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分析磺脲类降糖药与抗菌药物潜在不良药物相互作用(pADIs),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通过某院合理用药软件系统抽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磺脲类降糖药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的所有门诊处方,鉴别潜在pADIs,对pADIs危险严重性进行分级,并对国内外数据库收载的磺脲类降糖药与抗菌药物相互作用致不良反应个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我院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的应用状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本院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中患者非甾体抗炎药使用数据,对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NSAIDs的用药频度(DDDs)、日均药费(DDc)、购药金额、用药品种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DDDs排序前两位的药品为塞来昔布胶囊和醋氯芬酸分散片;购药金额排序较前的药品为塞来昔布胶囊、醋氯芬酸分散片和氯诺昔康分散片,消耗金额增幅最大的是依托考昔片.结论:塞来昔布胶囊稳占主导地位,特异性COX2抑制剂应用广泛,发展前景好;我院患者非甾体抗炎药使用较合理,疗程基本符合规定.  相似文献   

3.
白秋香 《海峡药学》2013,25(5):270-272
利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药物利用指数等方法,对该院2012年5月门诊抗高血压药物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各类抗高血压药物中,在处方中出现频率依次为排列,钙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血管紧张素Ⅱ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复方降压制剂、利尿药出现频率较高,其中以CCB、ARB、ACEI三类为主。所有处方中,抗高血压药物单独使用的共116张(68.63%),二联合用药37张(21.89%),三联合用药15张(8.88%),四联合用药1张(0.59%)。说明该院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合理,基本符合2010年修订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上海市崇明县中心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抽取2012年3月1~15日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急诊处方5229张,对其中诊断为高血压的1548张处方进行用药分析。结果口服抗高血压药物中,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用药频度(DDDs)排序居前4位。1548张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处方中,单用抗高血压药物1137张(73.45%),二药联合处方396张(25.58%),三药联合处方15张(0.97%)。结论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口服抗高血压药物使用基本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要求,联合应用抗高血压治疗方案需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医院骨折前期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调取2021—2022年骨折前期镇痛药物使用情况的相关信息,分析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 system,DDDs)、日限定费用(defined daily cost,DDC)、药物利用指数(druy utilization index,DUI)。结果:2021—2022年医院骨折前期镇痛药物使用占比中,塞来昔布胶囊、艾瑞昔布片、洛索洛芬钠片、盐酸羟考酮注射液、氨酚双氢可待因片依次排前5位;氨酚双氢可待因片、塞来昔布胶囊、艾瑞昔布片、洛索洛芬钠片、盐酸曲马多缓释片的DDDs稳居前5位。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的DDC最高,洛索洛芬钠片的DDC最低。塞来昔布胶囊DUI值最大,且大于1;盐酸羟考酮注射液DUI值最小。结论:医院骨折前期镇痛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个别药物费用较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6.
某医院 2015—2017年非甾体类抗炎药使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吉建  张虹  吕艳艳 《安徽医药》2020,24(1):201-205
目的分析某医院门诊非甾体抗炎药( NSAIDs)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 2015—2017年口服 NSAIDs的相关用药信息,对药物种类、销售金额、用药频度( DDDs)、限定日费用( DDC)和排序比进行统计分析,并抽取 100张/月 NSAIDs处方进行用药合理性分析。结果 NSAIDs总销售金额连续 3年呈递增趋势,选择性新型的环氧合酶 2(COX?2)抑制剂中艾瑞昔布片 3年均稳居销售金额排名的第 1位,塞来昔布胶囊 3年均稳居 DDDs排名的第 1位,艾瑞昔布片的 DDC最大,美洛昔康胶囊的 DDC最小;非选择性 NSAIDs中醋氯芬酸缓释片连续 3年稳居销售金额和 DDDs排名的第 1位,氨酚双氢可待因片的 DDC最大,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的 DDC最小,总体同步性好。 NSAIDs处方不合理用药类型主要为用法与用量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重复给药。结论该院 NSAIDs用药结构日趋合理,选择性 COX?2抑制剂的使用频率不断增大,不合理用药情况仍存在,临床应用应根据病人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提高用药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7.
