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通过调查一起幼儿园柯萨奇肠道病毒感染暴发疫情,为肠道病毒感染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对发病班级的儿童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收集病例肛拭子及咽拭子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本次疫情共调查37名儿童,其中发病23名。病例以发热、呕吐、头痛、嗜睡等为主要症状。采集12名发病儿童和4名未发病儿童肛拭子及咽拭子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柯萨奇肠道病毒阳性率93.75%。结论 综合流行病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定为一起柯萨奇肠道病毒引起的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大庆市手足口病(hand-food-mouth disease,HFMD)疫情的病原学检测结果,了解大庆市手足口病疫情流行特征,为疫情的控制和病例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手足口病病例的肛拭子或咽拭子标本,提取标本中的核酸,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技术,检测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结果2011年大庆市手足口病全年共发病1061例,其中155例进行手足口病病原学检测,检测结果中EV71阳性73例(47.10%),阴性70例(45.16%),Cox A16阳性12例(7.74%),阴性0例.1例重症病例(后死亡)EV71阳性.疫情主要集中在6~9月;发病人群以1~4岁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为主.结论2011年大庆市手足口病疫情主要由EV71引起,特别要加强对EV71引起的重症、死亡病例的监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手足口病患儿咽拭子和肛周拭子标本的病原检出率。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31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咽拭子和肛周拭子标本进行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 A16)、肠道通用型病毒检测。结果 310例患儿的咽拭子、肛周拭子标本中,肠道通用型病毒阳性率分别为73.87%、89.68%,EV71阳性率分别为14.52%、20.00%,Cox A16阳性率分别为6.45%、9.35%。两种类型标本中肠道病毒通用型、肠道病毒EV71型、柯萨奇病毒Cox A16型阳性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足口病患儿肛周拭子病原标本检出率高,提倡及时优先采集肛周拭子标本。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辽阳市2016年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断病例的咽拭子标本和粪便标本进行肠道病毒核酸检测和病毒分离培养,比较不同病毒分型下两种标本类型阳性率的差异,探究不同类型标本对手足口病实验室诊断的指导意义。方法 收集107例辽阳市2016年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断病例的咽拭子和粪便标本,提取样本核酸,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肠道病毒通用引物、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通过McNemar检验以及Kappa检验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配对采集病例两种类型标本共214份,肠道病毒通用引物、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的咽拭子标本核酸检测阳性率分别为48.6%、8.4%、22.4%;粪便标本的核酸检测阳性率分别为59.8%、11.2%、18.7%。PE、EV71病毒的粪便标本的检出率均大于咽拭子标本的检出率,但CV-A16病毒的粪便标本的检出率却小于咽拭子标本的检出率。其他肠道病毒的咽拭子标本和粪便标本的病毒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粪便标本肠道病毒检测阳性率高于咽拭子标本,同时显示较差的一致性(P<0.05)。结论 在手足口病实验室肠道病毒检测中,粪便标本的肠道病毒检测阳性率高于咽拭子标本,今后的手足口病防治工作中为提高标本检测阳性率,若时间紧迫应首先考虑选择采集粪便标本加以检测。  相似文献   

5.
王其亮  刘浩  朱波  乙爱侠 《安徽医学》2014,(11):1549-1551
目的了解本地区手足口病(HFMD)病原及流行病学特征,为HFMD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51例临床诊断手足口病患者来自濉溪县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住院病例,采集咽拭子标本,应用实时荧光RT-PCR法检测标本中的人肠道病毒(HEV)、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 A16)特异性核酸,分析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251例HFMD患者标本,肠道病毒阳性率为28.69%(72/251),EV71阳性率为19.92%(50/251),Cox A16阳性率为6.77%(17/251),其他HEV阳性率为1.99%(5/251)。72例检测阳性病例中,EV71阳性病例50例占69.44%,Cox A16 17例占23.61%,CoxA16在年检测阳性率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EV71病毒在每年病原检测比例中都处于较高水平,为2010~2013年手足口病的优势病原。流行高峰主要是每年的3~6月份,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3岁幼儿,肠道病毒检测阳性率在性别、年龄、流行季节方面比较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10~2013年手足口病流行中,病原体主要为以EV71和Cox A16,其中EV71是优势病毒型,应加强1~3岁婴幼儿手足口病的预防和监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2012年浦东新区手足口病的流行状况,提出手足口病的防控对策。方法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2012年浦东新区手足口病病例的疱疹液或咽拭子标本412份。结果手足口病全年在本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流行,4~6月为发病高峰期,占总数的58.42%;发病人群男性多于女性(男:女=1.59:1);高发年龄为3~5岁,占总阳性数的75.74%;聚集性爆发病例占61.88%;主要发生在幼托机构,其余均为散居儿童。2012年病原学监测显示:417例病例样品中,肠道病毒阳性检测率49.63%,其肠道病菌71型(EV71)占22.28%、柯萨奇病毒A16(Cox A16)占43.72%,其他肠道病毒占33.66%,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型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70,P<0.01)。