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研究双亲过敏病史及脐血IgE水平与过敏性疾病的关系,探讨婴儿过敏性疾病的高危因素,为早期预防婴儿过敏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在禅城区中心医院产检的孕妇共161例,孕期行母血IgE、分娩后行脐带血IgE检测。同时对夫妇双方进行过敏性疾病问卷调查,出生后的婴儿进行为期4个月的随访,观察婴儿有无出现过敏性疾病。结果男方有过敏病史患者中,其妻子脐带血IgE较无过敏病史者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妻子血IgE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S)。仅女方有过敏史患者中,其血IgE及脐带血IgE较无过敏病史者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夫妻双方均过敏史患者中,母血及脐IgE较无过敏病史者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方过敏病史患者中,共筛查出过敏新生儿37例(37.8%)。夫妻双方均有过敏史的患者中共有3例(30%)新生儿出现过敏表现。男方过敏病史患者中,共筛查出过敏新生儿16例(43.2%)。结论夫妻双方的过敏体质更易提高胎儿的过敏风险,其中与母亲的关系密切。新生儿过敏的发生时间主要在前2个月,主要以皮肤过敏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HLA-DQ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婴儿牛奶蛋白过敏(CMPA)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杭州市儿童医院2020年1~8月确诊的80例CMPA患儿(CMPA组)和80名健康婴儿(对照组)为研究对象,统计两组基本临床信息;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HLA-DQ单核苷酸多态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CMPA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60例婴儿进行分析,CMPA组婴儿纯母乳喂养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而家族过敏史和HLA-DQA1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家族过敏史(OR=2.99,95%CI:1.721~15.193)和HLA-DQA1基因型(OR=10.412,95%CI:5.010~21.636)是婴儿发生CMPA的独立危险因素,纯母乳喂养时间≥4个月是儿童发生CMPA的保护因素(OR=0.405,95%CI:0.306~0.775)。结论 HLA-DQ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婴儿CMPA的发生有相关性,HLA-DQA1基因型可能是CMPA的易感基因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婴儿湿疹发病的相关因素,为早期防治提供临床启示.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广西南宁市204例婴儿湿疹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居住环境、一级亲属过敏史、二级亲属过敏史、眷养宠物、喂养方式、添加辅食时间、母孕期饮食情况、母哺乳期饮食情况、父亲吸烟史等,将结果 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筛选出有意义的自变量进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筛选出一级亲属过敏史、二级亲属过敏史、过早(月龄<4个月)添加辅食3个因素为婴儿湿疹发病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一级亲属及二级亲属过敏史、过早添加辅食为婴儿湿疹发病主要的危险因素,其中过早添加辅食对婴儿湿疹的发生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影响婴儿脐血IgE值的可疑因素,提出预防婴儿过敏的早期干预措施.方法 对将分娩孕妇进行问卷调查并于分娩时采集脐血IgE,跟踪婴儿记录出生情况,对影响脐血IgE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通过皮肤点刺试验筛查出牛奶蛋白过敏婴儿并进行喂养干预.结果 检查的645例婴儿脐血中,IgE阳性共189例(29.3%),婴儿脐血IgE阳性者母亲过敏性疾病史发生率、婴儿出生时体重值均明显高于脐血IgE阴性者(P<0.05),并且性别为男孩及出生时有窒息史者对IgE阳性的发生也有影响(P<0.05);55例牛奶蛋白过敏的干预组婴儿有18例(32.7%)发生湿疹,明显低于未干预组(P<0.01).结论 父母亲尤其是母亲的过敏史是导致脐血IgE升高的危险因素,同时,婴儿的出生情况包括体重、性别、窒息史等与IgE有相关性,母乳喂养或水解蛋白配方奶喂养及高风险食物的回避使婴儿过敏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5.
