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莉  杨芳 《医学临床研究》2021,38(12):1908-1910
[目的]探讨阿魏酸哌嗪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西安市高陵区医院收治的120患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吸氧、抗炎、扩管利尿等基础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魏酸哌嗪治疗,疗程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气及心功能指标,并比较呼吸困难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pH值高于治疗前,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脏指数(CI)、心输出量(CO)、三尖瓣环收缩偏移(TAPSE)高于治疗前,肺动脉平均压(MPAP)、右心室心肌做功指数(RVMPI)低于治疗前,且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MRC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00%、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8,P=0.298>0.05).[结论]阿魏酸哌嗪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失代长期患者有助于改善右心功能、降低肺动脉压,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孙振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1):2573-2574
目的 探讨矽肺合并肺心病、心力衰竭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62例矽肺合并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动脉血气分析及血液流变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6.3%,高于对照组77.4%,(P<0.05).结论 丹参川芎嗪治疗矽肺合并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硝酸甘油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抗感染、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硝酸甘油及川芎嗪注射液,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4%,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两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硝酸甘油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4.
参麦注射液对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抗炎、平喘、祛痰等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加参麦注射液随机对照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慢性肺原性心脏病80例,对照组40例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参麦注射液静滴,观察两组的疗效、PaO2、PaCO2及pH值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症状缓解率分别为92.5%和82.5%(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PaO2明显改善(P〈0.01),二氧化碳分压明显下降(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可缓解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临床症状、改善PaO2及降低PaCO2。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川芎嗪注射液与酚妥拉明联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自2011年10月~2013年11月于本院诊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吸氧、强心、抗感染、祛痰、平喘等常规内科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川芎嗪注射液与酚妥拉明联合治疗,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心功能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不同方案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为82.5%,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心功能Ⅲ级、Ⅳ级治疗前后的情况,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酚妥拉明药物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力衰竭的症状,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联合西医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有效率为7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西医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期的疗效较好,为中西医结合救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期开辟了一种新疗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辅助应用口服真武汤加减方药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3月本科室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同时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12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氯沙坦首次口服剂量为25 mg,1次/d,3 d后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将药量增加至50 mg,1次/d,10 d为1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真武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疗效、血气分析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两组较治疗前Pa O2升高,Pa CO2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a O2及Pa CO2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辅助应用真武汤加减可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中西医结合与单纯西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病人63例,随机分成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川芎嗪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CRP变化及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川芎嗪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川芎嗪注射液与酚妥拉明联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自2011年10月2013年11月于本院诊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吸氧、强心、抗感染、祛痰、平喘等常规内科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川芎嗪注射液与酚妥拉明联合治疗,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心功能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不同方案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为82.5%,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心功能Ⅲ级、Ⅳ级治疗前后的情况,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酚妥拉明药物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力衰竭的症状,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肺性脑病的老年患者临床上应用纳洛酮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深圳市宝安区沙井人民医院2010年1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6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肺性脑病的老年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持续低流量鼻导管吸氧,氧流量为1~3 L/min,给氧浓度为25%~35%,积极对抗感染,止咳化痰,保持酸碱及电解质平衡,解痉平喘以及营养支持等.治疗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的血pH值、PaO2、PaCO2指标值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肺性脑病的老年患者应用纳洛酮进行治疗,临床效果较为显著,能显著提高血PaO2、pH值,同时降低PaCO2,用药后患者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减少了患者恢复清醒的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比较冠心病心力衰竭与风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远期疗效,探讨病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101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和71例风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根据病因将患者分为冠心病组与风心病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远期预后.[结果]冠心病组患者的病死率(46.53%)高于风心病组患者(16.90%),冠心病组患者的不完全恢复率(8.91%)低于风心病组患者(23.94%),且两组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 <0.05).[结论]冠心病导致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差,病因应作为影响因素纳入到对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评价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尿毒症合并左心衰患者的病因及对患者行急诊血液透析后的疗效,同时对其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总结,为临床救治提供指导。【方法】收集本院急诊科自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尿毒症合并急性左心衰的患者共67例,分析其发生急性左心衰的病因,评估血液透析后的疗效,调查其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急性左心衰的诱因中,血容量过多所占比例为35.8%,排在第一位;高血压15例,占22.4%;肺部等感染13例,占19.4%;贫血9例,占13.4%;电解质紊乱6例,占9.0%。治疗后患者的血清肌酐、尿素氮、二氧化碳结合力、血压、心率、呼吸、平均动脉压和血氧饱和度较治疗前均均有改善,且治疗前后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的不良反应主要是低血压,其次是睡眠障碍、皮肤瘙痒、食欲不振、呕吐等。