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分析依倍(rHuEPO)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贫血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36例MHD贫血患者应用依倍治疗12周,观察Hb、RBC、HCT、食欲及精神状态等变化以及副作用表现。结果:治疗前后患者Hb(g/L)分别为(69.55±12.02)和(84.20±14.26)、RBC(×1012/L)分别为(2.82±0.64)和(3.26±0.52)、HCT分别为(0.23±0.03)和(0.26±0.05),治疗前后有极显著差异。部分患者血压升高(39%),经调整降压药物用量,血压得到控制。4例出现荨麻疹性过敏反应(11%),经对症处理消失。结论:依倍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贫血患者疗效较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可控,而且价格较低,是MHD贫血患者较为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200例贫血待查患者骨髓检查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血系指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计数(RBC)和(或)血细胞比容(HCT)低于相同年龄、性别和地区的正常标准。一般认为在平原地区,成人男性Hb〈120g/L、RBC〈4.5×10^12/L及(或)HCT〈0.42,女性Hb〈110g/L、RBC〈4.0×10^12/L及(或)HCT〈0.37就可诊断为贫血。贫血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血液系统及其它某种疾病常见的临床症状,[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薛海燕 《陕西医学杂志》2013,(12):1611-1612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L-CN)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炎症、营养不良和贫血的影响。方法:46例老年MH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左卡尼汀,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IL-6、hs-CRP、Alb、PAB、Hb、HCT等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L-6、hs-CRP较治疗前显著下降,Alb、PAB、Hb、HCT显著上升,对照组Hb、HCT较治疗前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但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IL-6、hs-CR及Alb、PAB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MHD患者普遍存在L-CN缺乏,L-CN治疗可以改善患者微炎症及营养不良状态,纠正肾性贫血.  相似文献   

4.
促红素治疗血透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世瑶  赵江  吴萍  周盛英 《四川医学》2011,32(8):1257-1258
目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肾性贫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5年6月~2009年5月我院维持性血透患者38例,行EPO皮下或静脉注射,于用药前及用药后4周检测Hb、HCT、RBC等指标,同时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有无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后Hb、HCT、RBC比用药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PO治疗MHD患者的肾性贫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王茂盛 《安徽医学》2016,37(7):846-848
目的 观察环磷腺苷葡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状态的改善情况。方法 选择2015年1~12月就诊于太湖县人民医院内一科,年龄35~75岁且心功能Ⅲ~Ⅳ级的住院MHD患者20例,随机化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血液透析的同时,对照组采用洋地黄制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左卡尼汀等常用药,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120 mg/d静脉滴注,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总蛋白(TP)、白蛋白(ALB)、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脑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心脏指数(CI)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治疗后HB、HCT、RDW、BNP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分别为:(97.5±10.2)g/L vs (79.4±9.3)g/L、(28.0±4.1)% vs (18.6±3.3)%、(14.37±1.77)% vs (19.14±2.27)%、(562.2±115.8)pg/ml vs (936.1±180.9)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治疗后HB、HCT、RDW、TP、ALB、BNP、CI、LVEF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分别为:(107.9±13.1)g/L vs (80.2±9.5)g/L、(31.3±4.2)% vs (19.2±3.7)%、(13.46±1.23)% vs (19.35±2.60)%、(74.98±13.53)g/L vs (62.86±12.73)g/L、(39.15±5.06)g/L vs (32.51±4.99)g/L、(317.0±130.9)pg/ml vs (927.2±177.1)pg/ml、(2.93±0.8) vs (2.14±0.4)、(65.3±12.4)% vs (45.7±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TP、ALB、BNP、CRP、LVEF、CI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环磷腺苷葡胺能改善MHD患者的心功能,治疗效果明显,且安全,可作为辅助治疗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大剂量低频率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 )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贫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CKD 5期)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贫血患者,采用 rhEPO (10000 IU/支),每周1次皮下注射,治疗期间监测患者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压等指标及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贫血状况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后患者Hb、HCT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1),30例患者中显效2例,有效2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28/30);治疗前后患者白细胞,血小板,血脂,肝肾功能,电解质无明显变化( P >0.05);【结论】大剂量低频率使用rhEPO治疗慢性肾衰竭贫血患者,疗效显著,使用安全,可明显改善患者贫血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化疗对肿瘤患者血红蛋白(Hb)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影响,指导临床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对18例化疗前后均无贫血(A组)、19例化疗前无贫血而化疗后有贫血(B组)和14例化疗前后均有贫血(C组)患者在化疗前、化疗2周期后和化疗4周期后的血清用ELISA法检测Epo水平。结果①A组在化疗前、化疗2周期后和化疗4周期后血清Epo的水平分别为(14.20±9.42)mu/ml、(17.50±8.89)mu/ml、(16.4±13.80)mu/ml,B组分别为(13.64±8.40)mu/ml、(27.42±21.61)mu/ml、(68.31±50.07)mu/ml,C组分别为:(23.27±10.37)mu/ml、(26.98±16.88)mu/ml、(75.64±50.24)mu/ml。②B组在化疗前、化疗2周期后和化疗4周期后Hb和血清Epo水平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Hb和血清Epo的水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C组血清Epo的水平在化疗长时间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而Hb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化疗可引起部分肿瘤患者Hb的下降和血清Epo的上升,并与化疗时间及化疗前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红细胞COMT活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探讨精神分裂症发病的生化机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1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16例健康正常人红细胞中COMT的活性,用SPSS统计软件对测定结果进行检验比较。结果:患者组与对照组年龄差异无显著性(P〉0.05),患者组男女之间、对照组男女之间COMT活性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COMT活性频率分布患者组在4.5~26.3nmol/ml RBC/hr范围,对照组为7.2~28.3nmol/ml RBC/hr范围。患者组COMT平均活性为(12.2±4.0)nmol/ml RBC/hr,对照组COMT平均活性为(16.6±3.7)nmol/ml RBC/hr。男性患者为(12.3±3.8)nmol/ml RBC/hr,女性患者为(11.6±4.0)nmol/ml RBC/hr,对照组男性为(16.5±4.5)nmol/ml RBC/hr,女性为(15.3±3.9)nmol/ml RBC/hr,患者组和对照组及男、女性患者和男、女性对照者之间,COMT活性的差异均具非常显著性(P〈0.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红细胞COMT活性显著低于正常人,提示低活性COMT基因与精神分裂症关联。  相似文献   

9.
恶性肿瘤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浓度检测和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岗  邓文斌  唐桦  王晋  张羽  杜小皮  姚兵  李慧  唐诗添 《四川医学》2008,29(12):1604-1605
目的了解恶性肿瘤患者体内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水平,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77例肿瘤患者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0)含量和血常规,同时以20例健康查体的正常人为对照,分析EPO含量同血常规的关系。结果健康人群的EPO含量为(17.32&#177;10.20)mIU/nd,恶性肿瘤患者为(44.34&#177;35.26)mIU/ml(P<0.01)。其中不贫血的肿瘤患者EPO含量为(21.92&#177;14.35)mIU/nd,贫血的肿瘤患者EPO含量为(51.18&#177;36.95)mIU/ml,(P<0.01)。曾经做过化疗的肿瘤患者EPO含量为(28.08&#177;18.23)mIU/ml,没有化疗的患者为(59.39&#177;40.41)mIU/ml(P<0.01)。行含铂方案化疗患者的EPO含量为(22.26&#177;14.26)mIU/ml,不合铂方案化疗的患者为(37.64&#177;20.44)mIU/ml(P=0.011)。恶性肿瘤EPO含量同HGB和HCT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81和-0.548(P=0.01)。结论恶性肿瘤患者EPO水平比正常人显著升高,化疗特别是含铂方案化疗会导致EPO明显降低。恶性肿瘤患者EPO含量同HGB和HCT线性负相关而且可能同患者的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0.
