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测定增生性瘢痕组织中P物质含量是否高于非增生性瘢痕及正常皮肤。方法用放射免疫法分别对增生性瘢痕、非增生性瘢痕及正常皮肤组织中P物质含量做定量分析研究。结果增生性瘢痕组织中P物质含量显著高于非增生性瘢痕及正常皮肤组织(P<0.01)。结论P物质在增生性瘢痕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定增生性瘢痕组织中P物质含量是否高于非增生性瘢痕及正常皮肤。方法用放射免疫法分别对增生性瘢痕、非增生性瘢痕及正常皮肤组织中P物质含量做定量分析研究。结果增生性瘢痕组织中P物质含量显著高于非增生性瘢痕及正常皮肤组织(P<0.01)。结论 P物质在增生性瘢痕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初步研究P物质(SP)在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的分布情况。作者采用兔抗SP血清和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蛋白-过氧化酶连结法及DAB染色技术,并用图像分析仪对染色结果进行半定量分析。发现增生性瘢痕组织中SP免疫反应阳性分布显著高于非增生性瘢痕及正常皮肤。认为SP在增生性瘢痕形成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中PKC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测定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等瘢痕组织中PKC活性变化,探讨PKC在瘢痕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PKC活化后催化底物多肽磷酸化,然后计数底物中掺入32P的放射活性的原理,测定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成熟瘢痕和正常皮肤组织中PKC活性。结果 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中PKC的活性显著高于成熟瘢痕和正常皮肤(P<0.001,分别高出正常皮肤318.30%和519.07%),瘢痕疙瘩高于增生性瘢痕(P<0.001,高出48.60%)而成熟瘢痕和正常皮肤间没有差异(P>0.05)。结论 瘢痕组织中PKC活性升高且与增生程度相关,提示PKC可能参与了细胞增殖和合成物质的信号转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convertingenzyme,ACE)在人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中的表达特征,比较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nII,AngII)在人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中产生的变化及其对瘢痕形成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CE在18例增生性瘢痕和7例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规律,用ELISA法测定正常皮肤和增生性瘢痕组织中AngII含量的变化。结果:在正常皮肤中,ACE主要分布于表皮基底层角质形成细胞、皮肤附件包括毛囊和汗腺。在增生活跃的增生性瘢痕组织中,ACE表达增强,阳性染色信号仍定位于表皮层,在成纤维细胞中未见阳性染色信号。随瘢痕逐渐成熟,ACE表达逐渐减弱,但仍高于正常皮肤。ELISA法测定结果显示正常皮肤可检测到AngII,含量为(15.36±5.40)pmol/mg蛋白,在增生活跃的增生性瘢痕组织中,AngII产生明显增加约是正常皮肤的4倍(63.58±12.30pmol/mg蛋白,P<0.05),在成熟的增生性瘢痕组织中AngII的含量下降(27.64±7.50pmol/mg蛋白,P<0.05)。结论:皮肤组织具有独立合成AngII的能力;在增生性瘢痕组织中ACE表达和AngII产生的变化规律提示,在瘢痕形成和成熟过程中Ang系统被激活,AngII可能参与增生性瘢痕的形成,进一步研究AngII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将有助于理解增生性瘢痕形成的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正常皮肤和瘢痕组织中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促炎细胞因子的水平及二者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笔者医院切除的四肢瘢痕疙瘩组织标本为瘢痕疙瘩组;增生性瘢痕组织标本为增生性瘢痕组;普通瘢痕组织标本为普通瘢痕组,同期因四肢外伤切除的正常皮肤组织作为正常组。研究采用HE染色观察炎性细胞浸润情况,RT-qPCR检测病理性瘢痕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中HIF-1α及促炎细胞因子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瘢痕疙瘩观察组及增生性瘢痕组浸润水平明显高于普通瘢痕组及正常皮肤组(P0.05),普通瘢痕组与正常皮肤组浸润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瘢痕疙瘩组浸润水平明显高于增生性瘢痕组(P0.05)。