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湘  万克艳  张峰  卢祖洵  吴瑕 《职业与健康》2023,(2):154-159+164
目的 以深圳市制造业工人为调查对象,分析其人口学特征、不同轮班状况对其睡眠质量的影响,为工业企业合理制定轮班制度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于2020年1月—2021年1月对深圳市制造业926名工人以随机抽样方法开展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被调查的926名深圳制造业工人的PSQI总分为(5.07±3.48)分,其7个成分得分分别为主观睡眠质量为(0.98±0.83)分、入睡时间为(0.98±0.93)分、睡眠时间为(0.90±0.70)分、睡眠效率为(0.44±0.83)分、睡眠障碍为(0.78±0.67)分、催眠药物为(0.02±0.22)分及日间功能障碍为(0.97±0.96)分,PSQI总分和各维度得分与国内常模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除催眠药物项以外其他均高于国内常模值;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吸烟饮酒与否、基本健康状况的工人主观睡眠质量得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婚姻状况、吸烟饮酒与否、基本健康...  相似文献   

2.
1104名新兵心理健康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量化评估2009年某部入伍新兵心理健康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有效实施新兵心理干预和心理素质训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应付方式问卷、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社会支持量表组成调查问卷,对1104名新兵进行团体心理测试。结果 (1)1104名新兵的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均低于2000年新兵常模(P〈0.01)。与2004年国内军人常模比较,躯体化因子分显著高于国内军人常模,抑郁、偏执、敌对性因子分及SCL-90总分显著低于国内军人常模(P〈0.01或P〈0.05);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分显著高于国内军人常模(P〈0.01),而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国内军人常模(P〈0.01);状态、特质焦虑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国内常模(P〈0.01)。与国内军人常模比较,EPQ-P、EPQ-N因子分显著低于常模,EPQ-E、EPQ-L因子分显著高于常模(P均〈0.01)。(2)EPQ-E、EPQ-L、成熟应对方式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不成熟性和混合性应对方式、状态-特质焦虑总分、EPQ-P、EPQ-N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3)对新兵SCL-90总分有显著影响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EPQ-N、状态焦虑、退避、掩饰性、自责和社会支持利用度(P均〈0.01)。结论 2009年新兵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新兵心理健康受个性、状态-特质焦虑、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等多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某三级甲等医院临床医护人员睡眠现状的调查,探讨影响医护人员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为提高和改善医护人员睡眠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以牡丹江市4所三甲医院的医生护士1 200人为研究对象。问卷采用自行编制的睡眠影响因素调查表和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elf-rating scale of sleep,SRSS)评估医护人员睡眠情况,回收有效问卷1 200份,有效率为100%。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工龄在5—20年、年龄在31~40岁、轮流值夜班人员、已婚、女性均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调查的1 200名临床医护人员中,医生238人存在轻度或中度睡眠问题,睡眠因子总分高于国内常模(P<0.01);护士中440人存在轻度或中度睡眠问题,睡眠因子总分高于国内常模(P<0.01);调查医护人员中均无重度睡眠问题,医护人员睡眠质量均差,但医生睡眠质量较护士睡眠质量好。临床医护人员SRSS各因子评分与国内常模比较,总分显著高于常模(P<0.01)。除噩梦夜惊、服药情况因子分低于常模外,其他因子均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医护人员睡眠状态差与每天不规律的夜班工作习惯、个人生活习惯、各方面的压力有密切相关,已严重影响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主管部门应重视医护人员的睡眠问题,增加医护人员编制,合理安排工作;医护人员应正确对待工作压力、生活压力,学会自我调节减少影响因素,从而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质量、生活质量及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海军某舰艇部队官兵长远航期间常见睡眠问题及影响因素,并分析其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740名舰艇官兵,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和中医体质辨识量表进行睡眠状况及中医体质调查。共回收有效PSQI量表630份,有效率85.1%;回收有效中医体质辨识量表738份,有效率99.7%。结果在航行前、航行15 d及航行30 d后,630例舰艇官兵睡眠障碍检出率分别为40.2%、49.4%、54.6%;与国内常模比较,舰艇官兵PSQI总分及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障碍单因子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738名海军舰艇官兵中,偏颇体质者占53.8%,类型主要分为阴虚质(12.2%)、阳虚质(10.7%)和湿热质(9.1%)。海军舰艇官兵睡眠问题与中医体质、战位、距离前次长航任务时间存在相关性,其中痰湿质、阴虚质、血瘀质和湿热质可能是官兵睡眠问题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1),并在长航不同阶段发挥主要作用。结论 舰艇官兵长远航期间睡眠障碍者占比...  相似文献   

5.