过敏高风险婴儿罹患过敏性疾病的多因素分析及干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过敏高风险婴儿发生过敏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及早期干预措施。方法对具有过敏性疾病家族史(父母一方或双方)的新生儿进行1年的随访,观察过敏性疾病的发生情况。对影响过敏性疾病发生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后,选取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应用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54名婴儿中,有114例在生后1年内出现1种或多种过敏症状。单因素分析中有12项指标具有统计学意义,7项指标入选logistic逐步回归方程,分别为母孕期过敏性疾病发作史(OR=2.523,95%CI为1.263~5.041,P<0.01)、双亲有过敏性疾病史(OR=6.116,95%CI为2.546~14.692,P<0.01)、母亲血清IgE值(OR=2.413,95%CI为1.710~3.404,P<0.01)、被动吸烟(OR=2.778,95%CI为1.402~5.502,P<0.01)、出生后6个月内添加鸡蛋(OR=2.693,95%CI为1.238~5.859,P<0.05)、纯母乳喂养(OR=0.196,95%CI为0.086~0.447,P<0.01)和部分水解配方奶(pHF)喂养(OR=0.099,95%CI为0.038~0.255,P<0.01)。结论妊娠期加强对有过敏史妇女的保护,防止过敏性疾病的复发,避免过敏高风险婴儿过早接触香烟、过早添加鸡蛋,母乳喂养及pHE喂养等综合措施可减少过敏高风险婴儿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惠州市初生~6个月婴儿排便异常的主要临床特点及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门诊儿科258例初生~6个月排便异常婴儿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特点:腹泻156例,便秘90例,其他12例;常见伴发病是婴儿肝炎综合症、生长发育落后、各种营养缺乏性疾病等;发病相关因素:新生儿及3个月以下占总数的75.58%;农村患儿占总数的62.79%,非纯母乳喂养儿占79.69%,肠道及肠道外感染性疾病123例,使用抗生素(婴儿或母亲)84例,婴儿肝炎综合症66例,饮食或喂养不当所致腹泻中牛奶蛋白过敏者32例,所占比例高达82.05%。结论惠州市初生~6个月婴儿排便异常主要表现为腹泻和便秘;低龄、非纯母乳喂养、牛奶蛋白过敏者、婴儿肝炎综合症以及使用抗生素后致肠道菌群紊乱是该组婴儿排便异常的重要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胆红素血症与围生期因素的关系.方法 用经皮胆红素测定仪监测1180例新生儿胆红素水平(经皮胆红素),将新生儿分为高胆红素血症组和对照组,记录围生期可能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有关的围生期因素.随机抽出40例检测血清胆红素水平,并将经皮胆红素与血清胆红素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用SPSS 12.0软件对围生期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新生儿经皮胆红素与血清胆红素水平呈正相关(r=0.935,P<0.01).2组新生儿比较,宫内窘迫史、剖宫产、母乳喂养、生后开奶时间、首次胎粪排出时间、生后体质量变化、母孕期有无妊高征及胎龄、催产素应用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示早产儿、催产素应用、剖宫产和母乳喂养是NHB发生的独立高危因素.结论 加强围生期管理、降低早产儿的出生率、严格掌握剖宫产的指征、减少人为催产比例、早开奶是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牛奶蛋白过敏和婴儿湿疹的关系,研究牛奶蛋白过敏早期识别及早期回避对婴儿湿疹的作用.方法 241例婴儿湿疹患儿分为观察组(n=161)及对照组(n=80),观察组再分为A、B、C组,A组纯母乳喂养儿母亲回避牛奶及其制品,B组人工喂养儿给予氨基酸配方奶或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喂养,C组混合喂养儿母亲回避牛奶制品及添加氨基酸配方奶或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喂养,对照组患儿进食普通配方奶粉或(和)母亲不能回避牛奶制品.于生后6个月内随访观察婴儿皮损情况.结果 6月龄时观察组婴儿湿疹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人工喂养儿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母乳喂养及混合喂养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牛奶蛋白过敏是婴儿湿疹的常见病因,早期识别及早期回避可以明显减少婴儿湿疹的发生,改善不适症状,有利于儿童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新街口社区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情况,分析纯母乳喂养影响因素,以提高本社区0-6个月婴儿的纯母乳喂养率.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表对2010年10月-2011年9月期间儿保门诊中的236例0-6个月婴儿母亲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婴儿实行纯母乳喂养121例(51.27%),混合喂养92例(38.98%),人工喂养23例(9.75%),不同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分娩方式及是否接受健康教育等因素对纯母乳喂养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纯母乳喂养与社会、文化、制度、母亲健康等诸多因素有关,需开展孕期和产后健康教育,宣传母乳喂养知识,进一步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0.