储虹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2):38-38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死亡原因及防治措施,以加强MHD患者的管理,提高生存率。方法:综合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75例临床资料。结果:因心脏原因死亡31例(41.3%),脑血管意外死亡23(30.7%),感染11例(14.6%),放弃治疗7例(0.09%)。结论:心力衰竭、脑出血和感染是本院维持性血透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提高血液透析充分性、控制血压、纠正贫血、改善营养不良是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及减少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特点及与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及运铁蛋白(TF)的关系。方法:选择76例长期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病例组.5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定其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酸(Ua)、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TF、SI、TIBC指标,并进行t检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肾功能各项指标明显升高,RBC、Hb、HCT、MCV、SI、TIBC、TF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DW正常。结论: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贫血,按MCV/RDW分类法属于正细胞均一性贫血,铁代谢异常是肾性贫血不可忽视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罗沙司他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低反应性贫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0年5月-2021年8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接受MHD治疗的EPO低反应性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及血清学指标,分析罗沙司他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及血压变化,同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共纳入24例患者,其中17例患者完成6个月治疗。罗沙司他治疗前血红蛋白(Hb)为(79.94±17.08) g/L,红细胞压积(HCT)为(23.41±4.64)%,治疗后Hb为(104.82±21.32) g/L,HCT为(31.31±6.38)%,各值治疗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血甘油三酯、胆固醇、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均较治疗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血小板、血清钾、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及甲状旁腺激素、白蛋白、C反应蛋白(CRP)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期间,患者血压稳定,未出现肝功能异常、高钾血症、心脑血管意外等不良事件。结论 在EPO低反应性贫血MHD的患者中,罗沙司...  相似文献   

13.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尿毒症贫血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外源性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脲毒症贫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钭42例尿毒症贫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3000U,每周两次皮下注射,疗程12周,治疗组患者同时给静脉给予外源性还原型谷胱甘肽(GSH)1200mg,每周两次,疗程12周。于治疗前和治疗抽静脉血测定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和红细胞压积(HCT)水平。结果 r-HuEPO治疗后两组患者HB,RBC和HCT水平均显著上升(P<0.01)。GSH治疗组Hb,RBC和HC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上升明显(P<0.05),治疗组H,RBC和HCT的上升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外源性还原型谷胱甘肽能显著提高r-HuEPO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GSH可能是治疗尿毒症贫血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感染对慢性肾衰竭的影响,从而重视感染在慢性肾衰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的98例患者治疗前均未行血液透析,均行慢性肾衰竭的一体化治疗,感染后均维持原治疗方案,同时联合抗炎治疗,需要透析的患者进行血液透析。同时测定治疗前后及感染前后的血肌酐和血尿素的指标。观察感染对心脏、脑部、血压、血液透析的影响。结果:感染前后患者脑病的发生率由(5.6±2.9)%上升到(10.5±3.4)%,休克的发生率由(3.5±1.9)%上升到(20.5±9.6)%,心力衰竭的发生率由(13.7±6.8)%上升到(46.7±15.8)%,心肌缺血的发生率由(10.3±5.7)%上升到(35.4±16.2)%;尿素由(21.45±11.43)mmol/L上升到(38.76±10.76)mmol/L,肌酐由(426.0±116.5)μmol/L上升到(856.0±178.5)μmol/L。治疗前后相比较,尿素由(38.16±10.76)mmol/L降至(28.72±10.35)mmol/L,肌酐由(856.0±178.5)μmol/L降至(587.0±156.8)μmo/L。治疗后与感染前的尿素和肌酐相比有差异性。结论:感染可加重肾功能损害并增加慢性肾衰竭的并发症。慢性肾衰竭合并感觉染的炎症因子所致的肾损害有不可逆转的趋势。所以要重视感染在慢性肾衰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 MHD)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及血清C反应蛋白( CRP )的改变,以便早期发现和干预患者血管病变的发生。方法:测定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MHD组)100例,与正常对照者( NC组)92例的IMT及血清CRP。结果:MHD组和NC组IMT分别为(1.15±0.18)mm和(0.74±0.21)mm;血清CRP分别为(18.70±9.32)mg/L和(0.75±0.31)mg/L。维持性血液透析组血清CRP及IMT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且表明IMT与CRP 呈正相关。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IMT较对照组为厚,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高;CRP加重MHD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缩短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除药物治疗外,透析方式的选择如血液透析及血液透析滤过对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患者贫血的影响。