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环境卫生学杂志》2021,(1)
目的探讨石家庄市大气气态污染物SO_2、NO_2、O_(3-8 h)和CO浓度与居民每日死亡人数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石家庄市2013—2016年每日死亡人数、大气污染物浓度、气象资料,采用广义相加时间序列模型,分析气态污染物浓度对死亡的影响,并按照性别、年龄进行分层分析。结果大气SO_2浓度每增加10μg/m~3,人群非意外总死亡和因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风险分别增加0.46%(0.02%,0.90%)和0.75%(0.07%,1.42%); NO_2浓度每增加10μg/m~3,人群非意外总死亡和因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风险分别增加1.00%(0.26%,1.74%)和1.30%(0.16%,2.44%); O_(3-8 h)和CO对死亡风险存在正向影响,但无统计学意义。分层分析表明,SO_2对女性健康的影响要高于男性,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NO_2对女性健康的影响要高于男性,对65岁及以上人群的影响明显高于(0~64)岁人群,但两者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石家庄市大气气态污染物中SO_2和NO_2污染较为严重,其浓度的升高会增加居民非意外死亡和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风险。建议政府和民众在防护颗粒物污染的同时,也要关注气态污染物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并加强对女性的防护。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评估包头市大气污染浓度对居民急救人次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2017年包头市逐日气象资料、大气污染物(PM_(2.5)、PM_(10)、CO、SO_2、NO_2、O_3)浓度和人群急救资料,并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基于Quasi-Poisson回归的广义相加模型(GLM),控制长期趋势、气象因素、星期几效应等混杂因素后,研究大气污染物浓度与逐日人群急救人次的关系及其滞后效应(lag1~lag7),计算污染物浓度每升高10μg/m~3时急救人次增加的ER值及95%CI。结果大气污染物对人群每日急救人次有明显影响,且均在滞后当天效应较高,其中SO_2效应值最高,其浓度每升高10μg/m~3时急救人次增加0.864%(95%CI:0.284%~1.447%);其次为NO_2,其浓度每升高10μg/m~3时急救人次增加0.589%(95%CI:0.010%~1.172%);效应最低的为CO,其浓度每升高10μg/m~3时急救人次增加0.019%(95%CI:0.002%~0.035%)。结论包头市大气污染对人群急救人次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长春市雾霾污染物对儿童肺炎住院人数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月1日—12月31号长春市儿童肺炎每日住院病例资料,雾霾主要污染物浓度指标(PM2.5、PM10、SO2、NO2、O3)及气象数据。运用病例交叉设计研究和条件logistic回归等方法分析数据。结果在控制当日气温、相对湿度的影响后,秋季污染物浓度每升高10μg/m3,PM2.5对儿童肺炎住院影响的最佳滞后天数是4天(OR=3.0,95%CI:2.503~3.596);PM10的最佳滞后天数是3天(OR=1.570,95%CI:1.425~1.729);SO2、NO2的最佳滞后天数是5天(OR=17.034,95%CI:9.449~30.707;OR=1.822,95%CI:1.573~2.110);O3的最佳滞后天数是2天(OR=1.629,95%CI:1.477~1.7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长春市雾霾污染物浓度升高可能导致儿童肺炎住院风险增加,且存在季节性差异,四季中秋季为唯一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7.
8.
非平衡等离子体处理气态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内外利用非平衡等离子体处理工业废气的研究进展,分别讨论了处理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所使用的等离子反应器的结构、反应条件及其反应机理,并提出了今后等离子体处理气态污染物的研究重点在于激励电源特性和反应器结构, 相似文献
9.