林莉 《包头医学》2018,42(1):26-28
目的:对婴儿迁延性慢性腹泻证与乳糖不耐受和牛奶过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探究.方法:本院选取了时间段从2015年7月~2016年9月到消化科就诊的婴儿120例.将婴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实验组婴儿诊断为乳糖不耐受和牛奶蛋白过敏,对照组婴儿诊断为无乳糖不耐受和牛奶蛋白过敏.对于乳糖不耐受的婴儿使用不合乳糖成分的奶粉喂养,牛奶过敏的婴儿使用混合的氨基酸类的奶粉进行喂养.观察两组婴儿的临床症状,调查婴儿的家族过敏史以及母亲的饮食状况,比较两组婴儿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2,喘息史、尿半糖试验阳性发生率与对照组、实验组1差异均显著(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1、实验组2疗总有效率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婴幼儿的迁延性腹泻病因较为复杂,但多与乳糖不耐受或牛奶蛋白过敏相关,对于饮食的合理调控能有效地改善病情,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非综合征型唇腭裂相关环境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与非综合征型唇腭裂发生相关的一些环境因素。方法对175例非综合征型唇腭裂患儿以及170例正常新生儿双亲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收集相关的环境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运用χ2检验发现,父亲吸烟、母亲流产史、孕期病史、孕期服药史、被动吸烟、维生素叶酸补给在病例组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Logistic单因素分析显示,在进入方程的11个因素中:父亲吸烟、母亲流产史、孕期病史、孕期服药史、被动吸烟、维生素叶酸补给6个因素有统计学差异(P<0.05)。将这6个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这6个因素都与非综合征型唇腭裂的发生具有相关性(P<0.05),是非综合征型唇腭裂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多种环境因素与非综合征型唇腭裂的发生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 3 岁患儿反复喘息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5 年6 月—2017 年6 月齐齐哈尔医学 院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523 例喘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年龄均≤ 3 岁,依据患儿喘息发作次数将其分 为反复喘息组(喘息次数≥ 3 次)和对照组(喘息次数≤ 2 次)。回顾性分析两组患儿临床资料,单因素和 Logistic 多因素分析≤ 3 岁患儿反复喘息的相关因素。结果 经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患儿出生方式、纯母乳喂养 时间、家族过敏史、其他个人过敏史、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感冒次数、血嗜酸细胞(EOS)、胎龄、体重 增长、食物过敏史、湿疹、被动吸烟、饲养宠物及肺炎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Logistic 多因素 进一步分析,剖宫产、纯母乳喂养时间≤ 4 个月、有家族过敏史、有其他个人过敏史、血清IgE>60 IU/ml、感 冒次数>6 次、血EOS>5%、有湿疹、有被动吸烟、有饲养宠物、有肺炎史为≤ 3 岁儿童反复喘息的危险因 素(P <0.05)。结论 应对具备危险因素的≤ 3 岁反复喘息患儿加强监控,以期降低其反复喘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其危险因素,为疾病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收治的184例高胆红素血症晚期早产儿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并随机选取同期收治的184例非高胆红素血症晚期早产儿作为对照(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筛选出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对两组患儿中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妊高症、胎膜早破、母子血型不合、体重偏低、新生儿有窒息史与感染史、头颅血肿等7个变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危险因素,具有早期预警功能。结论:早期对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各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监测与随访,可及时对患儿进行合理的干预,从而有效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婴儿牛奶蛋白过敏症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收集2011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采用饮食回避方法诊断治疗的牛奶蛋白过敏婴儿的临床资料30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及分析.结果:30例患儿均以消化系统表现为主,其中慢性腹泻22例(伴血便15例)、呕吐4例、便秘2例、喂养困难2例,并不同程度的伴有湿疹、呼吸道感染、缺铁性贫血、低蛋白血症、脓毒血症等症状.