瘢痕疙瘩组及增生性瘢痕组中HIF-1α、IL-6、IL-8、hs-CRP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皮肤对照组(P0.05),瘢痕疙瘩组HIF-1α、IL-6、IL-8、hs-CRP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增生性瘢痕组(P0.05)。HIF-1α的表达与炎性细胞因子IL-6、IL-8、hs-CRP呈正相关(P0.05)。结论:病理性瘢痕组织中HIF-1α和促炎细胞因子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皮肤,且HIF-1α和促炎细胞因子的水平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中PKC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测定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等瘢痕组织中PKC活性变化 ,探讨PKC在瘢痕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PKC活化后催化底物多肽磷酸化 ,然后计数底物中掺入32 P的放射活性的原理 ,测定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成熟瘢痕和正常皮肤组织中PKC活性。结果 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中PKC的活性显著高于成熟瘢痕和正常皮肤 (P <0 .0 0 1,分别高出正常皮肤 318.30 %和 5 19.0 7% ) ,瘢痕疙瘩高于增生性瘢痕 (P <0 .0 0 1,高出 48.6 0 % )而成熟瘢痕和正常皮肤间没有差异 (P >0 .0 5 )。结论 瘢痕组织中PKC活性升高且与增生程度相关 ,提示PKC可能参与了细胞增殖和合成物质的信号转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中铁代谢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组织标本均来自2016年-2018年石家庄市第一医院烧伤整形外科住院患者。患者分三组:正常皮肤组、萎缩性瘢痕组、增生性瘢痕组。后两组患者分别采集瘢痕及其自身正常皮肤标本。术中采集标本,应用电感耦合质谱分析仪测定三组标本中组织铁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增生性瘢痕中铁代谢相关蛋白转铁蛋白受体1 (transferrin receptor 1,TfR1)、铁蛋白(ferritin,FTL)、二价金属离子转运蛋白1(divalent metal transporter 1,DMT1)、膜铁转运蛋白1(ferroportin 1,FPN1)等在增生性瘢痕中的表达。结果:三组正常皮肤组织中组织铁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增生性瘢痕组:增生性瘢痕组织比自身正常皮肤组织中组织铁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显示增生性瘢痕组中增生性瘢痕组织及自身正常皮肤组织中均有铁代谢相关蛋白的表达,多表达于胞浆中,在表皮层表达较强。其中DMT1(±IRE)、FPN1以及FTL在增生性瘢痕组织中表达量高于其自身正常皮肤组织(P0.05);TfR1在增生性瘢痕组织中表达量却降低(P0.05)。结论:增生性瘢痕组患者瘢痕局部铁元素沉积过多,进而细胞内可能通过IRP/IRE系统调节铁的摄取和释放,而且推测主要依赖于TfR1以及FPN1的作用而非DMT1(±IRE)。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人增生性瘢痕组织和正常皮肤中褪黑素受体含量的差异,探讨其意义.方法 人增生性瘢痕组织和正常皮肤各10例,免疫组化检测组织中褪黑素受体GPR50的表达,荧光定量PCR(SYBR Green)检测组织中褪黑素受体MT1、MT2 mRNA含量,并将PCR阳性产物基因测序.结果 免疫组化显示褪黑素受体GPR50表达于细胞膜和细胞质,正常皮肤表皮基底层细胞、毛囊和汗腺均有褪黑素受体阳性表达,增生性瘢痕组织表皮、残留的毛囊和汗腺内也存在褪黑素受体表达;同时发现增生性瘢痕真皮成纤维细胞有广泛褪黑素受体阳性表达,而正常皮肤组织中则少见表达.荧光定量PCR显示增生性瘢痕组织中MT1、MT2 mRNA含量分别为(1.16584 4±0.21829)和(0.99550 ±0.14624)拷贝数/μl cDNA,正常皮肤中为(0.99081±0.26485)和(0.77083±0.15927)拷贝数/μl cDNA,增生性瘢痕组织中MT1、MT2 mRNA含量均高于正常皮肤(P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定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中PTK活性变化,探讨PTK在瘢痕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利用活化的PTK催化底物多肽磷酸化,再计数底物中掺入32P的放射活性的原理,测定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成熟瘢痕和正常皮肤组织中PTK活性。结果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中PTK的活性显著高于正常成熟瘢痕和正常皮肤(P<0.001,分别高出正常皮肤150.80%和313.80%),瘢痕疙瘩高于增生性瘢痕(P<0.001,高出65.01%)而成熟瘢痕和正常皮肤间没有差异(P>0.05)。结论瘢痕组织中PTK活性升高且与增生程度相关,PTK介导生长刺激的信号转导使细胞增殖和合成物质的功能增强而发生瘢痕增生。  相似文献   

11.