方法选择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随机分为血液透析组(HD)及血液透析滤过组(HDF),60例患者均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叶酸及铁剂治疗贫血,分别记录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患者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及血清铁蛋白(S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血液透析滤过组(HDF)患者Hb、HCT、Sf改善程度优于血液透析组(H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相同改善贫血药物治疗下,血液透析滤过在改善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患者贫血方面作用优于血液透析。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性贫血患者行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γ-HuEPO)联合还原型谷光甘肽(GSH)治疗,监测红细胞寿命,深入研究GSH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性贫血患者红细胞寿命的实际影响。方法将3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皮下给予1-HuEPO50U/kg,每周2次,连续给药16周.治疗组同时静脉给予GSH20mg/kg,每周2次。连续给药16周。治疗前和治疗后6、12周对患者进行应用51Cr标记红细胞的红细胞寿命测定法测定患者红细胞寿命。治疗前和治疗后4、8、12周分别抽取全血2ml送临床检验中心测定两组病人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和HCT的水平。结果治疗组红细胞寿命值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Hb、(RBC)、红细胞比积(HCT)水平显著上升(P〈0.01)治疗组Hb,RBC和HC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还原型谷光甘肽能明显延长慢性肾功能衰竭性贫血患者红细胞寿命,能显著提高γ-HuEPO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动脉僵硬度的影响。方法:67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其中男性28例,女性39例,平均年龄(62.42&#177;9.41)岁(范围35~80岁)。受检者3例为单纯高脂血症,3例为单纯糖尿病患者,5例为单纯冠心病患者,56例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或糖尿病患者。观察服用阿托伐他汀10nag治疗4周、12周和24周时血脂水平及动脉僵硬度的改善状况。动脉僵硬度的评价应用脉搏波速度测定系统(pulse wave velocity,PWV)和血压脉搏测量装置。颈动脉-股动脉PWV(C—F PWV)、颈动脉-桡动脉PWV(C—R PWV)和心-踝血管指数(cardio—ankle vascular index,CAVI)作为反映动脉僵硬度改变的指标。结果:阿托伐他汀治疗前与治疗后4周、12周、24周相比总胆固醇水平明显降低[分别为(5.12&#177;1.18)mmol/L,(4.05&#177;0.82)mmol/L,(4.18&#177;0.80)mmol/L和(4.27&#177;1.00)mmol/L,与基线相比,均为P〈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在治疗后显著下降[分别为(2.95&#177;0.92)mmol/L,(2.11&#177;0.64)mmol/L,(1.24&#177;0.24)mmol/L,(1.28&#177;0.29)mmol/L,与基线相比,均为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在治疗12周后明显增加,并持续至24周[分别为(1.33&#177;0.40)mmol/L,(1.24&#177;0.29)mmol/L,(2.22&#177;0.72)mmol/L,(2.31&#177;0.83)mmol/L,与基线相比,均为P〈0.01]。C—F PWV治疗后显著下降[分别为(12.33&#177;2.54)m/s,(11.43&#177;2.46)m/s,(11.18&#177;2.05)m/s,(11.14&#177;1.77)m/s,与基线相比,均为P〈0.01];C—R PWV治疗12周后明显降低并持续到24周[分别为(10.07&#177;1.89)m/s,(9.71&#177;1.39)m/s,(9.62&#177;1.41)m/s,(9.52&#177;1.33)m/s,与基线相比,均为P〈0.01]。CAVI在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有效降低胆固醇水平,并对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动脉僵硬度有益,对动脉结构的改变需更长期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罗沙司他胶囊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效果及对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7月-2022年3月阳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人促红素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组则采用罗沙司他胶囊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铁代谢指标[血清铁(SI)、转铁蛋白(TRF)及转铁蛋白饱和度(TS)]及平均动脉压(MAP)水平。结果:治疗1、3、6个月后,治疗组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Hb、RBC、HCT、铁代谢指标及MA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6个月后,治疗组Hb、RBC、HCT及铁代谢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沙司他胶囊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效果较好,且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化指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癌性贫血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及其与血红蛋白(Hb)水平的关系。方法 对53例癌性贫血、71例癌症无贫血和21例正常对照的血清用ELISA法检测Epo值;并对53例癌性贫血患者的Hb和Epo值与缺铁性贫血(IDA)患者相比较,以及根据Hb值进行分层分析。结果 ①癌性贫血组、癌症无贫血组、对照组的血清Epo分别为(63.08±104,1)mu/ml、(13.73±9.96)mu/ml和(8.10±4.97)mu/ml。癌性贫血组与癌症无贫血组及与对照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1和P〈0.01)。癌症无贫血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癌性贫血患者的Epo水平与Hb水平存在负相关(r=-0.693,P〈0.001)。③癌性贫血患者的Epo水平低于同样程度贫血的IDA患者(P〈0.01)。④轻度癌性贫血患者的Epo水平明显低于中重度癌性贫血患者。结论癌性贫血患者的Epo值高于癌症无贫血患者和正常人,并与Hb值呈负相关;随着贫血的加重,Epo水平逐渐升高;但低于同样程度贫血的IDA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