疱疹标本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咽拭标本,疱疹液检出率为80.36%,咽拭标本为44.06%。结论浦东新区手足口病存在季节、人群分布差异。CoxA16及未分型的肠道病毒是主要病原,至于是何种肠道病毒亚型,将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012-2018年西宁地区手足口病病原学特点,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实时荧光RT-PCR法对2012-2018年西宁地区疑似手足口病病例咽拭子标本进行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 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 virus A16,Cox A16)和非EV 71/非Cox A16的其他肠道病毒(其他EV)进行核酸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检测标本2855份,检出核酸阳性标本2176份,病毒核酸阳性率为76.22%,其中EV 71、Cox A16和其他肠道病毒核酸阳性率分别为28.68%、25.09%和46.23%,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主要型别。发病人群集中在1~5岁组,构成比为91.04%(1981/2176);男性病例阳性率稍高于女性(χ^2=8.647,P=0.004);全年均有发病,发病高峰在6~7月,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结论西宁地区各年手足口病病原谱有所不同,近几年其他肠道病毒所占比例逐渐增大,应加强对EV 71和Cox A16以外其他肠道病毒的监测,为更好地做好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提供病原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手足口病病例进行病原检测,研究保定市手足口病病原分布情况,为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荧光RT-PCR法对收集的手足口病病例咽拭子标本进行特异性核酸检测。结果保定市手足口病病原体有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 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kivirus A16,Co A16)及其他肠道病毒(other enteroviruses,EV)。发病以4岁以下儿童为主。全年均有病例分布,以5-8月为高峰。样品采集时间以3 d内为好,病毒检出率高。结论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以EV7 1病毒、Co A16病毒为主,手足口病防控应以4岁以下儿童为主,在5-8月加强监测和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9.
昆明市2008年儿童手足口病的病原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对昆明市2008年4~6月手足口病流行时期该病患儿进行病原学调查,了解导致本次流行的肠道病毒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25例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患儿的咽拭子,疱疹液及尿液标本进行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型RNA的检测.结果 25例患儿共采集58份标本,其中咽拭子21份、疱疹液12份、尿液25份,检测结果13例患儿为CoxA16阳性,阳性率为52%;5例患儿EV71阳性,阳性率为20%;两者之比为2.6:1;咽拭子标本检出率为11/21(52.38%),疱疹液标本检出率9/11(81.82%),尿液标本中未检出病毒.结论 所检测2008年昆明市儿童手足口病标本中以CoxA16感染为主,EV71也有散发病例,但未发现重症感染患儿;CoxA16和EV71感染患儿的表现相似,临床难以鉴别;本次实验疱疹液的病毒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2013年上海市普陀区手足口病的病原学特点,为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366例疑似手足口病患者的咽拭子、疱疹液和肛拭子进行肠道病毒通用核酸(EV)、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柯萨奇病毒A组10型(CA10)和柯萨奇病毒A组6型(CA6)基因检测。结果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主要为柯萨奇病毒A组6型(CA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366例手足口病者中肠道病毒通用核酸阳性者273例(74.59%),柯萨奇病毒A组6型(CA6)阳性者169例(46.17%),肠道病毒71型(EV71)阳性者58例(15.85%),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阳性者18例(4.92%),柯萨奇病毒A组10型(CA10)阳性者8例(2.19%)。结论2013年上海市普陀区手足口病者的病原学特点以CA6为主,占46.17%;EV71次之,占15.85%。提示上海市普陀区手足口病病原体组成复杂,应深入分析CA6的流行趋势,加强手足口病病原谱监测,为手足口病防治提供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核酸检测(RT-PCR)法在抚顺市手足口病患儿病原谱调查中的应用价值,为疾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在全市范围内收集2013年和2014年疑似手足口病患儿咽拭子、肛拭子标本,使用人肠道病毒通用引物、肠道病毒71型(EV71)引物和萨奇病毒A组16型(Cox A16)引物,采用实时荧光RT-PCR方法进行病原核酸检测。结果:2013年检测标本461份,其中EV71阳性16份,Cox A16阳性316份,其他肠道病毒阳性46份。2014年检测标本253份,其中EV71阳性112份,Cox A16阳性57份,其他肠道病毒阳性35份。两年标本肠道阳性率平均为81.51%,其中EV71型和Cox A16型占阳性标本总数的86.08%。结论:实时荧光RT-PCR方法因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和特异性高的优点,非常适合于手足口病患儿病毒核酸的快速分型。EV71型和Cox A16型肠道病毒是抚顺市近两年引起手足口病患儿感染的主要病原体。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湖北省2015年手足口病病原学特征,为手足口病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标本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进行肠道病毒检测及EV 71、Cox A16特异性核酸检测。结果全年共检测粪便标本1 308份、咽拭子标本5 131份、疱疹液137份,粪便标本检测阳性率最高。2015年实验室确诊手足口病病例2 880例,其中EV 71、Cox A16和其他肠道病毒感染的构成比分别为21.0%、20.7%和58.3%。EV 71、Cox A16和其他肠道病毒均为男性病例多于女性.三者病例均以1~3岁组为主。4~6月为发病顶峰,Cox A16比EV 71和其他肠道病毒发病峰提前一个月。结论 2015年湖北省手足口病病原主要由其他肠道病毒引起,发病具有明显季节、人群特征。