刘青  王英  吕芙蓉 《职业与健康》2023,(12):1638-1643
目的 调查四川省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医务人员心理困扰、功能性躯体症状与睡眠质量现状及相关性。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2—3月选取四川省5所三级甲等医院314名急诊科医务人员为调查对象,采用心理困扰量表、功能性躯体症状量表和睡眠质量量表进行资料收集,采用描述分析、相关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探讨功能性躯体症状与心理困扰和睡眠质量的关系。结果 314名急诊科医务人员睡眠质量得分为(7.71±3.68)分,心理困扰得分为(27.64±8.67)分,功能性躯体症状得分为(31.53±10.84)分;睡眠质量得分与心理困扰、功能性躯体症状得分均呈正相关(均P<0.01);心理困扰、功能性躯体症状、婚姻状况、每月倒班频率(次)、运动锻炼是四川省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医务人员睡眠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四川省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医务人员睡眠质量较差,管理者可根据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改善医务人员睡眠质量,提升其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海军飞行员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采取心理干预措施、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00名海军男性飞行员进行心理测评。结果 (1)受测的海军飞行员SAS得分46.32±15.07,SDS得分46.20±14.16,二者均显著高于中国成人常模(分别为29.78±0.46、41.88±10.57)(P<0.01);(2)100名飞行员中无焦虑者占65%,轻度焦虑者占15%,中重度焦虑者占20%;无抑郁者占71%,轻度抑郁者占8%,中重度抑郁者占21%;(3)不同机种飞行员焦虑、抑郁发生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0~39岁年龄组焦虑、抑郁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P<0.01);累积飞行时间≥2000 h组焦虑、抑郁的发生率显著低于累积飞行时间<2000 h组(P<0.05)。结论海军飞行员焦虑、抑郁情绪明显重于中国成人常模,其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可能与飞行员的年龄、累积飞行时间有关,而与飞行机种无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电子对抗部队官兵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应对方式影响因素,为改善官兵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应对方式问卷对海、陆、空电子对抗部队的637名官兵进行心理评估。结果电子对抗部队官兵求助因子分(0.54±0.20)高于军人常模(P〈0.01),退避因子分(0.50±0.20)低于军人常模(P〈0.01);海军电子对抗部队官兵解决问题因子分(0.54±0.22)低于陆军和空军(均为0.60±0.18,P〈0.01);1年军龄官兵幻想(0.34±0.25)和退避(0.44±0.18)因子分低于其他各军龄组(P〈0.05);初中文化官兵退避因子分(0.47±0.17)低于大学(0.50±0.20)和高中文化官兵(0.52±0.20,P〈0.05);城镇入伍官兵退避因子分(0.55±0.20)高于农村入伍官兵(0.48±0.19,P〈0.01)。结论电子对抗部队官兵在遇到应激事件时总体的应对方式是积极的、成熟的。军种、军龄、文化程度、城乡差别等因素对军人的心理应对方式有较明显影响,应加强电子对抗部队官兵心理卫生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正念冥想训练在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本院冠心病PCI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均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正念冥想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状况、运动、睡眠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干预前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焦虑评分(48.7±4.9)分、抑郁评分(45.5±4.0)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53.2±4.8)分、(49.2±4.7)分(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运动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5)。干预后试验组运动(459.9±51.5)m明显高于对照组(417.3±48.0)m(P<0.05)。试验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干预后两组睡眠质量较干预前明显改善(P<0.05)。干预后试验组睡眠质量(6.3±2.9)分明显好于对照组(8.2±3.8)分(P<0.05)。结论 正念冥想训练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哮喘儿童父母睡眠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探索改善哮喘患儿父母睡眠质量的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及儿童睡眠习惯问卷调查157例哮喘儿童父母。结果哮喘儿童父母PSQI得分总分为(5.41±2.33)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儿父母睡眠质量与性别、学历、工作状态、劳动强度及家庭月收入有关;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哮喘儿童睡眠与父母的睡眠质量存在正相关关系(r=0.303,P<0.05)。结论哮喘儿童父母睡眠质量不高,患儿的睡眠习惯是潜在的干预切入点,可结合其睡眠质量变化特征,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改善其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脑电生物反馈在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睡眠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9月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HAMD、PSQI评分为(7.19±1.36)和(9.54±3.26)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1.29±2.54)和(13.25±2.6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为(65.15±6.46)分,高于对照组的(53.37±5.