波形蛋白在增生性瘢痕中表达与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波形蛋白是中等纤维的主要成分之一,在细胞骨架与运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探讨波形蛋白在增生性瘢痕中表达程度及对瘢痕增生与挛缩的作用。方法 收集患者不同时期增生与非增生瘢痕作为研究标本,利用基因芯片筛选出的差异基因,选择波形蛋白的基因特异片段,制成寡核苷酸探针与瘢痕组织切片原位杂交。同时,将各标本进行组织块培养,制成成纤维细胞爬片,进行原位杂交。结果 波形蛋白基因在3个月,6个月的增生性瘢痕中表达均明显强于9个月,12个月增生瘢痕及非增生瘢痕,阳性细胞比例也高于9个月,12个月增生瘢痕及非增生瘢痕。结论 瘢痕增生挛缩与细胞骨架运动的相关基因存在密切关系,而波形蛋白起到关键的作用。同时,抑制该基因的表达,可能实现减轻瘢痕增生与挛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癌基因N33在增生性瘢痕的形成与发展中基因分布特点与变化趋势,以及在增生性瘢痕中所起的作用及意义。方法收集增生性瘢痕患者24例、非增生性瘢痕患者24例不同时期的标本,按伤后3、6、9、12个月分组编号。另设12例患者的正常皮肤作为对照组。利用原癌基因N33的基因特异片段制成寡核苷酸探针,与瘢痕组织切片和成纤维细胞爬片原位杂交,经统计学处理后,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早期增生性瘢痕中,N33基因的探针在组织细胞中有较强的阳性反应,而非增生瘢痕则阳性反应较低,正常皮肤组的阳性反应更少。经对所有标本的观察,增生性瘢痕3~6个月的N33表达,阳性细胞的数量、反应的着色程度,均明显强于9~12个月增生性瘢痕、非增生性瘢痕与正常皮肤组。将增生性瘢痕组与非增生性瘢痕组比较,两者差异有极显著意义。成纤维细胞爬片杂交结果与组织切片存在相同的结果。结论瘢痕增生与细胞原癌基因及抑癌相关基因之间存在密切关系,而原癌基因N33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调节该基因的表达,有望减轻瘢痕的增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和c-Jun蛋白在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及其影响瘢痕形成和成熟的机制. 方法取16例住院的增生性瘢痕患者的瘢痕组织,并将其分为生长活跃期组(形成时间在1年以内,含1年者)、生长稳定期组,每组各8例;另取正常皮肤8例.所有取材均未经任何治疗.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常规病理技术检测磷酸化P38MAPK和c-Jun 两种蛋白,在增生性瘢痕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规律. 结果正常皮肤组织中,磷酸化P38MAPK主要分布于表皮基底层细胞的胞浆和胞核内,c-Jun蛋白则主要定位于表皮细胞和内皮细胞中,两种蛋白的阳性细胞率分别为21.3%±3.6%和33.4%±3.5%.在处于生长活跃期的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磷酸化P38MAPK和c-Jun的阳性信号主要定位于表皮细胞和部分成纤维细胞内,阳性细胞率分别上升至69.5%±3.3%和59.6%±4.3%,明显高于正常皮肤组织(P<0.01);而在成熟稳定的增生性瘢痕中,两种蛋白表达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正常皮肤组织. 结论增生性瘢痕的形成和成熟可能与激活P38MAPK信号传递通路,影响c-Jun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病理性瘢痕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31  
