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倪红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5):3707-3708
目的:总结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TRS)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对新疆石河子绿洲医院42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基础上合并MECT治疗,分别于合并治疗前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合并MECT后PANSS评分明显降低(P〈0.05),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MECT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有效,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现代电抽搐治疗(MECT)对精神分裂症兴奋激越行为的疗效。方法将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且均伴有冲动激越行为的100例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给予MECT治疗和利培酮并氯硝西泮治疗8周,以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治疗1周末,两组PANSS总分、兴奋因子分均显著下降(t=3.223-8.920,P〈0.05);治疗8周末,A组PANSS量表总分较B组明显下降(t=2.672,P〈0.05),TESS量表评分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t=6.087,P〈0.05)。结论MECT和利培酮并氯硝西泮治疗均获得很好疗效,MECT更有效且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不良反应及护理要点. [方法] 对3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实施MECT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并总结护理经验. [结果] 30例病人经12周MECT治疗后,治疗前后PANSS 、TESS分值变化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显著进步6例,进步13例,无效11例;显效率20.00%,有效率63.33%.2例病人出现头痛,5例出现记忆力下降,头晕1例,呕吐1例,食欲减退2例.[结论] MECT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少,加强MECT治疗前后的护理工作对治疗安全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合并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儿童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7例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MECT,观察9周。于合并治疗前及治疗第3周、6周、9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儿童韦氏记忆量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9周末总有效率为89.2%。治疗各时段《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均较合并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0.01),《副反应量表》评分均无显著性变化,《儿童韦氏记忆量表》的再认、图片、联想及背数等4个项目评分在合并治疗第1天末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治疗结束后1周再认和背数仍降低(P〈0.05),但在治疗结束后2、3周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抗精神病药物合并MECT治疗儿童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依从性好,虽对记忆有短时影响,但这种影响是可逆性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改良式电抽搐(MEcT)与传统电抽搐(ECT)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MECT组(治疗组)与ECT(对照组)各35例,分别给予MECT与ECT治疗,疗程3周,以阳性症状及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自制的不良反应量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第1、2、3周分别评定疗效及副反应。【结果】治疗1周后PANSS减分率ECT组优于MECT组,治疗2~3周后PANSS减分率相当,无差异显著性。不良反应ECT组20例,占57.1%,MECT组6例,占17.1%。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MEC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物理治疗方法,其疗效与ECT相当,但副作用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利培酮合并拉莫三嗪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 34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用利培酮合并拉莫三嗪治疗12周,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周时起效,12周时疗效明显,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明显下降(P〈0.01),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利培酮合并拉莫三嗪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利培酮联合改良电休克(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对患者血浆中 S100蛋白浓度的影响及其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1年8月本院精神科接受治疗的8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采用利培酮联合 MECT治疗,对照组采用单一利培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浆 S100B蛋白浓度变化,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 S100B蛋白浓度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阳性PANSS评分、阴性PANSS评分、总分及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良反应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85.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利培酮联合 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血浆中的 S100B蛋白浓度逐渐恢复为正常,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齐拉西酮与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将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60例女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疗程为8周。以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精神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均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间比较PANS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齐拉西酮组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利培酮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齐拉西酮组的月经紊乱、锥体外系副反应(EPS)、体重增加等不良副反应均比对照组少,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齐拉西酮与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有效率分别为93.3%、90.0%。齐拉西酮锥体外系副反应和内分泌改变较利培酮少,更适用于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1):3767-3770
目的探讨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行MECT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60例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规范治疗4w后,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选取PANSS总分60分的患者继续原有抗精神病药物联合MECT治疗, MECT前后采用PANSS、WMS、TESS、CGI-SI、SDSS评定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在联合MECT治疗后2w、4w时,PANSS评分均较MECT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儿童韦氏记忆量表(WMS)中的再认、图片、联想、背数4个项目在MECT治疗后2周及4周时有下降(P0.05或0.01),但在MECT治疗后8w(即停用MECT治疗后4w),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总体印象量表(CGI-SI)评分较联合MECT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0.01)。社会功能缺陷评定量表(SDSS)评分较联合MECT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结论抗精神病药物联合MECT治疗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副反应少,依从性好。MECT对记忆有短期影响,但长期来看,这种影响是可逆的,且有助于患者社会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齐拉西酮与阿立哌唑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齐拉西酮与阿立哌唑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将62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予齐拉西酮与阿立哌唑治疗,疗程8周。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PAN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有效率、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和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有效,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
12.
临床护士心理压力源与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玉芬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0):921-922,924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面临的主要心理压力源,为护理管理者有效地帮助护士减轻和消除心理压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评式问卷调查的方法 ,对内江市2所三级乙等医院287名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的心理压力源依次来源于工作强度、职业需求、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家庭经济收入等方面。其中来源于工作强度、人际关系及家庭方面的压力源,不同年龄组护理人员在其压力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存在着多种心理压力源,这些压力源是导致护士工作不满意的主要原因,也是护理的安全隐患之一,护理管理者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定期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建立有效的支持系统,及时帮助他们调整心理状态,减轻和消除压力,从而提高护士对本职工作的满意度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14.
15.
精神疾病患者家属教育的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精神疾病患者家属教育的调查,探讨家属教育的内容和教育方式。方法:采用自拟问卷对参加系列教育的家属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患者和家属接受教育次数越多,对疾病知识了解越多;在患者的亲属中患者的父母参加教育比率较大。结论:家属教育对治疗疾病起着积极的作用,应更具有针对性,同时还应该注意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