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电生物反馈在抑郁症治疗中应用价值较高,可以改善患者抑郁症状,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可加快康复速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老年男性患者失眠现状、认知功能损害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入选我社区2021年3月~2021年6月门诊就诊老年男性患者,按DSM-5诊断标准分为持续性失眠组、发作性失眠组和睡眠正常组,比较不同组患者睡眠质量和认知功能。结果:共纳入332例男性老年患者,平均年龄(67.39±9.53)岁,三组之间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诊断失眠患者97例(29.22%),其中持续性失眠组60例(18.07%)、发作性失眠组37例(11.15%)。持续性失眠组PSQI总分及各因子分(日间功能障碍除外)均高于正常组P<0.05;发作性失眠组的PSQI总分及多数因子分(睡眠紊乱、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障碍除外)高于正常组P<0.05;持续性失眠组PSQI总分、睡眠质量及催眠药物因子分高于发作性失眠组P<0.05。持续性失眠组的Mo CA总分、语言、抽象思维、延迟回忆及定向力均低于正常组P<0.05,发作性失眠组的Mo CA总分、延迟回忆及定向力低于睡眠正常组P<0.05,持续性失眠组的语言功能低于发作性失眠组P<0.05。...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老年胃肠疾病患者身心衰弱的发生状况,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3448例老年胃肠疾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埃德蒙顿衰弱量表(Edmonton frail scale,EFS)进行调查。结果 3448例老年胃肠疾病患者,身体衰弱7.43±3.04分,心理衰弱18.60±6.72分,共有337例发生身心衰弱,发生率为9.77%。经单因素分析筛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服用药物、压力程度大、缺乏运动习惯、睡眠差的老年胃肠疾病患者,身体衰弱得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压力程度大、医疗负担大、非低脂饮食、缺运动习惯的老年胃肠疾病患者,心理衰弱得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胃肠疾病患者身心衰弱发生率较高,年龄、服用药物、医疗负担、压力程度、运动习惯、睡眠质量、饮食习惯是影响老年胃肠疾病患者身心衰弱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护士功能性躯体症状、恢复体验与睡眠质量现状,分析手术室护士睡眠质量影响因素。方法 2022年8—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绵阳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274名手术室护士为调查对象,采用功能性躯体症状量表、恢复体验量表和睡眠质量量表进行调查,采用描述分析、相关性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探讨功能性躯体症状、恢复体验与睡眠质量的关系。结果 274名手术室护士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得分为(7.94±4.66)分,功能性躯体症状得分为(25.50±12.71)分,恢复体验得分为(56.87±11.80)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手术室护龄、夜班频率、每周加班时长、运动锻炼频率、工作压力强度的手术室护士PSQI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分析显示,PSQI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功能性躯体症状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r=0.276~0.707,均P<0.05),与恢复体验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负相关(r=-0.186~-0.676,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手术室...  相似文献   

14.
军医大学生症状自评量表评定结果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泳  单飞 《中国学校卫生》1998,19(4):251-252
目的:为了解军医大学生的心理卫生状况。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了军医大学军医专业一、三、五3个年级的学生583名,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处理并与国内不同常模进行了比较。结果:军医大学生的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均高于国内成人常模,低于中国军人常模。结论:躯体化、敌对因子与地方医科大学生常模无显著差异,其余因子则显著低于医科大学生常模。五年级学生的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均低于一、三年级。女生的敌对因子分显著高于男生。影响军医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的主要因子是:躯体化、恐怖和敌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苏州市三级医院神经内科医务人员的职业疲劳现状和影响因素,并分析其与工作压力源和睡眠质量的关系。方法 2022年1—2月,采用方便抽样方式向苏州市4所三级医院的153名神经内科医务人员发放问卷,问卷包含一般资料表、职业疲劳量表、工作压力源量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153名神经内科医务人员的职业疲劳总得分为(18.12±4.37)分,工作压力源总得分为(68.49±14.53)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总得分为(7.15±1.84)分。神经内科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源和睡眠质量的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与职业疲劳总分呈正相关(均P<0.05)。加班>10次/月、夜班轮换≥3次/月、健康检查不合格、工作压力、睡眠质量均是神经内科医务人员职业疲劳的危险因素(B=0.591、0.724、0.526、0.813、0.579,均P<0.05)。结论 苏州市三级医院153名神经内科医务人员的职业疲劳现状不容乐观,加班多、夜班轮换频繁、健康检查不合格、工作压力大、睡眠质量差均是苏州市三级医院神经内科医务人员职业疲劳的影响因素,其中工作压力越大和睡眠质量越差,其职...  相似文献   

16.