应做好重点人群、重点时段监测,同时进一步加强其他肠道病毒病原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2021年深圳地区疱疹性咽峡炎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为疱疹性咽峡炎的防控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收集2021年深圳地区哨点医院210例疱疹性咽峡炎病例的基本信息及其咽拭子、肛拭子和粪便样本408份。采用荧光定量PCR进行肠道病毒检测,采用半巢式PCR结合测序分析进行肠道病毒分型。结果 21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者年龄集中在5岁以下,平均年龄(2.7±1.7)岁,疾病流行高峰在春季,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和口腔疱疹。咽拭子和肛拭子样本的阳性率一致且一致性较高(Kappa=0.785,P=1.000)。粪便样本的检出阳性率高于咽拭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00,P<0.001)。总肠道病毒阳性率为84.8%,共检测出7种肠道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A2型(CV-A2)、CV-A4、CV-A5、CV-A6、CV-A10、CV-A16和CV-B3,其中CV-A4(38.8%)和CV-A10(35.4%)占比较高。不同月份的病原分布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344,P<0.001)。感染CV-A16患者出现发热症状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唐山市手足口病病原体分布特征、手足口病重症危险因素,比对不同类型临床标本检出率,为做好手足口病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2011年唐山市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肛拭子及咽拭子标本进行肠道病毒71型(Human enterovirus 71,EV 71)、柯萨奇病毒A16型(Coxsackie virus A16,Cox A16)及其他肠道病毒(Pan-enterovirus,PE)核酸检测及重症病例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1 286例被检测手足口病病例标本中859例为肠道病毒阳性,阳性率为66.80%(859/1 286)。病原体构成以EV 71病毒感染率最高,占37.37%。肛拭子标本检出率明显高于咽拭子标本检出率,低龄、北部地区和EV 71均为手足口病并发重症病例的危险因素,感染EV 71引发重症是Cox A16和其他肠道病毒的6.3倍和2.9倍。结论 2009-2011年引起唐山市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是EV 71,提高病原体检出率对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流行病学调查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广西746例疑似肠道病毒感染病例病原学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广西肠道病毒的感染情况,为制定预防和控制肠道病毒感染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广西746例疑似肠道病毒感染者咽拭子、疱疹液和粪便标本共1062份进行肠道病毒、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核酸检测。结果共检出485份肠道病毒核酸阳性,阳性率为45.67%,其中EV71核酸阳性187份,阳性率为17.61%,40份为CoxA16核酸阳性标本,阳性率为3.77%。结论1062份标本中EV71核酸的阳性率高于CoxA16;粪便和疱疹液标本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咽拭子标本的阳性检出率;CoxA16和EV71是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要加强对CoxA16和EV71的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吕君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3):112-112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急性传染性,发热性疾病,是由许多A组柯萨奇病毒,偶尔也有其他肠道病毒,所引起,其特点为疱疹性溃疡性黏膜损害。疱疹性咽峡炎是儿童常见病,主要由科萨奇A组病毒引起,传染性强,在夏秋季节高发,多见于1—7岁儿童。我采用炎琥宁治疗疱疹性咽峡炎,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本地区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进行监测。方法:对42例手足口病患者的咽拭子、粪便采用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式进行检测。结果:查出6例柯萨奇病毒A16型感染。幼儿园适龄儿童为Cox A16高危人群,4~8月为发病高峰期。结论:通过对柯萨奇病毒A16型进行监测,可实行早发现、早诊断,避免疾病爆发流行。  相似文献   

18.
疱疹性咽峡炎是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特殊类型疾病,是儿科中的常见病与多发病之一。引起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原是一种病毒—柯萨奇A组病毒,柯萨奇B组病毒亦可引起。2006年4月~2007年4月,我院儿科共收治疱疹性咽峡炎患儿35例,经过阿昔洛韦抗病毒,对症支持治疗,加强健康教育,患儿痊愈出院,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柯萨奇A组病毒(Coxsackievirus A,CV-A)属肠道病毒,可引起脑膜炎和心肌炎、疱疹性咽峡炎、结膜炎及手足口综合征等多种疾病.近年来,随着以CV-A为主要病原的疫情增多,针对CV-A的研究也引起了更多关注.本文就该组病毒的基本特征、主要致病机制及相关抗病毒药物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2010年邢台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进行病原体检测。方法收集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疱疹液、咽拭子和肛拭子标本385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这些标本进行人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和其它肠道病毒的分型检测。结果人肠道病毒71型阳性率80.00%,柯萨奇病毒A组16型阳性率0.26%,其它肠道病毒阳性率7.53%;阳性率较高的地区为东南部平原人口密集区,发病率较高的年龄组为1~3岁,男性多于女性。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可用于手足口病的病原体分型检测,一旦发现手足口病患者感染的病原体为人肠道病毒71型,可提示临床医生警惕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发生,对减少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发生及防止患儿死亡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