张頔  顾丽英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5,30(12):1534-1537
目的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门急诊口服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2012—2014年门急诊的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及药品排序比(B/A)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非甾体抗炎药的用药金额在2014年迅速增长;阿司匹林肠溶片、洛索洛芬钠胶囊和美洛昔康分散片的DDDs一直稳居前3位;塞来昔布胶囊的DDC在所有非甾体抗炎药中最高。B/A1.5的有酚氨咖敏片、阿司匹林肠溶片和安乃近片,B/A0.7的有塞来昔布胶囊、洛索洛芬钠片、奥沙普秦肠溶片和氨麻美敏片Ⅱ。结论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的非甾体抗炎药的使用基本合理,正朝着长效和低毒的新剂型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某医院门诊处方抗高血压药使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2008年2月份高血压门诊病人降压用药的应用现状和联合用药情况进行处方数据统计,分析医院门诊处方中抗高血压药物之间以及与其他药物之间的配伍应用的合理性。方法抽查了我院门诊2008年2月份全部门诊处方,筛选出含有抗高压治疗药物的处方,采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药物利用指数(DUI)及医学统计等方法,对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结果63689张门诊处方中含有抗高血压药处方数为6560张,占处方比例的10.3%。八类抗高血压药物中,在处方中出现频率依次排列为前五位的是钙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I)、β-受体阻断药、利尿降压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ARB)。结论本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的利用趋势已形成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I)、钙拮抗药(CCB)、β-受体阻断药、利尿降压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ARB)为一线降压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本院门诊2014年中老年抗高血压药物处方进行调查分析。方法分析3812张中老年患者抗高血压药物处方临床资料。结果 51~60岁、61~70岁以及71~80岁等阶段为抗高血压处方主要人群;抗高血压药物种类以钙离子拮抗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以及β受体阻滞药为主;药物主要以氨氯地平、缬沙坦、左旋氨氯地平为主;联合用药比例最高的为钙离子拮抗药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占15.24%;不合理用药处方68张,占1.78%。结论本院2014年中老年高抗血压药物使用情况基本上较合理,但也存在部分问题,临床中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合理用药经验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门诊以及住院非甾体抗炎药物情况,共有处方1024份,随机抽取500名未发生不良反应的的对象,与发生不良反应对比。结果:总用量从高到低前6位的药物为阿司匹林肠溶片、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对乙酰氨基酚缓释片、精氨酸布洛芬颗粒、塞来昔布胶囊;门诊60.64%、急诊24.71%,50~65岁者占41%,65岁以上占39%,风湿免疫疾病占49%,心脑血管病占41%,其他占10%;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生率5.18%;发生不良反应患者年龄60岁、服用时间超过1周、联合其他药物率高于未发生不良反应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甾体抗炎药合理用药水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盐酸乙哌立松联合应用塞来昔布对常见颈肩腰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50例门诊颈肩腰背痛患者,随机分成单用药组(单独口服塞来昔布)和联合用药组(盐酸乙哌立松联合塞来昔布),采用VAS方法进行疗效评价,并观察2组的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用药组的总有效率为84%,显著高于单用药组的65.33%(P<0.05);联合用药组对急慢性颈肩软组织劳损、肩关节周围炎和急慢性腰肌劳损引起疼痛的疗效优于单用药组,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疼痛的疗效与单用药组相当。2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均为1例(1.33%)。结论盐酸乙哌立松联合塞来昔布治疗颈肩腰背痛可获得较好的镇痛疗效,优于单纯应用塞来昔布胶囊。  相似文献   

12.
我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本院门诊处方中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论证抗高血压用药的合理性。方法对本院2008年第一季度600张门诊处方中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品种、用药频度、联合用药方案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院抗高血压药物最常用的是钙拮抗剂,其次是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而用药方案主要是以小剂量二联为主。结论抗高血压药物临床应用广泛,应注意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3.