张欣  张艳 《职业与健康》2024,(4):479-483
目的 调查四川省三级甲等医院儿科护士心理健康、心理复原力与睡眠质量现状,并分析影响儿科护士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2年7—8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心理健康量表、心理复原力量表、睡眠质量量表对四川省8所三级甲等医院274名儿科护士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74名儿科护士心理健康得分为(12.12±3.95)分,心理复原力得分为(85.98±21.86)分,睡眠质量得分为(8.45±4.78)分,其中224名三级甲等医院儿科护士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得分≥5分。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学历、是否轮值夜班、是否有躯体性疼痛、运动锻炼频率等特征的儿科护士心理健康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学历、儿科工作年限、是否有躯体性疼痛、运动锻炼频率等特征的儿科护士心理复原力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儿科工作年限、职称、是否轮值夜班、是否有躯体性疼痛、运动锻炼频率等特征的儿科护士睡眠质量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济宁市6~14岁儿童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自制问卷调查济宁市1 300名6~14岁儿童的一般情况,运用儿童睡眠紊乱量表(SDSC)对儿童的睡眠紊乱状况进行评定.结果 儿童睡眠紊乱量表总得分为(37.9±15.4),睡眠紊乱发生率为40.3%;不同性别儿童睡眠紊乱量表各因子分及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因子得分及总分年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儿童睡眠紊乱量表总分主要与饮食习惯、睡眠姿势等因索有关.结论 济宁市儿童睡眠紊乱发生率较高,性别、饮食习惯、睡眠姿势、父母的睡眠习惯等因素可影响儿童睡眠紊乱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大学生反刍思维与安全感及睡眠质量的关系,为改善大学生睡眠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2020年10月,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反刍思维量表、安全感量表,选取宝鸡文理学院483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反刍思维得分为(41.88±10.65)分,不同年级、家庭氛围、家庭经济状况等的大学生反刍思维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安全感得分为(54.63±11.188)分,不同年级、家庭氛围、家庭经济状况的大学生安全感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大学生睡眠障碍人数为195例,检出率为40.37%,不同家庭氛围的学生睡眠质量总均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16,P<0.01),有68名同学家庭氛围不和谐,得分为(8.37±3.49)分,睡眠障碍检出率为52.94%。大学生反刍思维与安全感之间呈负相关(r=-0.597,P<0.01),与睡眠质量之间呈正相关(r=0.449,P<0.01);大学生安全感与睡眠质量之间呈负相关(r=-0.387,P<0.01)。安全感在反刍思维与睡眠质量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B=...  相似文献   

19.
吕芙蓉  李慧 《职业与健康》2022,(18):2520-2525
目的 了解四川省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医务人员心理一致感、职业应激与睡眠质量现状及其相关性,探讨心理一致感在职业应激与睡眠质量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运用方便抽样法于2021年5—6月选取四川省5所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医务人员为调查对象,采用心理一致感量表、职业应激量表、睡眠质量量表对323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323名医务人员心理一致感得分为(56.89±10.29)分,职业应激得分为(601.82±149.01)分,睡眠质量得分为(9.00±3.49)分。心理一致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睡眠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负相关(r=-0.283~-0.848,均P<0.05),职业应激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睡眠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r=0.356~0.933,均P<0.05),心理一致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职业应激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负相关(r=-0.409~-0.772,均P<0.05)。心理一致感在急诊科医务人员职业应激与睡眠质量之间有正向的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22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0.221/0.425)×100%=52.00%。结论 四川省...  相似文献   

20.
待遇改革对民航飞行员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民航飞行员心理健康状况,以及飞行员待遇改革对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以及自编的基本情况问卷,随机抽取某航空公司现役飞行员进行调查,在待遇改革措施实施前后,发放调查问卷,测量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共调查81名现役飞行员,待遇改革前飞行员SCL-90总分为(140.49±41.90)分,高于中国成人常模(129.96±38.76)分(P<0.05),其中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敌对和精神病性因子得分高于常模(P<0.05或P<0.01);待遇改革后飞行员SCL-90总分为(125.74±23.20)分,低于待遇改革前(P<0.05),其中抑郁、强迫症状、偏执和第十因子的得分明显低于改革前(P<0.05或P<0.01),且总分、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和敌对因子得分均低于中国成人常模(P<0.05或P<0.01);改革后飞行员心理异常率(17.28%)比改革前(20.99%)减少了3.71%。结论待遇改革前受调查现役飞行员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差,改善飞行员的待遇可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待遇问题对其心理健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