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陆漱玉  廉井财等 《眼科》2001,10(4):220-222
目的:探讨近视LASIK术前眼底病变及治疗方法。方法:对385例(721只眼)LASIK术前患者行散瞳眼底三面镜检查并作详细眼底记录,结果:发现各种视网膜变性136只眼(18.86%),视网膜干性裂孔16只眼(2.22%),亚临床视网膜脱离(RD)5只眼(0.69%)。其中37只眼严重视网膜变性、16只眼干孔和4只眼亚临床RD行氩激光光凝治疗,仅1例亚临床RD需行视网膜脱离手术,结论:近视LASIK术前及术后眼底常规检查和病变治疗是必要的,同时本文提出眼底病变光凝的指征。  相似文献   

2.
廉井财  叶纹  周德佑  王康孙 《眼科》2000,9(6):323-326
目的:评价LASIK治疗远视眼的有效性、可预测性和安全性.方法:用LASIK治疗54只远视眼,屈光度+1.00~+6.00 D,术后平均随访一年.对裸眼和矫正视力、屈光稳定性和并发症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至术后一年时,平均残余屈光度为+0.29±0.78 D,屈光度在±0.5 D和±1.0 D以内者分别占61.1%(33只眼)和83.3%(45只眼).裸眼视力达到0.5以上者占92.6%(50只眼),1.0以上者63.0%(34只眼).1只眼(1.9%)最佳矫正视力下降2行,2只眼(3.7%)增加2行.2只眼(3.7%)有眩光.结论:LASIK可用于治疗+1.00~+6.00 D的远视眼且具有较好的预测性和安全性.对手术技术和激光治疗程序的不断改进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手术的可预测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角膜扩张是近年才认识的LASIK术后的一种并发症,其发生率不高,但可导致患者视力严重损害,且不可逆转。本文对其发病机制、组织病理学、临床特征和治疗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单纯近视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散光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IK)治疗单纯近视所产生的散光的变化规律及其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 :137例 (188眼 )单纯近视行LASIK手术 ,分别于术后第 1天、第 1周、第 1、第 3、第 6个月复查视力、屈光度等。结果 :LASIK术后散光度明显高于术前 ,虽有逐渐减少的趋势 ,但至术后第 3~ 6个月仍有 5 2眼 (占 2 7.6 6 % )具有 0 .5D以上的散光 ,而且裸眼视力低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角膜切削深度、患者年龄与散光大小成正相关 (r =0 .372 ,P <0 .0 0 1;r=0 .2 4 5 ,P <0 .0 5 )。鼻侧蒂角膜瓣散光的发生率高于上方蒂角膜瓣 (P <0 .0 0 1) ;散光的发生与性别无关。结论 :LASIK术后散光影响术后视力恢复 ,散光的发生与角膜损伤修复、切削偏中心、角膜瓣移位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角膜扩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1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角膜扩张是近年才认识的LASIK术后的一种并发症,其发生率不高,但可导致患视力严重损害,且不可逆转。本对其发病机制、组织病理学、临床特征和治疗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性屈光参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静  李志辉  周跃华 《眼科》2003,12(1):26-27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近视性屈光参差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143只眼)双眼屈光参差均≥2.50D的患者施行LASIK治疗,并对其手术前后的平均屈光度、屈光参差的程度、裸眼视力和最佳矫正视力进行比较分析。随访时间为6个月以上。结果:LASIK术后6个月,所有患者的裸眼视力均明显提高,屈光参差的程度明显减小;大部分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保持不变,或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LASIK是治疗近视性屈光参差的一种有效、安全和可预测性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不同时期角膜地形图的改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齐颖  李志辉  陆文秀  安伟丽  孟玉玲 《眼科》2001,10(6):341-342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不同时期角膜地形图的形态变化与术后视功能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激光辅助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共139例255只眼,按屈光度不同分为低,中度组(I组:-1.25-6.00D,125只眼)与高度组(II组:-6.25-20.5D,130只眼),手术前,术后3,6个月行屈光及角膜地形图检查。结果:术后6个月与3个月相比,两组的角膜地形图中模拟角膜曲率计(SimK)读数有显著差异,而低,中度组屈光度变化不明显,高度组屈光度有明显变化,角膜地形图形状决定视功能情况,结论:角膜地形图中模拟角膜曲率计(SimK)读数及角膜地形图形态与术后效果之间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矫正近视术后五年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矫正近视术后5年的临床效果。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行LASIK手术的近视眼患者64例(126眼)。方法回顾性分析126眼按近视屈光度等效球镜值-3.00D~-6.00D、-6.25D~-10.00D和-10.38D~-19.88D分为A、B、C 3个组行LASIK手术者,术前及术后观察患者的视力、屈光状态、眼前节、眼底及眼压情况,术后随访5年。主要指标视力、眼压、屈光度及并发症。结果术后5年裸眼视力≥1.0者A组为87.2%,B组69.1%,C组3I.3%;裸眼视力≥0.5者A组为100%,B组98.2%,C组75.0%。术后5年屈光度为A组-0.70D±0.52D,B组-1.06D±0.13D,C组-2.46D±2.14D。A、B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0);A、C两组(P=0.008)和B、C两组(P=0.021)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5年A、B、C三组屈光度在±1.00D以内者分别占68.3%、45.0%、23.5%。A、B、C三组术后5年眼压分别是(11.91±2.35)mmHg、(11.31±2.20)mmHg和(9.24±2.20)mmHg,A、C两组(P=0.006)和B、C两组(P=0.031)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组和C组各有1例主诉眩光。B组1例(2眼)术后1个月时出现激素性高跟压,C组1跟术后2年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结论LASIK术后5年是安全、有效的,中高度近视明显好于超高度近视。(眼科,2006,15:312-314)  相似文献   