十余年来,医院规模不断扩大,住院人次的连年攀升,迅速提升了医疗服务能力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加剧了医院间竞争,甚至形成过度医疗,带来巨大的经济浪费。基于全民医保即将实现的大背景下,研究门诊统筹、起付线及支付指标等医保费用支付政策对住院人次影响,从而提出合理调整相关医保政策,确保合理诊疗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影响住院人次各因素间的网络关系。方法对某医院1998—2002年住院人次及有关指标采用路径分析方法。结果应用路径分析能计算出各影响因素对住院人次的作用路径形式及其路径系数大小。结论该模型具有较强的因果机理,可以为医院管理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定量评估大气污染物短期暴露对老年人缺血性脑卒中住院的影响。方法从国家卫生健康统计信息网络直报系统收集广州市2016—2019年124 297名60岁以上因缺血性脑卒中住院的病例开展时间分层病例交叉研究,结合病例居住住址及其周边空气质量监测站数据,通过反距离权重插值法评估其病例日和对照日大气PM2.5、PM10、SO2、NO2、CO和O3的暴露水平。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估算大气污染物短期暴露与缺血性脑卒中住院风险之间的暴露-反应关系。结果单污染物模型结果提示,PM2.5、PM10、SO2、NO2、CO和O3短期暴露与缺血性脑卒中住院风险升高有关,其浓度每升高10μg/m3,住院风险分别升高0.46%(95%置信区间CI:0.10%~0.82%;lag 2d)、0.66%(0.35%~0.98%;lag 02d)、3.39%(1.63%...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2021年开封市大气污染物污染状况,探讨大气污染物与居民死亡的关系。方法 收集2021年开封市大气污染物监测数据、气象数据、死因数据,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及时间序列分析探讨大气污染物与居民死亡的关系及滞后效应。结果 开封市大气污染物PM2.5(17.8%)、PM10(13.2%)及O3(13.2%)超标率较高,PM2.5、PM10气温低时污染较重,O3气温高时污染较重。总死亡数、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数(rs=0.12、0.14、0.15、0.14、0.10)和循环系统疾病死亡数(rs=0.26、0.25、0.27、0.27、0.13)与大气污染物PM2.5、PM10、NO2、SO2、CO的污染浓度均呈正相关关系(rs=0.28、0.25、0.27、0.26、0.13,P<0.05)。PM2.5每升高10个单位,人群非意外死亡风险增加1.15%,人群呼吸系统死亡风险增加3.47%,人群循环系统死亡风险增加1.07%。... 相似文献
13.
影响住院人次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医院业务统计重要指标之一"住院人次"与多种因素相互关联,受某些因素的影响可产生涨落现象,用一般的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时,会受到限制,而灰色关联分析是分析灰色系统内部各因素之间发展变化的关联程度的一种方法.本文试用灰色关联分析对住院人次进行量化分析,以找出医院业务指标中影响住院人次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天津市大气气态污染物二氧化硫(SO2)和二氧化氮(NO2)与城区居民每日死亡间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天津市城区2005-2007年大气主要污染物[SO2、NO2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日平均浓度、日平均气温和相对湿度以及每日死因别死亡人数,采用广义相加模型,控制长期和季节趋势、气温和相对湿度等气象因素的影响,探讨SO2和NO2日平均浓度与每日死因别死亡间的相关性,分析PM10及模型参数对其相对危险度估计的影响.结果 大气SO2和NO2与人群每日非意外死亡和循环系统疾病死亡间显著相关,与呼吸系统疾病间无显著关联.SO2浓度每升高10μg/m3,人群非意外死亡和循环系统疾病死亡分别增加0.56%(0.23%~0.89%)和0.49%(0.06%~0.93%);NO2浓度每升高10 μg/m3,人群非意外死亡和循环系统疾病死亡分别增加0.94%(0.17%~1.70%)和1.29%(0.29%~2.30%).结论 天津市大气SO2和NO2污染与城区居民每日非意外死亡和循环系统疾病死亡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天津市大气污染对居民冠心病死亡的影响。方法采用2001--2009年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集的居民全死因监测数据,同期气象和大气污染资料源白天津市气象局和环境监测中心。采用时间序列的泊松回归广义可加模型分析天津市每日大气污染与居民冠心病死亡危险度,同时控制气象因素、长期趋势、星期几效应以及人口数等混杂因素的影响。结果2001—2009年天津市冠心病粗死亡率为105.12/10万至167.03/10万,世界标化死亡率为96.07/10万至105.11/10万,呈逐年上升趋势(P=0.000)。单因素分析显示大气中二氧化硫(so2)、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氮(NO2)日均浓度每升高10μg/m3,冠心病死亡风险的RR值分别增力口1.25%(95%C/:0.75%。1.75%)、0.65%(95%CI:0.51%一0.79%)和1.04%(95%CI:0.52%一1.55%)倍;SO2)、PM10)效应在当日达到最高,NO2)效应在3日后达到最高;多因素分析显示,NO2)日均浓度对冠心病死亡的风险无统计学意义(P=0.1313),SO2)、PM10)日均浓度每增加10μg/m3,冠心病死亡风险的RR值分别增加0.86%(95%CI:0.60%~1.12%)倍和0.40%(95%CI:0.06%一0.75%)倍。低温、低风速、年均人El数增加也是冠心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天津市大气污染可增加人群冠心病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银川市大气气态污染物水平及其对人群死亡的影响。方法收集银川市2013—2015年人群死亡监测数据、大气污染物浓度及气象监测数据,采用时间序列的广义相加模型分析银川市大气气态污染物对人群死亡影响的暴露-反应关系。