引:62,自引:4,他引:58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新治疗方案和有效方法。方法 对不同研究阶段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方案、方法和疗效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将历时24年的临床治疗研究分为三个阶段。第Ⅰ阶段(1980~1990年),以早期手术治疗为主,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为辅;第Ⅱ阶段(1991~1993年)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强调并发症的中转手术治疗;第Ⅲ阶段(1994~2003年)以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为主要的治疗方法,手术治疗主要针对病程后期的感染和局部并发症的治疗。结果 随着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的不断完善,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手术率和病死率均明显下降。三个阶段的手术率分别为77.59%、54.54%和19.38%,而病死率则分别为40.52%、17.17%和10.77%。结论 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治疗是继发感染的主要治疗手段,早期手术指征应从严掌握。  相似文献   

12.
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手术指征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手术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2001年收治的4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非手术治疗9例,早期手术治疗25例,延期手术治疗12例。结果:非手术组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为11.1%,早期手术组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0%和16.0%,延期手术组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3.3%和41.7%,三组病死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手术对某些置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仍是必需的;经短期治疗后,腹胀未明显改善或有加剧,应考虑手术。  相似文献   

13.
梁朝旭 《热带医学杂志》2007,7(5):468-469,472
目的探讨降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并腹膜炎病人手术切口感染几率的方法。方法将217例化脓性阑尾炎并腹膜炎病例分为穿孔性阑尾炎并腹膜炎(A组)114例,非穿孔性阑尾炎并腹膜炎(B组)103例,其中A组放置腹腔引流79例,未放置引流35例;B组放置腹腔引流42例,未放置引流61例,分析统计两组切口感染率。结果本组病例切口感染率为(10/217)4.61%,其中A组切口感染率(9/114)7.89%,B组切口感染率(1/103)0.79%(P〈0.05)。A组放置引流切口感染率为(8/79)10.13%,未放置引流切口感染率为(1/35)2.86%(P〈0.05)。放置引流切口感染率A组(10.13%)与B组(3.23%)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并腹膜炎手术切口感染与腹膜炎严重程度有关,早诊断、早手术、避免误诊,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掌握抗生素使用指征可减少切口感染几率,放置引流与否应视病人个体而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早期2种不同液体治疗策略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SAP患者,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期间收治的患者采用传统液体治疗方法(简称传统治疗组,n=34),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收治的患者采取早期目标指导的液体治疗策略(简称早期目标治疗组,n=46),比较2组间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器官功能不全评分(Marshall)、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发生率、胰腺感染率和病死率的差异。结果与传统治疗组相比,早期目标治疗组患者液体治疗第3天的APACHEⅡ和Marshall评分有显著降低(分别为APACHEⅡ:8.22±3.89 vs 11.35±4.27,P=0.017;Marshall:4.48±2.21 vs 6.82±3.15,P=0.021)。另外,早期目标治疗组患者入院1周内MODS发生率、胰腺感染率和住院病死率也较传统治疗组有所降低(分别为MODS:52%vs 62%,P=0.393;胰腺感染率:37%vs 44%,P=0.653;病死率:17%vs 24%,P=0.576),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有限的病例结果提示,早期目标指导的液体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SAP病情,但能否改善SAP患者预后有待临床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利弊,以便制订更科学的治疗方法,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提高疗效。方法:通过对本院近18年来14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治疗65例,其中早期手术39例,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分别为69.2%及48.7%。延期手术26例,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分别为42.3%及34.6%,非手术治疗82例,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分别为40.2%及29.3%。结论:手术治疗及非手术治疗对SAP均有其利弊,不能片面夸大非手术治疗的作用而忽视手术治疗,应遵循“个体化治疗”的原则。对无明显手术指征的病例先行积极的非手术治疗,密切观察,对有手术指征的患者要把握手术时机,适时手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大肠镜检查单、双人操作的异同点,评价两种操作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双人法行大肠镜检查992例,单人法行大肠镜检查1 541例,比较两种方法从插至回盲部的成功率和所需的时间、因剧烈腹痛不能耐受检查及肠穿孔的发生率等。结果: 插至回盲部的成功率单人法为96.4%,双人法为90.8%(P<0.005);插至回盲部所需时间,单人法为(18.4±6.9)min,双人法为(26.6±8.3)min(P<0.001);因剧烈腹痛不能耐受检查发生率单人法1.0%,双人法6.7%(P<0.005);肠穿孔发生率单人法0,双人法0.3%(P>0.05)。结论: 单人法操作技术简便,插至回盲部成功率高,所需时间短,且因剧烈腹痛不能耐受检查的发生率低等,值得推广,双人法应逐渐为单人法所取代。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外科干预的时机、指征与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7年5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146例SAP病例,其中非手术治疗71例,早期外科干预治疗54例,中转外科干预治疗21例。结果本资料总治愈率86.3%,总死亡率13.7%,总并发症发生率45.2%。其中非手术组分别为88.7%、11.3%、36.6%;早期外科干预组为83.3%、16.7%、51.9%;中转外科干预组为85.7%、14.3%、57.1%。结论外科干预在治疗SAP中占有重要地位,应结合临床病理分期和病因选择外科干预的时机、指征和方式。  相似文献   

18.
Cao ZY  Sun JB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12):856-857
目的 探讨造影剂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胰腺病理学的影响.方法 选用健康Wister雄性大鼠,除空白对照组外,制备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后,随机分为4组:重症急性胰腺炎组、重症急性胰腺炎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重症急性胰腺炎注射76%泛影葡胺组、重症急性胰腺炎注射优维显300组,每组6只.对胰腺损伤进行病理评分分析.结果 SAP组(6.5±1.2)、SAP盐水对照(7.7±1.0)、SAP泛影葡胺组(7.5±1.5)、SAP优维显组(7.2±1.2)与空白对照组(3.2 ±1.7)相比较病理学评分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是这4组组间两两比较,则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造影剂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胰腺病理改变没有产生负面作用,不会加重急性胰腺炎病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