9.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的并发症   总被引:45,自引:3,他引:42  
Zheng L  Zhu Q  Sun Y  Ye M 《中华眼科杂志》1999,35(5):363-365
目的 分析准分子原位角膜磨镶术(excimer laser in situ keratomilusis,LASIK)治疗近视的并发症,探讨其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662例(1265只眼)近视患者(-2.00~25.00D)按屈光度分为3组:A组726只眼,≤-6.00D;B组287只眼,-6.25~-10.00D);C组252只眼,〉-10.00D;行LASIK后均随访12个月,观察及分析其并  相似文献   

10.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是近视眼治疗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但由于近视眼的视网膜病变可能影响LASIK手术后视力恢复,因此手术前详细检查患者眼底并对存在的病变进行相应的预防处理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对一组拟行LASIK手术的近视患者进行了详细的散瞳眼底检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二次LASIK手术治疗近视欠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康  廉井财  叶纹  张泳  王康孙 《眼科》2000,9(2):67-71
评价再次LASIK矫正残余近视的效果,可预测性、安全性。方法对40只眼LASIK术后屈光欠矫的患者行二次手术,两次手术间隔时间3-24个月。分别在二次术后3天、1、3和6个月随访观察。结果术后各随访时间患眼平均裸眼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前无显著差异,术后后平均屈光度较术前减,差异有显著性,切削直径适量增大可减术后屈光回退;结论二次LASIK手术是必要、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LASIK术前预防性激光光凝对术后视网膜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阳  周跃华 《眼科》2003,12(4):201-202
目的 :观察LASIK术前预防性氪离子激光光凝对术后视网膜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LASIK术前 ,间接检眼镜检查眼底 ,对视网膜裂孔或病变大于 2PD的 658例 (688只眼 )患者行氪离子激光光凝 ,观察其视网膜稳定情况 ;对视网膜病变小于 2PD的 71 2例 (756只眼 )患者密切观察其视网膜病变的变化 ,必要时于LASIK术后补行氪离子激光。结果 :LASIK术后 6个月随诊 ,术前行氪离子激光光凝的 2 38只眼 ,术后视网膜情况稳定 ;术前视网膜病变范围小于 2PD有 2 70只眼 ,有 5只眼于LASIK术后补行氪离子激光光凝。结论 :LASIK术前 ,对视网膜裂孔或病变 >2PD的患者应行激光光凝治疗 ,而对视网膜变性 <2PD的患者可暂不行激光光凝治疗 ,密切随诊其视网膜病变情况。  相似文献   

