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总结了10例神经外科长期卧床患者并发急性肺栓塞(APTE)的护理经验,包括心理护理、急性期护理、溶栓前护理、溶栓治疗护理、溶栓后护理。结果,7例并发急性肺栓塞患者该并发症得到治愈,2例猝死,1例因预后较差家属要求出院。认为通过对10例神经外科长期卧床患者并发急性肺栓塞的抢救治疗及护理,提高了神经外科患者的生存率,降低了该并发症的发生率,其中护士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我科于2002~2004年对急性肺栓塞(PE)6例进行了肺动脉造影及肺动脉内溶栓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5.
我院 1 999- 0 1~ 2 0 0 3 - 1 2外科非心脏手术后并发急性肺栓塞 1 2例 ,对其早期诊断及治疗探讨如下。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本组男 9例 ,女 3例 ;年龄 4 1~ 72岁 ,平均 6 1 .5岁。死亡 4例 ,存活者全部经核磁及 EBCT证实为肺栓塞 ,均发生在外科非心脏手术后 3~ 1 4 d内 ,其中下肢开发性骨折 4例、胆道手术 3例、直肠癌 3例、食道癌 2例、乳癌 1例。1 .2 方法 全部肺栓塞患者描述诱因、首发症状和体征 ,并做心电图、胸片、动脉血气检查。 2 0 0 2~ 2 0 0 3年对于肺栓塞患者增加了急诊心脏超声及下肢血管超声多普勒、血 D二聚… 相似文献
6.
心肌梗死是心肌的缺血性坏死,系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的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心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联合肠溶阿司匹林预防中重度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中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联合肠溶阿司匹林)和对照组(常规高压氧、防治脑水肿、脑保护治疗),观察患者一氧化碳中毒后第5天、10天、20天、30天、45天、60天.判断是否出现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结果 治疗组50例,出现迟发脑病4例,占8%;对照组50例,出现迟发脑病12例,占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塞米松联合肠溶阿司匹林治疗中重度一氧化碳中毒,使其迟发脑病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取得显著预防效应. 相似文献
8.
肺栓塞是指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的以肺循环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临床和病理综合征,多见于男性,临床上以胸闷、胸痛、咯血为主要表现,病死率高,因此加强肺栓塞的预防与护理,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2005-06/2007-01收治的10例肺栓塞患者中,男8例,女2例,年龄45~66岁。1.2护理1.2.1心理护理由于患者缺乏对疾病的认识,易产生恐惧焦虑情绪,对预后感到失望。因此护理人员应主动接进患者,运用语言技巧进行疏导,安慰,帮助患者认识疾病,减轻思想顾虑和恐惧,增强治疗信心。1.2.2饮食护理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粗纤维、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避免进食易发酸食物,以免引起腹胀。1.2.3基础护理保持病室整洁安静,注意保暖,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病情严重者,应绝对卧床休想,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咳嗽等。以免增加腹腔压力,影响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嘱多饮水,对大便干燥的患者,酌情使用开塞露,以保持大便通畅。1.2.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肢体活动、患肢的皮肤颜色、温度、水肿程度等情况。如活... 相似文献
9.
10.
肺栓塞是一种肺血管疾病,约20%~30%患者未能及时诊治而死亡,及时诊治病死率可降至8%。1996-01/2006-10我院确诊为肺栓塞45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27例,女18例,年龄24~78(平均48)岁。经螺旋CT确诊为25例,肺动脉造影确诊6例,3例经尸检病理证明,余均由病史、临床表现、心电图、超声、X线胸片等确诊。危险因素:静脉血栓33例、高血脂30例、长期卧床25例、高血压病22例、手术21例、心脏病20例、肥胖20例、静脉曲张19例、恶性肿瘤13例、血红蛋白增多12例、股静脉穿刺11例、止血治疗10例、外伤8例、风湿性疾病7例、糖尿病6例、肾病综合征5例、妊娠4例、服避孕药4例、久坐3例、烧伤1例。临床表现:呼吸困难40例、胸痛39例、咯血14例、惊慌25例、咳嗽咳喘23例、晕厥6例、心悸15例、休克8例、发热5例、胸片片影12例、胸腔积液16例、低氧血症3例、低碳酸血症35例。1.2治疗方法1.2.1急救措施确诊或疑视肺栓塞后立即转送ICU,持续监测生命体征,生化指标等,高流量吸氧,并适当镇静,止痛,必要时给予强心和抗休克治疗。1.2.2抗凝治疗起病后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孕产妇发生肺栓塞的诱因、诊治和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2006年10月1日至2012年9月30日56例因肺栓塞引起的孕产妇死亡病例资料。[结果]因肺栓塞所致孕产妇死亡人数占孕产妇死亡总数的4.71%(56/1190);发生在产前7例,产时2例,产后43例。另外,发生在宫腔镜下清宫术中2例,剖宫流产术中1例,早孕人流术后1例。其中24例发生在产后48 h内,占产后死亡总数的55.8%(24/43);产时及产后死亡病例中剖宫产39例,阴道产6例;依据临床表现联合C T 诊断肺栓塞4例,尸检确诊1例,余均依据临床表现死后推断;在抢救措施方面,仅3例给予了抗凝治疗。[结论]重视孕妇肺栓塞高危因素的筛查,严格控制剖宫产指征,规范肺栓塞的诊断并掌握急救方法,重视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筛查,是预防和降低因肺栓塞所致孕产妇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卡片在卧床患者家庭护理并发症预防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10例即将出院的卧床患者的陪人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5例,干预组出院前2d根据患者的健康状态和需求,制作个体化健康教育卡片,并指导家庭陪护者对照实施;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出院健康教育指导。出院后随访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家庭护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压疮、坠积性肺炎、便秘、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卧床患者家庭陪护人员中应用健康教育卡片,对于预防卧床患者的家庭护理并发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检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血浆脑钠肽(BNP)、肌钙蛋白I(cTnI)及D‐二聚体(D‐dimer)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64例,根据患者病情分为大面积肺栓塞组( n =27)和非大面积肺栓塞组( n =37),对两组患者血浆cTnI、BNP及D‐dimer水平进行测定,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各指标水平的变化及右心功能和病死率。【结果】大面积肺栓塞组BN P、血浆cTnI水平明显高于非大面积肺栓塞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两组D‐dimer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大面积肺栓塞组的右心功能不全者和病死率均高于非大面积肺栓塞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检测BNP、cTnI及D‐dimer水平对APE患者临床诊断、临床决策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急性肺栓塞(APE)合并右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可能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本院急诊科就诊的152例APE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测定患者来院后的血液生化指标及心脏彩超的结果,分析APE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特征及可能影响顸后的相关因素.