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闻  彭文芳 《中外医疗》2009,27(9):173-174
目的总结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特点。方法将106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骨髓巨核细胞(MK)和疗效关系。结果80例醋酸泼尼松(pred)治疗病例中,57例有反应(71.25%),23例无反应者改用长春新碱(VCR)治疗后20例有反应(86.96%),22例用中,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HDMP)冲击治疗的患者均有反应,4例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HDIVIG)治疗均有反应,治疗前MK增多61例中有反应53例(86.9%),治疗前MK正常45例中有反应27例(60.0%)。结论ITP好发于中青年女性,多数对pred治疗有反应,无反应者改用VCR多数仍可有反应,HDMP及HDIVIG适合危重症抢救,治疗前MK增多者疗效优于MK减少者。  相似文献   

2.
唐志刚 《华夏医学》2002,15(6):819-820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是儿科常见的出血性疾病 ,目前无特异的治疗方法 [1 ]。我院从 1999年起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丙球 )治疗 15例小儿 ITP,并以 1994年以来单用强的松治疗的 10例急性 ITP患儿为对照组 ,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 5例  相似文献   

3.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因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西医治疗手段单一,除了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外,只能采取脾切除手术治疗,患者很难接受,笔者结合临床经验,采用增液汤加味配合食疗治疗本病22例,收效满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李俐 《辽宁医学杂志》2010,24(5):277-278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最常见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率约为5~10/10万人,65岁以上老年发病率有升高趋势。急性型好发于儿童,慢性型多见于老年人。2005—2010年我科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对2000年9月~2007牟6月ITP62例进行临床观察,并总结治疗体会。9例轻度患者一般治疗均获痊愈,其余53例给予其他治疗。其中48例出血症状消失,血小板恢复正常,获痊愈。4例效果不明显,血小板自身抗体PA—IgG、PA—IgA、PA—IgE均增高,又加用长春新碱静滴,获痊愈。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成年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治疗效果分析。方法:对8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诊疗过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醋酸泼尼松治疗34例中,有反应24例(70.6%),4例依赖激素,长期维持治疗,无反应10例(29.4%),8例无反应患者改用长春新减治疗后有反应(80%);大剂量甲基强的松冲击治疗26例均有反应(100%);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10例均有反应(100%),治疗1天后血小板上升,最后血小板恢复正常。结论:ITP好发于中青年女性,多数对PRED治疗有反应,无反应者改用VCR多数仍可有反应,IVIG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指无特殊病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是一类较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临床上分为急性及慢性两类,前者多见于儿童,后者以青年女性常见,且起病缓慢,可有持续性出血或反复发作,每次发作延续数月或数年,发作程度轻重不一,出血症状一般比急性轻,皮肤出血以下肢远端为多,可有鼻出血,齿龈及口腔粘膜出血等,反复发作的病例可有轻度脾大。本病自发性缓解少,常有反复发作,少数患者因反复出血可引起贫血。笔者治疗17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吴洵民  杜卫东 《浙江医学》2010,32(11):1694-1695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作为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因患者体内存在自身抗体与血小板抗原结合,导致血小板在网状内皮系统(主要在脾脏)中被破坏,而发生血小板减少,由此引起皮肤、黏膜和其它部位出血,甚至可危及生命。笔者近年来采用经腹腔镜行脾切除术治疗ITP,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对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给予治疗的同时配合综合性的护理措施干预,可有效改善出血症状,促进血小板计数的复常,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急性期ITP患者,如果没有采取恰当的护理措施,则容易造成感染,加重血小板减少,使疾病复发。本文主要通过急性期ITP临床表现的特点来阐述临床护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三尖杉酯碱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三尖杉酯碱治疗慢性ITP 15例,治疗1个疗程6例,2个疗程7例,3个疗程2例。结果显效6例,有效5例,进步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6.67%。结论三尖杉酯碱治疗难治性ITP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4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内一科于2000~20(15年共收治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24例。现将在临床工作中对该病患者的护理方法与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我院1994年至今,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27例行手术治疗,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8例,女19例,年龄7~66岁,病程1~19年,都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及月经量多、消化道出血等出血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围生期防治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分析了15例妊娠合并IT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血小板计数将患者分为4组:A组2例(〈10×109/L),B组5例(10×109/L~30×109/L),C组4例(30×109/L~50×109/L),D组4例(〉50×109/L)。采用不同方法给予治疗。结果 A、B组7例中4例血小板〉30×109/L;6例经阴道分娩,产后大出血2例;9例剖宫产,产后大出血3例。结论妊娠合并ITP,如血小板〈30×109/L,给予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能使大多数患者的血小板〉30×109/L.分娩方式与出血无关。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路径。  相似文献   

15.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是临床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其产生原因为免疫异常. 目前治疗的首选治疗药物是糖皮质激素(泼尼松),约有1/3患者可获效,但对于药物治疗失败的患者, 脾切除则是第一选择. 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rITP)必须具备下面3个条件[1]:①脾切除后无效或者复发. ②仍需要治疗以降低出血的危险.③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目前对于应用泼尼松和脾切除治疗无效患者的治疗相当困难,现将笔者遇到的1例rITP病例报告如下,探索rITP治疗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围产期治疗效果及母儿结局.方法:对25例妊娠合并IT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合并ITP患者25例,同期妊娠分娩数为8 064例,发生率为3.1%0;22例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及血小板悬液治疗,10例显效,8例良效,2例进步.2例无效,有效率91%;阴道分娩8例,剖宫产分娩17例,2例产后出血,无孕产妇死亡;25例患者共分娩新生儿26个(其中1例为双胎),均存活,新生儿出生后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均在正常水平,无颅内出血及其他血小板减少或相关疾病.结论: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及血小板悬液是治疗妊娠合并ITP的理想方法,可使患者血小板计数水平升高,产后出血减少且对母儿围产结局无影响;剖宫产指征应以产科指征为基础.  相似文献   

17.
病案:患者某某,女,36岁。起初出现感冒症状,发烧、流涕、全身乏力等,半月后出现皮肤出血点,伴有鼻衄和牙龈出血,呈进行性加重的症状,随后到医院就诊,检查发现血小板减少,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经过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血小  相似文献   

18.
<正> 自身抗体抗血小板抗体:如果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ITP)病人的血浆输给健康正常人,可引起血小板减少,另一方面已证明了ITP患者血小板寿命缩短。很多学者进行30多年的观察,都认为ITP患者血小板的减少,是由于体液因子损伤血小板致早期崩溃。其后,对这种体液因子的本质进行了研究,这种体液因子具备抗体的各种特征,事实上,他是包含在血浆球蛋白部分中,更进一步查明它是属于IgG。现在  相似文献   

19.
20.
谭龙  王永波 《吉林医学》2011,(24):4972-497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脾切除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效果。方法:3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平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全腹腔镜脾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开腹脾切除术。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长,但是住院时间比对照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腹腔镜下脾切除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