【结论】尿毒症合并急性左心衰的患者的病因复杂,行血液透析治疗的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但是会出现多样复杂的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就医体验,故需准确处理,积极沟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并心力衰竭患者心肌的扩张性及限制性改变对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8年2月解放军第42医院和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接诊的82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心脏彩超检查结果分为扩张组(n=56),限制组(n=26),所有入选患者均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和心脏核磁共振检查,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左心房前后径(LA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最大左室壁厚度(LVW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扩大患者比例、不同部位心室壁肥厚患者比例及不同部位心室壁延迟强化患者比例等结果。【结果】扩张组平均年龄小于限制组,男性比例明显高于限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心率和血浆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LAD、二尖瓣关闭不全比例、左心房扩大比例以及右心室扩大比例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扩张组LVEF、LVWT、三尖瓣关闭不全比例以及左右心房均扩大比例明显低于限制组,LVEDD、LVWT<11mm比例以及LVEF<50%比例均明显大于限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扩张组最大心室壁厚度、室间隔和部分左心室游离壁肥厚比例以及局限于室间隔或心尖部心室壁延迟强化比例均低于限制组,苹纯室间隔肥厚、室间隔和左心室游离壁延迟强化比例均高于限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厚型心肌病并心力衰竭患者心肌的扩张性及限制性改变对心脏结构及功能有显著影响,其中心肌纤维化程度和心室壁肥厚部位是导致限制性和扩张性心肌病改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继发1型心肾综合征(CRS)患者的血液净化方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本院心内科和肾内科住院的196例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继发1型CRS患者,根据不同的血液净化方案分成4组:A组为单纯超滤方案(7n=40),B组为缓慢连续超滤(n=42),C组为间断血液透析(n=52),D组为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n=62).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尿素(Urea)、肌酐(SCr)、B型尿钠肽(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DV)、心输出量(CO)、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中心静脉压(CVP).[结果]治疗前,四组患者的血清Urea、SCr、BNP、cTn-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四组患者血清Urea、SCr、BNP、cTn-I水平均低于治疗前(A组cTn-I水平除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四组患者在治疗前LDV、CO、LVEF、CV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四组患者LDV、CVP均低于治疗前,CO、LVEF均高于治疗前,且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继发1型CRS患者使用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的血液净化方案安全性最高、且疗效最好;缓慢连续超滤治疗和间断血液透析净化方案在安全性和疗效方面效果相当;而单纯超滤的安全性和疗效一般.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急性肺栓塞(APE)合并右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可能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本院急诊科就诊的152例APE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测定患者来院后的血液生化指标及心脏彩超的结果,分析APE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特征及可能影响顸后的相关因素.[结果]①152例APE患者中,72例为APE合并右心功能不全患者(观察组),80例患者为单纯性APE患者(对照组);②观察组胸痛、晕厥、收缩压<90 mmHg、颈静脉怒张、肺动脉区第二心音(P2)亢进等症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心肌肌钙蛋白1 (cTnⅠ)和脑利钠肽(BNP)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④影响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恶性肿瘤、BNP及cTnⅠ含量;将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恶性肿瘤、BNP及cTnⅠ含量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PE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有显著的临床症状,而恶性肿瘤、BNP及cTnⅠ含量为影响APE合并右心功能不全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谢伟 《医学临床研究》2016,(6):1111-1113
【目的】探讨黛力新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并发抑郁症患者心脏功能及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53例CHF并发抑郁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同意行抗抑郁治疗将其分为观察组(同意行抗抑郁治疗,n=25)和对照组(不同意行抗抑郁治疗,n=28),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容积(EDV)、左室收缩期末容积(ESV)及血浆NT—proBNP水平差异,并比较两组患者健康调查简表(SF-36)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LVEF、EDV、ESV及NT—proBNP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F36评分、HAMD评分均有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黛力新可以促进CHF并发抑郁症患者心功能及NT—proBNP水平的改善,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对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心肌酶的影响。方法将114例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n=57)和观察组( n =57);对照组采用酚妥拉明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多巴胺。两组患儿均以7d为1疗程。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2.89%)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77.19%),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乳酸脱氢酶和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均显著低于其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呼吸困难、紫绀、啰音消失、心力衰竭控制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对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显著,且可改善患儿心肌酶,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罗立  黄怡  翦林昊  杨礼 《医学临床研究》2014,(11):2203-2205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并慢性心衰(CHF)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冠心病并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d)。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均检测hsCRP、hs‐cTnT。治疗后1年随访,记录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及心衰再住院率。结果 ①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较对照组hsCRP、hs‐cTnT 下降更明显[(3.02±0.53) mg/L与(3.88±0.64) mg/L ,P<0.05;(0.018±0.009) ng/mL与(0.029 ± 0.008) ng/mL ,P<0.05)];②随访1年内,观察组较对照组MACE率及心衰再住院率均更低(15.6%与21.7%,P <0.05;26.7%与37.0%,P <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治疗可降低冠心病并CHF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心肌损伤程度,并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rhlBN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50例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rh_BNP,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尿量、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等指标变化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84%VS68%,P〈0.01),观察组及对照组通过治疗后,临床观察指标均有明显好转,而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结论】与传统药物治疗相比,rhBNP能明显改善AMI后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且不增加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老年心功能不全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5年9月重庆市急救中心老年医学科收治的180例老年心功能不全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180例患者分为前列地尔组、丹红注射液组和联合治疗组,比较三组患者临床疗效、心电图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比较,联合组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诊断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前列地尔组和丹红注射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5.52, P <00.5;χ2=154.02, P <00.5)。三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与联合治疗组比较,前列地尔组、丹红注射液组的左室射血分数、心排量、心脏指数、左心室工作指数均小于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三组患者低血压、脑出血、皮下出血、心率失常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心功能不全伴不稳定心绞痛的老年患者,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小,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