13.
LASIK术后眼压测量值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眼压测量值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 274 例(546眼)近视患者按屈光度分成A组(≤-3.0D),B组(-3.0~-6.0 D), C组(>-6.0 D),记录LASIK术前、术后3个月用Goldmann眼压计测量眼压,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对眼压差与CCT差、术前CCT、屈光度、年龄、眼别、性别等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各组之间眼压差具有统计学差异(PAB=0.014,PBC=0.000,PAC=0.000),相关分析显示眼压差与术前CCT、切削深度有显著相关性(P=0.000),与年龄、性别、眼别、屈光度无显著相关性,性别与左右眼之间眼压差无显著性差异.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所得最优方程:Y=-0.068+0.21X1+0.018X2.Y为手术前后眼压差(mmHg),X1为切削深度(μm),X^2为术前角膜厚度(μm).结论 LASIK术后眼压测量值降低与切削深度、术前CCT有关.  相似文献   

14.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远视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廉井财  叶纹  周德佑  王康孙 《眼科》2000,9(6):323-326
目的 :评价LASIK治疗远视眼的有效性、可预测性和安全性。方法 :用LASIK治疗 54只远视眼 ,屈光度 1 0 0~ 6 0 0D ,术后平均随访一年。对裸眼和矫正视力、屈光稳定性和并发症等进行了分析。结果 :至术后一年时 ,平均残余屈光度为 0 2 9± 0 78D ,屈光度在± 0 5D和± 1 0D以内者分别占 61 1 % ( 33只眼 )和 83 3% ( 45只眼 )。裸眼视力达到 0 5以上者占 92 6% ( 50只眼 ) ,1 0以上者 63 0 % ( 34只眼 )。 1只眼 ( 1 9% )最佳矫正视力下降 2行 ,2只眼 ( 3 7% )增加 2行。 2只眼 ( 3 7% )有眩光。结论 :LASIK可用于治疗 1 0 0~ 6 0 0D的远视眼且具有较好的预测性和安全性。对手术技术和激光治疗程序的不断改进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手术的可预测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LASIK治疗近视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征和处理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LASIK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的3只眼(3例患者)。结果:术前平均屈光度(等值球间,下同)为-9.3D(范围-7.37--11.50D)。LASIK与网脱发生的间隔时间为0.5-26个月(平均11.8个月)。视网膜裂孔类型和数目:1例为马蹄形,1个;1例为锯齿缘断离;1例为小圆形裂孔,3个,裂孔位置;3例均在赤道部前方,3例通过一次手术后即成功复方。结构:具有视网膜病变的高度近视病在LASIK术后易发生视网膜脱离。  相似文献   

16.
赵向阳  伊琼  刘军 《眼科》2004,13(5):273-275
目的:分析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后角膜地形图的变化。方法:采用Orbscan Ⅱ角膜地形图仪对31例(62只眼)近视患者LASEK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术后6个月时切削形态中平滑型占95.2%,其他各型占4.8%,随着时间的延长,切削形态逐步规则。Irreg值也逐渐减小,而模拟角膜镜读数(SimK)却表现一定的回退。结论:LASEK后角膜及切削形态较规则,但仍然存在屈光回退的问题,角膜地形图对分析LASEK后角膜的变化是一种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17.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中角膜瓣保湿技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张斌  刘培生  汪子瑛  王东初 《眼科》2000,9(5):259-260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中角膜瓣干燥的预防方法。方法:完成角膜瓣制作后常夫将瓣自身反折,将瓣的颞侧缘与瓣的近蒂部平齐,依靠瓣的基质面的微量水份的表面张力吸附折叠。结果:选择双眼接受LASIK的患者30例,右眼为保湿组,左眼为对照组,激光切事后见保湿组无一眼瓣干燥,对照组26眼瓣干燥,占86.7%。结论:角膜瓣折叠保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r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治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excimer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再近视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1例(36眼)LASIK后再近视患者施行LASEK。LASEK术前的平均屈光度为(-1.98±0.65)D,平均角膜瓣下剩余基质厚度为(256±18.46)μm,LASEK平均切削深度为(36.58±11.24)μm。结果术后第6个月时裸眼视力为1.0以上者22眼(占61.1%),0.8以上者31眼(占86.1%),0.5以上者36眼(占100%),平均屈光度为(-0.18±0.53)D,未见最佳矫正视力下降,术后裸眼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角膜瓣haze 0级者29眼(占80.6%),0.5级者5眼(占13.9%),1级者2眼(占5.6%)。结论LASEK治疗LASIK后再近视安全有效,但更长期的效果有待继续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