目的 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 分别留取正常皮肤 5例、增生性瘢痕 15例和瘢痕疙瘩 7例组织标本 ,测定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 ,通过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和图像定量分析 ,检测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基因表达水平。 结果 正常皮肤、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分别为 (2 6 .5 2± 4 .10 )、(84 .10± 1.76 )和 (92 .38± 2 .0 4 )μg/ mg,后两者与前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 1) ;正常皮肤、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m RNA指数分别为 0 .0 9± 0 .2 5、0 .78± 0 .6 3和0 .84± 0 .0 4 ,后两者与前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 1)。 结论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纤维化进程中可能起着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P物质上调正常人真皮成纤维细胞TGF-β1的mRNA表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神经肽P物质(SubstanceP,SP)与瘢痕形成间的调控关系。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正常人真皮成纤维细胞,分别加入SP及其受体特异性拮抗剂L-703,606乙酸盐,MTT法测定细胞生长增殖量;采用细胞爬片法培养细胞,加入SP对细胞作用后,应用TGF-β1mRNA特异性探针行细胞原位杂交,计算细胞的TGF-β1mRNA阳性表达率,并经图像分析测定阳怀细胞TGF-β1mRNA的表达强度,分析SP与真皮纤维细胞TGF-β1mRNA表达间的关系。结果 SP可促进体外培养的正常人真皮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其作用与SP浓度呈现依赖关系,当浓度达到25ng/ml时,刺激细胞生长的速度达最大值,可使细胞较对照组提前4d融合;正常人真皮纤维细胞受25ng/ml时时,刺激细胞生长的速率达最大值,可命名细胞较对照组提前4d后即可见细胞表达TGF-β1mRNA的阳性率及强度均显著增加;SP对正常人真皮纤维细胞的上述效应,均可被其受体拮抗剂L-703,606乙酸盐所抑制。结论 SP可促进正常人真皮纤维细胞的生长增殖,同时上调细胞的TGF-β1mRNA表达;提示SP可能为皮肤损伤后痕形成过程中启动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的重要调节因子。  相似文献   

16.
目的阿片肽与增生性瘢痕患者感觉异常有关,通过比较β-内啡肽在人正常皮肤与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增生性瘢痕感觉异常发生、发展中所起作用。方法取42例增生性瘢痕患者自愿捐赠的增生性瘢痕组织;男15例,女27例;年龄16~50岁,平均32.6岁;瘢痕形成时间1~20年,平均4.5年。根据患者感觉情况,将瘢痕组织分为3组,无痛痒组(n=20)、单纯痒组(n=14)及痛痒组(n=8)。另取行植皮手术患者自愿捐赠的正常皮肤组织5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男3例,女2例;年龄15~37岁,平均24.6岁。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β-内啡肽定位情况,ELISA法检测组织中β-内啡肽含量。结果各组组织中均可见β-内啡肽表达,主要位于真皮层周围神经末梢、成纤维细胞和单核样细胞;其中单纯痒组和痛痒组β-内啡肽表达明显强于无痛痒组与正常对照组。无痛痒组、单纯痒组、痛痒组及正常对照组组织β-内啡肽含量分别为(617.401±97.518)、(739.543±94.149)、(623.294±149.613)、(319.734±85.301)pg/mL,其中无痛痒组、单纯痒组及痛痒组β-内啡肽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皮肤组(P<0.05),单纯痒组高于无痛痒组及痛痒组(P<0.05),无痛痒组与痛痒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生性瘢痕中β-内啡肽的高表达,可能与其瘙痒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