我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处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2009年2月份高血压门诊患者降压用药的应用现状和联合用药情况进行处方数据统计,分析医院门诊处方中抗高血压药物之间的相互应用的合理性,旨在提高医院合理选用抗高血压药的水平。方法从门诊2009年2月份全部门诊处方,筛选出含有抗高血压治疗药物的处方,采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药物利用指数(DUI)及医学统计等方法,对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结果63689张门诊处方中含有抗高血压药处方数为6560张,占处方比例的10.3%。八类抗高血压药物中,在处方中出现频率依次排列为前五位的是钙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I)、B.受体阻断药、利尿降压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ARB)。结论各类药物使用情况也基本趋于合理,ACEI类药物的使用应谨慎,特别是联合使用发生的相互作用,而且反应程度为严重的更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分析我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为抗高血压药物在临床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抽取我院2011年至2012年门诊抗高血处方3612张,应用Excel统计抗高血压药的处方数、药物种类、联合用药情况,并进行排序。结果门诊最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是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用方式以二联用药为主,三联次之。结论我院抗血压药物的应用基本合理,符合目前高血压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2008年2月份高血压门诊病人降压用药的应用现状和联合用药情况进行处方数据统计,分析医院门诊处方中抗高血压药物之间以及与其他药物之间的配伍应用的合理性。方法抽查了我院门诊2008年2月份全部门诊处方,筛选出含有抗高压治疗药物的处方,采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药物利用指数(DUI)及医学统计等方法,对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结果63689张门诊处方中含有抗高血压药处方数为6560张,占处方比例的10.3%。八类抗高血压药物中,在处方中出现频率依次排列为前五位的是钙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I)、β-受体阻断药、利尿降压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ARB)。结论本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的利用趋势已形成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I)、钙拮抗药(CCB)、β-受体阻断药、利尿降压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ARB)为一线降压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我院抗高血压药的使用情况,提高医院合理选用抗高血压药的水平.方法:调查我院2015年7月1日~2016年12月31日门诊高血压处方5619张,采用金额和用药频度排序法,分析抗高血压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药物联合应用情况、日均费用(DDC)以及销售金额等.结果:DDDs最高的是钙离子阻断剂(CCB),其后依次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RB)、β受体阻断剂(β-RI)和利尿剂;在5619张处方中单用一种降压药物的占67.33%,联合应用两种降压药物的占29.44%,联合应用三种降压药物的占3.23%.结论:我院抗高血压药应用基本符合2010年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绝大部分用药方案合理,但也存在个别联合方案欠佳的处方,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评估非甾体抗炎药物在我院的使用情况,监测此类药物用药的合理性及药物利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门诊处方。结果共调查门诊处方276张,其中含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处方114张,占总处方的41.30%。使用频率前7位的药物包括25mg阿司匹林、尼美舒利胶囊、美洛昔康分散片、尼美舒利颗粒、萘丁美酮胶囊、丙氧氨酚片、布洛芬片。应用此类药物最多的科室依次是骨科、急诊科、神经内科、康复科。结论临床用药应遵循个体化用药的原则,并加强用药后观察,合理选择使用,注意剂量与疗程,以提高非甾体抗炎药物的疗效与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医院门诊高血压药物应用的合理性。方法选取2018年7-12月句容市边城卫生院符合条件的门诊降压药物处方2500张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院门诊常用6大类降压药物中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使用频率高;在门诊降压药物使用过程中,联合2种降压药物741张(29.64%);3种降压药物联合使用394张(15.76%);CCB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856张(34.24%)。结论医院门诊降压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通过本研究统计分析,对门诊高血压患者安全、有效地使用降压药物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门诊解热镇痛抗炎药物的使用情况,以期为临床合理选择解热镇痛抗炎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金额统计法,回顾性统计2016年6月门诊各类解热镇痛抗炎药物应用情况,对解热镇痛抗炎药物销售金额、构成比、各用药科室使用频率及其排序进行分析。结果 2016年6月门诊使用解热镇痛抗炎药物处方总金额为30 682.40元,占门诊药品销售总金额的1.17%;塞来昔布胶囊总销售金额排在解热镇痛抗炎药物第一位占47.33%;门诊解热镇痛抗炎药物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外科门诊。结论解热镇痛抗炎药物合理使用疗效显著,不合理使用可导致严重不良反应。临床医师应正确合理地选择解热镇痛抗炎药物,更好地为患者的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20.
吴俊敏 《北方药学》2013,(9):118-119
目的:调查我院高血压患者联合用药处方状况,对不合理用药问题提出改善和干预措施。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2月门诊高血压患者联合用药处方2192张,分析联合用药中存在的问题。结果:2172张处方中二联处方占70%(1537/2192)、三联处方占28.57%(624/2192),四联处方占1.43%(31/2192),其中联合用药不合理处方为314张,占14.46%,不合理用药原因包括: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和保钾利尿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CCB)中的非二氢吡啶类和β受体阻滞剂及相同作用机制的不同种药物联合应用。结论:我院门诊降压药物联合应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合理联合用药问题,需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师和药师的药学知识水平,对医师联合用药给予有针对性的干预,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