[结果]①152例APE患者中,72例为APE合并右心功能不全患者(观察组),80例患者为单纯性APE患者(对照组);②观察组胸痛、晕厥、收缩压<90 mmHg、颈静脉怒张、肺动脉区第二心音(P2)亢进等症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心肌肌钙蛋白1 (cTnⅠ)和脑利钠肽(BNP)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④影响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恶性肿瘤、BNP及cTnⅠ含量;将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恶性肿瘤、BNP及cTnⅠ含量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PE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有显著的临床症状,而恶性肿瘤、BNP及cTnⅠ含量为影响APE合并右心功能不全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角膜胶原交联疗法治疗圆锥角膜的疗效.[方法]对在本院接受角膜胶原交联疗法治疗的20例圆锥角膜患者(33眼)进行前瞻性研究,观察患者术后1周内术眼反应,以及术后6个月相关指标(视力、角膜、晶体、视网膜情况、眼压、角膜地形图、角膜内皮计数)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后1周内术眼反应轻微,术后6个月角膜、晶体、视网膜情况、眼压和角膜内皮计数稳定,30眼(18例患者)裸眼视力改善,矫正视力稳定,角膜曲率显著降低.有3眼(2例患者)角膜扩张仍有进展,并进行了再次交联治疗,最终获得改善.[结论]采用角膜胶原交联疗法治疗圆锥角膜具有有效率高,术后反应轻,无副作用的优点,大部分患者治疗后角膜曲率降低,裸眼视力改善. 相似文献
17.
Christopher Kabrhel MD rew T. McAfee MD MSc Samuel Z. Goldhaber MD 《Academic emergency medicine》2005,12(10):915-920
Background: Clinicians frequently use their experience to determine the pretest probability of pulmonary embolism (PE), although scoring systems are promoted as being more reliable. The Canadian Pulmonary Embolism Score (CPES) combines six objective questions and one subjective question. The CPES has been validated and appears to be useful for risk‐stratifying patients. However, research suggests that subjective gestalt performs similarly to the CPES,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subjective question on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the CPES is not clear. Objectives: To determine the tes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PES, its subjective question, and the degree to which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the CPES is influenced by its individual questions. Methods: The authors performed 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on a cohort of emergency department patients suspected of having PE. The authors compared patients' CPES results with the diagnosis of PE, calculated the tes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PES, and determined the contribution of individual CPES questions to the score's overall predictive value. Results: Of 607 patients, 61 (10%) had PE. Of low‐risk patients (CPES ≤4), 5.54% (n= 449; 95% confidence interval [95% CI] = 3.64% to 8.11%) had PE. The sensitivity (59.0%; 95% CI = 47.4% to 69.8%) and the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94.4%; 95% CI = 92.8% to 95.9%) of the CPES were similar to the sensitivity (53.2%; 95% CI = 40.2% to 65.8%)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93.5%; 95% CI = 90.7% to 95.5%) of the subjective question alone. In multivariable analysis, nearly all of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the CPES was derived from the subjective question. Conclusions: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the CPES appears to be derived primarily from its subjective component.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口服氨酚羟考酮用于骨科上肢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90例骨科上肢手术行臂丛麻醉的患者随机分三组,即氨酚羟考酮组(A组)、曲马多(B组)和安慰剂(维生素C)组(C组),每组30例,三组患者均于术毕时口服第一片,当日为每6 h服1片,直至入睡,最多3片;后每次1片,3次/日,再连续服用2 d...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尼膜同长程给药治疗脑梗死和预防其复发的效果及其机制。【方法】119 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防治组59例,对照组 60 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防治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尼膜同每次 30mg,每天3次,至少6个月以上。观察两组治疗1个月的临床疗效和1年内的复发率,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年,分别进行血液流变学、血脂和血小板聚集率检查。【结果】防治组治疗 1 个月的显效率为 78.0%,总有效率为9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3%和71.1%(均P<0.01);1年内的复发率为6.7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33%(P<0.01)。与脑梗死复发有关的血黏度、血脂、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聚集率等指标防治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尼膜同长程给药不仅可提高疗效而且可有效预防脑梗死复发,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肠溶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在抗血小板治疗中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3年5月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9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58例患者采用肠溶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其余40例患者则单独采用肠溶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并分析统计导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8.6%明显高于对照组2.5%(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龄(>60岁)、服用时间超过3个月、有既往消化道出血病史和抗血小板药物联合使用是抗血小板治疗中增加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抗血小板药物联合使用增加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几率,同时对高龄、服药时间较久及既往有上消化道出血史的患者应高度警惕上消化道出血的可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