所有患儿给予氨基酸奶粉替代牛奶蛋白喂养或母乳喂养儿乳母避免牛奶蛋白饮食并辅以益生菌、黏膜保护剂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结论:婴儿牛奶蛋白过敏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临床易误诊,氨基酸配方粉有利于确立诊断及缓解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婴儿期牛奶蛋白过敏首发症状,以指导临床医师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期间玉溪市儿童医院收治的26例对牛奶蛋白过敏婴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这26例婴儿的基本情况、家族过敏史、喂养的情况、过敏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等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对牛奶蛋白过敏婴儿的临床特点。结果 26例患儿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呕吐、腹泻或伴便中带血丝、肠绞痛、湿疹、特异性皮炎、咳嗽、喘息及营养不良等。部分患儿出现血红蛋白下降及营养不良。母乳喂养者继续喂母乳,母亲回避牛奶、鸡蛋、奶制品及蛋制品。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患儿均给予氨基酸配方奶粉或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喂养及对症处理后临床症状缓解。结论牛奶蛋白过敏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牛奶回避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早期诊断及治疗,可减少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张宗茜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21):235-236
母乳是婴儿天然的最佳食物,纯母乳喂养至6个月不仅可以满足6个月内生长发育的需求,而且早期母乳喂养可预防婴儿黄疸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还可以降低肠道、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和减低发生过敏性疾病的关系尚不明确。最新研究还提示婴儿接受母乳喂养〉6个月不易患心理疾病。  相似文献   

17.
过敏疾患与喂养(附203例病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不同喂养方式203名哮喘儿,其结果表明:<3岁年龄组单纯母乳喂养时间≥3个月,小儿哮喘发病率明显低于该年龄组非单纯母乳喂养儿,二者比较P<0.05,有差异性。而>3岁年龄组二者哮喘发病无差异。3个月内母乳喂养者发生湿疹极少且无重症;而该年龄组非母乳喂养儿湿疹发病明显上升,重症也多。>3个月组二者湿疹病也无差异。考虑:哮喘、湿疹均为过敏疾患,发病为特异体质且与环境饮食因素有关。如牛奶中有β-球蛋白,>3个月儿添加鸡蛋,其中存在鸡蛋白均为主要过敏原,所以过敏疾患发病率高。母乳是婴儿最佳食品,可增加机体免疫抵抗力。吃母乳3个月,也有助于产生抗牛乳过敏的抗体,从抗过敏的优越性来看,也应鼓励母乳喂养,增进婴儿健康,对减轻过敏反应有益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生儿早期高胆红素血症与多种围产因素的关联性,找出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5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病例组)与150例非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对照组)的围产资料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胎膜早破、母妊娠期严重合并症(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严重贫血等)、胎儿窘迫或窒息、生后头3d体重下降10%、低出生体重、羊水粪染、早产、头皮血肿、母产前使用催产素或镇静剂、剖宫产、高龄初产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积极处理母妊娠期合并症,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合理围产期用药,加强高危妊娠、高危分娩的监测,积极喂养并及时处理新生儿并发症,可有效减少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龙华 《右江医学》2012,40(3):452-453
<正>1.病历介绍患儿,女,2月10天,因反应差,面色苍白2天入院,患儿系G3P3,足月顺产,新法接生,出生时无窒息抢救史,新生儿期无明显黄疸,生后纯母乳喂养,吸奶尚好,体重生长缓慢。母孕期无特殊用药史,父母非近亲结婚,籍贯广西隆林县。第一胎于新生儿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581名婴儿母乳喂养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云南省 4个月时婴儿母乳喂养状况及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 .方法 :选取云南省 7个市(县 ) 4~ 12月婴儿进行调查 ,应用logist回归分析方法 ,对 5 81例婴儿影响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4个月时纯母乳喂养率 35 11% ,全母乳喂养率 4 3 0 5 % ,婴儿母乳喂养率主要与母亲年龄、文化、孕期喂养想法、产后开奶时间及出院后喂养麻烦及婴儿性别有关 .结论 :母亲孕期对母乳喂养有信心、产后早开奶、勤吸吮、按需喂哺等措施有利于提高母乳喂养率 .积极帮助母亲解决出院后的喂养麻烦 ,对母乳喂养有促进作用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