结果银川市大气SO_2、NO_2的年均浓度均超过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的年平均浓度限值。SO_2日均浓度每升高10μg/m~3,人群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超额危险度为0.69%(95%CI:0.07%~1.31%);NO_2日均浓度对人群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银川市大气CO日均浓度每升高1 mg/m~3,人群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超额危险度为5.83%(95%CI:0.52%~11.42%)。银川市大气SO_2、NO_2日均浓度每升高10μg/m~3及CO日均浓度每升高1 mg/m~3,人群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超额危险度分别为1.39%(95%CI:0.06%~2.74%)、5.92%(95%CI:2.47%~9.49%)及13.73%(95%CI:3.09%~25.46%)。结论银川市大气污染水平相对较高,大气气态污染物浓度对人群循环系统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存在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天津市大气污染对居民脑卒中死亡率的影响,为脑卒中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集的居民全死因监测数据,气象资料和大气污染资料来源于天津市气象局和天津市环境监测中心.采用时间序列的泊松回归广义可加模型进行天津市每日大气污染与居民脑卒中死亡危险度分析,同时控制气象因素、长期趋势、星期几效应以及人口数等混杂因素的影响,进行单污染物和多污染物分析.结果 2001至2009年天津市脑卒中粗死亡率为136.67~160.01/10万,有逐年上升趋势(P=0.000),但天津市脑卒中世界标化死亡率为138.36~99.14/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P=0.000);大气中SO2、NO2、PM10日均浓度每升高10μg/m3,脑卒中死亡的风险RR值分别为1.0105(95%CI:1.0060~1.0153),1.0197(95%CI:1.0149~1.0246)和1.0064(95%CI:1.0052~1.0077).SO2效应在1日后达到最大,NO2、PM10效应在当日达到最大.结论 天津市大气污染能增加人群脑卒中死亡风险,可能对脑卒中急性发作起到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天津市大气污染对居民脑卒中发病的短期影响,为开展大气污染治理,降低脑卒中发病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天津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新发病例监测系统中2009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发病的378 279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时间序列分析。气象资料和大气污染资料来源于天津市气象局和天津市环境监测中心。采用SPSS 24.0软件计算发病数、发病率、年龄别发病率等。采用Joinpoint回归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PC)。采用时间序列的泊松回归广义可加模型进行天津市每日大气污染与脑卒中发病危险度分析。结果 1999—2015年天津市脑卒中粗发病率为266.67/10万至683.30/10万,脑卒中世界标化发病率为243.02/10万至393.49/10万,均呈上升趋势(P<0.01)。单污染物分析结果显示,PM2.5、SO2、NO2、O3日均浓度每增加10μg/m3,5日内脑卒中发病的最高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004 6,1.005 0,1.007 2,1.0...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气气态污染物(SO_2、NO_2)对冠心病发病的影响效应,并对高危人群和易感季节进行分析。方法应用时间序列广义相加模型,研究大气气态污染物(SO_2、NO_2)对冠心病日发病数、高危人群与不同季节的影响。结果 2008—2017年苏州市冠心病日发病数,SO_2、NO_2浓度每升高10μg/m~3,男性分别增加1.434%(95%CI:0.304%~2.564%)、1.530%(95%CI:0.751%~2.309%);女性分别增加1.896%(95%CI:0.649%~3.143%)、1.889%(95%CI:1.026%~2.753%);≥65岁年龄组分别增加2.050%(95%CI:1.035%~3.064%)、2.112%(95%CI:1.408%~2.816%);冷季冠心病发病数分别增加2.732%(95%CI:1.573%~3.892%)、2.190%(95%CI:1.393%~2.986%)。结论大气中气态污染物浓度增加会引起冠心病发病率的增加,年龄≥65岁为高危人群,寒冷季节为冠心病发病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阿图什市日均气温对呼吸系统疾病日住院人次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6—2019年阿图什市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住院病例资料及同期气象和大气污染物数据,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istribution lag non-linear model,DLNM)分析日均气温对呼吸系统疾病日住院人次的影响及滞后效应。结果 日均气温与呼吸系统疾病日住院人次呈J型关系,住院风险最低温度为23℃。总人群在极低温、一般低温时滞后0~14 d下对呼吸系统疾病日住院人次累积效应的RR值及95%CI分别为2.32(1.55~3.47)和2.09(1.46~3.00),两者均在当天时住院风险达到最大,且随着滞后日增加住院风险呈先下降后增加再下降趋势,滞后天数均为2 d。在亚组分析中,极低温、一般低温对女性和<16岁人群呼吸系统疾病住院风险的影响较大。极高温、一般高温对总人群及不同亚组中均未表现出明显的健康风险及滞后效应。结论 低温会造成呼吸系统疾病住院风险增加,早期呈明显急性影响,且存在滞后效应,女性和<16岁人群是敏感人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